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使國家無孤,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羅貫中三國演義開篇就寫: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暫且不說,但瀕臨滅亡的漢家王朝卻因為一個人才得以往後延續了幾十年;這個人就是周公瑾口中“名為漢相,實為漢賊”的曹操。董昭在《議丞相進爵九錫與荀彧書》說:自古以來,大臣輔佐天下的,誰也沒有建立過像曹公這樣的功績。即使有這樣的功績的,也沒有長久居於臣子的地位的。確實古往今來從白手起家到三分天下有其二,還能甘居人臣的也只有曹操一人。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瞞,又字吉利,沛國譙郡人,一般都認為這個地方屬安徽的亳州。《三國志 武帝紀》記載曹操是西漢初年的宰相曹參的後人,其父曹嵩,是漢桓帝時的大長秋——皇宮內院的總管太監宦官曹騰的養子。

熹平三年(174年),曹操被舉為孝廉,入京都洛陽為郎。不久,被任命為洛陽北部尉。洛陽為東漢都城,是皇親貴戚聚居之地,很難治理。曹操一到職,就申明禁令、嚴肅法紀,造五色大棒十餘根,懸於衙門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殺之”。皇帝寵幸的宦官蹇碩的叔父蹇圖違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將蹇圖用五色棒處死。於是,“京師斂跡,無敢犯者”。曹操也因此得罪了一些當朝權貴,礙於其父曹嵩的關係,明升暗降,曹操被調任頓丘(今清豐)令。光和元年(178年),曹操因堂妹夫濦強侯宋奇被宦官誅殺,受到牽連,被免去官職。其後,在洛陽無事可做,回到家鄉譙縣閒居。

光和三年(180年),曹操又被朝廷徵召,任命為議郎。此前,大將軍竇武、太傅陳蕃謀劃誅殺宦官,不料其事未濟反為宦官所害。曹操上書陳述竇武等人為官正直而遭陷害,致使奸邪之徒滿朝,而忠良之人卻得不到重用的情形,言辭懇切,但沒有被漢靈帝採納。爾後,曹操又多次上書進諫,雖偶有成效,但東漢朝政日益腐敗,曹操知道腐朽的朝廷已無法匡正。

中平元年(184年),黃巾起義爆發,曹操被拜為騎都尉,受命與皇甫嵩等人合軍進攻潁川的黃巾軍,結果大破黃巾軍,斬首數萬級。隨之遷為濟南相。濟南相任內,曹操治事如初。濟南國(今山東濟南一帶)有縣十餘個,各縣長吏多依附貴勢,貪贓枉法,無所顧忌。曹操之前歷任國相皆置之不問。曹操到職,大力整飭,一下奏免十分之八的長吏,濟南震動,貪官汙吏紛紛逃竄。“政教大行,一郡清平”。當時正是東漢政治極度黑暗之時,甚至有了買官制度。朝廷徵還其為東郡太守,拜為議郎,曹操不肯迎合權貴,遂託病迴歸鄉里,春夏讀書,秋冬弋獵,暫時隱居了。

回到家鄉曹操整年不出,在譙縣東面五十里的地方建了一學社,打算在秋夏讀書,冬春打獵,想老於荒野、不被人知,斷絕和賓客交往的念頭。但是這個願望沒有能實現。

中平五年(188年),漢靈帝為鞏固統治,設置西園八校尉,曹操因其家世被任命為八校尉中的典軍校尉。曹操心裡就又想著為國家討賊立功了。希望得到封侯,當個徵西將軍,死後在墓碑上題字說:“漢故徵西將軍曹侯之墓”。這就是青年曹操當時的志向。

中平六年(189年),漢靈帝駕崩,太子劉辯登基,何太后臨朝聽政。大將軍何進想趁靈帝駕崩、宦官失勢之機誅滅十常侍,但沒有取得何太后的支持。於是何進便召時任幷州牧的董卓進京,脅迫何太后同意。然而此舉打草驚蛇,董卓尚未抵達京城,何進已被宦官下手謀殺。同年九月,董卓入京,執掌朝政,把漢少帝廢為弘農王,而改立其弟陳留王為漢獻帝,又派人把弘農王母子毒死,自稱太師,專擅朝政。曹操見董卓倒行逆施,不願與其合作,遂改易姓名逃出京師洛陽(今洛陽東)。 曹操到陳留後,“散家財,合義兵”,且首倡義兵號召天下英雄討伐董卓。

