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打仗给上级提要求,为何王翦和韩信结局不一样?

我不爱吃发面饼


前者是官场智慧,后者是贪得无厌。不得不说,王翦与韩信邀赏的故事,给与我们很大的启迪。老谋深算,深谙官道的王翦,和自大妄为的韩信形成了鲜明的对此。


战国末期,秦始皇为了灭掉楚国,启用王翦发兵60万攻打楚国。出发前,王翦一再向秦始皇要求赏赐,声称自己即将退休,希望嬴政给赏赐点良田美宅作为养老金,对此,秦始皇一一应允。两军阵前,王翦再次致信嬴政,希望再多些赏赐,秦始皇二话不说再次封赏。于是,王翦灭楚,为秦始皇拔掉统一六国最大的难关,王翦跻身战国四大名将之一。


楚汉相争之时,刘邦被项羽围困荥阳,进又不能进,退又不能退,整天长吁短叹盼望着援军的到来。然而,作为汉军阵营的大将军,韩信却坐视刘邦被围,终日按兵不动。刘邦派使者多次要求韩信出兵,韩信都不予回应。不久,韩信也派出使者,要求刘邦封他为“假齐王”。刘邦虽然内心十分恼怒,但还是给了韩信齐王的称号。汉帝国建立后,狡兔死,走狗烹,韩信被吕后以谋反之名杀死在长乐宫。

为什么王翦和韩信同样都是邀赏,前者善始善终,后者却兔死狗烹呢?

1.要求不同,前者邀赏,后者求王

王翦虽然是一介武夫,但是也深谙官场之道,是个十足的“老油条”,他知道将在外,宫中多谗言这种危险。于是,王翦出发前向嬴政要求“以请田宅为子孙业耳”。王翦之意,无非是告诉秦王,我手握60万大军是为了为秦国建立霸业,我是为了我的儿孙能够拥有荣华富贵,因此绝不会拥兵自重,试图谋反。对于秦王嬴政来说,王翦所要的都是对他无关紧要的东西,只要能够灭掉六国,区区良田美池又何足道哉!


但是,一代“兵仙”却要求赐王号,意为和汉王平起平坐,所谓“三齐王”;与天齐、与地齐、与君齐。韩信之意,无非是利用汉王被项羽围困的时候,以出兵相救作为条件,认为自己功勋卓著,要求汉王刘邦与他共分天下,裂土封侯于他。这对于刘邦来说,是如芒在背的威协。于是,汉朝建立后,韩信也就成为不得不拔掉的硬刺。

2.要求的对象不同


王翦所要求的对象是嬴政,嬴政对王室一族信任有加,只要功勋卓著绝不刀兵相加。嬴政曾经说过:“功臣不能全身而退,嬴政何颜立于天下。”嬴政用人不疑,无论是将才还是相才,嬴政都任之、信之。就连权倾朝野的吕不韦,曾经和赵太后暧昧不清,嬴政也只是让他退休,也只是写了封信说道了他几句。而刘邦,他是一个仁义在外,厚黑在内的帝王,拥兵相要挟,必然遭至清算。

3.求赏的时机不同,后者实有威胁之嫌


王翦的求赏是在出征前,这个时机对于嬴政来说无关痛痒,只要他能够攻灭楚国,要多少给多少。而韩信求赏,是在刘邦被围困荥阳之时。这个时候,刘邦、韩信、项羽的势力处于三足鼎立的态势,此时韩信倒向哪一边,那一边就会胜利。而此时韩信向刘邦求赏,实有拥兵要挟之嫌,你刘邦如果不给我这个齐王称号,我或拥兵自重或倒向项羽,如此你刘邦胜败难定。

总结:

【历史方位】说:我认为,王翦与韩信虽然都是要求赏赐,但是前者是官场智慧,后者是贪得无厌。他们所要求的赏赐不同,前者是邀赏,后者是求王。他们所要求的对象不同,他们所要求的时机不相同。综上,历史上王翦与韩信邀赏的故事告诉我们,在职场中懂时机,分对象,知进退地处理问题,才能获得最佳的效果。


我是【历史方位】,用心感知历史的作者,喜欢的朋友+关注哦!

