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和政

馬延海

在中國西北有這麼一個不起眼的縣城,和政,古稱寧河。大自然的造化,歷史的演進,為和政賦予了神奇,倍添了魅力。這裡不僅山清水秀,景色蔥蘢滴翠,而且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千百年來,從先民到今人,各族人民在這裡世代繁衍生息,融合發展,共建家園,創造出了魅力多彩的民間文化,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民間習俗。這些歷史文化積澱,厚重奇異,相映生輝,啟迪著民族的心智,推動著歷史的進程,從而源遠流長,傳承光大。

和政亦位於臨夏州南部,俗稱“南鄉”,土地面積為九百六十平方公里。和政之稱謂,始於明代嘉靖年間。此前,東晉時期,西北割據政權前涼張駿曾在今蒿支溝東的川地裡修築金劍城,並置轄金劍縣。唐代中後期,吐蕃勢力興盛,佔據和政,在今城關鎮教場村築有香子城。北宋、金、元均在和政設縣,稱寧河縣。明初,繼續設寧河縣,並興建寧河城。明代中葉嘉靖年間撤銷縣治,建立驛所,稱“和政驛”,今日“和政”之稱謂由此而來。清代仍沿舊制設驛。民國十八年重新設縣,稱和政縣。由此看來,和政縣雖然地處偏僻,但具有較為久遠的歷史。在這久遠的歷史變遷中,積澱了較為厚實的民間傳統文化,留下了不少的文化遺產。

不僅如此,和政還是一個多民族、多種文化交匯的地區。從地理位置上說,和政地處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過渡地帶,向東渡過洮河,就進入了以農耕文明為核心文化特徵的中原地區,向西、南,穿過“寧河五關”即陡石關、思巴思關、沙馬關、牙塘關、喬家岔關等山峽,就進入了以遊牧文明為主要文化特徵的高原地區。這種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和政民間傳統文化中既有農耕文化、遊牧文化的內容,又有藏傳佛教的文化特點和痕跡。而且,在歷史的變遷中,這裡先為氐、羌之地,繼而有漢族、藏族等的社會生產活動。元、明、清時期,又先後有回族、東鄉族等一些少數民族在此繁衍生息。這種歷史的變遷,反映在民間傳統文化中,使這裡生活的人們,其生產勞動、文化活動等既具有鮮明的漢文化特色,如社火、春節等,又具有較濃郁的伊斯蘭文化的特徵。同時,也呈現幾種文化交融的狀態。也正是由於這幾種文化的同時存在,使和政的民間傳統文化(即民俗)內容非常豐富,異彩紛呈,極具大力挖掘、整理和研究之價值。

不文不名河州地,寧河城中有蛟龍!

、和政秧歌

我的家鄉和政


秧歌,俗稱“社火”,是由原始的祭祀形式演變而來。最初是一種春祀秋報的民間祭祀活動。“社”,古時有兩種意思:一種是把社做為一個地區單位,如《管子•乘馬》曰:“方六里,名之曰社”;另一種是指特定的時間概念。如春社、秋社。秧歌,是“漢族具有代表性的一種民間歌舞形式”。而和政秧歌,以鮮明的地方特色,在臨夏地區乃至全省獨樹一幟,是和政漢族群眾在正月初三至十七日期間鬧新春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種民間歌舞形式。

我的家鄉和政


每到春節,和政漢族群眾自己捐資,自行組織,籌辦秧歌隊。從初三、四到十五、六,和政城鄉,鑼鼓聲聲,高歌漫舞,到處是一片辭舊迎新、歡度春節的喜慶景象。

和政縣城內十三個鄉鎮都有漢族群眾自發組織秧歌隊的傳統習俗,且歷史久遠,流傳至今。和政秧歌隊陣容龐大,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有說有唱,亦歌亦舞,並伴有武術、雜耍、雜角表演,氣氛熱烈,異彩紛呈。

和政秧歌隊由“前五角”、“中三角”、“後五角”以及“串火雜角”組成,行進和演出都按前後順序進行,只有雜角可以穿插在隊伍的中間,任意發揮,隨處表演。

我的家鄉和政


和政秧歌始於明,盛於清,變革於民國,發展於解放後,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更加繁榮壯大,由祭祀及簡單的雜耍,發展演變為陣容龐大、表演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文化娛樂活動。

和政秧歌經過漫長的生長和發展,通過不斷繼承和創新,成為一種雅俗共賞、紅火熱鬧、推陳出新、日臻完美的地方藝術,堪稱“一座活動的大舞臺”。她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優秀的民間藝術家,傳承和發展了民間文化藝術。我相信,做為一枝具有獨特魅力的地方民間文化藝術奇葩,和政秧歌必將在傳統藝術的百花園中綻放出綽約的風姿!

