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之间发生冲突,别总给他们讲道理,这招最有效!

小孩子天生好动,一起玩耍时难免会有磕磕碰碰,发生冲突。有时候,处理不当,老师和家长之间、家长和家长之间还会产生矛盾。

孩子之间发生冲突,别总给他们讲道理,这招最有效!

这样的事例并不少见,甚至有些家长大打出手、反目成仇。

1

那么,遇到这种情况究竟该怎么办?

如果你要问专家,立马会帮你分析儿童的特点,建议家长要给孩子讲道理,教会他们如何处置冲突。

这样的建议听起来没毛病,可操作起来就是胡扯,因为有些专家根本不了解现在的孩子

孩子之间发生冲突,别总给他们讲道理,这招最有效!

今天孩子们的生活环境、处事方式与以前大不同,以前很多孩子都是“散养”,总是一群孩子一起玩,偶尔有些不太严重的小冲突,孩子之间自己就解决了,没几天就会和好如初,甚至家长和老师不知道。

除非遇到一方或双方受伤严重,才可能“惊动”老师或家长,受伤痊愈后,有些顽皮的孩子,弄不好还会再挨上一顿揍。

2

今天的孩子们几乎没有成群结队的小伙伴,不要说孩子间的冲突了,就是一不小心有个磕碰,有些家长都可能会找到老师。

由于在家溺爱,且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机会不多,今天的孩子往往交往能力比较差。这并非天生的,而是缺少环境和实践的机会

孩子之间发生冲突,别总给他们讲道理,这招最有效!

对于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有些专家动不动就想通过讲道理让孩子学会交往,这根本是天方夜谭。孩子的成长最重要的是亲身实践、亲自体验,如果讲道理能学会交往,那么教方法能让孩子学会走路、用筷子吗?

所以,让孩子学会处置冲突的唯一办法,不是讲道理,而要去实践

3

那么,怎么实践?难道让他们故意去冲突来实践?

当然不是,其实,能否处置好冲突最重要的一个品质是“同理心”。孩子有了“同理心”,就能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来思考,就会逐渐掌握处置冲突的技巧,这些技巧的学习更多地是靠“感悟”,而非讲授

孩子之间发生冲突,别总给他们讲道理,这招最有效!

以前,我也经常处理小学生间的冲突。最初,会使用一些技巧,来判断哪个孩子是在撒谎,哪个孩子是真正的受害方。但后来感觉,这样的方式并不是最好的,最重要的是,没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

因为孩子间一发生冲突,每个孩子都会从有利于自己的角度去“陈述”所谓的“事实”,而这些“事实”并不可靠。

即使你能判断出谁对谁错,但对双方来讲,成长的收获也不是最大。

4

因此,我调整了方式方法。每当孩子间发生冲突,我不再询问原因,只是让他们讲自己的问题,先让他们学会自省,在这样的陈述中,也更容易还原冲突的真实原因。

这中间,孩子们总会下意识地指责别人。每当这时,我根本不给他们机会,只让他们讲自己的问题。讲完自己问题后,直接向对方道歉,然后男女孩之间握手、同性之间拥抱,就此结束冲突。

通常情况下,孩子们道歉之后的“亲密接触”,立马会变成相视一笑。冲突就在无形中化解了,彼此之间,也没有了相互指责

孩子之间发生冲突,别总给他们讲道理,这招最有效!

当然,作为教育者,要通过他们的自我反省,及时发现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在后续的教育中,及时观察,再及时利用时机纠正,而不是揪住这一次冲突去大做文章,讲什么大道理,这根本无益于孩子的成长

其实,孩子间的冲突往往都不太严重,经常是由于我们用成人的思维来判断,才会产生问题。

孩子之间发生冲突,别总给他们讲道理,这招最有效!

我们的目的,不是以成人视角,来教他们判断对错,而是要让他们学会自我反省、自我判断,这才是真正的自我成长

因为

相信孩子,就是对未来最好的投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