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龍床溝記遊

太行龍床溝記遊

Time is like a current,moving,forward all

the wayIn a twinkling

of an eye,September has passed and

November has arrived

时间如水流,一路向前

转眼间10月已过,11月来到

明高深甫燕閒清賞箋論畫云,畫以天趣,人趣,物趣取之。又云天趣者神是也,人趣者生是也,物趣者形是也。竊以為太行山之龍床溝具足三趣。

深秀靜幽龍床溝

太行素以雄壯奇秀著稱,然深秀靜幽,則非龍床溝莫屬,山色靈秀,萬木槎枒,深秋時節,流目山林,碧色峨峨,畎亩田舍,幽姿秀色,獨得天趣。

太行龍床溝記遊

太行龍床溝記遊

太行龍床溝記遊

太行龍床溝記遊

黑柿樹

自龍床口缘徑而上,初平坦,愈前行,道多崎嶇,小徑逼仄,僅容一人,山崖萬疉,峯石嶙峋,壁立於右;喬木參天,松杉歷亂,陣列於左,間有黑柿樹一株,果色深如檀木,實不多見,余初識,頗为詫異。偶有細枝野蔓,輕綄鞋襪,似留人駐觀。山間紅果,下落於徑,啖之,頓覺甘酸彌漫,齒頰生津,一掃疲乏。

太行龍床溝記遊

太行龍床溝記遊

此乃風水寶地

據石而坐,對景秉笔,铺毫展帋,遇村翁,言此乃風水寶地,蒙祖蔭庇佑,三代必出貴人云云,奈何翁鄉音極重且耳背甚,余大聲應之,其也只諾諾哦哦,不知所言。

太行龍床溝記遊

太行龍床溝記遊

別老翁,復前行,道漸寬,聞水聲,始知瀑近,一徑轉過,拾級而上,豁然開朗,瀑自峯出,似輕煙籠紗,裊嫋多姿,山風過處,细雾濡襟。下有一潭,碧水瑩瑩,趺坐其側,凜生寒意,滌盡凡心。龍床溝雖非高山峻嶺,也足怡人心神。

太行龍床溝記遊

由是感之,繪事亦然,畫實不應以大小論高下,巨幛大幅,飛毫泼墨,气勢雄壯,尺幅寸绢,搦管轉腕,遣情怡性,各具勝場。楊鐵崖云,論畫之高下者,有傳形,有傳神,傳神者氣韻生動是也。果斯言,畫無氣韻,徒疊墨堆色,木魚黯珠爾。故師造化,法心源,見天趣,畫中三昧盡得,方能納丘壑於心胸,发天機於毫穎。山水林木,會心之處,便是最佳。

太行龍床溝記遊

太行龍床溝記遊

歸,倚枕猶憶,故成此篇以記。

己亥霜序月下浣在道人鈺群於春申三鉢精舍

三山画会2019秋季太行山写生活动报道回顾

三山画会2019秋季太行山写生活动后记

万壑争奇,上海书画院严红起先生秋季太行山写生作品展

三山画会首届天台山写生报道回顾

佛宗道源天台山,三山画会首届天台山写生回顾 (一)

仙佛双修赤城山,三山画会首届天台山写生回顾 (二)

“唐诗之路”精华石梁飞瀑,三山画会首届天台山写生回顾 (三)

寒山子隐修处寒山明岩寺,三山画会首届天台山写生回顾 (四)

天台山百景之首琼台仙谷,三山画会首届天台山写生回顾 (五)

写生路上的画评

展览 | 三山问道之天台山,师生写生作品展

太行龍床溝記遊

三山画会是由中国美院孙霖老师和上海书画院严红起老师发起,在上海成立的书画组织。

一、三山画会的初心

一是为中国画学习者提供一个学习和成长的平台;二是为职业画家提高影响力走向市场提供一个平台;三是发现、培养、推介新人;四是通过交流学习,聚集人气,提高凝聚力,把画会办成一个有发展前景的长久组织,并在适当的时机推出和完善画会章程以及入会条件,从而使画会健康持久地发展。我们只是抛砖引玉,以后希望更多的名家加入进来,使画会更有生机。

二、三山画会的工作内容

1.组织写生、笔会、展览。

2.名家访谈。

3.网上画展与画家推介。

4.为优秀学员和会员做网上画展和个人推广。

5.画作流通与收藏。

6.名师名家专题讲座。

7.培训推介。

8.群内交流学习,名师答疑。

9.三山画会公众号和头条号运营。

三、取名“三山”的由来和寓意

1.取中国山水画观山的三重境界之意。

2.三山五岳。“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写生学习要走遍三山五岳,寓意要多走名山大川。

3.道家有海上三仙山:蓬莱、瀛洲、方丈。道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优秀画家要走过三座大山:一是自然之山,二是笔墨之山,三是心灵之山。

5.三在中国文化中表示“多”和“无限”之意。寓意三山画会要做一个海纳百川的包容性组织。

欢迎更多朋友加入三山画会

太行龍床溝記遊

转载本头条号内容

需注明「三山画会」出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