、松鳴巖傳說

我的家鄉和政


兒時,初遊松鳴巖,甚感驚奇。松鳴巖不但離大山較遠,而且四周皆是平地或土丘,空空曠曠,平平坦坦,唯獨松鳴巖彷彿是從平地裡冒出來的似的,三座山峰突兀綽約,懸崖峭壁直插雲霄。難道說它是從天而降?不!松鳴巖的來歷有著不同的美麗而又神奇的傳說。

我的家鄉和政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三個從南海來的仙女,大姐叫金蕭,二姐叫銀蕭,三姐叫玉蕭。到瑤池去參加王母娘娘的蟠桃盛會。她們每人手裡拿著青翠碧綠的松枝和一朵含苞怒放的牡丹花,駕著五彩祥雲,在天空中游玩。從雲端向下望去,人間多美呀!你看那山巒上碧濤滾滾,田野裡莊稼嫩綠,河工放筏,男耕女織,好一派和平安樂的景象,真不知要比那冷漠寂寞的仙宮好多少倍!大姐金蕭望著望著,不覺臉上泛起一片紅雲,大概這是動了凡心吧,手一鬆.,那枝松枝和牡丹花便隨風飄落下來,只見那松枝掉到地下,便成了一座風景秀麗,蒼松翠柏綠色翡翠般的大山。牡丹花掉到地下,便滿山遍野地變成了野牡丹,她爛漫地開著,開得那麼豔,那麼俊,那麼姣媚。每當山風一起,松濤洪鳴,猶如萬馬奔騰,身臨其境,狀如其名。人們便把這座山叫做松鳴巖。這便是松鳴巖來歷的一種古老傳說!

、松鳴巖花兒會

“花兒”作為一種民間藝術,唱腔高亢、婉轉,語言樸素、自然,曲調豐富多彩,具有十分豐富的社會生活內容,是民間文化的活化石。它取材於各民族平常的生活,表現人們的喜怒哀樂,並加以拓展和昇華。花兒在整體上分為河州花兒和洮泯花兒兩大體系。松鳴巖是河州花兒的發祥地和傳承基地。

我的家鄉和政


相傳很早很早以前,有一年的農曆四月二十八日,一位獵人,隻身一人到松鳴巖打獵。也許天公不作美,他搜尋了好長時間,什麼獵物也沒有捕捉到。獵人有點累,就靠在一棵樹上休息。忽然,從森林深處傳來一陣美妙的歌聲,好聽極了。頓時,獵人的懊惱和疲憊一掃而光,他悄悄起身,順著歌聲傳來的方向找去,只見一位美妙絕倫的姑娘在唱歌:“喝一口泉水潤一哈嗓,放聲唱,青山綠水的地方;揉一下眼睛仔細望,好風光,人世間賽過了天堂。”

美妙的曲調把獵人深深地吸引住了,他就悄悄地躲在樹後學唱起來,學著學著,不知不覺竟唱出了聲。姑娘發現有人偷聽,羞紅了臉,急忙轉身向山上跑去,獵人也緊隨其後,但是轉來轉去,再也沒有見到那位唱歌的姑娘,只有歌聲在山間悠悠飄蕩。

回到村莊,獵人把當天的奇遇講給了大家,並把所學的歌教給大家,人們都說是獵人遇到仙女了,並學唱獵人教的歌。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仙女唱的像花兒一般美妙的歌在松鳴巖一帶的村子中傳唱開來,於是,人們給它起了一個很美的名字,叫“花兒”。

後來每年的農曆四月二十八日,松鳴巖周邊的男女老少都趕到松鳴巖,用唱“花兒”這種方式來紀念留給人間優美歌聲的仙女,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國泰民安。

我的家鄉和政


“花兒本是心上的話,不唱時由不得自家;刀子拿來頭割下,不死時就這個唱法。”這首充滿豪情的花兒,道出了當地人民對花兒的執著和熱愛,感情強烈、淳樸,堪稱花兒的經典之句。就在這樣的傳唱中,和政這塊神奇的土地成了多民族聚居繁衍生息的樂園,花兒也奏響了濃郁民族風情的樂章。

