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家长养成记

我最常听到父母说的就是:这孩子太不听话,太不懂事,太不知道感恩了!

权威家长养成记

我常常跟这样的父母从讲一个小故事开始。《北风和南风的故事》。

北风和南风都认为自己很棒,它们互相不服气,于是决定进行一个比赛。它们看到一条大路上有一个人在赶路,于是打赌,看谁先把那个行人的棉袄脱下来,谁就赢了。北风心里很得意:要论威力和劲道,南风绵绵软软的,怎么可能把棉袄刮下来呢?

它说:我先来!说完,北风不等南风接话就使劲刮了起来。这场大风直刮的飞沙走石,草木低垂,山河变色。行人冷的不行,觉得棉袄都要被刮跑了,赶紧勒好腰带,夹住胳膊,把棉袄更加紧的贴在身上。北风终于吹累了,但是行人也没有一点放松的样子,它只好停了下来,想着自己是不是开头太客气了,应该上来就刮很猛,让行人来不及紧腰带就好了。

权威家长养成记

南风上场了,它轻轻地抚摸着经过的一切,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儿叫了,鱼儿游了,行人从头到脚浑身温暖舒坦,越走越热,棉袄仿佛是个沉重的壳儿。行人不知不觉就把棉袄脱下来,拿在手里,让自己的身体更大限度、更多可能的沐浴在温暖和煦的南风中。

权威家长养成记

北风目瞪口呆:南风竟然没用什么力气就赢了。

故事讲完后,我会请家长联想一下,北风长了一张什么样的脸:严肃,不苟言笑。有一种怎样的期待:我是权威,你得听我的,就能够像我这样,又快又好不走弯路的取得像我这样大的成就,而且你越按我说的做,就能越少走弯路,越多成功。

南风呢?它是不是长着一张柔和的笑眯眯的脸,它的潜台词是:啊,你觉得舒服吗?你觉得喜欢吗?你是不是觉得我很好呢?你是不是愿意跟我多待一会儿,尽可能地跟我在一起呢?

北风想用刮大风的方法直接让行人脱下棉袄,像不像我们想让孩子听话时,总是认为自己是为了孩子好,让孩子少走弯路,甚至不走弯路呢?

但真相是不是反应了以下几种心理呢?

1、害怕局面失控。我们预设好一条路径,这条路径上,我们发出指令,孩子接受指令,遵照执行,一切走在既定的路上,达成我们既定的目标。一旦孩子不接收我们的指令,脱离既定的轨道,我们就会拼命把他往这条路上拉,不许他走出自己给他画好的地图。

2、无法接受被否定。我们从我们的人生经验出发,结合自身的资源和能力,给孩子精心设计了一条快捷又确定能达成我们目标的路。而孩子不肯走这条路,等于是对我们的否定。既否定我们的心血,又否定我们的认知,还否定了我们的骄傲。而人都是自恋的,对于外界的否定本能会产生阻抗。

3、害怕走出心理舒适区。身为父母,我们在自己几十年的成长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应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和方法,任何问题降临时,我们用这套方法应对已经得心应手。而现在孩子不肯服从我们的态度和方法,用什么新方法又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又不能撒手不管。面对未知会让我们焦虑和恐惧,从而就会有逃避和愤怒的行为表现。

4、外界舆论的压力。我们每个人都是活在各种关系里的,尤其是我们中国人,传统文化思想对我们的影响依然很强大,我们的各种行为,都会本能的去对照相应的社会标准。我们既从关系里汲取能量,也服从于关系对我们的各种要求。当孩子“不听话”,我们第一时间的反应可能是:外界如果知道我们连孩子都管不服,会嘲笑我们是没本事的父母。而不会想到,我们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自由意志,是违背自然规律的。

综上所述,我们面对“不听话的”孩子时,习惯板着脸,是不是像北风一样,全身心都被我们自己的目的占据了,以至于完全感受不到孩子内心的需要?

所以想成为权威型家长,作为家长的我们,首先要主动去觉察我们对权威的定义,以及感受,再去破除过多的自恋,尤其要避免全能自恋。家长对子女有害的自恋现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 要求子女往自己喜欢或希望的方向发展;
  2. 要求子女学习自己当年想学却没有学成的知识技能;
  3. 要求子女百分百响应自己;
  4. 要求子女听话、顺从;

家长的全能自恋即:我是你的父母,我肯定是为你好的,我说的都是对的,你不用去想为什么,听话照做就行了!这就是俗话说的:把子女活成自己的面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即使在孩子童年时,家长取得了所谓的权威,也只是孩子因为年幼,思维不成熟以及无力反抗而形成的假性权威。这种假性权威到孩子青春期时,会受到更大的冲击和挑战。

真正的权威教练型家长,不仅是我们做家长的追求,孩子也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够对自己的成长有规划有指导。

这其中的区别就是我们到底是按照自己的自我需求来教练孩子,还是按照孩子的自我发展需要去指导孩子的成长。

我们每个人心中,其实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权威型家长的形象,综合起来,可以发现,一般人心目中的权威家长都有以下的共同点:

