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國,發展捕鳥業,替周王捕鳥,春秋被楚國吞併

羅,是中國古文化史上很重要的一個符號,羅族文化對後世的影響甚廣,羅族先民的足跡踏遍半個中國,現在我們知道的諸如羅山、羅川、汩羅等地名以及兜、網、罩等工具、還有成語“天羅地網”、“自投羅網”、“網開一面”等等都跟古羅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但由於早期歷史缺載,後世對羅族的起源、遷徙不甚了了。《路史》等古籍記載羅國本姓熊,出自羋姓,與楚同宗,但對“羅”的發源地卻存在歧義,有說法認為羅族跟黃帝部落有熊氏有關。翻閱資料,河南羅山縣境內有大小羅山,甘肅正寧縣境內也有羅山羅水羅川,那麼這兩個地方到底哪個才是最初的發源地?何光嶽《羅國的來源和遷徙》認為羅國最初發源地在河南羅山縣。漢淮流域山水資源豐富,植被茂密,氣候溼潤,適合農業開發及各種鳥類生存,以捕鳥為業的羅族在此形成族落符合其氣候及環境需要。據說古羅國早在商代就已存在,由於受到商武丁的大肆征伐被迫向西北遷徙,最終落戶於甘肅正寧縣一帶,於是羅族文化也被帶到陝甘地區廣為播灑。商末大板蕩時,羅人投靠附近的周部族,助周滅商,被封到湖北宜城縣境,即為西周羅國。羅為子爵,也稱羅子國。《周禮·夏官》載:“

羅氏掌羅烏鳥。”羅氏,周代官職,主司羅網捕鳥,用以節令祭祀。這說明羅國歸順周朝後,專替王室掌管捕鳥之事,羅氏也成了捕鳥官的代名詞。


羅國,發展捕鳥業,替周王捕鳥,春秋被楚國吞併

甘肅正寧羅川城


“羅”的甲骨文上面是個“網罩”,下面一隻“鳥”,意為“網罩住鳥”的象形。“羅”其實就是一種捕鳥的工具,跟“畢”類似,《禮記·月令·季春》中就有“田獵置罘(fú),羅罔(網)畢翳”的說法。《世本》、《說文解字》等古籍都認為“句(gōu)芒作羅”,句芒是伏羲氏的臣子,神話中說他是春神,即芒神,古代天子在春耕這一天要進行春祭,即祭芒神,傳說句芒鳥身人面,司掌萬物生長,二十四氣節之“芒種”就是由此而來。句芒因何發明捕鳥的“羅”?這可能跟他的職位和職責有關,鳥獸是農作物的天敵,即使是現在的農村,農作物還沒有完全成熟往往已經成了鳥獸的美食。農耕社會時期,農業是族人生存之本,為了對付成千上萬侵犯農作物的鳥獸,句芒創造了這種擅長獵捕鳥獸的“羅”。後被羅人不斷改進,成為羅族的一種專業獵捕工具,早羅部族應該是個擅長製作鳥羅和捕鳥的部族,並以此為業。


羅國,發展捕鳥業,替周王捕鳥,春秋被楚國吞併

羅的甲骨文


西周羅國身處漢陽諸姬地理圈,與周朝同姓諸侯為鄰,共同戍守南疆。歷史進入東周,楚國率先崛起,漢陽諸國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羅國雖與楚國同祖,但在弱肉強食的春秋亂世,楚國為了北上爭霸,打通東進要道,拳腳已伸向漢水以東諸國,羅國成為首當其衝的侵伐對象。羅國地處漢水之濱的湖北宜城縣,其境內有羅川城,由夷水(鄢水)作為南部屏障,楚人伐羅需渡夷水。根據《左傳·桓公十二年》的記載,楚師攻打絞國(湖北十堰市鄖陽區一帶),分兵渡過彭水,這時位於絞國東南部的羅國聽到了風聲,想趁楚軍渡河疲憊之際偷襲,但為了確保信息的準確性,羅國派伯嘉去察探虛實,伯嘉行事謹慎,仔細巡視了三遍才回國覆命。這一年是公元前700年,楚武王攻打絞國,逼迫絞國簽訂“城下之盟”,然後將矛頭指向東南方的羅國。從楚國制定的戰略來看,這次羅國不管有沒有偷襲楚師,羅楚一戰已經在所難免。果然,一年後的前699年,楚武王派大將屈瑕進攻羅國。羅國事先已與盧國取得聯繫,與盧國建立同盟,一起抵抗強楚。等楚軍到達鄢水,未加休息便急於渡河。這時楚軍疲累而心生埋怨,渡河時出現了混亂,屈瑕由於輕敵未加防範,等楚軍到達羅國邊境,遭到事先埋伏的羅軍和盧軍的兩頭夾擊,楚軍敗潰,屈瑕也落得個自縊而亡。


羅國,發展捕鳥業,替周王捕鳥,春秋被楚國吞併


這恐怕是春秋以來羅國史上最為傲人的成績了,是羅國執政者出色的外交和精明的決斷取得的結果。但是羅國的內政很快又出了問題,根據《國語·鄭語》關於富辰論亡國之禍有“羅則季姬”的說法,也就是說,羅國的滅亡歸咎於一個叫季姬的女子,季姬很有可能是“漢陽諸姬”中的某國女子,出於政治聯姻嫁到羅國,這是羅國抵抗強楚東進的慣用戰略。只可惜季姬嫁到羅國後,未能使兩國團結,反而“求利於外,不能親親”,最終“以亡其國”。可見是羅國內政出了問題,最終被楚國有機可趁。當然,楚武王在兵敗後也是吸取了教訓,之後苦心經營數年終於一舉吞併羅國。據推算,羅國亡國時間大約在公元前690年前後。楚滅羅後,羅人南遷,《水經注》、《路史》等古籍記載楚人將羅人遷到今湖北枝江市,之後再次南遷湖南汩羅地區,汩羅江分南北兩支,南支叫汨水,北支為羅水,羅水即與羅人南遷有關。羅國是後世羅姓的起源。

文/堰風

西周古國——繁國,擅長製作馬腹帶,商亡後被全體發配為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