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歷史中的10大恐怖病毒系列六:“殺手”五兄弟——肝炎病毒

病毒性肝炎

人類歷史中的10大恐怖病毒系列六:“殺手”五兄弟——肝炎病毒

病毒性肝炎是一種肝炎病毒造成的肝臟炎症。共有五種肝炎病毒:甲、乙、丙、丁和戊型。它們有不同的傳播渠道:

·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通過受汙染的食物和水傳播;

·乙型肝炎通過不安全的血液和其它體液傳播;

·丙型肝炎主要通過受感染的血液傳播;

·丁型肝炎是在患乙型肝炎的情況下發生的另一種感染。

這些病毒造成急性肝炎,症狀有疲乏、食慾不振、發燒和黃疸等。


人群易感性

人類歷史中的10大恐怖病毒系列六:“殺手”五兄弟——肝炎病毒

人類對各型肝炎普遍易感,各種年齡均可發病。甲型肝炎感染後機體可產生較穩固的免疫力,在本病的高發地區,成年人血中普遍存在甲型肝炎抗體,發病者以兒童居多。乙型肝炎在高發地區新感染者及急性發病者主要為兒童,成人患者則多為慢性遷延型及慢性活動型肝炎;在低發地區,由於易感者較多,可發生流行或暴發。丙型肝炎的發病以成人多見,常與輸血與血製品,藥癮注射,血液透析等有關。丁型肝炎的易感者為HBsAg陽性的急、慢性肝炎及或先症狀攜帶者。戊型肝炎各年齡普遍易感,感染後具有一定的免疫力。各型肝炎之間無交叉免疫,但可重疊感染。

肝炎的臨床表現

人類歷史中的10大恐怖病毒系列六:“殺手”五兄弟——肝炎病毒


各型肝炎的潛伏期長短不一。甲型肝炎為2-6周(平均一個月);乙型肝炎為6周~6個月(一般約3個月);丙型肝炎為5~12周(平均7.8周)。

·急性肝炎

1.急性黃疸型肝炎:病程可分為3個階段。

(1)黃疸前期:多以發熱起病,伴以全身乏力,食慾不振,厭油,噁心,甚或嘔吐常有上腹部不適、腹脹、便秘或腹瀉;少數病例可出現上呼吸道症狀,或皮疹,關節痛等症狀。尿色逐漸加深,至本期末尿色呈紅茶樣。肝臟可輕度腫大,伴有觸痛及叩擊痛。化驗:尿膽紅素及尿膽原陽性,血清丙氨酸轉氨酶明顯升高。本期一般持續5(3~7)天。

(2)黃疸期:尿色加深,鞏膜及皮膚出現黃染,且逐日加深,多於數日至2周內達高峰,然後逐漸下降。在黃出現後發熱很快消退,而胃腸道症狀及全身乏力則見增重,但至黃疸即將減輕前即迅速改善。在黃疸明顯時可出現皮膚搔癢,大便顏色變淺,心動過緩等症狀。兒童患者黃疸較輕,且持續時間較短。本期肝腫大達肋緣下1~3cm,有明顯觸痛及叩擊痛,部分病例且有輕度脾腫大,肝功能改變明顯。本期持續約2~6周。

(3)恢復期:黃疸消退,精神及食慾好轉。腫大的肝臟逐漸回縮,觸痛及叩擊痛消失,肝功能恢復正常。本期約持續1~2個月。

2.急性無黃疸型肝炎:起病大多徐緩,臨床症狀較輕,僅有乏力、食慾不振、噁心、肝區痛和腹脹,溏便等症狀,多無發熱,亦不出現黃疸。肝常腫大伴觸痛及叩擊痛;少數有脾腫大。肝功能改變主要是ALT升高。不少病例並無明顯症狀,僅在普查時被發現。多於3個月內逐漸恢復。部分乙型及丙型肝炎病例可發展為慢性肝炎。

·慢性肝炎

1.慢性遷延型肝炎:急性肝炎病程達半年以上,仍有輕度乏力、食慾不振、腹脹、肝區痛等症狀,多無黃疸。肝腫大伴有輕度觸痛及叩擊痛。肝功檢查主要是ALT單項增高。病情延遷不愈或反覆波動可達1年至數年,但病情一般較輕。

