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了女儿,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她的性别意识、自我保护意识。

前阵子,刘恺威杨幂的女儿小糯米,在学校音乐会上手牵手合唱,气氛温馨。


唱完歌,父女嘴对嘴来了个「爱的亲亲」。


养了女儿,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她的性别意识、自我保护意识。

△刘恺威和女儿小糯米

可是,这样「温馨有爱」的画面,引起了许多人不适:


“不太能接受爸爸和女儿亲嘴巴。”


“小糯米已经五岁了,该培养性别意识,这样不妥当。”


养了女儿,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她的性别意识、自我保护意识。

△网友表示,虽然温馨,但依然有些不适

五岁,孩子的性别意识已经逐渐清晰。


这个时候,更不能缺少家长的正确引导,和「以身作则」。


养了女儿,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她的性别意识、自我保护意识。

“女儿不能亲嘴,该教她自我保护”

前几天,久未露面的男模张亮,出现在了综艺《新生日记》上。


新手爸妈姜潮和麦迪娜向张亮「取经」:生女儿有什么注意事项?


张亮说,自己的女儿四岁,正是依赖爸爸的年纪,总是十分粘人。


每次他一回家,女儿就扑上来要亲亲抱抱。


养了女儿,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她的性别意识、自我保护意识。

△将近一米九的男人提起女儿一脸宠爱

但是,对女儿的亲昵,必须要有分寸。


他强调了两遍:“女儿不能亲嘴。”


养了女儿,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她的性别意识、自我保护意识。

△张亮否认二连,态度明确

他非常在意父女间的亲密程度,坚持「点到为止」


亲密至多只到亲脑门、手背或是头发。


养了女儿,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她的性别意识、自我保护意识。

父女之间,亲密不过度,男女要有别。


养了女儿,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她的性别意识、自我保护意识。


养了女儿,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她的性别意识、自我保护意识。

△父亲往往是女儿身边最亲密的异性,更需要举止有度

张亮「不和女儿亲嘴」的育儿观获得了多数网友赞同。


其实,这已经不是张亮第一次考虑到孩子的性别教育问题了。


《爸爸去哪儿》有一期,互换爸爸的游戏。


4 岁的王诗龄,被交换给张亮当「女儿」。


午休时,张亮给王诗龄盖好被子,自己在一旁盖着外套休息。


养了女儿,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她的性别意识、自我保护意识。

△ 界限分明

孩子们玩了一下午,满身都是泥,张亮给王诗龄换衣服,也完全没有任何「越界」行为。


他先是为王诗龄盖好被子,又贴心地关好门走出去,让小姑娘躲在被子里自己换裤子。


养了女儿,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她的性别意识、自我保护意识。

无论是否有血缘关系,他充分尊重了孩子的性别、保护孩子的隐私。


总有人觉得,和「子女划清界限」纯属小题大做,矫枉过正:


养了女儿,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她的性别意识、自我保护意识。

△认为亲嘴只是父母子女间表达感情,别人没资格指手画脚的人大有人在

可是,“(孩子)大了不行”,究竟多大才算呢?


三岁?五岁?七岁?


孩子的性别意识,比你想象中萌芽得更早。


养了女儿,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她的性别意识、自我保护意识。

孩子的「觉醒」,比你想象得更早

一向被认为是「神仙育儿代表」的黄磊老师,也曾在这个问题上「翻车」。


他在微博里写:


“昨天晚上我给妹妹洗澡,洗头发的时候她说:‘这泡沫好香啊,我都想吃它了。’


养了女儿,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她的性别意识、自我保护意识。

△黄磊调侃女儿是个「小吃货」

有人不赞同黄磊的行为:


妹妹已经五岁了,这种事应该交由妈妈来做。


养了女儿,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她的性别意识、自我保护意识。

△网友觉得黄磊老师做法该改正

有句老话叫「儿大避母,女大避父。」


BBC 纪录片《北鼻的异想世界》中的一个实验,给这个「大」规定了范围


心理学家基娅拉·布尔加雷利对 6 个月到 24 个月的宝宝进行试验。


她发现:


六个月大的孩子,就已经对周围的事物具备明确的认知;


养了女儿,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她的性别意识、自我保护意识。

△6个月的时候就会显示出基本气质,来自《北鼻的异想世界》

一岁半到两岁的孩子,各方面成长都非常迅速。


2-3 岁前,他们就已经具备了明确的性别意识,可以辨认出「男孩儿」和「女孩儿」。


养了女儿,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她的性别意识、自我保护意识。

△孩子早早意识到了性别,家长却常常忽视 / 《北鼻的异想世界》

家长在关注孩子的同时,孩子也在观察着大人。


北京师范大学一项研究显示,3 岁左右,随着儿童神经生理的逐渐成熟,性探索也会出现:


