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金庸笔下的侠客更真实的侠客(一)

唐人刘恂的《岭表录异》中也记载了一位生活在陈隋之际的侠盗。这侠盗叫麦铁杖。韶州翁源(今广东翁源县)人。豪气过人,且能日行500里,曾做过陈后主的侍从。他常在半夜从陈都建康(今南京)潜行到丹阳郡(今安徽省宣城县),往返300余里去行窃。

比金庸笔下的侠客更真实的侠客(一)

天明在行伍之中和大家一样,所以没人会料到300里之外的丹阳郡失盗与他有关。后来丹阳郡多次上奏盗贼行踪。陈后主虽然怀疑是麦铁杖所为,因惜其材,也并不追究。陈亡后,麦铁杖又投到杨素门下,杨素知其侠勇,曾令他夜泗长江,被值更的兵士抓获。他又乘更卒熟睡之机,窃取兵刃,杀了两个看守,口衔两颗首级,再渡下江而返。因此深得杨素器重。官至太守。这一记载是较为真实的。麦铁杖既任侠行窃又事人主权贵。这与那些浪迹江湖的豪侠是有所不同的,而后世的小说如《三侠五义》中倒可以找到这类豪侠的影子。

比金庸笔下的侠客更真实的侠客(一)

李肇《国史补》中也记了一位无名侠客除恶扬善,杀其不义的事。事叙李勉为开封尉时,有一次到狱中察看,见一因犯神貌非俗。李勉因惜其才,就暗自把他放了。数年之后,李勉离官客游河北。偶然又遇到他当年放出的这个犯人。这因犯自然是对李勉非常感激,便将李勉接到家中,厚加款待。并对妻说,李勉就是当年搭教他出狱的恩人。夫妻两个商议如何来报他的大恩大德。妻子说他送他一两千匹绸缎,丈夫却嫌太少。二人商议不定,其妻说:“干脆不如把他杀了,免得一辈子欠他这份还不完的情,心里是个宠瘩。”

丈夫居然也以为是个办法。于是这一对忘恩负义之人又开始商议如何动手。他家中的镜仆听到此事,于心不忍,给李勉报了个信,李勉连夜逃走了。

比金庸笔下的侠客更真实的侠客(一)

李勉走了100余里,疲困不堪,半夜敲开一家旅店的门,住了进去。店主见他深夜远行,神色慌张,以为必有缘故。李勉不得已,就将实情告诉了他。正说话间,忽然从梁上跳下一人,对李勉施礼道:“我几乎误杀了你”。原来此人正是那囚犯夫妇派来追杀的刺客。吓得李勉满脸煞白。这刺客却并未多说,就悄然离去了。天明时分,刺客又折返回来,手提着那对夫妻二人的首级来交给李勉,然后道别而去了。

这样的侠客,可谓是非分明,疾恶如仇。当初不知实情,奉人指使前来杀李勉。一旦明白事情的真相,看清了故囚夫妇的卑鄙,就毫不犹豫地以自己的行动来表明自己伸张正义、惩恶扬善的精神。这样的义侠,不论在何时自然都是大受敬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