松鳴巖是河州花兒的發祥地,松鳴巖花兒會是河州花兒發展的舞臺。現在,松鳴巖已被國家確定為“AAAA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森林公園”和“中國花兒傳承基地”,為花兒藝術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和平臺。人們在這裡漫花兒、唱牡丹,代代相傳,花兒將會越唱越紅。

、儺舞儺戲/牛犢爺

和政作為臨夏州的屬地,亦有儺文化存在。和政地區的儺舞儺戲主要分佈在西北部的羅家集、馬家堡一帶。歷史上這裡的群眾為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每年三月打青苗醮;六月中下旬舉行祈神保佑莊稼成熟、顆粒歸倉的佛事活動,表演儺舞儺戲,當地老百姓稱為“六月黃會”。

我的家鄉和政


據考,這種祭祀活動始於隋朝,而盛於明清兩代,一直延續至今。羅家集、馬家堡一帶的“六月黃會”於農歷六月十五日從各廟拉開序幕,當地百姓稱為“開衙”。這天開啟廟門,在附近選一場地,豎起“萬民傘”(此傘至今保留),插起旗幡,抬出神像,群眾焚香獻羊,然後表演節目。這種節目便是和政地區的儺舞儺戲,內容多為歷史典故和傳說故事,如漢朝的《昭君和蕃》、三國時期的《三英戰呂布》、《古城會》和《審貂蟬》,還有《唐僧取經》、《笑和尚》、《寶蓮燈》等,內容非常豐富。

表演時,劇中人物頭戴面具,身著戲劇服裝,手持道具,登場後簡單報名亮相,然後按故事情節進行表演。類似舞劇,但又夾雜著少許道白和唱段。用民間樂器——鑼、鼓、鈸、釵和嗩吶伴奏,烘托氣氛,形式多樣,表演獨特。

我的家鄉和政


表演結束後,又把神像抬回廟中,“六月黃會”的開衙儀式宣告結束。“六月黃會”的高潮是二十三、二十四兩天。群眾分別抬神巡山,前有法師打醮開路,旁有萬民傘和各色旗幟呼擁,後有鑼、鼓、鈸、釵、嗩吶奏樂,聲勢浩大、頗為壯觀。

和政縣南部山區的牙塘石咀村,至今還保留著一種古老而簡單的儺舞,名曰“牛犢爺”,又叫“莊稼會”。但它的確切名稱應該是“社火”,是今日秧歌的前身。

我的家鄉和政


據當地百姓相傳,明洪武年間,劉昭任河州都督,設立了二十四座邊關,創修了七十二座廟堂。曾巡山打獵來到南鄉(今日的和政、康樂一帶),見這裡山高地涼,莊稼不黃,且天災頻繁,匪禍不斷,就動員山民墾荒,獎勵農耕。從此這裡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蠻匪絕跡,民眾得以安居樂業。

劉都督十分崇敬漢代蘇武和王昭君,因而倡導民間供奉祭祀,在春節期間用文藝活動來紀念,於是此地便產生了一種小社火。因它創自劉都督時期,便命名為“劉督爺”。久而久之,後世又將“劉督爺”誤稱為“牛犢爺”。因年代久遠,現在牙塘的老百姓只為在春節取樂,不知其確切來歷。但這個村的群眾至今還把劉都督當地方神供奉。

我的家鄉和政


“牛犢爺”的表演角色不多,僅有二十多人。主要有喜神兩尊,塗白臉,戴麻胡須,頭插翎毛,反穿白皮襖,手拿羽毛撣子等道具;畫匠一人,頭戴紅纓韃帽,手拿筆墨,逢人道喜,法師(由當地群眾中會打法師羊皮鼓的人擔任,當地稱白法師)八九人至十幾人不等。

、道觀建築——清虛觀

我的家鄉和政


和政縣清虛觀位於縣城西北面的龍泉後山坡,是縣城的至高點。觀內松柏參天,殿堂雄偉,鐘聲宏亮,誦經之聲不絕於耳。每逢宗教盛日,觀內燈火齊明,鐘聲悠揚,信徒雲集,煙火旺盛,是漢族群眾宗教活動的主要場所,也是旅遊景點之一。

我的家鄉和政


清虛觀始建於清光緒壬辰年間(光緒十八年,公元1892年)。自1985新建後,佔地六畝,建築面積2200平方米,規模實為宏大。建築規格均為我國獨特的古典式,明擔架斗拱,飛簷翹角。清虛觀是和政縣宗教名勝,文化景觀之一。現存有上百年的青松一棵,迄今仍立於觀頂,蒼勁挺拔,直衝雲霄;石刻馬樁一對,石獅兩隻,石燈杆座一對,屬文物遺蹟中難得的珍品。觀四周樹木蔥鬱,松柏蒼翠,國槐含笑;觀內旌幡招展,每年正月十五、二月十五、十月十五舉辦盛大的宗教活動,有高僧、道士誦經,請外地劇團演戲,四方善男信女扶老攜幼,雲集觀中,焚香進表,上願祈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生活美滿。

