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伊登》:迅速进化并幻灭,对我们的教育带来的启发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感到异常卑微压抑。大学时候便以阅读他人作品为主要的释压办法。已经不记得如何选择了《马丁·伊登》,但是这的确是我大学阅读的第一本原著。我喜欢阅读他人的人生,尤其是像马丁·伊登这种从底层逆袭的人生。那时候对于他为何最终自杀这一点并未过多思考,更是羡慕他通过短短半年从半文盲状态跻身知名作家这种超能力。

我幻想自己也能通过努力获得成就,得到他人关注。但是由于当时性情状态低迷,且正值青春年少懵懂之际,并未如愿以偿。

现在想来,这未必不是好事。毕竟,迅速获得的能力与名气会产生一种巨大冲击力,常人难以把持。

文化学识进化了的马丁·伊登如此,财富进化了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也是如此。

而这些作品中的女性则走着相反的路线。她们都从男性最初认定女神般的存在,或缓或急跌落神坛,凸显其势利与庸俗。似乎远远匹配不上进化后的男性。

然而,我们不难发现,最终能保全下来的,却是这些“俗不可耐”的女人们。

或许我们的教育需要将快速进化的刚强性与女人的柔弱性相结合,使人在发展过程中保持初心,强韧有度。

社会进化法则

“进化是普遍规律,世间万物皆得遵循,尤其是在有机世界中。这是宇宙进化法则。这种进化同样体现在人类社会中。人进化度越高,就越能理解这一宇宙法则。但是人无法回答这些问题:为什么要进化?什么引发进化?”---斯宾塞

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主张绝对的自由竞争。他认为人为将最不会生活的人保留下来,有违自然规律,会延缓社会进化。他强烈反对国家干预社会生活,反对国家帮助救济穷人。

这种理论让人不由得想到英国首相Boris在面临新冠病毒之际推出的群体免疫概念。对于这一概念,世人鲜有赞同。因为人类发展到如今,每一个人同他人都有千丝万缕的关联,人类情感发展到如今,已经不容无作为放弃任何生命个体。

马丁·伊登在他爆炸式进化中,严重受到斯宾塞理论的影响,与自己个性相结合,形成一种死胡同的心理状态,使人最终幻灭而亡。

斯宾塞的理论表现一种绝对理想主义状态,在现实社会中既不被上层喜欢,也无法受到下层欢迎。这,就是进化后马丁·伊登的处境:脱离原有低等劳动阶层的他无法返回,同时无法在中上等阶层找到归属感。成为无根之人,最后只有飘亡海中。

《马丁·伊登》及电影简介

他从不放过任何有利的机会,更不会从生死搏斗中退却。统治别人或被别人奴役。不能有同情,同情是软弱的表现。原始生活中不存在同情,否则,会被视为软弱,这会让你丧命。杀人或者被杀,吃人或者被吃,这就是法则,永恒的法则。

杰克·伦敦(1876-1916)是以自己的出身与经历构建的《马丁伊登》。

《马丁·伊登》:迅速进化并幻灭,对我们的教育带来的启发

杰克·伦敦的祖父是星相师,父亲善良勤劳,却无法养家糊口。杰克伦敦没有受过多少教育,14岁开始工作挣钱,在罐头厂洗衣房干过,也当过水手。与作品中马丁·伊登有一个疼爱自己的姐姐一样,杰克·伦敦也有一个对自己呵护备至的同父异母姐姐。

在写作生涯上,杰克·伦敦与马丁·伊登一样,可谓逆袭典范:他在繁重体力工作之余练习写作。他的文笔粗糙野性,同时有着蓬勃生命力。爆红后,成为全美畅销书作家,实现了财富自由。在世人眼里,杰克伦敦是一个能把狼写出人物感的野性派作家。其经典作品包括《热爱生命》《白牙》《野性的呼唤》。

