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言实录 | 梁鹤年先生课堂拾锦 ·《西方文明的文化基因》读书心得(三)

《西方文明的文化基因》是梁鹤年先生的集大成之作。西方人对天地、对自己、对别人的看法决定了西方文明,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这些“为什么”,就是支配西方文明的文化基因,也是本书讨论的主题。“梁言实录”栏目从4月14日开始连载三位中国学者关于本书的读书心得,陪伴大家一起来认识和“解剖”西方文明。

梁言实录 | 梁鹤年先生课堂拾锦 ·《西方文明的文化基因》读书心得(三)

《西方文明的文化基因》

[加拿大]梁鹤年

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2014

【编辑荐语】生得无意义又活得不好是沉沦;生得有意义但活得不好是苦差;生得无意义但活得好是行尸;生得有意义而活得又好才是幸福。西方人怎样定义和追求生命意义?怎样定义和提升生活品质?现代西方以自由、民主、法治、人权、资本等理念定义自己、衡量别人。这些西方文明的变量来自哪里?将会把西方文明带到何处?有没有更深层次的文化基因衍生它们、驱使它们?本书通过历史背景、时代心态、民族性格和历史契机去探索西方文化基因的来源、演变以及它们对西方文明的影响。

——摘自本书

第三章 “基督太平”:政治宗教化下的欧洲大一统

从基督宗教诞生伊始,政教矛盾就随之出现且长期存在,期间,罗马帝国对基督宗教的政策也曾发生多次改变。公元325年,君士坦丁大帝召开尼西亚大公会议。这是世俗政权首次干预基督宗教教义,也是西方历史上政教关系演变的肇始。

奥古斯丁提出神的国度与人的国度——神的国度高于人的国度,教权在君权之上。他认为,神的国度的代理者是教会,教会有责任去实现神的旨意,世俗君王应服从于教会。奥古斯丁统一了教义上的分歧,稳定了教会组织。随着历史发展变化,奥古斯丁的观点却成为西方政教冲突的理论依据。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进入“黑暗时代”。世俗政权崩溃,基督宗教(天主教)取代了世俗政权的部分功能,教会维持着社会基本秩序。随着查理曼统一欧洲,王权和教权恢复平衡。但在他死后,帝国分裂。罗马天主教廷与欧洲王国玩起了“权力游戏”,与东正教会分分合合,与伊斯兰教不共戴天。王权和教权相互利用,成为中世纪欧洲主要的“游戏规则”。

为此,阿奎那提出了四种“法”,也可以说四种理性:永恒之法、自然之法、人为之法、神圣之法。他在奥古斯丁的“神的国度”与“人的国度”相对应的神圣之法和人为之法中,加入了自然之法。自然之法是人的理性。简单地说,阿奎那通过加入人的理性考量来缓解政教冲突。

西方政教关系演变有复杂的历史背景,其主要原因是政教分离。而从奥古斯丁到阿奎那,都在试图缓和政教两者之间的矛盾。

作者:韩汉白,加拿大女王大学,博士研究生

天主教会主导的十字军东征使得其势力压倒其他基督教派。但东征途中教徒屠杀抢掠的行为,暴露其野蛮本质,也使得教会的权威和名誉受损,社会中因此出现了一些反对教会的思想,成为宗教改革的先声。

但在文化上,十字军东征将基督教义和骑士精神传到东方,同时也使西欧人见识并接触到东方文明,如东方先进的纺织、染料、冶金、农业生产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尤其是拜占庭帝国保留的古典文献、阿拉伯的科学知识、中国的三大发明的传入,对欧洲的文艺复兴、经院哲学的产生和航海运动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十字军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深入交流,改变了欧洲的发展历程和当时的世界格局。

作者:邱燕,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讲师

骑士精神是中世纪欧洲封建道德规范,其核心内容是忠君(忠于君主)、护教(维护基督教)、行侠(见义勇为)。骑士阶层属于贵族阶层,是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和基督精神的卫道士。战士贵族唯受君主差遣时才能够获得一定的政治权利和社会荣誉,由于其担负着维护封建统治、推行大义(基督教义)的社会职责,使得其行为具有“集体主义”色彩。但是,骑士为国效力、为民用命是为了功利主义的“个人所得”——地位、权利与荣誉。随着时代变迁,骑士精神逐渐发展为绅士风度,成为现代文明社会里男人的基本人格准则。然而,现今西方人所表现出来的勇气、力量、遵守诺言和约定等美德,仍以实现自我利益为前提,即对他人慷慨的前提是他人的行为并未侵害自身利益与自由。骑士精神演变下的西方道德规范也由重“教”发展成为“个人至上”。从当下西方国家疫情防控中面临的“集体封闭与个人自由”难题中,可以窥见一斑。

面对全球性灾难时,人类社会更需要和谐平衡的“人人”关系。个人行为凝聚上升为社会风气,国家之间相依相赖。因为人类只有一个共同的地球家园,各国共处一个世界。

作者:陈书琳,山东建筑大学管理工程学院,讲师

《西方文明的文化基因》目录

第一篇 源头

第一章 基督信仰成为崩溃中的罗马帝国的国教

第二章 基督信仰与希腊理性首次结合:奥古斯丁与柏拉图

第三章 “基督太平”:政治宗教化下的欧洲大一统

第四章 基督信仰与希腊理性二度结合:阿奎纳与亚里士多德

第五章 西方第一组文化基因:“真”与“唯一”

第六章 灾难来临:西方人心理失衡

第七章 大变前夕:腐化的教会面对涌现的民族意识和人文思想

第二篇 物竞

第八章 充满犯罪感的宗教改革

第九章 宗教政治化的欧洲大混乱:西班牙帝国的盛衰与国家理念的抬头

第十章 迷惘、无奈的时代:命蹇的伽利略

第十一章 绝无原则的法国内争产出乐观、悯人的理性主义

第十二章 做梦的笛卡尔带出“天赋理念”

第十三章 绝对原则的英国内争产出悲观、功利的经验主义

第十四章 做官的洛克带出“天赋自由”

第十五章 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之争

第十六章 西方第二组文化基因:“人”与“个人”

第三篇 天择

第十七章 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从和解有望到和解绝望

第十八章 法国从盛到衰:理性主义藏身于浪漫卢梭的“天赋平等”

第十九章 大英崛起:斯密的“追求私利可达公益”

第二十章 资本成形:达尔文的“自由竞争”是天演原则

第二十一章 英、美交替:自由、资本交棒

第四篇 适者?

第二十二章 资本世界:功利文明全球化

第二十三章 自由、功利压倒平等意识:资本主义腐蚀共产主义

第二十四章 自由、功利战胜民族意识:资本主义击败国家主义

第二十五章 自由、功利取代生命意义:资本主义吸纳存在主义

第五篇 生存?

第二十六章 个人:小我与大我、公众与公共

第二十七章 “不损害别人自由的个人自由”是不可能的

第二十八章 自由与平等

第二十九章 民主:“是人民的、由人民的、为人民的政府”可能吗?

第三十章 资本主义与自由经济

第三十一章 资本主义是以钱赚钱

第三十二章 法治、人权是资本主义之盾

第三十三章 “唯一、真”、“人、个人”两组文化基因的纠缠:民族性格、时代心态、历史背景与契机的互动

第三十四章 大国盛衰的逻辑

《西方文明的文化基因》读书心得(二)

梁鹤年先生课堂拾锦 · 关于“城市人”

梁鹤年先生课堂拾锦 · 关于公共政策评估(三则)

编辑:顾春雪

排版:张祎娴

本文为本订阅号原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