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二八自行车

【忆海沉钩】


记忆中的二八自行车

我老爸是62年出生,老妈是64年出生,老家在东北的一个落后地级市,我记事后翻老照片,看到他俩结婚时的照片,老爸傻笑着踩着一台大二八自行车,老妈披着红色斗篷,戴着头花,羞涩坐在后上,他俩后面也是一排人骑着自行车送亲,满眼的自行车,我那时候还小,傻呵呵指着照片问老妈:妈,你们结婚时为啥没有汽车?


记忆中的二八自行车

人们总是对拥有的习以为常,回顾历史,也颇有何不食肉糜的优越感。父母1985年结婚,那时候中国刚刚改革开放几年,人们的物质生活还远远不如现在富足,那时候的婚姻讲究四大件,电视机、电冰箱、收音机和洗衣机,不过爷爷家一向穷困,当时结婚家里只购置了洗衣机和收音机,老妈一直耿耿于怀没有凑齐四大件,所以别提汽车,那时候有几台自行车已经是不错的人家。


记忆中的二八自行车

毕竟,统计1985年,吉林省城镇每户(我理解不分家出去不算一户)全家平均有两台自行车,记忆力90年左右老妈才拥有自己的自行车,大概是技术水平还比较粗糙,那时候自行车一般都是有横梁的,我私下猜测,大概是因为追求三角的最稳定结构,完全不像现在大街上堆满的共享单车没有横梁。那时候的自行车,载人载物也是重要功能,物质不发达的年代,总要发掘任何事物的哪怕一丁点使用价值。


记忆中的二八自行车

到我上小学时,自行车就已经完全不稀罕了,平均几乎2人一台自行车,没有自行车寸步难行,那时候孩子学自行车还是不容易的,要掌握平衡、提供动能、把握方向,这都身体的精微控制,并不容易。更重要的是,儿时学车时,身高都远未达到坐在车座上的高度,为了避免卡裆,只能把一侧腿从车横梁下方插入到另一侧踩住脚蹬,身子侧着骑车,小胡同里偶尔会见到这样汽车的追风少年,虽然形象不佳,偏坠一侧,但不影响速度,这个骑车姿势当时有种专有名词来称呼:掏裆。词不雅,但形象得很。


坐在自行车后座的记忆也多得很,那时候非常诧异,妈妈那台两轮的小自行车,怎么能载着我们跑得飞快,毕竟妈妈在我眼里也非常高大,那时候会坐在后座问老妈:妈妈,为啥月亮总是跟着咱们走?


记忆中的二八自行车

有横梁的大二八自行车是高大男性标配,这种自行车因为横梁高,骑之前需要左腿踩在脚蹬上,身体向前推车一下产生惯性,然后右腿向右后方一招横扫千军,跨过车座,稳稳踩到右侧脚蹬,这才算完成起手式,保持平衡蹬起来,这算是成功了。跟现在有些人开车会把老婆落在加油站一样,那时候如果迷迷糊糊忘记后面有个小孩子坐着,孩子也可能受到横扫千军的暴击,一脚扫下后座,跌坐在地嚎啕大哭。


记忆中的二八自行车

身边的95年左右出生的同事,很多人并不会骑自行车,但我这个年纪几乎没有不会的,因为学生年代几乎都离不开自行车,当然,上学时已经有小体型自行车出现,不必掏裆骑法骑车到学校,这是要被笑话的,记忆力高中时,整个学校的停车场(自行车)每天早晨应该不下500台自行车整齐摆放,那时候值日同学的一个职能是看着大家把自行车摆好,参差不齐是要被老师扣分的。


我骑车从小学6年级开始,记忆力最多的是家乡的大风和常年斗争的爆胎,那时候的自行车是要打气的,是双层轮胎,里面是软的内衬,可以充气,外面一层更加厚实,能够抵御磨损,现在的共享单车已然不存在爆胎漏气这种小灾难了。所以那时候描述比赛加油,经常说“加油打气”,这个词这几年出现的频率越来越低,现实生活对我们的言语和肢体动作都会有很大影响。


记忆中的二八自行车

90后形容打电话手势是手掌摆出666放在耳边,但00后一般会摊平手指放在耳侧表达相同的意思。原因无他,90后儿时还以座机为主,座机的听筒就是手势6的形状,而00后记事起就接触触屏手机,自然贴在耳侧,成长的环境不同,三观和习惯会有显著差异,我们回看古代也会有这种感受,觉得他们的一些生活习惯匪夷所思,其实大部分是因为物质生活的制约而形成的,这是物质世界对人类的行为雕刻,也是唯物史观的证据之一。


所以,自行车陪伴我度过童年和少年,对自行车我总有种特别的感情,只要条件允许,在北京出差时尽量骑共享单车出行,然后哼上现在很流行的那首歌: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一点点改变。


记忆中的二八自行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