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袋料香菇,巩固脱贫成果

(通讯员:乔冬玉)四月伊始,花儿吐艳柳枝婀娜,碧水传情,山峦叠翠,处处芬芳浸染。今天行上村帮扶人走访入户,一路欣赏着山野景色,不知不觉就到了贫困户靳相玉的家中。

刚到院子,就看到靳相玉之子靳雪伟忙碌的身影,原来是正在晾晒香菇呢。

“伟娃儿,正在忙呢!”

“王所长,孙镇长你们来了,快!屋里坐!”靳雪伟热情的招呼着。

“今天来看看你们啥需求,再了解下你们今年的袋料香菇产业。”

“哪儿还有啥需求,对现在已经很满意了!今年香菇还行,所以我今年又多种了一些,今年种了三万袋。”靳雪伟乐呵呵的说着。

“这产量在行上村可是数一数二的!你可真厉害,去年收入咋样?”

说到这儿,靳雪伟便起身从卧室拿出了一个邹巴巴的本子,“你看,我给你们算个账,去年种了20000袋,从购买锯末屑、装袋、接种、到头茬儿采摘,成本花了60000元,每袋合3块,从收成到现在已经卖了120000块,每袋都有6块了,净利润每袋都3块了。现在棚子还有点,到最后完全结束再怎么着也能卖个三四千。”靳雪伟喜滋滋的说道。“今年又比起去年又多种了一万袋,今年因疫情比去年成本高了一些,每袋成本多了两毛,等到后秋多出俩香菇,多那一两毛又不显了,呵呵呵……”

从靳雪伟朴实的话语中和喜滋滋的脸庞,看出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村干部和帮扶人也由衷的欣慰。

靳雪伟一家是16年纳入贫困户的,后来村干部和帮扶人一直劝其发展袋料香菇,有了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产业奖补),有了产业投保的保障措施,靳雪伟从17年种植1万袋香菇并稳定脱贫,之后18年种植2万袋,19年种植2.5万袋,直到今年3万袋,逐年增加,成为行上村的产业大户。他常说道:“父母都是身体不好,常年吃药,什么都做不了,日子一直过不上去,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我是个年轻人吃点苦算不了什么,从发展种植袋料香菇以来,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靳雪伟一家的脱贫之路是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的一个缩影,行上村贫困户发展产业10户,已全部脱贫。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也是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的关键措施,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必须要发挥好产业扶贫的普惠性、根本性作用,为乡村振兴打下更为坚实的产业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