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過後的世界

一、一個文明應對自然災害的能力主要取決於以下幾個方面:

A、這個文明的規模,包括人口數量、國土面積、經濟規模。

國大則迴旋餘地大,應對危機的能力越強。

B、這個文明的生產力水平。

生產力越強,科技水平越高,應對災難越容易。

C、政治體制能否能凝聚起內部力量?

顯然,當一個文明社會內部的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階層能夠團結起來,萬眾一心,能夠快速反應,調動資源,應對災害的能力就越強。

D、文明對外部的開放性和包容性,能否得到外國援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當文明面對自然災害時,可能的三種結果

一是文明毀滅,在文明較為弱小時,碰上巨大的自然災害,就可能亡國滅種。例如瘟疫毀滅了瑪雅文明(未能證實)。再如公元前5世紀的雅典,因為瘟疫實力大損,被斯巴達擊敗,希臘的民主時代終結。

二是輕鬆應對,則對國家的影響不大。

三是當文明付出一定代價後生存下去,往往會激發文明的創造力,所謂國家多難,亦可興邦。黑死病殺死了歐洲1/4~1/2的人口,反而為中世紀黑暗中的歐洲打開了出路,通往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思想的解放帶來了科技的進步,從而使歐洲崛起。


瘟疫過後的世界

三、本次新冠疫情的基本狀況

本次新冠疫情是2020年突如其來的災難,席捲了整個世界,各個國家無一倖免,這場災難面前,不同的國家交出了不同的答案。

目前看,中國顯然是優等生。雖然疫情最早在中國爆發,最初階段的處理有延誤,好在中國畢竟體量巨大,生產力在改革開放四十年後有了巨大的提高,快速啟動後,抗疫物資的生產能夠得到保障。應對新冠疫情的最終武器還是要靠疫苗,全世界都在爭分奪秒地研製,最後哪個國家能夠先研發出疫苗,也反映國家的科技實力。更主要的是中國政府展現了強大的執行力和凝聚力,在爆發地武漢採取了“封城”這樣強有力的措施,再舉全國之力馳援武漢,醫護人員奮戰於前,全國民眾固守於後,兩個月足不出戶,超預期地快速控制住了疫情,國人普遍有安全感。中國的抗疫得到了日本韓國等近鄰的援助,現在國內已經控制住,開始反哺國外,表現出了大國的寬容和風度。

現在其他國家的情況,不容樂觀。客觀的講,不是中國的國力已經超越了美國,而是在體制的行動力和凝聚力上勝出,還有傳統文化的因素,戴口罩和隔離措施能執行下去,在傳染病這樣的災害面前優勢被放大了。

瘟疫過後的世界


四、疫情過後的世界

人類歷史上曾經經歷過數次大規模的疫災,死亡人數最多的是1918年流感和黑死病,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殺死5000萬人以上,14世紀的黑死病殺死了2000萬人以上,在現代醫學條件下,相信新冠疫情中死亡人口不會太多,雖然如此,這次疫情的嚴重程度已經遠遠超過2003年的非典,必然會對人類社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本文想探究一下疫情過後的世界,前瞻性地思考一下未來的情況。

必須說,預測不靠譜,猜準全靠賭,只希望愚者千慮,或有一得。

疫情對世界的影響從以下幾個方面考量:

1、對人類生命的摧殘。

截止2020年4月24日,中國的累計確診人數是8萬2千餘人,死亡4600餘人。海外累計確診260餘萬人,死亡18餘萬人。

目前疫情還在發展中,印度和非洲成為最讓人最擔心的地方,以人口密度和經濟實力來說,沒有理由做的比發達國家更好,疫情的爆發不可避免,但因為檢測不足,未來也不會有準確的感染數字。

簡單推測一下,世界總人口77億,如果1%的人感染,就是7700萬人,按現在的全球平均死亡率約6.96%,全球可能被奪走生命500萬。

疫情全球的感染規模與對世界的影響成正比。

最終的結果可能是新冠病毒長期與人類共存,病毒的毒性下降,部分宿主具備免疫力後達到一種平衡。

2、對政治方面的影響,政治體制、國際關係和戰爭。

①、本次疫情對西方的民主制度會有一定程度的衝擊。本次疫情可以看到美國兩黨之間、白宮與各州之間的權利角逐,使得應對災難時步調不統一,造成內耗,降低了效率。權利集中的政治體制則在疫情中表現較好,全球未來的政治體制可能更趨於集權。