不管是杰克·伦敦还是马丁·伊登,其成功有力证明了心理学上的社会比较理论中的积极对应。这一理论是利昂·费斯廷格在1954年提出的:

每个人都在把自己与社会中其他人进行比较,从而获得自我评价。当这种评价偏向于消极时,比如认为我穷,丑,傻等,就会产生自我认同威胁,带来强烈的自卑感。这种感觉带来的积极对应:人逃离原有群体,并通过努力重塑自我形象,获得新的自我认同。

这种新的认同带来的冲击是有危险的,就在40岁事业顶峰之际,杰克·伦敦大量服用吗啡自杀身亡。

《马丁·伊登》写于他33岁,其中男主结局与作者结局相同。

《马丁·伊登》:迅速进化并幻灭,对我们的教育带来的启发

改编自杰克·伦敦同名小说的《马丁·伊登》首映于9月2日,并于当月荣获第76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卢卡·马里内利)。2020年3月入围第65届意大利电影大卫奖最佳影片。

意大利导演彼得罗·马尔切洛为了保证忠实,深入原著,并在影片中放入了大量的影像资料,努力营造上个世纪初的真实氛围。并将原背景场地由美国移到意大利的那不勒斯,以与剧中人物的口音相吻合。

电影内容详解:理想的生发、追求与幻灭

世界比我更强大。若反抗它,我将一无所有,只剩自己。但正是如此,这种反抗才弥足珍贵。只要仍有一息尚存,我便是一股力量。以笔为戈,这股力量将令人胆寒,足以对抗寰宇。构建牢狱者与追求自由者一样从不明说。

以半文盲形象出现的马丁·伊登,怎么有能力“以笔为戈”,又怎么有拼死对抗寰宇的悲壮?

马丁·伊登小学没有念完便四处出海航游,阅历无数饱经风霜。出落得粗犷魁梧,一股傻劲头的样子,颇受女士喜爱。

一天,他看见有人欺负一位孱弱的年轻人,便毫不犹豫出手相救。

《马丁·伊登》:迅速进化并幻灭,对我们的教育带来的启发

为表示感谢,年轻人将Martin邀请到家中做客。在这个中产阶层家庭,他遇到了此生挚爱---Lucy(即电影中的伊莲娜)。只见她:

肤如凝脂,唇红齿白,湛蓝的眼睛如深海之水,金色秀发柔软过肩,干净洁白有如仙女般存在。她优雅知性,笑起来蜜一般的甜。她琴棋书画都拿手,还这么平易近人,温和友善。

Matin发现自己的眼睛很难从她的方向挪开。

《马丁·伊登》:迅速进化并幻灭,对我们的教育带来的启发

交谈中,Martin尽量用自己不平凡的经历与胆识来抗衡女孩的阶层与学识,却深感捉襟见肘。

他诚恳地表示,自己想要进步,想要达到她的层次。Lucy对这个外表粗犷有力,经历丰富并立志向好的年轻人深有好感,她也真诚地告诉他:

要受教育,要努力。

回家路上,Martin拿着Lucy赠送的书大步流星地走在路上,脑海里不断回忆刚才相处的点点滴滴。他已经生起脱离低贱身份的念头,跟随美人进入她的频道跻身中层。他决定离开舒适区,勇敢迎接未知命运。

Martin开始了全身心向着她的方向努力的行动,除了如饥似渴的阅读,他还开始注重外表---剔指甲黑泥、修整发型等。

《马丁·伊登》:迅速进化并幻灭,对我们的教育带来的启发

Lucy所说的接受教育在没有经济支持的Martin没有可能,他决定自学,靠阅读改变命运。

在他写给Lucy的热情洋溢的信中,他说自己把生词记下来,与他们做朋友;用所学的字词描述生活工作中的事件;于繁重工作间隙习作诗歌。

Lucy也在她单调的学习生活中饶有兴趣地阅读了他的诗歌,对他的勤奋努力进行了肯定。

又一次航海回来,Martin向Lucy诉说了自己有抑制不住的创作激情,及想成为作家的梦想。可是Lucy觉得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的他,无法看清也无法越过前进路上的阻碍。

