心理學為你支招:減少校園欺凌,孩子被人欺負或欺負別人怎麼辦?

9月23日環球網登出一則消息:《河北蠡縣某學生宿舍發生欺凌事件:打人學生被警方帶走調查》

9月21日晚10時,蠡縣教體局接縣職教中心報稱:網上流傳該校發生一起學生被打事件視頻,有人員在門口聚集。經查,網傳視頻中學生被打事件發生在蠡縣職教中心宿舍,被打學生和打人者均為職教中心學生。

近幾年來,校園暴力屢見不鮮。可怕的是,有的孩子竟然被同學誤打身亡,青少年犯罪率也在不斷上升,這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

校園欺凌事件成為學校高度重視、絞盡腦汁想要杜絕的問題,然而事實並不樂觀,校園欺凌事件時有發生,根源在哪裡?

心理學為你支招:減少校園欺凌,孩子被人欺負或欺負別人怎麼辦?

當代心理學認為:每個孩子都希望被看到、被關注。如果一個孩子在學校和家庭常常被訓斥、責罵和不接納,孩子不被尊重,失去了愛和歸屬感,失去了自我實現的價值,他就會產生憤怒的情緒,找一個發洩的缺口來引起旁人的關注,這也許是校園欺凌事件難以杜絕的原因之一。

什麼是校園欺凌

校園欺凌主要表現是身體強壯的學生欺負弱小的學生,令其在心靈及肉體上感到痛苦。校園欺凌不一定在校園內發生,放學後發生的同學間強者欺負弱者也算是。表現形式有時一對一,有時集體欺負一人。種類:打人或羞辱獲取保護費等等。因為十幾歲都是比較叛逆的年齡,所以通常情況都是發生在中小。校園欺凌的後果:通常強者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而受害者怕事,默默承受而不敢反抗和告狀欺凌者。因此,惡性循環將嚴重影響受害者的身心健康發展。

說到這裡,我們不免對那些校園裡的“施暴者”深惡痛絕。然而那些所謂的“強者”真的身心健康嗎?

心理學為你支招:減少校園欺凌,孩子被人欺負或欺負別人怎麼辦?

校園欺凌中的所謂“強者”往往心理缺失,人格不夠健全

我們一起來看兩則典型校園欺凌事件,瞭解一下那些施暴者的心靈深處。

(1)2015年9月,甘肅某縣中學高三學生高某某(17歲)由於看到同學將自己的照片“醜化”,並在網上發佈,遂購買了毒鼠藥投入本班飲用水的保溫桶中。

後經調查瞭解:高某因性格內向,長期遭受同學的欺凌無法排解,故採取極端方式報復。

(2) 2015年3月至6月,周某等六個十五、六歲的孩子,因沉迷網絡,在無錢上網的情況下,共謀搶劫其他同學的財務。多次採取語言威脅,持刀威脅,用棍毆打、搜身等方式搶劫過往學生的財務。

高某屢次遭受欺凌,他在學校沒有了安全感,不被尊重,失去了愛和歸屬感,鬱悶、憤怒無法排解,導致心理健康出現問題,所以再遇到被欺凌的時候就採取了過激行為“以惡制惡”。

而周某等六人沉迷網絡,是因為他們在學業上失落,看不到自身的優勢,沒有目標,常常被家長訓斥和責罵。在學校被老師談話批評,被同伴嘲笑看不起,得不到尊重和歸屬感,只有到網絡中去尋找自我實現的價值。當能滿足他們心理需求的網絡沒錢去玩兒的時候,他們就不計後果的採取惡劣的搶劫行為。其實他們這些

施暴者本人是非常需要被關注的心理弱勢群體

心理學為你支招:減少校園欺凌,孩子被人欺負或欺負別人怎麼辦?