初平元年(190年)正月,曹操等人共推渤海太守袁紹為盟主,曹操任代理奮武將軍,參加討董軍。然而袁紹等各路大軍不想著剿滅董卓迎還獻帝,反而想學董卓廢獻帝另立漢室宗親的劉虞為新皇帝,袁紹為此不惜汙衊漢獻帝非皇家血脈;當時反對的只有兩個人,曹操說:“董卓的罪行,國人盡知。我們會合大眾,興舉義兵,遠近無不響應,這是因為我們的行動是正義的。現在皇帝年紀幼小,被奸臣董卓控制著,還沒有象昌邑王那樣的破壞漢家制度的過錯,如果一旦加以廢除,天下有誰能夠心安呢?諸君北面,我自西向!”另一個袁紹的同父異母弟弟袁術(袁術這人到不是忠於王室,而是隻要袁紹贊成的他都反對)。袁紹甚至偷偷刻了玉璽,席間還拿出來給曹操看了,曹操笑了笑,心裡特別厭惡。後來劉虞誓死不從,這才作罷。

於是曹操獨自引軍西進。行至滎陽汴水(今滎陽西南),與董卓大將徐榮交鋒,因為士兵數量懸殊,曹操大敗,士卒死傷大半,自己也被流矢所傷,得堂弟曹洪所救,倖免於難。以袁紹為盟主的其他各路大軍喝光酒,吃光糧鳥獸散去了。

初平三年(192年),司徒王允與呂布聯合殺死董卓。董卓的部將李傕、郭汜等又斬殺了王允,攻打呂布。呂布兵敗,向東逃出武關(今陝西省商洛市商州區西南)。漢獻帝被李傕等人劫持。之後李傕、郭汜又為控制漢獻帝互相殘殺;李傕、郭汜相攻數月,死者萬數,長安城幾乎變成一片廢墟。不久,劉協在原李傕部將楊奉、牛輔部曲董承等的護衛下,擺脫了李、郭的控制,逃往弘農,進駐安邑。又輾轉東行洛陽。

建安元年(196年)漢獻帝幾經輾轉來到洛陽,此時的洛陽早就被董卓一把火燒成一片廢墟,漢獻帝領著一班大臣又冷又餓的在洛陽苟且偷生,曹操在荀彧、程昱的建議下,通過董昭的巧妙安排騙過楊奉;奉迎天子來到許昌(要說當時能讓獻帝放心的也只能是曹操了,其他人早已不認這個皇帝了),就此開啟了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尊王室以安天下”的半生征伐;使漢室復存,劉氏奉祀。

建安元年(197年)河內人張炯為袁術卜卦,說他有做皇帝的命,袁術以此為理由,正式宣佈登基做了皇帝,建號仲氏。袁術派人告知呂布。呂布扣留了他的使者,把他的信呈送給朝廷。曹操奉天子詔討伐,袁術大敗,鬱郁而死。

建安四年(199年)曹操剿滅了呂布,招降了張繡,同年袁紹打敗公孫瓚,平定了北方。三國史上三大戰役之一的官渡之戰拉開序幕。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趁袁紹尚未大軍壓進之前,親率大軍打跑了盤踞徐州的劉備(劉備這輩子在巧取豪奪同宗劉璋的益州之前,只會兩種本領,一種是詐降,另外一種是逃跑)。此後又親率大軍趕在袁紹主力到達之前回師消滅了袁紹冒進的兩支先鋒部隊,並斬殺帶兵武將顏良、文丑。自此袁紹不敢再分兵進攻了。這年曹操在官渡相持半年之久後出奇兵打敗了袁紹,之後又花了7年多時間徹底消滅了袁紹集團同時消滅了北邊的烏桓,剪除了北方的邊患。漢獻帝為了表彰曹操平定三郡烏桓的功績,廢太尉、司徒、司空三公,恢復西漢的丞相和御史大夫制度,任曹操為丞相。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開始征討劉表(此前劉表已經上表朝廷不再向朝廷納貢),八月劉表病死,他的兒子劉琮接替其職位,九月劉琮投降同年曹操被孫劉聯軍大敗於赤壁(三國史上三大戰役之一的赤壁之戰,自此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開始對關中用兵。在兩年內,逐馬超、破韓遂、滅宋建、橫掃羌、氐,虎步關右,涼州地區基本平定。