《马丁·伊登》:迅速进化并幻灭,对我们的教育带来的启发

但是,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Martin在Lucy领进门之后,Lucy这个师傅就没有起到更多作用了。Martin内心的强烈欲望被激发出来,他买来打字机,开始了创作之路。

《马丁·伊登》:迅速进化并幻灭,对我们的教育带来的启发

Martin文化上的觉醒让他开始嫌弃以前的亲密伴侣,比如女伴玛格丽塔, 他认为她应该学好语法才能与自己对谈。

这时候你我是不是都感觉到了Lucy之后会被嫌弃的剧情。

某种程度上,Lucy是对的,Martin需要正规教育让他不要这么犀利。

但是,Lucy暂时只能看到Martin在语言与学识上的进步。虽然她提供的父亲可以帮他成为文员的谋生之路被Martin婉言谢绝了,但是这不妨碍两个人更加贴近了一些。

姐夫想让Martin为自己做事谋生,被毫不留情地拒绝。姐夫一气之下将Martin赶出家门。

《马丁·伊登》:迅速进化并幻灭,对我们的教育带来的启发

无家可归的Matin对于阅读的热爱丝毫未减。火车上结识的Maria好心地将这位作家安顿在自己家杂物间。

一次次退稿之后的不放弃,使他开始摸索出写作的门道,

“随着词汇量的增加,以往的经历不再是空洞的存在,我终于明白该如何去解读他们。我终于开始写出了好东西。”

Lucy给了Martin两年时间,他发誓成功之后要来迎娶她。天荒地老的爱情誓言总是容易破碎。

其实Lucy并不求Martin多么出类拔萃,她再次表示他应该接受父亲的帮助找份安稳工作,将写作当成业余爱好。在她,Martin要做全职作家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Lucy的担心并非毫无理由。Martin一次次被退稿。没有钱维持基本的生存。还是好心的Maria当了一个傻债主才让他得以延续自己的作家梦。

一次在Lucy的生日聚会上,那位Lucy多次提及的父亲一手栽培的准公司经营人主动提供帮忙,却被自视甚高的Martin嫌弃不及。

《马丁·伊登》:迅速进化并幻灭,对我们的教育带来的启发

同时,Martin偷听到Lucy母亲对于自己鄙夷嫌弃言辞。

在被众人捉弄而设计的游戏中,Martin背出一首自己作的诗。展示的才华只怕超越了Lucy朋友圈很多人。但是他的这种热情与才华的展示并不能作为进入阶层的通行证。他的标签仍然是穷水手,出身卑贱且心高气傲。

《马丁·伊登》:迅速进化并幻灭,对我们的教育带来的启发

Martin最初想成为作家,除了不菲的薪俸,更重要的是一种通行证的作用,得到她那个阶层的认可与礼遇。

所幸,Lucy似乎并未受到母亲多大影响。

一次从电影院出来,两个人的对话却显示双方隔阂带来的危机。

《马丁·伊登》:迅速进化并幻灭,对我们的教育带来的启发

L:“我笑了,我被感动了。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电影。你写作的时候,也可以用不一样的眼光来看待事物。”

M:“我写的东西不好吗?”

L:“你写得太粗糙了,太多死亡,太多痛苦了。”

M:“那些吃饱饭的人不会相信有人在挨饿。”

L:“什么?”

M:“你要我就这样抹掉那些难堪的东西,然后给人们希望吗?去跟那些世界上受苦的人说吧。”

L:“你要给他们希望”

M:“是吧,给他们鸦片。”

L:“你今天这是怎么了?”

M:“又被退稿了。你很聪明,你应该能理解的。”

L:“你这样写拿不到一分钱。我们永远不会结婚,永远不可能成为一家人。”

M:“看着我Lucy,这是你自己的意思吗?”

