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產業帶貧機制 做活扶貧大文章——隴南禮縣產業扶貧工作綜述

創新產業帶貧機制 做活扶貧大文章——隴南禮縣產業扶貧工作綜述

禮縣金雞產業扶貧生態園的工人在分揀包裝雞蛋。景桂芳 攝

記者 羅豔 韓文彥

近年來,禮縣在“一扶一帶”產業扶貧政策、到戶產業扶持項目和就業扶貧等帶動下,全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底的3000元達到2019年底的7179元,產業扶貧效應不斷凸顯。

依託機制創新 放大帶動效應

時下,走進位於禮縣江口鎮塄上村的禮縣金雞產業扶貧生態園,一條傳送帶源源不斷地把新鮮的雞蛋從蛋雞區運送到包裝車間,工人們正忙著分揀包裝。

“目前,該養雞場青年雞存欄已達到30萬隻,每天的產蛋量已達到28萬枚,在養雞場的工人中,有四成來自建檔立卡貧困戶,他們每月有3000到3500元的工資,成了家門口的產業工人。”公司負責人張凱華介紹說。

據瞭解,禮縣引進北京德青源公司建設金雞產業扶貧生態園,該項目總投資2.9億元,其中,禮縣投資2.31億元,主要用於廠(場)房建設、設備採購安裝、土地等固定資產投資。北京德青源公司投資5900萬元,用於生物資產的投資和生產經營的流動資金。

同時,禮縣堅持放大獎補政策扶持帶動效應,整合籌集資金1.05億元投入產業扶貧,注重發揮政策引導、資金扶持、制度激勵作用,全力落實土地流轉、畜牧養殖、龍頭企業建設、果蔬保鮮建設等“一扶一帶”獎補政策。

培育多元產業 拓寬增收渠道

“由於草坪鄉出產的藥材品質好,加上黨和政府對種植中藥材的技術指導和各方面的扶持,這幾年藥農種藥的積極性很高。只要勤勞肯學習,一年下來,收入3至5萬元不是問題!”草坪鄉芍藥村藥材種植戶楊宏昌告訴記者。

據悉,2019年,草坪鄉栽植當歸、大黃、黨參等中藥材約1.2萬畝,依託中藥材等產業脫貧人口達到482戶1879人。

近年來,禮縣按照全縣“南椒北果,東菜西藥、整縣畜牧、川壩蔬菜、半山薯菜(油)、高山藥材”的產業發展佈局,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長短結合、靈活規劃”的原則,突出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良種化的產業發展理念,積極加快多元富民產業培育步伐,為群眾拓寬了增收致富的產業發展渠道。

延伸產業鏈條 增強帶貧能力

禮縣農業農村局負責人介紹,近年來,禮縣依託“一扶一帶”等政策,激勵引導龍頭企業、合作社發揮產業組織優勢,積極推廣“企業+合作社+貧困戶”“訂單收購+分紅”“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紅”等產業帶貧模式,實行產加銷一體化經營,持續加快全產業鏈創建進程,做大做強特色優勢主導產業,延伸產業鏈條,有效提高產業扶貧的質量和效益。

截至去年底,全縣發展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8個,帶動農戶9820戶29240人,帶動貧困人口人均增收1500元。

加大就業扶貧 增強“造血功能”

今年受疫情影響,針對部分返鄉群眾返崗難問題,禮縣委、縣政府先後出臺外出務工期間貧困勞動力交通生活費補助等措施辦法,有序組織群眾復工復產。截至3月底,已組織勞務工8萬人,其中,組織輸轉6.3萬人赴山東青島、浙江、北京等地外出務工。

近年來,禮縣積極開展實用技能培訓,持續加大就業扶貧力度,著眼於提高貧困群眾“造血功能”。去年,依託各類機構完成技能培訓10791人,輸轉勞務工12.03萬人,組建各類勞務中介機構35個,發展勞務經紀人3568人,持續做大做強“禮賢妹”、“禮賢大嫂”等優勢勞務品牌,促進了勞務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實現創收26.59億元。

數據顯示,2017年以來,全縣累計完成1653戶5783人實現了異地就業脫貧。建成認定扶貧車間50家,吸納當地貧困家庭成員就業809人,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2873個,選聘生態護林員3046人,實現了就地就近就業脫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