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太舒服的學習往往效果有限?

為什麼說太舒服的學習往往效果有限?

封面圖片來自電影《小婦人》

今天這篇文章,是對最近讀的幾本與“學習”相關的書做一個總結。

如果你對這個主題感興趣,想深入瞭解,建議親自閱讀文末書單中的幾本書。


01

碎片化學習到底有沒有效果?這個話題一直眾說紛紜。

碎片化學習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很多學習素材都通俗易懂,能讓人在短時間裡理解一個新的知識點。

然而,批評者認為這樣的學習給我們帶來的只是一種錯覺:在接觸到一個新知識點的當下,我們確實能夠很輕易地get到其中的含義,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吸收和掌握了它。不信?你可以試著向你的朋友複述這個知識點,看看還能記得多少。

最近,圍繞“認知與學習”這個主題,我閱讀了幾本書,讀完後發現:

對於一個主動學習者來說,學習的形式是碎片化的還是系統化,並不太重要,更為重要的是,怎樣做才能真正掌握知識?


02

怎樣才算“掌握”?

我們常常會有這樣一種“掌握知識”的錯覺:重複閱讀一個知識點,繼而對這個知識點感到無比熟悉。

這點我們應該都有體會,反覆閱讀教科書上的某一章節,我們會對相關內容產生熟悉感,從而誤以為自己已經“掌握”了相關知識點。但如果讓你複述一遍書中的知識,你可能就會卡殼。

這是因為你並未真正“掌握”。重複閱讀帶來的只是對某個知識的模糊印象和短期記憶,它並未進入你的長期記憶。

而真正有效的學習,必須保證知識進入你的長期記憶。

只有變成長期記憶的知識,才能被我們提取和應用,才能幫助我們解決問題。這樣的知識才算被你“掌握”了。


03

我們通過下面這幅圖,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長期記憶和短期記憶,以及為什麼長期記憶如此重要。

為什麼說太舒服的學習往往效果有限?

圖的左邊是“環境”,它代表我們周圍各種各樣的環境信息,比如可看可聽的事物,比如待解決的問題等等。每時每刻,我們都在接觸不計其數的環境信息。

圖的右上方是“工作記憶”,這裡會保存你正在思考的事情。我上文提到的“短期記憶”就是“工作記憶”的一種形式。

比如你的朋友將ta的手機號告訴了你,在將這個號碼記錄下來之前,你需要將它暫時存儲在工作記憶中。

再比如,閱讀過程中,當你閱讀到當前這句話時,你需要工作記憶幫你保存前一句,這樣你才能理解一個段落的完整含義。

當我們做一道數學題或物理題時,我們所進行的思考和運算,也是在工作記憶中完成的。

圖的右下方是“長期記憶”,這裡保存著我們已知的事實性知識,比如乘法口訣表,比如物理公式,比如關於“美國獨立戰爭”的相關信息。這裡還保存著一些程序性知識,比如游泳的動作、開車的步驟等等。

長期記憶非常重要,可以說,沒有長期記憶,我們就無法進行任何批判性思考。

“推理和解決問題這樣的批判性思維恰恰和長期記憶中的(不僅是環境中的)事實性知識密不可分。”——《為什麼學生不喜歡上學》

比如歷史課上,老師讓我們思考“美國獨立戰爭的影響”。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對“美國獨立戰爭”有基本瞭解,戰爭的背景是什麼、交戰方有哪些、經過如何、結果如何;此外還需要知道,分析戰爭的影響時可以從哪些角度分析……

只有當這些知識都存儲在我們的長期記憶中時,我們才能迅速調用它們來解決問題。

相似的,解決物理問題,也需要事先熟知物理公式、公式的含義以及公式的應用場景。不知道這些,就會給我們思考和解決問題帶來很大困難。

從這個角度看,相比於工作之後的碎片化學習,學校裡的學習是更高效的。

因為在學校時,我們會通過各種練習來強化知識,還會通過考試來驗收學習的效果,讓我們瞭解對哪些知識的理解比較薄弱,從而可以針對性地練習和提高。

而在碎片學習時,由於缺少學習效果的反饋,也缺少對知識的應用,我們很容易被錯覺所矇蔽。


04

前面我們知道,知識只有進入長期記憶,才算被我們“掌握”了。

但如果我只記得一個事實,比如一則物理公式,比如“認知失調”這個概念的定義,這樣也不算很好地掌握了一個知識。

只記得一個概念或一則公式時,我們所獲得的只是機械知識,並未理解公式或概念背後的含義。

另一方面,如果我只記住了一個知識在某一個具體場景的應用,那麼我獲得的也只是表面知識

比如在上一篇文章中,我用方鴻漸的案例來解釋“認知失調”這個概念(點擊這裡可跳轉:人生的不如意,不會因為你逃避它就不存在)。

這個案例以一種非常形象化的方式,展示了“認知失調”的含義,但這帶來了一個副作用——

如果你僅依賴這個案例理解“認知失調”的概念,你對概念的認識,就會極度依賴這個案例的背景,而當另外一個場景中也出現“認知失調”現象時,你有可能認不出來。

怎樣才能避免表面知識,獲得深層知識呢?