建安十七年(212年),漢獻帝准許曹操“參拜不名、劍履上殿”,如漢丞相蕭何。

曹操一生對外戎馬征戰三十餘年,對內實行了一系列政策來恢復經濟,穩定局面。推行屯田,興修水利,實行鹽鐵官賣制度,對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經濟的整頓起了積極作用。鑑於東漢後期沉重的人頭稅,改為戶調製,對土地所有者(包括自耕農和地主)收田租每畝為四升,每戶出絹二匹、綿二斤,“他不得擅興發。”這一政策大大減輕了農民的負擔,得到了一致的擁護。

由於功績實在太大,難免引起朝廷內外猜忌有不臣之心,孫劉聯軍也從政治上抹黑曹操,為表明心跡曹操親自撰寫了《述志令》,又名《讓縣自明本志令》,生動地敘述和詳盡地表白自己的政治抱負與遠大志向,直抒胸臆。曹操直言:我所以這樣勤勤懇懇地敘說這些心腹話是看到周公有《金縢》之書可以表明自己的心跡,恐怕別人不相信的緣故。但要我就此放棄所統率的軍隊,把軍權交還朝庭,回到武平侯的封地去,這實在是不行的啊。為什麼呢?實在是怕放棄了兵權會遭到別人的謀害。這既是為子孫打算,也是考慮到自己垮臺,國家將有顛覆的危險。因此不得不貪圖虛名而使自己遭受實際的禍害。這是迫不得已的啊。先前,朝庭恩封我的三個兒子為侯,我堅決推辭不接受,現在我改變主意打算接受它。這不是想再以此為榮,而是想以他們作為外援,從確保朝廷和自己的絕對安全著想。

建安十七年(212年),董昭等人認為曹操應晉爵為國公,得到九錫的最高禮遇,以表彰他特殊的功勳,董昭說:“自古以來,大臣輔佐天下的,誰也沒有建立過像今天您這樣的功績。即使有您這樣的功績的,也沒有長久居於臣子的地位的。現今明公您為自己德行上尚有缺陷,未達到盡善之境而感覺羞愧,為能保守名譽節操,沒有更大的責任而快樂,德行的美好超過了伊尹、周公,達到了至善至美的極致。然而太甲、周成王那樣的君主未必可以再次遇到,現在百姓難於教化,更甚於殷代、周代,處在大臣的地位上,讓別人在大事上懷疑自己,實在是不可以不重新加以思慮啊。明公您雖然威信德行超越前代,又深明法度,然而如果不能在此時奠定根基,為子孫萬世考慮,還是沒有做到家啊。奠定基礎的根本在於地和人,應該在這兩方面逐漸有所建立,以便自我保障和護衛。明公您忠誠的節操已經脫穎顯露出來,天子的威儀也顯現在容顏上,當年耿..在床下對光武帝說的‘天下無比重要,不可被他姓之人得到’的話,朱英對春申君說的‘處在不可預期的時代,奉事不可期望的主人,怎麼可以沒有出於意外的人呢’的話,卻無法聽到。董昭我受您的恩惠非比尋常,所以不敢不如實講出。

董昭這番話說服了曹操,對於曹操來講已經沒有退路,退,很可能有國破家亡的危險,為保全社稷、自己和子孫後代,曹操終於接受了魏公(獻帝建安十八年五月丙申初十,213年6月16日)、魏王(獻帝建安廿一年四月甲午廿五,216年5月29日)的稱號,以便為曹丕順利接位打好基礎。

曹操終其一生始終沒有取漢代之的打算,縱然漢獻帝三次欲除掉曹操。為防止外戚亂政,曹操將三個女兒同時嫁給了漢獻帝;君以草芥待我,我無意寇仇報之,“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