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外力,善用人才

解决实际问题,要对他人多加包容。这是一种积极地心态,体现了个人的修养和内涵。宽容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一种思想境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能容纳世界,才能得到世界。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有助于开启成功之门。

巧借外力,善用人才

欲成大业,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若是缺乏人才相助,或有人才而不能善加运用必然难以成就事业如何让各种人才为己所用,这是领导者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汉高祖刘邦曾是个地方小吏,甚至还有点好吃懒做,不务正业。然而,他却能成为汉朝的开国皇帝,是因为张良、萧何等人的辅佐。知人善任并能驾驭,方可成就大业。刘邦善于使用人才,张良、萧何等人,甘愿受其驱使。韩信、陈平等曾是项羽部下,归附刘邦后都受重用。

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逐渐由劣势转为优势,于是领兵追击楚军派人与韩信、彭越约定日期会师。到了约定日期,韩信、彭越的军队却没有到来。刘邦孤军深入,只好坚守壁垒。张良分析了当时形势,说:“楚军眼看要完了,韩信和彭越还没得到封地。两人功勋卓著,本应封王,如果许诺灭楚后封王,他们必定前来助战。这样,几路大军联合,消灭楚军就易如反掌了。”刘邦依计而行,韩信、彭越很快出兵,几路大军会师垓下,十面埋伏消灭了项羽残部,逼得项羽自杀。刘邦终于登上了皇帝宝座。

鲜明的君主必能审时度势,从谏如流,刘邦具备这两点并用感情投资的方式,维系自己与大臣的关系,这也是张良等人甘愿效力的原因。“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生当陨首,死当结草”“士为知己者死”等等,无一不是“感情效应”的体现。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心怀知遇之恩,尽心竭力辅佐。最后六出祁山,北伐中原,积劳成疾,病死五丈原。诸葛亮的一生,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固然是他匡扶乱世之志,而刘备的善事恩德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巧借外力,善用人才

感情投资不是收买人心的把戏,它包含着一些基本原则。只有让人们切实获益,才会得到真心拥护,并发自内心跟随。总之,要想留住也是一切投资的最终境界。通过财物所投资的,也会无形中转化为感情投资。聪明的管理员给员工以恩惠,让员工有“大树底下好乘凉”的感觉,富有人情味的上司必能获得衷心拥戴,由此带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去努力工作,为事业发展尽心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