历史方位


隔壁老王能从邻居家捞到多少好处?在哪个房东那里都不受待见的韩信,是不可能理解的!

王剪很早就住在了秦始皇的隔壁,韩信则是很晚才搬来,而且还和刘邦隔着八条街。所以王剪上秦始皇家蹭顿饭很简单,而韩信张口就向刘邦要一条街,刘邦不生气才怪呢!

如果只是这么点事儿也就算了,可是事情还多着呢!

秦始皇和刘邦都是靠抢房子出租的老大。

王剪向秦始皇蹭饭之前,已经帮秦始皇抢了不少房子了。王剪在出发之前,只不过是要求秦始皇多加个蛋而已!就这么点要求,就算老婆不给做,凭秦始皇那点私房钱也能满足王剪。秦始皇也不是很在意那点私房钱,毕竟很多房子也是王剪帮着抢的。王剪去抢房子,秦始皇给他孩子管个饭,好象还更放心一些。

刘邦亲自抡着膀子,正面和项羽死抗,被项羽追得满街跑。有时候差点被项羽打破头。韩信趁着刘邦和项羽死抗的时候,把其它几条街都收了。等到刘邦招呼小弟们一起上的时候,韩信却要求刘邦承认韩信对那几条街的所有权。曹参住在刘邦隔壁,也是和韩信一起去抢的房子,到现在还没有混上一套房子,韩信张口就要几条街。

刘邦是什么人,喝上几口酒就能念成流氓。刘邦心想,你韩信在亭长家蹭饭都蹭不利索,还想从我这里弄套房子。你是光看到隔壁老王混点吃喝了,没看到另一个隔壁老白的下场吧!白起就是因为不给房东干活被弄死的!

刘邦想给韩信算算账,张良和陈平却告诉他现在是春天,黄历上写着不宜算账!刘邦无奈只好答应了韩信的要求。

等到大家一起打败了项羽的时候,也就到了秋后了!秋后是个什么季节,秋后是个算账的季节!最后刘邦的老婆把这笔账和韩信彻底算清楚了!



【我喜欢以连续的眼光看待历史上的节点。】


寄暇学宫


王翦出征前向秦始皇提出,自己家里穷,打了胜仗之后,希望秦始皇赐他房子土地等一系列家业。自商鞅变法以后,如果沙场建功,王翦封爵赐地,征收租税,他是不愁吃喝的。为什么要这样做?史书上也留下他如此做的答案,为的是消除秦始皇的疑心。应该说秦始皇也是明白王翦的用心,两人心照不宣,用些许豪宅土地换一个楚国,无论从那个角度看,这笔买卖是划算的。更何况王翦主动表示自己的忠心,所以楚国灭了,秦始皇也兑现了诺言,而王翦也退休养老去了。

相反再来看看韩信。韩信灭齐,这属于刘邦策划的第二战场,从侧翼包围项羽。当然在完成这项任务时,刘邦充当了诱饵,正面抵挡项羽的压力,所以韩信才能相对从容的灭齐。但是齐地打下来了,韩信向刘邦提出要称齐王。刘邦一看,这就不得了。换成现代的话,老板在前面扛着各种压力,好不容易让公司有了点起色,突然最优秀的员工跳出来说,刚打出来的业绩要算成自己的股份(这个比喻不是太恰当,不要对号入座)。我想一般的老板听到这话都会血压升高,立马蹦起来。

刘邦也是个普通人。当听到韩信的要求,如果不是张良与陈平暗地使眼色,刘邦立马又改回了脸色,做什么假王,要做就做真齐王。事实上刘邦做了个理智的选择,他与项羽正处于胶着状态,团结一切可能的力量是第一要务,不同意韩信的请求,很大程度上就是汉军分裂。但从感情来说,刘邦极不开心,辛苦换来的成绩,被韩信要挟式的占为己有。再说韩信军事才能非常高,一个项羽就够他受了,再把韩信推到对立面,实在不划算。所以刘邦被迫选择了同意,但刚灭了项羽,刘邦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夺了韩信的军权,迁徙到楚地称王。要知道项羽是西楚霸王,韩信刚杀了他,就被派到这里当楚王,可以想象刘邦对他是什么一种态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