这是两人之间发生的第一次争吵,Lucy开始有担心两人在一起不合适的意思。

这一事件的刺激更让Martin奋笔疾书。

为了生计,他被迫从事更低贱的活儿:挤牛奶、收拾猪圈,铲草等。

坚持还是带来了好的结果,Martin终于收到了写作的第一桶金:20万里拉。更重要的,他的作品终于被接受了。

布雷斯是一个真诚而又讲实话的朋友,他劝Martin不要活在童话里---Lucy不可能爱真正的他,唯有找一个务实的女人 (比如Maria)一起生活,方能终老。

《马丁·伊登》:迅速进化并幻灭,对我们的教育带来的启发

M:“我就是为我爱的Lucy写作的”

B:“你才不是为那个蠢货写的呢。”

同时,布雷斯为Martin指明了写作成功之道:

“社会主义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写社会主义能将你从失望中挽救。”

可是,被挽救出了那个坑,却进了另一个坑。只要人类存在,有希望就会有失望。

Martin认为社会应该尊重自然进化,应该尊重个人的权力,解散任何组织的社会主义言论并不讨喜。这种过于理想化的思想不能被普通人接受。或者说人已经被奴役惯了,无法生活在没有主人监督的世界。

这一事件让Martin被人排斥,包括Lucy及其全家上下。餐桌上,大家用责怪的眼神看着这个要打倒现有社会结构的人。他奋起为自己辩驳,其中多有失态让Lucy终于决定离开他。

好友布雷斯病重然后自杀身亡,用藏在圣经里的枪。

越来越成功的Martin感觉并不快乐,而更是多了烦恼。他开始打架酗酒,脾气有名地臭。收拾残局的是以前的他曾看不起的情人玛格丽塔。

养尊处优的他开始白胖,颐指气使地让打字员为自己打字。这个自尊又自卑的存在为去不去美国与出版商讨价还价。他在读者见面会上玩世不恭,读者们却将它看成是他的个性,欣然接受。

《马丁·伊登》:迅速进化并幻灭,对我们的教育带来的启发

他将以前不被接受的书一一出版,名气带动金钱滚滚而来。同时到来的,还有追悔莫及的Lucy。

再见曾狠心撇下自己的Lucy,他冷嘲热讽她仍在为粗鄙之词操心,他看透了她资产阶级小姐的势利嘴脸,他拒绝了她的忏悔与表白,他宁愿要玛格丽塔。

《马丁·伊登》:迅速进化并幻灭,对我们的教育带来的启发

“现在生活令我作呕,如果还有什么我想要的,我想要你。但我现在心如死灰。”

他清楚Lucy一直为两人的关系感到羞耻,现在等他声名大噪又要来弥补。

“我曾经想成为像你那样的人,像你一样思考。哪怕做你身边的一条狗,一条听你使唤的好狗。你却要把狗都消灭。现在竟然还有脸来找我……。”

眼看Lucy在他声嘶力竭责怪声中伤心离去,Martin开始产生幻觉:以前的那个他,拿着Lucy曾给的两本书,充满着求知饥渴,匆匆走在街头。

在想象中,他为Lucy蒙上一层面纱,与一副忧愁的神色。

《马丁·伊登》:迅速进化并幻灭,对我们的教育带来的启发

幻灭后的Martin最后走向死亡之海,那么果敢毫不迟疑,让人心疼。

《马丁·伊登》:迅速进化并幻灭,对我们的教育带来的启发

Martin的人生鲜明地分成三个阶段:早期的粗鲁莽撞;中期的如饥似渴、苦中做乐、热情洋溢;后期的颓废落寞、梦想破灭、生无可恋。

这三个阶段被卢卡·马里内利表演得淋漓尽致,并由此获得2019年威尼斯影帝奖。

《马丁·伊登》:迅速进化并幻灭,对我们的教育带来的启发

首先,1984年出生的他在外型上绝对吻合Martin角色所需:高达,健硕,充满男性荷尔蒙糙感。

然后,在导演精心运用复古胶片质感打磨的古典虚实意境中,马丁伊登一生呈现出宿命般的悲剧感。

加上曾两度获得意大利大卫奖最佳男主角提名的卢卡·马里内利精湛的演技,将一个热血青年从成长蜕变,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再到走向自我幻灭的悲剧人生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Martin的女人们:柔弱胜刚强