他们会开始注意自己和异性的区别,也会开始探索自己的身体,隐私意识逐渐成型。


孩子性别意识朦胧的早期阶段,好奇心极强。


这段时间,是教育的最佳时间之一,亲昵一些也无妨。


但也需要正确引导,让孩子对「男女有别」形成一个模糊印象。


养了女儿,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她的性别意识、自我保护意识。

△贾乃亮在节目中给不到两岁的女儿洗澡,并未引起争议,关键还是年龄

而三岁左右是一个「分水岭」,孩子的性别意识已经成型,且进入萌芽阶段。


这个时候,异性亲子就应该有意识地拒绝一些过度亲密的举动:


让孩子懂得「不能随意在异性面前暴露隐私部位、不能随意和异性亲吻……」


养了女儿,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她的性别意识、自我保护意识。

△佟大为说,女儿三岁后,妻子就不许他再给女儿洗澡了

孩子的性别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很大程度上依赖父母的言传身教。


别小看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能力。


如美国知名儿科医生 William Sears强调的那样:


对孩子的爱必须恰到好处,表达需要尺度和分寸。


养了女儿,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她的性别意识、自我保护意识。

孩子的「身体防线」,父母一样不能越界

没有父母可以保护儿女一辈子,教会他们自我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


有些父母,一边教孩子「不要在异性面前暴露隐私部位」,一边又拍下孩子洗澡照片在朋友圈大晒特晒;


一边告诉他们,不能让异性触碰到身体的哪些部位,一边又随随便便给孩子换衣服;


一边试图帮孩子建立「身体防线」,一边自己反复去突破它……


这些他们可能并不放在心上的行为,对孩子来说,百害而无一利。


① 随意亲吻孩子的嘴

心理学家 Charlotte Reznick 谈到:


孩子幼小的时候,看到父母之间会亲吻,联想到自己与父辈的亲吻,伦理上可能产生误区。

加上亲嘴不仅是一种表达爱意的符号,这个行为本身,就容易引起生理上的反应。

养了女儿,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她的性别意识、自我保护意识。

△著名球星贝克汉姆,也常在公共场合,肆无忌惮与女儿小七接吻,一度引发争议

习惯于用亲嘴和父母表达爱意的孩子,在面对其他异性时,或许也会延续这种习惯。

这样的亲昵,还是谨慎一些的好。


② 共浴或共厕


前段时间,一名三岁男孩与姥姥、妈妈一同去公共浴室洗澡。


姥姥和妈妈想将孩子一起带进女浴室,不料遭到工作人员拒绝。


姥姥坚持:孩子才三岁,年纪小,不懂事,根本没有问题。


养了女儿,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她的性别意识、自我保护意识。

△绝大多数网友都赞同工作人员的做法

但三岁的孩子,已经拥有了长久记忆的能力。


此时不避嫌,长大后或许同样如此。

有的家长贪图方便,会带孩子进入异性厕所。

网络上对「妈妈带儿子进女洗手间」的抱怨,更是屡见不鲜。


养了女儿,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她的性别意识、自我保护意识。

△在厕所见到一些家长口中所谓没长大的孩子,无疑是一场灾难

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更要教他们尊重其他异性。


“教好一个男孩,保护一群女孩”,不是没有道理。

③ 长期不能分房睡

孩子小时,家长陪着睡很正常。


但有的家长,却不懂及时分床的重要性。

女星狄莺在《康熙来了》中透露,儿子 15 岁时,仍在和她一起睡觉。


养了女儿,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她的性别意识、自我保护意识。

「男女有别」的意识,首先产生于一些隐私性的事情上。


照顾到孩子的安全感培养,父母可以在孩子三四岁以后,逐渐和他们分房睡;再一步步彻底让孩子能够独立睡。


否则,很可能导致性别界限模糊、还可能形成过分依赖家长的情结


④ 孩子面前不穿好衣服

见过许多家长,在孩子面前毫无顾忌地换衣服、洗澡,或是不穿上衣……


这些行为,其实多多少少会对幼儿产生一些「冲击」。


可能会让孩子模仿家长的行为,在外人面前也随意穿着;


可能会让他们受到侵犯而不自知……


越界的「父爱母爱」,是否会让孩子无法拒绝其他「越界的爱」,或是对其他人产生越界行为,谁也无从得知。


尊重孩子的性别和隐私,父母应该早早身体力行。


养了女儿,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她的性别意识、自我保护意识。

性别教育,别走极端

性别教育上,许多家长都在两个极端。


或是无所顾忌地和孩子亲近;或是谈性色变,闭口不谈。


养了女儿,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她的性别意识、自我保护意识。

△动画片,母亲在给儿子进行教育之前,反复练习如何说出名字而不感到羞耻

一句「孩子还小,能懂什么」,就足以搪塞一切相关话题。


孩子不会无缘无故地懂。一味逃避,只会让他们产生更多疑惑。


正视问题,才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养了女儿,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她的性别意识、自我保护意识。

△与其回避,不如用巧妙的方法解答孩子们的疑惑

养了女儿,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她的性别意识、自我保护意识。

教育,总是藏在生活最细节处:


从孩子降生开始,亲吻拥抱、沐浴睡觉、穿衣打扮、三观性格……都离不开父母的影响。


教会孩子自我保护的基础是:


正确的性别教育、明确的底线,以及懂得拒绝和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