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滿的去愛

媽媽總愛在家自己染頭。我就問她:媽,你都60多了還老染頭髮幹嘛啊,這個也有傷害啊?媽說:“要回孃家啊,每次我回老家前都把頭髮染黑,這樣你姥姥看見就會以為我還年輕,她也不老了。

關心子女,照顧孫輩,但也別忘了家裡的老父母!這就是最樸實的我的父母!

01.

老祖宗留下來的老話“百善孝為先”,中國人最講究的就是孝道,大孝終身慕父母!身為子女,不管多大年紀也應該像老媽一樣時時刻刻事無鉅細的把父母掛在心頭。人類的共性是,愛是往下流的,形容父母之愛多用舐犢情深,其實大愛是照顧孩子更不能忘記上有父母。反觀當今社會,忤逆不孝的子女不算少數,而摧殘子女的父母卻寥寥無幾,這兩者案例數量絕對是差距甚大。這種社會問題也是人類的悲哀。因此很多老人也沒了“養兒防老”的預期,逼得開始自己靠自己的奮鬥,良好的社會風氣是大家都行動起來尊老愛幼,並且尊老在先,愛幼在後,希望當代年輕人引以為警,別讓父母寒心!

圓滿的去愛

02.

人類的愛始終是向下傾斜的,真的是這樣,父母時時牽掛的是我們,而我們時時刻刻牽掛著的未必是父母……。今天去菜市場買菜,五顏六色的水果也很是吸引人,想到女兒愛吃,又正是補充營養長身體的時候,就多買了一些,看到黃澄澄的桔子,才想到這個軟,媽媽也愛吃,買了一些桔子回到家,母親迎上來就說,給你包了你最愛吃的茴香餃子,快來嚐嚐。唉,老人最先想到的永遠是我們的喜好,而我們最先考慮的卻是孩子的需求,這個主次今後一定要擺正。

圓滿的去愛

03.

羊有跪乳之情,鴉有反哺之義。而人更應該時時保有盡孝之念,莫要等到欲盡孝而親不在,終留下人生的一大遺撼,要想將來不追悔莫及,從此刻就要從身邊的小事做到去把父母放心頭。回報也不一定非的是物質上的付出,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情感上的。照應父母的每一個念想,回應他們交待的每件小事,從一個個生活細節給他們行方便,老媽的染頭事件真的能延伸出很多平常沒有引起注意的小事,今後我們對待父母也要過過腦子了!多一點的上心總能讓我們適時的出現在父母的生活中,再不然做一頓飯,洗一次碗,拖一回地,這就是盡孝!

圓滿的去愛

04.

孩子尚小,需要照顧,而且是竭盡全能的護娃周全,事無鉅細的操心料理,這是國人的通病,但對自己的父母終是有所愧欠的,老一輩也只是給予,不求索取。這就造成了很多的疏忽,不溯既往,不討恩情只是老人的態度,事實上作為子女應該重視起來,勇挑重擔,真正的盡到上有老,下有小的責任。大家都聽過“”愛心樹”的故事,有一個小男孩“喜歡”上了一棵樹,不斷的索取,大樹竭盡全力地給予,從樹下游玩,到摘果子,蓋房子以及拿出僅有的樹幹做船遠行,到最後成了一個樹樁供孩子休息,窮盡一生,傾其所有。謝爾.希爾弗斯坦用他的文字講述了一個索取和奉獻的故事,大樹化身母愛獻出了自己的一切,最初聽到這個故事是單位的一個領導講的,教導員工做好工作的同時要孝敬父母,因為是第一次聽說這個故事當時情況歷歷在新,那時也很受感動,沒想到的是後來領導家庭破裂,居然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妻子不重視父母,沒有孝敬老人,一怒之下離婚了,領導也成了故事的悲劇人物!也許我們沒有很多東西給予父母,但是一個問候,一種關心,一杯清茶,也或是一件保暖衣,總是有的,在“孝”的天平上,它們等值!

圓滿的去愛

05.

故事中的大樹“媽媽”所做的一切都非常感人,但如果她除了愛,還有智慧,就應當教會男孩去理解“愛”,感謝“愛”,回報“愛”,教會男孩如何“去愛”,這樣也讓孩子少了很多的落寞和遺憾。上行下效,現在就由我們把這缺失一點兒的愛帶著覺知找回來,用這樣的態度去教育我們的孩子,這樣的母愛才是我們現在所倡導的科學的教育觀,這樣的愛才能伴我們終生!這樣的愛才能達到父母子女共同的圓滿!

圓滿的去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