清虛觀以它獨特的方式,教育、感化人們積善講德。它不僅成為和政獨具特色的宗教人文景觀之一,也是群眾登高望遠,旅遊觀光的好去處。

、清真寺建築

和政大地上,分佈著大大小小許多清真寺。一座清真寺一般由以下部分組成。

我的家鄉和政


大殿是寺裡最主要的建築,坐西朝東,方位精確。有木脊重簷中國傳統建築風格或水泥圓頂形阿拉伯建築風格等。大殿頂上有伊斯蘭標誌月牙寶瓶裝飾。大殿是專供禮拜的地方,殿內禁止說笑、議事等一切與禮拜無關的活動。班克樓是寺裡最高的建築,一般在三層至十多層不等,有一座或對稱的兩座、四座,內有樓梯直達樓頂,專供念“班克”。

學房,一般坐北朝南,有磚木結構、磚混結構或框架結構的一至二層建築物。這裡是阿訇滿拉講經學習的地方和住宿的地方。也是會客、議事和禮拜群眾交流信息,短暫休息的地方。

生活用房是必不可少的。沐浴房是洗大、小淨的地方。經常備有熱水和湯瓶、毛巾、香皂等器具。廚房是給阿訇滿拉做飯的地方,裡面備有鍋碗瓢盆等炊事用具。庫房用來存放糧食和其他用具。廁所則是根據實際需要建在偏僻處。寺裡特別重視衛生工作,各處經常保持潔淨。

、太子山傳說

傳說太子山其名之由來,與秦始皇的長子扶蘇有關。

我的家鄉和政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做了第一位封建皇帝,立長子扶蘇為太子。為了保護邊關安寧,守衛疆土,抵禦匈奴入侵和騷擾,秦始皇命太子扶蘇帶精兵十萬,在大將蒙恬的協助下,分兵鎮守從康樂冶力關到積石山縣積石關綿延幾百裡的一線。而扶蘇太子的大本營就設在了今和政境內新營鄉炭市集。在通往鐵溝的新營峽谷口,有一泉,當地百姓稱為飲馬泉,是當年扶蘇戍關將士飲馬之地。

秦始皇病死於遊山途中,次子胡亥為達到篡權當皇帝之目的,和趙高串通一氣,密不發喪,運靈柩潛回都城咸陽。然後借父皇口諭,派使節持詔書,到扶蘇軍營假傳聖旨,急傳扶蘇回營商討國家大事,並賜御酒一罈,在酒中放上毒藥,名為犒賞扶蘇,以壯行色,其實是想用酒毒死扶蘇。

我的家鄉和政


扶蘇得到快報,帶手下從炭市騎馬二十里到達現在的臺子街,打掃路面,灑水淨地整頓館驛,安排香案。接罷聖旨,扶蘇便帶十幾名親信將士上路,臨行前使節開啟壇中密封御賜酒,讓隨行人員每人飲三大碗。一行人走到今廣河縣城所在地,毒酒藥性發作,太子扶蘇及隨行一干人等,個個從馬上跌下來,七竅流血,即刻斃命,廣河縣城之地,舊名為太子寺(死),意為太子扶蘇在此去世。扶蘇鎮守的這一帶山脈,便統稱太子山,迎接使節的地點,名為臺子街(太子接)。

、城隍爺傳說

鄧愈,名友德,字伯顏,虹縣龍宿里人(今泗縣大路口鄉大營人)。元惠宗至元三年(1337年)二月十五日生。幼時聰慧好學,稍長即懷平定天下的大志。

我的家鄉和政


元末,各地農民紛紛起義,反抗當時的黑暗統治。其父,鄧順興,重氣節、講信義,被鄉人推為練總,率領人民,保境安民。後與元軍作戰,中箭身亡,友德之兄友隆接掌兵權。不久,友隆病故,十六歲的友德繼掌兵權,親率人馬與元軍作戰。友德足智多謀,身高體壯,武藝高強,每戰均身先士卒,衝鋒陷陣,奮力拼殺,元兵多不敢與之交鋒。泗州、靈璧、盱眙等地人民聞風歸附,求其保護。