每個人天生都有心理需求

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提出的需求層次理論於1943年在《人類激勵理論》論文中提出: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為:勝利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我們正在發育成長的孩子也是一樣,每一位施暴者,當他們正向的言行不被接納,心理需求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就會去尋求、採取負向的言行去滿足。

最近一個剛進入初一(12歲)的來訪諮詢者,她在小學曾經是一位品學兼優的學生。她交往的朋友都很崇拜她,很服從她的“領導”。到了初中以後,開始在學校住宿,到第二個月聽課發現突然聽不懂了,第二次月考在班裡後三分之一。此時爸爸媽媽很焦慮,給她找了三個課外輔導老師分別輔導數理化,還多次找老師,希望上課多盯著孩子,多提問,這樣給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成績非但沒有提高反而更落後了。而她過去的好朋友進入初中之後成績逐步提升超越了她,再也不像從前那麼崇拜她,他失去了“領導力”,社交需求障礙,尊重需求障礙,自我實現需求障礙。於是開始厭學,不好好聽課,不再去輔導老師那裡。此時的父母不但沒有覺察孩子退步的所承受的心理壓力,反而是更加嚴厲地訓斥,老師也常常在班裡點名批評,平時交好的同學開始遠離。接下來孩子就開始與班裡不愛學習的同學為伍,併成了他們的“頭兒”,以得到尊重的需求。常常結夥對以前的朋友進行諷刺、挖苦、辱罵等“攻擊”,從中獲得自我實現的需求。

心理學為你支招:減少校園欺凌,孩子被人欺負或欺負別人怎麼辦?

減少、杜絕校園欺凌,從根源抓起

  1. 發現學習退步、情緒低落的孩子及時關注,進行有效溝通

小學階段一般到了五六年級學業成績上就開始出現兩級分化,而這時孩子的心智初步發展,開始小叛逆時期。此時我們要密切關注孩子的情緒,多進行有效溝通,多鼓勵,使孩子認識到學業成績不是檢驗孩子是否優秀的唯一標準。同時幫助孩子發現、發展自己的特長,使孩子得到自我實現的需求,獲得成就感和價值感,不至於產生心理障礙走向歧途。

2.預防校園欺凌,孩子欺負別人或被欺負怎麼辦?

校園欺凌一般是從欺負開始的,欺負事件惡性循環就上升為校園欺凌。作為家長,我們首先預防不要讓孩子欺負別人,這是家教問題。

從小讓孩子知道什麼事情不能做,讓他知道什麼是界限。越是有力量越不能欺負比自己弱的。同時也要在孩子被人欺負時做好孩子的心理疏導工作。

孩子互相追趕打鬧,欺負別人或被人欺負,是因為升入小學後班級人數增多,老師照顧不到。再就是隨著獨生子女的增多,和更多夥伴一起的時候不知道如何友好相處。尤其是男孩子更喜歡用肢體觸碰來進行交流或遊戲,如果只是一種交流方式不當,那這就談不上欺負和被欺負,我們只需要引導孩子以夥伴喜歡的方式交流或遊戲就行了。

心理學為你支招:減少校園欺凌,孩子被人欺負或欺負別人怎麼辦?

01、孩子被人欺負怎麼辦?

  • 認真傾聽

當孩子被人欺負回家後向我們傾訴時,孩子情緒肯定很激動,這時我

們家長首先讓我們自己的情緒冷靜下來,讓孩子敘述事件的整個過程。家長冷靜、耐心地認真傾聽,讓孩子的情緒發洩出來。我們不要妄加評判,也不要替代孩子去解決問題。

《非暴力溝通》 一書的作者馬歇爾談到:傾聽能使身心痊癒。

卡爾羅傑斯這樣寫:如果有人傾聽你,不對你評頭論足,不替你擔驚受怕,也不想改變你,這多麼美好啊……

一旦有人傾聽,看起來無法解決的問題就有了辦法。千頭萬緒的思路也會變得清晰起來。傾聽孩子訴說,我們只做適當的引導,接納孩子被打了以後受傷難過的情緒,說不定孩子自己就找了解決的辦法。比如:以後不跟他玩了,躲著他、遠離他;以後再一起玩兒提前講好規則等。

心理學為你支招:減少校園欺凌,孩子被人欺負或欺負別人怎麼辦?

  • 不要讓孩子一味去忍讓

有時候欺負我們孩子的父母是我們很熟悉的人或朋友,這時候我

們常常會說:好朋友打架很正常啊,也沒打壞,沒事的。或者被比自己小的夥伴打了,我們愛根據傳統觀念說:他還小呢,你大了要讓著。這樣會壓抑孩子的感受。

我們相信一個孩子的判斷,事實證明孩子心中永遠是愛憎分明,對愛他的人會充滿好感。對傷害他的人會回擊,這是與生俱來保衛自己、捍衛自己的能力,如果因為我們大人的關係被壓抑,孩子被傷害後默默忍受也不去反抗,孩子就會失去對這個社會最初的好惡的判斷。當孩子被欺負後我們可以鼓勵孩子找對方道歉,可以選擇原諒對方。

心理學為你支招:減少校園欺凌,孩子被人欺負或欺負別人怎麼辦?

