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起兵李淵不是庸人,而是英明的決策者:掌握火候,伺機起兵

太原是“興王之基”,是李氏唐朝的發禪地。

太原起兵的主要功勞應當歸於誰呢?

這個問題被正史的史學家們給歪曲了。例如《舊唐書・高祖本紀》中把李世民說成是“首謀”、“勸舉義兵”的人物;《資治通鑑》記載:

“上之起兵晉陽也,皆秦王世民之謀”,

還借李淵之口:

“首建大謀,削平海內,皆汝之功”;

《新唐書・太宗本紀》中說:

“高祖起太原,非其本意,而事出太宗;”

《隋唐五代史》,也引證史書,以為

“世民陰結豪傑,招納亡命,與晉陽令劉文靜謀舉大事。計已決,高祖未知之。欲以倩告,俱不見聽。”

總之,把李淵說成是平庸之輩,而把大功全記在李世民身上。

史載,李淵在大業九年(公元613年)正月,便曾與宇文士及在涿郡常常於夜中密論時事。論的是什麼時事呢?李淵稱帝后笑謂裴寂:

“此人(指字文士及)與我言天下事,至今已六七年矣,公輩皆在其後。”

這“公輩皆在其後”六個字足以說明有關起兵之事,宇文士及是第一個與李淵談到過的人,李世民、劉文靜、裴寂當屬其外。《舊唐書・竇抗傳》記載,作為李淵妻兄的竇抗曾勸說李淵:

“玄感抑發蹤耳!李氏有名圖篆,可乘其便,天之所啟也。”

當時李淵任弘化留守,兼管關右13郡軍事。隋大業十一年(公元615年)四月,他的副手夏侯端諫曰:

“金玉床搖動,此帝座不安。……天下方亂,能安之者,其在明公。但主上曉察,情多猜忍,切忌諸李,………若早為計,則應天福,不然者,則誅矣。”

李淵“深然其言”。

以上所引證明。均比李世民、劉文靜、裴寂勸李淵起兵的文字記載要早得多。那麼,李世民、劉文靜、裴寂等人的起兵念頭是不是李淵影響或暗示才產生的呢?不是,在此以前李淵從來沒有對其他人,包括三個兒子談起這件事,因此大概可以說是不謀而合。

太原起兵李淵不是庸人,而是英明的決策者:掌握火候,伺機起兵

其實,問題的關鍵之點,還並不在於是誰首先提出或策劃了起兵之事,而在於是誰居於整個謀劃的中心地位,換而言之,誰是起兵的決策者。作為一名優秀的軍事統帥,自己能提出有真知灼見的方案固然難能可貴,但最主要的還是對部屬、幕僚們提出的各種方案進行比較,擇優而從。昔日漢高祖劉邦,那些軍事大戰略,可以說無一不是出自文武大臣之口。其實秦王李世民指揮的幾大戰役之中,許多奇謀良策也是他的部下提出來的。後人在評價劉邦、李世民時,從來沒有因為這些原因而將主要的功勞記在別人身上。

不光是太原起兵,就是在李氏父子以後的統一戰爭中,李淵的主角地位也是不可否認的。在所有戰略問題上,不是李世民,也不是其他人,恰恰只是李淵一個人承擔了決策的職責。至於說李世民所起的重大作用,這也不能否定,但他從起兵到統一戰爭的結束,一直是一個戰區、一個方面上的最高統帥,只負責某一具體範圍作戰行動,他沒有條件也沒有機會來取代李淵的地位。

有一種假設: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李淵和李世民的地位如果調換一下,唐王朝的建立和統一戰爭的結束可能還要順利。從李淵和李世民的一生來分析、對照,這種假設有它的合理成分,但假設畢竟是假設,而不是事實。

太原起兵李淵不是庸人,而是英明的決策者:掌握火候,伺機起兵

那麼,為什麼這麼多史學家把太原起兵主要功勞要歸於李世民呢?