围绕着Martin的女人们主要有四个:Lucy;Maria;Margret;姐姐Julia

从生命力而言,Martin旺盛而短暂,而他的女人们,都显得柔弱而更长久。

四个女人中,

作为婚姻对象:温文尔雅的Lucy是Martin的理想目标;美丽俗气的Margret则是他进化前的对等态。

作为生命支柱:Maria正如圣母玛利亚,是博爱仁慈的化身;姐姐Julia则是无声包容的存在。

其实,对于Martin的写作内容,Lucy并不是唯一感觉太悲惨的人。Julia作为第一个读者,也指出故事写得太让人伤心。

而Maria和Margret,虽然可能无法读懂他的书,却毫不吝啬地为他提供温暖。

这种温暖是俗世人间的爱,凡是没有对人世彻底失望,或者过分自视清高的人,都会有这种爱的发散。

Martin进化初期也充满了这种激情与爱。但是随着进化深入,他渐渐冰冻起自己的爱,产生人世间不值得的幻觉,不愿意再感受温暖也无法再提供温暖,那就只有走向灭亡。

“亲代投资”

进化心理学上的“亲代投资理论”表示:女性择偶要求与思考往往比男性更高更复杂,因为女性在婚姻中生儿育女做家务中付出更多,承担更高风险。因此她们通常会看到对方的经济实力及对婚姻的忠诚度,以保证自己及孩子的稳定健康。

1.Lucy的母亲老鸡护雏

在电影的最后,有这样一段对白。

M:“那现在你母亲想你嫁给我吗?”

L:“我一直爱着你”

M:“要是没人赏识我的书,你还是会和我保持距离的,很长很长的距离。”

L:“不是这样的。”

M:“是的,就是的。要不是他妈的那些书……”

L:“别这么说话。”

M:“你还是那副德性,不喜欢别人说脏话。”

Lucy有躲不过的家庭阶层烙印,这种印记在以前深受Martin的仰视,现在却成了嘲讽的对象。Lucy的母亲一直对Martin没有好感,根据上述“亲代投资”,这种敌意应该是出于保护女儿的本能。

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女方父母们都很实际。对结婚的基本条件是有房有车,最好还有存款。稍微有远见一点的,也会考察男方的财商潜力,看是否能给未来的家带来经济基础,保证幸福快乐。

多少年来,这一进化规律也难以改变。纯粹为了爱情而结婚结局美满的,为数不多。在鲁迅的《伤逝》中,涓生与子君的爱情由纯真到凋零,再到两人被贫困逼迫爱意丧失殆尽,子君被爱放逐回到家死于无爱的人间,这种爱情走向有几个父母愿意看着女儿经历?

这是处于社会弱势的女性对于自我的一种保护。这种柔弱姿态在悲剧发生后,比如Lucy被痛斥告别Martin之后,可能会伤心一阵,但是她也一定会东山再起,继续追求新的幸福。而且有母亲的物色与照顾,她的前景也应该不会太差。而这些就是因为她的世俗。世俗的人在世俗的世界始终有一席之地。

Martin带着他进化来的愤世嫉俗,将成为她生命中一段过往。

2.Margret的高攀悲喜交集

Margret与Martin最初相互被对方的外形吸引。在见到与Lucy相处的Martin在被招待时表现冷淡的脸,Margret也只有认命。她有自知之明,在中产阶级小姐面前感到自惭形秽。