  • 1.能够保护自己的孩子和家人。向家人向父母寻求爱与支持是每个孩子的本能,所以当家庭和父母不能给孩子们提供庇护的时候,孩子会自卑和绝望,求生本能会促使他们向外寻找,无论是抱团取暖,还是另寻靠山,这些都是出于生存的本能。这就让我想到,那些被贴上“早恋”、“混社会”标签的孩子,其实比“成天在外游荡”、“沉迷网吧”之类的孩子,可能要幸运一点点,因为他们好像找到了保护自己的对象,不再孤身一人面对这个冷酷的世界。但是他们也可能把自己推进更危险的境地,因为他们可能来不及分辨接受自己的人,是否长了一颗野兽的心,利用了他们的恐惧和孤独。

这一点ABCD象限家长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A象限家长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丧失原则,对孩子有两个极端表现。要么过度保护,要么极端忽视。

B象限家长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混乱,即出现双重束缚。

C象限家长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要挟,通过假装抛弃孩子,来让孩子成长。

D象限家长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求全责备,各种期望孩子有担当。

  • 2.能够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自主性。独立意识和自主性,是一个人产生自我效能感的基础。孩子真正的独立自主要通过一个正向的循环来建立,即:我能决定做什么以及做与不做(到)-我能做好(到)-得到外界的肯定(到)-我决定继续做下去或不做,如果做,我可以决定改进或者不改进做法,如此循环。在这个循环中,权威型家长能够识别哪些事情是需要孩子遵从的,哪些则可以鼓励孩子自主决定。一般说来,原则性的事项是需要家长决定的,比如大体的作息时间、学习、玩耍时间,而细节性的部分是可以由孩子决定的,比如具体的作息时间,学习内容的安排和次序,玩耍的内容和时间。
  • 3.能够引导孩子不断拓宽认知边界。有时我看到有的自媒体宣扬人类天生是好逸恶劳的,所以孩子怕学习、怕写作业是天性。那等于是说,孩子是不愿意主动拓宽自己的认知边界的。这是不负责任和错误的论调。事实上,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类的天性是乐于学习、善于改进的。孩子怕学习、怕写作业,有很大程度是因为学校教育的方式、方法以及内容编排不适合每个孩子。而家长却可能只是简单认同学校教育的一切,没有能够帮助孩子在家里进行调整和改良。很多研究发现,即使在学校求学阶段因为种种原因被压制了自主学习的兴趣和需要,多数人在35岁左右,自主学习的兴趣又会开始一次大的萌发,有很多人从这个年龄段起,成为终身学习者。为什么在这个年龄段会出现进修的热潮呢?因为此时,多数人已经离开自己的原生家庭长达十余年,自己的小家庭也进入相对稳定期,这些人基本取得了独立自主性。有些人因为工作、晋升产生进修的需要,更多的人基于自身兴趣爱好产生了学习的需要。如果家长在孩子小时候就能因势利导,发现孩子兴趣偏好,学习特点,善加引导,每个孩子是都可以在学业上有所建树,保持学习的兴趣,树立起学习的信心的。当孩子确切的意识到自己的认知边界在不断拓宽,就会对学习产生自信和源源不断的内驱力。
  • 4、建立稳定自洽的奖惩体系。好的奖惩体系目的是能够帮助孩子建立合理的边界。家长的权威并不是天生的,这就像领导的威信不能靠喊口号洗脑、发奖金或扣钱就能建立的一样。树立权威,家庭里的奖惩体系一定要有一致性。即,对所有家庭成员一视同仁,不能是孩子犯错就要惩罚,家长犯同样的错,却网开一面,也不能今天家长心情好,孩子犯错就可以原谅,明天心情不好,孩子犯错不仅不原谅,还要变本加厉的惩罚。如果孩子不能预知父母的反应,那么孩子就无法对各种行为的结果有合理的预期,他就无法明白行事做人的边界。而边界感能够帮助孩子从本能的本我逐渐发展出稳定的自我和合理的超我,给孩子的社交能力带来积极影响,这也一样会帮助孩子发展和建立自尊和自信。
  • 5.能够以身作则。据我的亲身体会和工作观察,家长做好道德榜样,比学习榜样更重要。很多育儿大咖都强调父母想要孩子好好学习,那么自己必须每天看书写笔记,想要孩子爱上阅读,那么自己必须天天在孩子面前扛本书。表面看来这样做没问题,但在实际实施中,却可能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
权威家长养成记

判断自己是否社会关系良好,主要是通过自我觉察的方法,A和C象限家长的结论一般会比客观评价偏高,而B和D家长则容易偏低。我们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训练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ABCD四象限家长有意识的训练项目和方法如下:

  • A家长煅练自己的同理心,可以每天列出孩子的一个优点,并对孩子的一个缺点尝试用不评判的方法去描述和感觉;
  • B家长煅练自己的条理性,可以有意识规定自己在一段时间里去梳理一项工作
  • C家长煅练自己的耐受性,可以从自己和孩子共同喜欢的事情做起
  • D家长煅练自己的勇气,可以从融入孩子喜欢的社交活动开始

权威不是只有在学习和管理中才能建立的,游戏在家长眼里可能只是休闲娱乐项目,在孩子眼里却是正儿八经的社交需要,从心理学角度说,孩子是在玩耍中得到健康成长的。如果你能带他一起玩,说明你为他付出了真诚的抱持和爱,而他自然会回报你尊重和爱。

权威家长养成记

能量妈妈,专注3-12岁创新教育,帮助更多妈妈成为“能量妈妈”,帮助更多孩子成就无限可能。

下周四课程预告:《如何用HBDI来面对孩子的负面特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