我們需要針對某個概念,瞭解多個案例及應用場景。上學的時候,老師要求我們針對某一個知識點做各種不同的習題,其實就是在幫助我們從不同角度來理解一個知識點。

這裡我們可以來看兩個案例(摘自《為什麼學生不喜歡上學》):

問題1:傑恩在給她的草地撒種。草地寬20英尺,長100英尺。她知道草種10塊錢一袋,每袋草種可以種1000平方英尺。傑恩要花多少錢才能把地種滿?

問題2:喬恩在給他的桌子刷油漆。桌子長72英寸,寬36英寸。清漆每罐8塊錢,每罐清漆可以塗2300平方英寸。喬恩要花多少錢買清漆?

這兩個問題,一個關於種地,一個關於刷漆,但其差異只是表層結構的差異。要解決這兩個問題,我們所運用的計算方式是相同的,因此這兩個問題有著相同的深層結構。


05

最後,我們來看這個問題:怎樣才能讓碎片化學習更有效?

結合前文,我們知道:

首先,要克服知識的錯覺,讓碎片化的知識進入長期記憶。

其次,要避免機械知識和表面知識,瞭解知識的深層結構。

針對第一點“讓碎片化的知識進入長期記憶”,我在閱讀時收穫了兩點建議:

《為什麼學生不喜歡上學》這本書告訴我們:記憶是思考的殘留物。

也就是說我們越是去思考一個知識點的含義、探究它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找出它與我們已知信息之間的關聯,我們就越能夠記住這個知識點。

《認知天性》和《學習之道》兩本書,推薦了間隔練習檢索式練習

兩種技巧,能夠幫助我們建立長期記憶。

間隔練習,就是不要一次性學完所有知識,可以將學習任務平均分配到幾天甚至幾周完成。

檢索式練習,簡單說,就是不要一直盯著書本重複閱讀,而要在學習幾個新知識點後,把書合上,試著複述剛剛學習的知識點,看自己還能記住多少,記得不清楚的知識點再重點記憶,並重新進行檢索式練習。或者也可以在一天的學習結束後嘗試幾道相關試題,通過做題來回憶知識要點,並查看自己哪裡理解不到位。

針對第二點“瞭解知識的深層結構”,我也收穫了兩點建議:

第一,探究一個知識點在不同場景中應用的實例;瞭解的實例越多,我們理解一個知識點的角度就越豐富。

第二,多做不同類型的習題,其實這和第一點的原理是相同的——習題就是知識點在實際應用中的具體案例。


結語

讀完這幾本關於學習原理的書,我有幾點收穫:

太舒服的學習往往沒有效果;

記憶事實性知識是批判性思考的前提;

沒有充分練習,不可能精通任何腦力活。


書單

《津巴多普通心理學》

為什麼說太舒服的學習往往效果有限?

津巴多是斯坦福大學退休教授,也是著名的“斯坦福監獄實驗”的實驗者。他參與編寫的這本教材非常好讀,生動有趣。瞭解“學習”主題可看書中第四章“學習與人的後天教養”以及第五章“記憶”。

《為什麼學生不喜歡上學》

為什麼說太舒服的學習往往效果有限?

這本書通過解釋人的“認知特徵”,讓我們瞭解:為什麼事實性知識和題海戰術是必要的?為什麼思考能夠增強記憶?怎樣才能加深對抽象概念的理解?為什麼某些學習方式讓學生反感……在關於“學習”這個主題的書裡面,這是我最喜歡的一本。

《認知天性》

為什麼說太舒服的學習往往效果有限?

這本書對記憶方法的介紹比較多,可重點了解“間隔練習”、“穿插練習”、“多樣化練習”。

《學習之道》

為什麼說太舒服的學習往往效果有限?

這本書既解釋了人的認知特徵(這一點借鑑了很多《為什麼學生不喜歡上學》中的內容),也給出了一些學習和記憶技巧,值得一讀。這本書內容比較全面,但在探討具體話題時,沒有上面幾本書那麼詳細。

一碗甜豆花:武漢大學文學學士、藝術碩士,從地產策劃轉行文字編輯。好讀書不求速度,每週精讀一本書,專注心理學、文學書籍,偶爾涉及哲學、社會學、藝術、商業暢銷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