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友德率所部投奔朱元璋。元璋命其為管軍總管,賜名為愈,時年十八歲。朱元璋登基,建元洪武(1368年),加封鄧愈為太子諭德。大軍平定中原後,命鄧愈為征戍將軍正總兵,攻取江淮等地未歸附的州縣。不到兩年,唐州、南陽、金州、均州、商州、房州等地均歸附明朝。洪武三年,朱元璋又任命鄧愈為徵虜左副將軍,協同徐達西征。鄧愈率兵奮戰元殘軍王保保部,斬首兩千級,俘獲王公以下百於人,士兵八萬多,駱駝、馬匹、淄重不計其數。八月,進克河州、烏斯藏諸部,招降吐蕃,追擊元豫王至西黃河,在黑松林斬殺元大將阿撒禿,大軍深入甘肅西北數千裡。因此,河州以西皆屬明朝版圖。十一月,班師回京,因功賜宅第於南京洪武正街,賜虹縣城南良田五百頃,佃戶七十三家,守墳戶一百五十家,儀仗戶十九家;贈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右柱國,封衛國公,同參軍知事,食俸祿三千石。

十年,吐蕃殘部搶劫烏斯藏貢使淄重。鄧愈任徵西將軍,深入吐蕃腹地,追殺至崑崙山,俘斬萬人,獲馬、牛、羊二十餘萬,招降諸國,開闢疆土數千裡。朱元璋見到捷報後,降旨嘉獎鄧愈,賜紅蟒暖袍一件、玉帶一圍。十月,凱旋到達壽春。不久,因病去世,時洪武十年十一月初九日,年四十一歲。朱元璋聞訊大哭,停朝三日,親迎靈柩祭奠,並追封鄧愈為寧河王,諡號武順,肖像掛在太廟中享祭。他還親自選擇墓地,安葬在南京雨花臺西安德門裡的西山,墓前置六對石翁仲石馬,山上遍植松柏,禁止樵獵。

鄧愈死後,寧河城百姓在香子城建寧河王廟,寧河“士民戴德,鹹封為寧河城隍”。明萬曆時(1573——1620年),由臨鞏兵備道郭宗賢建寧河王廟於寧河城內。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改建於城內街(原縣武裝部等單位所在地)。後因年久失修,殿宇剝落,牆垣覆傾,於清嘉慶二年丁己(1797年)二月開始,由和政驛監生姚德懋、貢生胡銳、癢生姚德昌,信士王紀、黃聲達、吳瑞、潘茂芳、劉文藻、邵汝楫,州同知陳所蘊,負責採料、監工,按舊制新建。歷經五年,於嘉慶七年壬戌(1802年)九月告竣。竣工後,由和政人、增貢捐翰林院孔目陳所修撰文,刻立重修寧河城隍廟碑。清同治元年(1862年)壬戌之亂中,廟宇全部被毀。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壬申年,邑紳潘登瀛等為董事,重修城隍廟於舊址。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甲辰年,添修正殿捲棚,修復鐘鼓樓。至此,廟宇完備,一直保留到新中國成立以後的1958年。

我的家鄉和政


民國十八年(1929年)和政設縣後,縣政府初設在城隍廟。民國二十二年,國民黨和政地方組織成立,其辦事處及黨部均設於城隍廟直至解放 民國三十二年又設文化服務社於此。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於1951年在城隍廟中舉辦了兩期土改培訓班,培訓了一批土改運動骨幹力量。1958年大躍進中,利用城隍廟成立了縣農具修造廠。同年10月,城隍廟在反封建特權中全部拆毀。“文化大革命”結束後,許多漢族群眾春節時期在城隍廟原址燒香叩頭,1978年西關村群眾在林家溝供起了城隍神位。1979年龍泉村群眾利用第六生產隊在中街的三間庫房,設立香案和城隍神位,林家溝群眾也將所設神位遷並於此。1980年雕塑了城隍神像。1983年神廟被禁,臨時遷至龍泉村第五生產隊在後街吳家場的庫房中。

1984年春,經群眾聯名申請縣上四大家領導,要求落實宗教政策,恢復清虛觀。經縣委研究報請州上批准,同意恢復清虛觀。時有群眾推舉臨時負責人,組織化緣,籌措資金,修建了四間簡易房屋。1985年3月,縣上批准成立清虛觀管理委員會,開始修建城隍廟及清虛觀。此後,經過許多信士和熱心人士的努力,先後建成玉皇閣、配殿、三殿、鐘樓、鼓樓、祖師殿、聖母殿、山門三宮殿、戲樓、文昌閣、三神殿、閻君殿等,又於2010年建成了宏偉高大的清虛塔,組成了規模宏大的清虛觀建築群。