原因大概主要有兩點:

其一,在起義至統一戰爭結束的七八年間,李淵主要是坐鎮長安運籌帷幄,除了進入長安以前的戰役以外,李淵再也沒有直接指揮過具體戰役。李世民則不同,他既在戰略上提出了許多上上之策,又親自指揮了幾乎所有的重大戰役,並且打得都很漂亮。

其二,李淵是打天下的皇帝,他一生的建樹主要在軍事方面。李世民大不一樣,武略的造詣很深,文韜的建樹也極其輝煌。他即皇帝位後,開始了“貞觀之治”的新紀元,前後延續23年之久。這個紀元不光在唐朝,就是在中國整個封建社會,都是數一數二的強盛時期。李淵與的這個兒子相比,遜色得多了。

幾乎所有正史記載,都把太原起兵中的李淵說成是一個懦夫。例如,隋恭帝義寧元年突厥入侵,李淵部將擊之不利,李淵害怕朝廷責罪。李世民乘機對李淵說:

“今主上無道,百姓困窮,晉陽城外皆為戰場;大人若守小節,下有寇盜,上有嚴刑,危亡無日。不若順民心,興義兵,轉禍為福,此天授之時也”。

李淵大驚:

“汝安得為此言,吾今執汝以告縣官!”

說完即取紙筆,就要書寫狀紙。連自己的親骨肉都舍拋棄,那李淵的懦怯之狀可謂極甚。

太原起兵李淵不是庸人,而是英明的決策者:掌握火候,伺機起兵

李淵害不害怕?

害怕。起兵之事,在封建社會來說,就是犯上作亂,一人殺頭事小,夷滅三族事大。李淵有家有小,有親有戚,一旦事洩或事敗,豈不是葬送了百十口人的性命。再說李淵世輩皆居官位,高官厚祿得之不易,特別是那種大貴族的聲譽門面更為寶貴,若是起兵不成,祖宗七八代的險面也就丟盡了。況且在李淵的身旁,隋煬帝還派有兩員大將,他們時時刻刻在監視著李淵的行動,一有反常徵兆,即可行使先斬後奏的權力。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李淵不得不有所顧慮。

有人會說,李淵起兵不是打著擁隋旗號的嗎?何懼犯上作亂的罪名呢?

反問一句:李淵既然真心實意匡扶隋室,那麼為什麼要藉口殺死忠於隋王朝的兩員大將,又號令四方,招兵買馬呢?老老實實地據地自守,協助他方隋軍鎮壓起義軍和抵禦突厥,不是更好的擁隋行動嗎?其實連李淵自己也清楚,這是種“掩耳盜鈴”的做法,騙不了明眼人,也騙不了隋王朝。李淵起兵以後,即遙尊代王楊侑為皇帝,可是東都的代王楊侑根本不吃這一套,立即派兵阻擊李淵軍,這是最好不過的證明。

李淵的這種害怕心理與懦怯是兩回事。

所謂懦怯,是不敢作不敢為,看到巨大危險後絲毫不敢有任何一點的冒險行為。李淵後來到底起兵了,他先前的害怕,完全是一種在準備不周密、時機不成熟的情況下焦慮、等待、不安的心理狀態。說得更準確一些,也是李淵的韜晦之計。李淵善韜晦之計並非始於太原起兵前夕。公元613年煬帝遣李淵出京師為弘化留守,李淵御眾寬簡,人多附之。隋煬帝看到李淵相貌奇異,又應了《桃李章》中的預言,心中很是驚恐。沒過多久,便詔令李粼進京,李淵有病未能成行。其甥女壬氏在後宮,隋煬帝問她,你舅舅為什麼遲遲不來?王氏答有病不能來。煬帝惡恨地說:“可得死否?”李淵當然立即就知道了隋煬帝所言,十分害怕,從此便縱酒度日,以示自己沒有進取的抱負。與此同時又大出財寶賄賂隋煬帝周圍親近的官員和侍從,讓他們在皇上面前多說好話。

太原起兵李淵不是庸人,而是英明的決策者:掌握火候,伺機起兵

看來,在隋末主昏臣佞的情況下,李淵是在夾縫中求生存,稍有閃失,便會釀成大禍。假如連身家性命都保不住,還談什麼推翻楊氏王朝,建立新政權呢?這種韜晦的成功,正是李淵大智若愚的一種表現。