②、疫情對國際關係的影響:

雖然從長遠看,人類文明最終融合成一個文明是必然的趨勢,但從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全球化遭遇逆流,民族主義和保護主義逐漸盛行,以英國脫歐和特朗普當選為最明顯的標誌,全球化逆向而行。

疫情對每一個國家都是外部壓力,當這個壓力足夠大的時候,會迫使各國之間攜手合作,抗擊疫情。如果人們意識到病毒是全人類的敵人時,就可能打破人種、民族、國家之間的隔閡,更加的團結。

這次的新冠疫情更像是一次預演,如果人們能攜手對抗病毒,在未來面對全球性的生態危機、核威脅等涉及整體人類生存的災難時,就會表現的更好。

但當壓力沒有擊破人們的生存底線時,政治家們會引導輿論,推卸責任,借疫情鼓動民族主義情緒,甩鍋激化國家民族之間的仇恨。目前看,疫情發生後,中美關係趨向緊張,是整個國際關係的縮影。

③、戰爭:人類歷史上戰爭和瘟疫是互為因果的,戰爭後常發瘟疫,疫情也會改寫戰爭的結局。現代的世界,進入了人類前所未有的和平年代,大國之間因為核威懾的存在,幾乎不可能打仗,因為結局一定是共同毀滅。

局部地區的戰爭則可能性大增,特別是疫情如果造成經濟惡化,為轉移內部矛盾,就有發動局部戰爭的需要。目前看,中東地區可能是最大的火藥桶,疫情疊加原油價格大跌,壓力驟升。

瘟疫過後的世界

3、對經濟方面的影響,糧食危機?

①、2020年是見證歷史的一年。到目前為止,見證了2020年3月美股的四次熔斷,美聯儲降息到0利率,4月20日又見證了WTI5月原油期貨報-37.63美元/桶,這是原油期貨在紐交所上市後首次跌入負數。中國的日子也不好過,一季度的GDP增速為-6.8%,也是中國自公佈GDP以來的最低數值。

一些研究認為,新冠疫情對經濟的打擊將超過“2008年金融危機”,甚至超過1929年的“大蕭條”。

②、各國央行為了應對危機,策略大體一致,就是打開貨幣的水龍頭,先解決流動性危機再說。美聯儲3月23日宣佈新一輪的量化寬鬆,誓言將無限量買入美國國債,為市場提供流動性。中國的貨幣政策也在加碼寬鬆。

再就是各國陸續推出大量的財政計劃,希望帶動經濟增長。美國推出史上規模最大的財政刺激計劃,超過2萬億美元,中國是減稅降費,發行特別國債,新老基建一起上。

③、疫情過後的世界,全球化進程受阻,供應鏈會深度調整。例如中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藥生產國,在各國公共衛生安全意識凸顯後,必然會提高本國的藥品生產能力。上世紀90年代,國際貿易70%是成品貿易,到2018年,70%的是中間品貿易。表現了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各國分工合作提高了整體的生產效率,這一進程被疫情打斷,在貿易戰和大國博弈的情況下,未來全球可能形成兩條供應鏈,一條以美國為中心,一條以中國為中心。

瘟疫過後的世界

④、當今世界貨幣的兩大蓄水池,一是美國股市,一是中國房市。疫情造成美國股市大跌,可能已經終結了美股的十年牛市。中國的房市在“房住不炒”的政策下基本穩定。

全球資產價格在疫情的衝擊下大跌。CRB指數是大宗商品價格的綜合指數,主要的影響因子是原油價格,最近十年,全球商品生產供過於求,CRB指數一直在走低,今年疫災後的急跌跌破了08年金融危機的低點,是流動性危機和預期經濟衰退的共同作用,本輪的急跌預示著通貨緊縮的陰影籠罩。

失業潮是各國政府面臨的最緊要的問題。

原油價格暴跌的背後因素是原油麵臨頁岩油的競爭和新能源汽車的壓力,疫情造成出行驟減,需求斷層式下降。40美元/桶是頁岩油的生產成本,原油生產商有動機長期保持低油價,這種行為可能被局部戰爭因素打破。