2.慢性活動性肝炎:既往有肝炎史,目前有較明顯的肝炎症狀,如倦怠無力、食慾差、腹脹、溏便、肝區痛等面色常晦暗,一般健康情況較差,勞動力減退。肝腫大質較硬,伴有觸痛及叩擊痛,脾多腫大。可出現黃疸、蜘蛛痣、肝掌及明顯痤瘡。肝功能長期明顯異常,ALT持續升高或反覆波動,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丙種球蛋白及IgG增高,凝血酶原時間延長,自身抗體及類風溼因子可出現陽性反應,循環免疫複合物可增多而補體C3、C4可降低。部分病例出現肝外器官損害,如慢性多發性關節炎,慢性腎小球炎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結節性多動脈炎,橋本氏甲狀腺炎等。

·重型肝炎

1.急性重型肝炎亦稱暴發型肝炎。特點是:起病急,病情發展迅猛,病程短(一般不超過10天)。患者常有高熱,消化道症狀嚴重、極度乏力。在起病數日內出現神經、精神症狀。體檢有撲翼樣震顫。肝臭等,可急驟發展為肝昏迷。黃疸出現後,迅速加深。出血傾向明顯,肝臟迅速縮小,亦出現浮腫,腹水及腎功不全。實驗室檢查:處周血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粒細胞增高,血小板減少;凝血酶原時間延長,凝血酶原活動度下降,纖維蛋白原減少。血糖下降;血氨升高;血清膽紅素上升,ALT升高,但肝細胞廣泛壞死後ALT可迅速下降,形成“酶膽分離”現象。尿常規可查見蛋白及管型,尿膽紅素強陽性。


2.亞急性重型肝炎起病初期類似一般急性黃疸型肝炎,但病情進行性加重,出現高度乏力,厭食、頻繁嘔吐、黃疸迅速加深,常有肝臭,頑固性腹脹及腹水,出血傾向明顯,常有神經、精神症狀,晚期可出現肝腎綜合徵,死前多發生消化道出血,肝性昏迷等併發症。肝臟縮小或無明顯縮小。病程可達數週至數月,經救治存活者大多發展為壞死後肝硬化。實驗室檢查:肝功能嚴重損害,血清膽紅素聲速升高,ALT明顯升高,或ALT下降與膽紅素升高呈“酶肝分離”;血清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白、球蛋白比例倒置,丙種球蛋白增高;凝血酶原時間明顯延長,凝血酶原活動度下降;膽固醇酯及膽鹼脂明顯降低。

3.慢性重型肝炎 在慢性活動性肝炎或肝硬化的病程中病情惡化出現亞急性重型肝炎的臨床表現。預後極差。

·淤膽型肝炎

亦稱毛細膽管型肝炎或膽汁瘀積型肝炎。起病及臨床表現類似急性黃疸型肝炎,但乏力及食慾減退等症狀較輕而黃疸重且持久,有皮膚瘙癢等梗阻性黃疸的表現。肝臟腫大。大便色淺轉肽酶、鹼性磷酸酶以及5-核苷酸酶等梗阻指標升高。ALT多為中度升高。尿中膽紅素強陽性而尿膽原陰性。


肝炎的治療

人類歷史中的10大恐怖病毒系列六:“殺手”五兄弟——肝炎病毒

病毒性肝為目前尚無可靠而滿意的抗病毒藥物治療。一般採用綜合療法,以適當休息和合理營養為主,根據不同病情給予適當的藥物輔助治療,同時避免飲灑、使用肝毒性藥物及其它對肝臟不利的因素。


·急性肝炎

多為自限性疾病。若能在早期得到及時休息,合理營養及一般支持療法,大多數病例能在3~6個月內臨床治癒。


·慢性肝炎

應及時休息,合理營養,加上中西醫結合治療。

1.抗病毒藥物治療

2.中醫中藥治療

·重型肝炎

治療應及早採取合理的綜合措施,加強護理,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及時糾正各種嚴重紊亂,防止病情進一步惡化。

預防感染的方法

提供安全食物和水(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接種疫苗(甲型、乙型和戊型肝炎),以及篩檢獻血、供應無菌注射器具和確保感染控制(乙型和丙型肝炎)。

參考資料:

《傳染病學》——人民衛生出版社第七版醫學教材

病毒性肝炎——醫學百科官方

病毒性肝炎——世界衛生組織官方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授權基於CC0協議,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