李淵既是一個老謀深算的政客,又是一個成竹在胸的將帥。

太原起兵能如此順利,並且在以後的一年之內便打進長安,建立唐朝,關鍵就在於李淵恰到好處地掌握了起兵的火候。

一、起兵早了不行。

隋末群雄劇戰,皆在北方,

“可見其時政治之重心,實在北方也”。

在大業十二年(公元616年)上半年以前,大規模的貴族起兵主要是楊玄感,,雖然是“振臂揮從者十萬”,但不幾天便被鎮壓。地方官吏、豪強的起兵倒是不少,但力量分散,未成大氣候。此時的農民起義軍,實際上更多地是處於“打家劫舍”、佔山為王、各不相顧的階段。隋王朝經過兩次大規模的東征,耗費巨大,國力衰竭,民心沸騰,不過其統治機制還未徹底喪失,尤其是還有強大的武裝力量。隋煬帝第一次東征竟然動用軍隊113萬之多。以隋王朝當時的國力,在大業十一年保持七八十萬甚至百把萬軍隊是不成問題的。

為什麼隋煬帝對北方的反兵沒有采取堅決的軍事打擊呢?

主要是因為他周圍聚集了一大批佞臣,專事投其所好,報喜不報憂。而煬帝也只願聽好消息,不願聽壞消息。此時各地反兵已成雨後春筍之勢,隋煬帝不知道。後來隋煬帝向蘇威徵詢三伐高麗之事,蘇威終於下決心要皇上知道有多少“盜賊”了。他讓皇上不要遣發正規部隊,只需大赦“群盜”,便可得兵數十萬,讓他們戴罪立功。御史大夫裴蘊在皇帝面前罵蘇威“此大不遜!天下何處有許多賊!”這下隋煬帝真惱了,要判蘇威死刑,後“未忍即殺”,並其子孫三世皆除名。隋煬帝不知道反兵真實情況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起兵的地方貴族、豪強,其地位大多不高,那些民眾起兵者就更無地位可言了,因此上報與否關係不大。

若是大貴族李淵起兵,,誰敢不報隋煬帝?太原又是中原重鎮,是長安的東大門,一旦李淵發難,隋煬帝必然要集中力量對付,李淵成功的可能性極小,而步楊玄感後塵的可能性卻極大。李淵焉敢冒這個大險!

太原起兵李淵不是庸人,而是英明的決策者:掌握火候,伺機起兵

二、起兵晚了也不行。

其實,在大業十二年七月以前,蠢蠢欲動者何止李淵一人,眾多貴族、豪強都在窺測時機。隋煬帝以為天下還算太平,遂於大業十二年(公元616年)七月南巡江都(今江蘇揚州)。兩名大臣,奉信郎崔民象、王愛仁以“盜賊充斥、日盛”為由,先後攔駕勸隋煬帝返回長安,均被斬首。此次南巡他帶走多少部隊,沒有記載,按他以前動輒就帶五六十萬而言,少算一半,恐怕要帶二三十萬(後來王世充帶兵5萬北上增援洛陽;宇文化及殺隋煬帝,將土逃散甚多,尚有10萬軍隊北上)。這樣一來,關中、中原、河北等心臟地區的隋軍就大為減少了。

翟讓瓦崗軍的勃發,河北竇建德義軍的壯大,都是在隋煬帝南巡後出現的。到了隋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隋軍被迫困守三處,聯繫隔斷,自顧不暇。而隋煬帝因反兵太盛,既不願意也不可能返回長安了。這就是說,隋王朝的統治機制實際上已徹底崩潰,面對幾路各有數十萬之眾的義軍已束手無策,隋王朝的覆滅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了。

在這種時候,李淵如果還不起兵,幾路主要的義軍將日益強盛,出現尾大不掉的局面。換句話說,李淵將利用不到這種大好形勢來壯大自己的力量,而沒有強大的力量是無法爭權天下的。不止如此,李淵再不起兵,他仍然是腐敗的隋王朝的一員大將和一個大貴族。不說距太原遠的起義軍,只說晉陽,“城外皆為戰場”,各地義軍的進攻目標,首先就是隋王朝的各級官吏,李淵難免成為隋王朝的殉道者。

太原起兵李淵不是庸人,而是英明的決策者:掌握火候,伺機起兵

結束語:

王夫子的話很有道理:

“高祖猶慎之又慎,遲迴而不迫起,故秦王之陰結豪傑,高祖不知也,非不知也,王勇於有為,而高祖堅忍自持,姑且聽之而以靜鎮之也”。

拿李淵自己的話來說,是“天其以使促吾,吾當見機而作。”由此可以看出,在太原起兵中,李淵既不是懦夫,也不是庸人,而是提挈全局的英明的決策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