在全球貨幣寬鬆的情況下,一旦疫情造成的恐慌和流動性危機過去,資金會尋找出路,湧入的地方就會上漲。

中國的股市處於相對低位,疫災以來相對抗跌,顯示了中國經濟的韌性,推測未來資金會湧入股市,造成一輪長時間大規模的牛市。從拉動內需的角度看,政策也會傾向於支持啟動一輪牛市,房價上漲則會壓抑消費。

需要注意的是這輪牛市很可能不是一輪普遍上漲的牛市,貨幣放水財政積極但經濟下行壓力大,行情大致會一步三回頭。行業集中度會提高,龍頭公司容易生存下來吃到市場紅利,個股不會再是齊漲共跌,會有較大的分化。符合未來產業方向的5G、雲計算、大數據、生物醫藥將是牛股集中營。

總體看,優質上市公司的股權是未來最值得投資的

疫情是否會造成糧食危機?

聯合國2020年4月21日發佈的《糧食危機報告》稱:2019年全球面臨糧食危機的人口總數1.35億,如果不採取措施,今年疫情的影響下,面臨糧食危機的人口數會增長到2.65億人。

中國則是“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據《2019年中國糧食安全》白皮書,中國人均糧食佔有量470公斤,居世界平均水平之上。糧食連年增長,2018年穀物產量6.1億噸,自給率超過95%,主糧做到了自給自足,且有一年的儲備,需要進口的農產品主要是大豆。糧食是最大的剛需,未來如果發生搶購潮,政府會快速重拳打擊。

4、疫情對倫理的考驗,對人際關係和道德體系的衝擊。

面對瘟疫,人們產生恐慌、悲傷、絕望等負面情緒都是正常的心理應激反應,但如果超過承受限度則會造成心理失衡,表現為烏合之眾,理性喪失,

整個社會趨向於暴力和不寬容。

種族歧視抬頭,陰謀論滿天飛,國內突出的表現為《方方日記》引發的巨大爭議,未來對輿論的監管會趨緊,言論更加受限。

好的一面是疫情迫使人們呆在家裡,認識到家人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不如憐取眼前人”。

另一個疫情引發的社會倫理的問題是,如何平衡隱私權和生命安全?疫災期間,讀取所有人的路徑、健康信息,獲取的大數據在防治疫情上有重要的作用,無可厚非,但疫情過去後,個人的數據權限到底應該屬於誰?這是未來法律和倫理上必須確定的界限,否則數據的獲取者將對普通人擁有巨大的信息優勢,人類的不平等首先是信息的不平等。

瘟疫過後的世界

5、對人類生活方式的影響。

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本就是在風口上的行業,疫災防治的需求為其發展掛上加速器。

疫情迫使人類的活動在網上進行,網購、網遊、網課、直播和遠程辦公成為常態,人類的生活方式發生了改變,當人們發現通過互聯網工作一樣能完成,完全沒有必要進行線下接觸,這種生活方式就會固定下來,購物商場和辦公大樓的需求會下降,網絡基礎服務的需求會上升。

人與自然的關係:

威廉∙麥克尼爾在《瘟疫與人》中提出:人類狩獵採集生活時期,傳染病是週期性調節人口增長的主要因素。從進化論的角度看,歷史上的瘟疫也的確起到調節人口數量質量的作用。

現代醫學發展起來後,傳染病似乎不再成為生命的主要威脅,人類擁有疫苗、抗生素、更好的衛生醫療設備,似乎已經戰勝了傳染病。但本次疫情證明了,人類遠不能高枕無憂,致病微生物在生存的壓力下必然會進化出人類難以抵禦的形態。

另一種說法也很形象:大自然生病了,病菌就是從幾百萬繁殖到77億的“人”,新冠疫情就是大自然的免疫系統啟動,試圖殺滅“人”這種病菌。

人們必須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人類是自然界的組成部分還是人類可以獨立於自然界?恩格斯曾說:“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

人是自然界的孩子,自然界不依賴於人而存在,人卻無法離開自己的母親而生存。

瘟疫過後的世界


五、結語:

在應對新冠疫情中,人類如果能拋棄偏見,攜起手來,共同抗疫,就具備了應對更大規模生態災難的能力,人類的未來取決於人們現在的行動。

危難中孕育著光明,困難中潛藏著希望,疫情固然是浩劫一場,但誰又能說它不是在冥冥中指引著人類發展的方向? 想起北島的詩句——

“新的轉機和閃閃的星斗,

正在綴滿沒有遮攔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來人們凝視的眼睛。”


瘟疫過後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