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城和牡丹花

一座城聞名了一朵花,一朵花用詩情畫意芬芳了一座城。

我想許多人都猜到了, 這座城就是洛陽,這朵花就是牡丹。


洛陽城和牡丹花

嬌豔的牡丹

牡丹是我國名花,長期是我國古代國花,花朵碩大,花容端麗,雍容華貴,國色天香,超逸群卉,素有“花王”之稱。

國人都知道,洛陽牡丹甲天下。這是宋朝人對洛陽牡丹的評價,到現在洛陽牡丹名揚天下。

國人一提到洛陽就會想到十三朝古都和牡丹,一提到牡丹就會想到河南洛陽。


洛陽城和牡丹花

雨中的牡丹

洛陽牡丹種植歷史悠久,其始於隋朝,興盛於唐朝,到宋朝時“甲天下”。

洛陽氣候溫和,適合牡丹生長,古人說: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這也為洛陽牡丹名揚天下奠定了基礎。

洛陽人歷來酷愛牡丹,有詩為證:洛陽人慣見奇葩,桃李開花未當花,須是牡丹花盛發,滿城方始樂無涯。

洛陽曆史悠久不必多說,他是中國開始的地方,這裡是中土、中州,這裡是最早的中國。


洛陽城和牡丹花

洛陽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

洛陽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發源地之一,他是世界四大聖城之一,有河圖洛書、八卦三符、夏商周三朝、儒釋道三教、經玄理三學…

司馬遷在史記中說: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他在史記中共提到了洛陽數千次。

自古以來,很多文人墨客用詩歌讚美洛陽牡丹。說幾個著名的大詩人:

唐朝詩仙李白的《清平樂》: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干。


洛陽城和牡丹花

雨中的牡丹

唐朝詩人劉禹錫的《賞牡丹》:

庭前芍藥妖無格, 池上芙蕖淨少情。惟有牡丹真國色, 花開時節動京城。

唐朝皮日休的《牡丹》:

落盡殘紅始吐芳,佳名喚作百花王。競誇天下無雙豔,獨立人間第一香。

唐朝 李正封的《牡丹》:

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丹景春醉容,明月問歸期。


洛陽城和牡丹花

綻放在陽光下

我們都知道牡丹國色天香,但是多很少有人知道,牡丹國色天香的出處,其實它就就來自於這首詩。

宋朝歐陽修的《牡丹圖》:

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我昔所記數十種,於今十年半忘卻。

宋朝哲學家邵雍的《牡丹吟》:

牡丹花品冠群芳,況是期間更有王。四色變而成百色,百般顏色百般香。

有了這麼多人,不斷用詩詞歌頌與推崇,洛陽牡丹就名揚天下了。


洛陽城和牡丹花

牡丹文化節主會場之一:王城公園

1982年,牡丹成為洛陽市市花。並從當年開始,每年舉辦牡丹花會,由此牡丹成為了洛陽一張靚麗的名片。2010年,洛陽牡丹花會,由洛陽市舉辦的地方節會,升級為由國家文化部,和河南省政府聯合舉辦,由洛陽市政府承辦的國家級大型節會: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

時至今日,牡丹文化節已經舉辦了38屆,經過多年的努力,“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城市品牌已經叫響。


洛陽城和牡丹花

陽光下的牡丹

相信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的歷史機遇下,在河南加快推進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會議的召開,洛陽這朵美麗的牡丹花,一定會在新時代努力綻放,盛世崛起!洛陽的明天更美好!

人間四月天,最美洛陽城!明年春天你會來洛陽欣賞牡丹嗎?

歡迎評論補充指正,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