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北這座宗祠,為紀念在“三藩之亂”中不屈而死的老英雄而建

甘氏宗祠,位於湖北省十堰市竹溪縣中峰鎮甘家嶺村,初建於清乾隆年間,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規模宏大,淵源流長,保存完整,令人歎為觀止。

鄂西北這座宗祠,為紀念在“三藩之亂”中不屈而死的老英雄而建

甘氏宗祠為磚木結構,四合院佈局。主體建築始建於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擴建於乾隆五十年,東側官廳為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修建。牆體由青磚平砌而成,單簷硬山灰瓦頂,前有簷廊。內部結構為前堂後室,均面闊五間,長21.2米,進深分別為6.8米、7.26米。堂內立柱為楠木,下部有石柱礎,地面鋪青石板。建築面積共達2000多平方米,其中官廳約500平方米。有一個天井、三楹廂房客廳。

鄂西北這座宗祠,為紀念在“三藩之亂”中不屈而死的老英雄而建

甘宗祠的淵源,要追溯到清初波及鄂西北的一件重大歷史事件——"三藩之亂"。吳三桂在雲南起兵後,鄂西北的谷城總兵楊來嘉、鄖陽副將洪福等人群起響應,一路攻城掠地,在佔據襄陽和鄖陽治下各縣之後,又領兵向竹溪殺來。但在偏遠的竹溪,一路勢如破竹的叛軍遭遇到以甘繼芳為首的、甘氏家族為主力的地方民團武裝的英勇頑強抵抗。但由於叛徒的出賣,老英雄甘繼芳被叛軍俘虜,不屈而死。這“精忠報國”四個字,就是對老英雄一生的概括。

鄂西北這座宗祠,為紀念在“三藩之亂”中不屈而死的老英雄而建

平定三藩後,甘繼芳的英勇悲壯事蹟也廣為人知,清政府順應民意,為嘉獎其壯舉於康熙年間建祠以紀念。圖中為甘宗祠主建築,其前堂正大門門楣上雕飾有十六個小人。據說,前堂後壁背面繪有一幅壁畫,為乾隆年間所作,上書“奉先思孝”四字,在壁畫上部左右兩側各有龍頭牽引。可惜,我們未能親眼目睹。

鄂西北這座宗祠,為紀念在“三藩之亂”中不屈而死的老英雄而建

前堂正大門兩側有兩個小石獅子,前爪按玲瓏。石獅前有石鼓,鼓面雕飾關於忠孝吉祥的故事紋飾。

鄂西北這座宗祠,為紀念在“三藩之亂”中不屈而死的老英雄而建

甘氏宗祠是鄂西北規模較大的民間宗祠建築,其建築、彩畫、泥塑、石雕、磚雕、木雕做工精美、內涵豐富,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眼前這扇鏤空石雕窗,就讓我們驚歎於古人的技藝。

鄂西北這座宗祠,為紀念在“三藩之亂”中不屈而死的老英雄而建

官廳及祠堂各門的正上方兩側,均有圖片上所示柱狀裝飾,其表面用青花瓷片裝飾。另外,外牆簷角下亦有壁畫。屋頂、簷角多有動物雕刻裝飾。

鄂西北這座宗祠,為紀念在“三藩之亂”中不屈而死的老英雄而建

這是後期增修的官廳,我們看到外牆壁上有殘存的標語,還有其它建築搭建過的痕跡。據說,甘宗祠在六七十年代曾經改作辦公室。八十年代,又改作學校。

鄂西北這座宗祠,為紀念在“三藩之亂”中不屈而死的老英雄而建

我們繞到宗祠側面,欣賞下這座雄偉的建築。宗祠在2017年,由國家撥專款,歷時9個月進行了全面保護性修繕。圖片中的中間部分就為後期重修。

甘氏宗祠,其建築嚴格按照清代朝廷頒佈的《工部工程做法則例》的標準進行修造,規模宏大,佈局合理,設計精密,屬典型的清代官式建築風格。專家考證後認為,甘氏宗祠古建築在全省範圍內獨具特色,在全國的古代建築中也同樣具有較高的保護研究價值。歡迎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