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大有可為 青春獻給家鄉

(本報記者 單家慶 通訊員 袁靜 高蓉月)1995年,高中畢業的陳丹終於實現了人生的夢想,考上了北京科技大學。大學畢業後,他留在北京打拼,先後開起了文化傳媒公司和酒莊,生意做得也算紅火。2010年,一位在家鄉當父母官的高中同學來北京辦事,老同學聚會中,陳丹收到了“回鄉承包荒山建現代新型生態農場”的邀請。

“一來農村需要有膽識的青年人回鄉創業示範,二來可幫助家鄉父老早日致富奔小康。”同學的話一直縈繞在陳丹心中。夢想在農村幹一番事業的他,帶著幾百萬元存款和妻兒回到家鄉,開始人生的第二次創業——承包了津市市金魚嶺街道大關山村的1000多畝荒山。

山上雜草叢生、荊棘密佈、毛竹遍地,且土質不佳,一半是石頭,在沒有路、沒有水、沒有電的情況下,把這荒山變成金山談何容易。開弓沒有回頭箭。陳丹聘請周邊的10餘個村民幹了一年,硬是把山坡改成梯田,把小水坑改成大池塘。他凡事親力親為,一年來曬黑了,瘦了10多斤,滿手磨出了老繭。在一次砌擋土牆時被石頭砸傷了左腿,但為了趕工期趕季節,他拄柺杖堅持在荒山作業,終於讓一個綜合生態農牧基地逐步成型。

“荒山變為生態園,主要有兩大生態項目,一是大規模種植茶樹和琵琶樹,二是大量養殖雞和羊,形成良性的生態循環。”綠色生態一體化農業生產是陳丹追求的目標。

多年的實踐和摸索,陳丹總結了很多油茶種植經驗。在油茶樹修剪方面,有“清腳、亮腳、中空、定盤、除雜”十字方針,在他的培訓下,農民工學會了剪枝技術。他看見村裡各家各戶種植了本地土枇杷,由於枇杷成熟期和採摘期比較短,村民著急賣出去,如果賣不出去,枇杷就會爛掉。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幫著村民利用網絡電商去銷售,幫助村民建採摘園,讓村民有更好的收益,枇杷量產後,他又引導進行深加工,做成枇杷膏。通過4年的努力,枇杷基本實現了規模化種植,今年枇杷膏生產即將上線。

養殖方面摒棄傳統的棚養模式,陳丹自創“閣樓式”養殖方式。這一方式大大提高了成活率,並在糞便處理方面進行合理化收集和運用,極大減少了環境汙染,生物化糞便有機處理成有機肥料再回到地裡利於種植。種養結合,形成綠色有機循環。2015年,他從種蛋孵化開始學習,從小規模養殖逐步達到上萬羽的規模,市場從傳統的線下銷售到網絡電商。如今,年銷售額突破200萬元,不僅打開自己的銷路,還幫助更多的養殖戶銷售。他還編寫了近兩萬字的《散養土雞的參考技術》手冊,分享給養殖戶。

“人必須具有公德心。”今年農曆大年三十晚上,陳丹帶動全家將煮好的3000餘枚雞蛋和熬製的薑糖水,送到了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一線值守的交警和轄區黨員幹部手中。在大關山村村委值班守崗的期間,眼見村委沒有食堂,他又送去了電飯煲等生活物資。

現在,陳丹的身份是津市湘源弘油茶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社長,建設著他的綠色生態園,幹得正起勁。油茶765畝、果園145畝、魚塘和生態林102畝,從2016年到2019年底,合作社每年創收200多萬元,入社的農民人均年收入近10萬元。

採訪結束時,陳丹對記者說,回鄉近十年,他的個人收入不比北京工作時少,更重要的是,他利用自身所學為鄉親們提供技術支持,能夠得到大家的認同,這是對他最好的褒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