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中华文明的不自信来自中国古代没有科学?

看到有不少人持这种观点的时候,其实我是挺悲哀的,

中国人,你要自信!

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科学?

一个让人厌烦的抽象的名词解释:科学(Science)是一个建立在可检验的解释和对客观事物的形式、组织等进行预测的有序知识系统,是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

实际上,科学可以看做是哲学的一个另类的分支,是由西方哲学家们用所谓“科学”观念来观察和检验世界的一种哲学方法,以便能更直观快速理解世界,后来不断完善,才逐渐演变成今日之科学。

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答案是有!确有科学,但是国人给他取的名字,叫格致!是不是高大上很多?你听听,这才是有文化底蕴的名字嘛。

格致,即"格物致知":《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格物致知"一词出自《大学》。格,至也。物,犹事也。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格物致知也是儒家的重要哲学概念。

明末清初,欧洲耶稣会传教士熊明遇《格致草》、汤若望《坤舆格致》就使用了“格致”一词。

近代中国洋务运动开始之后,西学大规模传入中国,在西式学堂开设的课程中就俨然出现了格致。所以格致就是科学课,主要教授物理和化学。

因为自然科学通过实验手段取得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这个方法和中国古代哲学的格致很类似,所以清末把科学课取名格致。

而中国最早使用“科学”一词的学者很可能是康有为,他的《日本书目志》就有了《科学入门》、《科学之原理》等书目,所以许多人认为“科学”一词实际上是从日本传入的。

到了辛亥革命,国人使用“科学”的频率越来越多,有“科学”与“格致”并存的局面,新文化运动时的赛先生就是科学science的音译。在民国时通过中国科学社的传播活动,“科学”一词才最终逐渐取代了“格致”。

所以,格致即科学,科学即格致,中国古代有科学,只是名字不同,意思一样!

说到底,科学是人类思考问题并力图解决问题的方法!首先我们发现现象,然后思考为什么产生,有没有可能解释和解决,然后想办法不断重复试验解决方法直至成功,最后才是总结归纳通过文字的方式保存,这很科学。

所以,中国古代有科学(格致),我们的文明是最优秀的文明之一!

中国人,你要自信!


中国人对中华文明的不自信来自中国古代没有科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