  • 如何避免孩子不被欺負

一般欺負孩子的人都是以強凌弱。我們要鼓勵孩子從小多鍛鍊身體,多參加體育運動,或參加課外的跆拳道等,使體格健壯起來,這樣就會減少被欺負被傷害。

另外,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促使孩子性格外向。鼓勵孩子多參加夏令營等利於交友的活動;同時鼓勵孩子多結交一些好的朋友,多跟小朋友玩兒,這樣在被欺負時就有人前來幫忙。

  • 常被欺負怎麼辦

如果孩子常被一個人欺負,那我們要做的干預措施就是找家長或學校協調解決。如果孩子常被不同人的欺負,這時我們需要考慮的就是孩子是否性格內向懦弱。我們要從小多給孩子講一些有關和小朋友交往的故事,看一些相關的繪本。多帶孩子參加一些集體的親子活動,讓孩子學會相處之道,並且學會如何保護自己。

心理學為你支招:減少校園欺凌,孩子被人欺負或欺負別人怎麼辦?

  • 校園欺凌和偶爾動手不是一回事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如果是偶爾動手,那並不是校園欺凌。我們可以建議孩子逃離或遠離,此時不建議打回去。因為孩子的心智還尚未成熟,打回去的力度和限度還不能把握好。可以建議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采取一些可行的辦法,比如:打110;拽對方的耳朵;可以學武林高手把對方按到在地;求助喊救命;如果打不過可以認慫說:不打了,然後回家找家長,讓孩子以輕鬆的方式感受到我們對孩子的支持。

校園欺凌事件中被欺凌的孩子,身體傷害是其次。更嚴重的是心理傷害。對別人的侵犯常常委屈求全,就會產生不安和鬱悶的情況。所以我們從小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交往能力,盡力性格外放。還要讓孩子保留一定的鋒芒,讓別人看到我們的態度。多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這樣就會免受欺負,減少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

心理學為你支招:減少校園欺凌,孩子被人欺負或欺負別人怎麼辦?

02、孩子欺負別人怎麼辦?

如果我們自己的孩子打別人,我們就需要調整我們的教養方式。有些媽媽說自己的孩子在四歲就開始打人,一些專家將其稱為憤怒階段。打人往往是被壓抑的恐懼感超出了孩子的同理心。大多數打人的孩子常常有強烈的情緒,他們常常極為敏感。那麼孩子打人了我們怎麼辦?

  • 確定界限

如果用武力來解決,那麼孩子就會認同任何事情都可以用武力來解決。我們家長需要做的是讓他確定界限。同時我們還要關注到孩子的感受,。讓孩子感受到是在家長的接納中認識到的錯誤和界限,他會很認可和接受,以後不會再犯。

  • 不要給孩子貼標籤

孩子打人之後,千萬不要說我家孩子就是“小霸王”,總愛打別人。這樣給孩子貼上了標籤,時間長了,孩子就真成了我們所說的人。我們要有耐心和孩子坐下來談,多肯定他,說他的弱點往往是他的優點,缺點往往是他的特點。不要讓孩子產生厭惡自己的情緒,多找他自身的優勢,樹立信心,他就能往好的方向改變自己。

心理學為你支招:減少校園欺凌,孩子被人欺負或欺負別人怎麼辦?

  • 處理好家庭成員間的關係

在家裡如果夫妻關係不融洽,常常爭吵、打架,那麼孩子就學著父母的樣子去和同伴相處,去主動攻擊別人。所以,一定要注意夫妻關係要融洽,言傳不如身教,要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先成為什麼樣的人。

如果孩子被欺負或欺負了別人,我們需要用恰當的方式、方法去引導。就能減少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校園欺凌事件發生以後,我們更要關注

被欺凌者的心理傷害,及時給予心理干預措施。同時對於欺凌者我們也不容忽視,去了解欺凌者的內心缺失,從正向去引導,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才能真正讓孩子向正向轉變,以免惡性事件重複發生或升級,從根源上消除校園欺凌事件的隱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