而当Martin终于被Lucy拒绝,回到Margret身边时,她是欣喜万分的。不计前嫌的她意识到,自己有回归的价值。Martin身价的日渐上升,使她感到自己价值的提升。即使是当Martin对他出言不逊,她也逆来顺受,甘愿当出气筒。

这种态度最终得到了Martin的认可,或者说他没有了更好的选择,如果没有Lucy再次出现搅乱行程,他最终应该会带Margret去美国。认可Margret说明Martin最终准备在心理上回归自己的身份。

3.Julia:姐姐的爱无声而伟大

Martin不随船漂泊靠岸之际,都会与姐姐一家生活。姐夫悭吝古怪,不怎么服管的Martin受气的时候,Julia默默落泪。一方面她必须依顺老公,另一方面,她对从小相依为命的Martin有着本能的母爱。

在Martin为情所困,居无定所的时候,是Julia为他遮风挡雨。她每次默默地为他力所能及地做一些事情,且毫不居功。

当Martin终于功成名就,这位慈母般的姐姐,为自己属于伊登家族感到自豪。有这种爱养育大的Martin,骨子里有爱。但是他的爱不幸被过速进化折断。

4.Maria:一个圣母般的存在

在火车上结识的朋友,就这样成了生活的依傍。在Martin的作品一再被退稿,穷困潦倒生无可恋之际,只有圣母般的无私“傻”债主才能继续容纳他的存在。

与Julia相比,Maria只是一个陌生人,这种对陌生人发出的光和热,尤为罕见与珍贵。

Martin无疑是感恩的。他在成名有钱之后,立马给Maria买了房子。

但是,当Maria发现Martin并不快乐,邀请他来同住,一边继续照顾他时,他谢绝了。

他不愿意与圣母相处一室。

虽然我们无法知道Maria是否有婚姻的阴谋,但我选择相信Maria的爱之无私无欲纯奉献性。

结语:对教育的思考

《马丁·伊登》这部作品,除了考虑它其中的爱情与理想幻灭。我们还可以从教育着手进行考虑。

我们已经讨论了Lucy贪图名利的势利眼。她爱的不是真正的Martin,而更是他的名利。但是我们反过来想一下:他爱的,又是真正的她吗?他最终的嫌弃也只能说明他追求的只是一个对自己纯崇拜的对象,归根到底,他追求的是他自己。

假如Martin的认知达到这一高度,那么他应该可以超越自己的幻灭,避免悲剧。

什么可以让他达到这种认知高度呢?教育。

我们的教育,就是为人进入社会做好准备。Martin缺乏这种准备,这是他悲剧的一大原因。

影片中,对Lucy一见钟情,正是Martin出于对她受过良好教育温文尔雅的态度的尊敬。而且Lucy在与Martin交往过程中,一直提到教育的重要性。

当Martin充满热情投身所热爱的文学学习与创作时,Lucy永远是那个穷极无聊为混文凭混格调而接受教育的人。

当Martin一跃成为知名作家,那些被他吸引的人中,几乎没有比他受教育程度更低的人。这些人对他的玩世不恭表示敬意,根本无法分辨感情真伪。这种教育培养的是一些感觉迟钝的文化人。

但正是这种不尖锐的感觉,可以保护世人免受Martin所受到的冲击。

受过正规教育的人很少像Martin这么极端。或者说,他们都在漫长的教育过程中磨掉了锐气。

如何保证人的热情与锐气,同时又不会因为愤世嫉俗而自我灭亡,是教育值得思考的话题。

南怀瑾先生曾说过,他怕听人说信佛。他奉劝世人不要轻易信佛。因为学到一定地步,自以为可以得到升仙了,可其实还有一层没有达到。便容易误入歧途,走火入魔。这样的状态还不如以前那种无知无欲,粗俗简单得快乐。

我们的文明程度越高,恐惧就越深。在文明过程中我们抛弃了在蛮荒时代认为美,属于生活之乐的东西。 -杰克·伦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