我的家鄉和政


在和政民間,除了對城隍鄧愈的頂禮膜拜外,尚流傳著城隍爺的許多傳說。據清嘉慶七年(1802年)在原城隍廟所立寧河武順王鄧愈碑載:“明萬曆十八年,虜賊挾蕃入關,從景古城抵寧河。軍民莫不憂危。忽炮聲震霆,見王(鄧愈)黃袍白馬,旗幟閃爍空中,而蕃虜奔潰。”寧河百姓認為是城隍顯靈,護佑了城中百姓,對城隍越加崇敬。又據老人們說,民國十七年(1928年)5月,馬仲英主力圍攻河州的同時,分兵圍攻寧河城。7月26日下午,馬仲英部埋在西城牆下的炸藥被燃爆,城牆塌陷十餘丈。然而,爆炸時,掀起的塵土,全部撲向城外,看不清被炸後的情況。而城內“沒有塵土飛揚,守城軍民很快將塌陷地段堵了起來,城得以保全”。同時,清同治時埋在城隍廟地下的四隻長龍(長杆土銃)和火藥也被挖了出來,用於守城。當時,寧河城中百姓也把這種現象認為是城隍爺顯靈保佑本土百姓而廣為流傳。

、滴珠山蟒妖傳說

我的家鄉和政


相傳乾隆十三年春天,滴珠山附近的村落裡,好多人家的小孩患了一種面黃體弱的怪病,也沒有人知道病因何在。

日子一天一天的過著,又有不少小孩也得了這種怪病。一天,在寧河城內一座樓門口,一個身體非常健壯的大漢,手提一隻酒葫蘆,對一群圍觀的群眾說:“大家不知道吧!昨天我因多喝了點酒,傍晚才回家,路過滴珠山時差點兒把我嚇死,甚是恐怖!”

我的家鄉和政


“到底是什麼東西?這樣恐怖?”一個婦女有點驚慌地問道。大漢接著講:“我看見一個龐然大物,爬在滴珠崖上,揚著頭,吐出一尺來長的腥紅舌頭,並且扭動身軀,俯視著四方,那雙眼睛,猶如兩盞發著寒光的燈,陰森恐怖,真是怕人!”聽了大漢所講的經歷,大家很是驚奇,也很懷疑。

有幾個年輕的後生聽說了此事,在一天深夜,隱藏在滴珠山下的一塊大石頭後面,進行窺探,等了好長時間,果然那“巨物”又一次出現了,可怕猙獰的面目跟那壯漢講述的一模一樣。又過了一段時間,寧河城來了一位雲遊四海的高僧,他仔細觀察了一番,一語道破天機:“這巨物乃千年蟒蛇,修煉成蟒妖。近年來,很多小孩由於被蟒妖吸取了元陽之氣,而害得面黃體弱”。當地百姓聽了更加害怕,但沒有辦法,也不敢冒犯,只好聽之任之。

我的家鄉和政


轉眼間,不知不覺到了秋天,一天午後,雷聲大作,滂沱大雨傾盆而下,霹靂聲聲震天動地,似乎要天崩地裂,只見滴珠崖上火光迸射。過了片刻,雨過天晴,烏雲消散,附近的老百姓都趕到滴珠崖下,看見崖下堆放的亂石散落一地,而那條巨蟒死在崖下,遍體焦爛,發出令人噁心的臭味。從此,滴珠附近村落的小孩沒有一個再得過如前所言的那種怪病。

直到今天,蟒妖當時窩居過的山洞,宛然猶存,海碗口那麼粗,洞內光滑無比,深不可測,還能看見滴珠崖下亂石成堆,有的斜依山腰,有的跌落湖畔,姿態各異,造就瞭如今的湖光山色。

和政地區的民俗文化,具有自己獨特的特點,而許多優秀的文化資源和遺產,由於受專業人才的限制,沒有得到深入的挖掘,大有“藏在深山無人識”的狀況。曾吸引並伴隨我們成長的經典傳說和遊戲競技,已經隨著講述者的相繼謝世和現代文化大潮的衝擊而逐漸離我們遠去。許多傳統習俗,隨著時代的發展,已經很少有人能說得清其歷史淵源了。

和政,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鮮為人知的山村小縣城。青山、綠水,政通人和的好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