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某明性侵“養女”:這4種認識盲區,父母一定要注意

這幾天,某知名上市公司高管性侵養女事件,在網絡上沸沸揚揚。大家心疼的是年僅16歲的李星星,從14歲起就被鮑明性侵,時間長達三年。憤怒的除了事件本身,更是鮑某明的身份--中美兩國律師資格,某知名法學院的兼職研究員,上市公司高管。一個懂法,位居高位的人居然在光天化日之下,無視國家法律,性侵未成年人,簡直是可惡至極。這件事是曝光了,但這世上到底還有多少類似的悲劇在上演?

如何減少悲劇的發生,作為父母,以下4個盲區,一定要了解。

每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有可能受到性侵

2018年,中國發展簡報上刊登了一組數據,受害者中,7歲以下的孩子就佔到了21.33%,7-12歲的孩子佔到了26.8%,12-14歲的更多達到了31.87%。也就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不管多大年紀,都有可能遭受性侵。


鮑某明性侵“養女”:這4種認識盲區,父母一定要注意

中國發展簡報 :2018年性侵兒童案例統計及兒童防性侵教育調查報告發布 !熟人作案比例近七成

不要以為孩子不是3歲,4歲就很安全了,事實上,在孩子成長的各個階段都有可能遇到危險。有時候我們覺得孩子有10多歲了,大膽放心地讓孩子出去做自己的事情了,因此出事的案例也不少。但是另一方面我們也要培養孩子獨立的能力,不可能時時守在孩子身邊。那麼父母的性教育知識和安全意識培養一定不能缺失。

我是80後,在我的印象中父母是從來沒給我講過生理方面的知識,更別說性教育了。我大概在大學上生理課時,才第一次知道人的性器官,生理結構等等。

兒童文學作家鄭淵潔曾說過這樣的一段話:

“比如我們都會在孩子很小的時候給孩子打乙肝疫苗等等,我們的孩子不一定會得這個病,但只要有一絲的風險,作為家長就要充分預防。我對自己的孩子從3歲起進行教育,告訴他別人不可以觸碰他的身體,還會教他語言震懾,在遇到危險時和對方說‘我還不滿14歲,你想坐牢嗎?’這樣的教育對男孩女孩都是必須的。”


孩子自己有能力識別危險,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受傷害。法律制裁已經屬於事後處理了,真正的重點在於預防。

兒童也可能性侵兒童

2018年BBC有一則報道,一個母親發現自己的兒子被同學強姦,而且這個英國母親告訴大家,不要以為小學生天真無邪,一些小學生的生理發育已經成熟到能夠強姦同學的程度。

英國防止虐待兒童協會(NSPCC)也表示,兒童性侵兒童的案件“每年有上千起”。

而更無奈的是,警方告訴她,不能起訴任何人,因為那名同學還不到10歲,低於法定的犯罪責任年齡。

鮑某明性侵“養女”:這4種認識盲區,父母一定要注意

在我的老家鄉下,也發生過類似的事情。一個11歲的男孩把一個10歲同班的女孩強姦。想想都毛骨悚然,如果不是發生在身邊的這些例子,我簡直無法想像,一個11歲的孩子竟然能夠幹出這種事情。後來警方就調查發現,這個11歲的男孩是留守兒童,父母常年在外面打工。家裡爺爺奶奶從小帶著孩子。案例發生當天,男孩女孩一起放學,經過一段山路,男孩趁四下無人,對女孩下手。至於具體細節,後面沒並有提到太多。畢竟是農村,案件雙方父母都不願意讓更多人知道。除了惋惜,痛苦,更多的是預防。孩子是需要保護,危險也遠遠比我們想像的多。

告訴我們的孩子,即使是同學,也一定不能疏忽大意。儘量避免兩個人獨處。

熟人也可能作案

據虎溴網公佈數據,2018年,經媒體公開報道的性侵兒童案共317起,受害兒童超過750人,最小的僅3歲。其中,近七成都是親朋、師生、網友等熟人作案,性侵者多次作案、侵犯多人,均呈高發態勢。

鮑某明性侵“養女”:這4種認識盲區,父母一定要注意

半年前,我看過一本書《暗網》裡,是這麼說的。

一個誘拐犯想要接近年幼的孩子子們,通常會先與他們的家人成為朋友,或者成為小孩社會圈子的一部分。他們會嘗試慢慢地與孩子建立 一種融洽的關係 ,並巧妙地將這種關係轉化為性關係,在此之前他們絕不妥協。

近年來,老師,鄰居,父母朋友作案的例子數不勝數。他們利用彼此間的信任,對年幼的孩子開始作案。所以防火防盜,還要防熟人。不要以為是熟人就大放一心了,把孩子交給他們,很有可能孩子會羊入虎口。

在面對孩子的安全時,除非是至親,其他人都不可輕信。

網絡犯罪

2019年央視在一檔《呵護明天》的節目中,提到過幾種常見的網絡犯罪模式


鮑某明性侵“養女”:這4種認識盲區,父母一定要注意


通過網絡性侵兒童,更不容易被發現。破壞力可能更大。現在很多小學生都有自己的手機了,孩子好奇心作祟,點擊一些浮窗,很容易就掉進了陷阱。另外還有犯罪分子還經常利用QQ,微信等方式與未成年人添加好友,引誘或脅迫未成人上鉤。

看看《暗網》這本書是怎麼說的:

現在可以依靠新技術,他們會花幾個小時監控目標對象的社交網絡檔案,以此來了解他們,然後利用這些信息,如:喜歡的電影、去過的地方、最近更新的狀態,試圖來建立信任。''

誘拐犯根本不用離開家門,就能對孩子實施性虐待行為。

這也太恐怖了吧。除了孩子自已可能添加陌生人存在的危險,家長用網絡去記錄孩子的成長片刻,也可能中招。如果真像這本書裡所說的那樣,我們普通老百姓根本沒有辦法,知道,信息是否被洩漏了?什麼時候被洩漏了?那麼就沒有辦法很好地預防,可能潛在的危險。

那麼怎麼辦呢?

一方面父母一定要時不時地看看孩子是否是瀏覽了,一些跳出來的不合法網站或者說用社交軟件結識了不懷好心的人。另一方面,父母也要考慮過,發佈孩子信息在公佈平臺上,可能帶來的風險。


結語:我們都希望每個孩子平安長大。在未成人性侵上,幫助孩子識別風險,遠離社會渣滓和敗類,是每個父母都應該做的。也期待著法律能夠進一步完善,嚴厲打擊某些利用法律漏洞的罪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