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如何給孩子選書才能最大限度避坑 避雷

感謝閱讀頭條號“羽佳講繪本”,本欄目旨在為寶爸寶媽推薦和分享優秀繪本,歡迎訂閱!


上週,羽佳給大家梳理了0-10歲兒童理想閱讀路徑解析(點擊可回顧)。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如何給孩子選書這個話題。


深度 | 如何給孩子選書才能最大限度避坑 避雷


還是先來說一下我們的目標:我們給孩子選的書,必須是那些“優質”的讀物,也就是“好書”。


那麼,什麼樣的書才是“好書”呢?這個問題有點大,有機會我們再來詳細論述。


簡單總結就是:文字簡潔生動,圖畫有特色有美感,圖文相得益彰;內容動人、難忘。


明確了目標,我們就可以具體操作了。


下面羽佳會分幾個維度來談如何選書:年齡、類型、主題、獎項、作者。


一、年齡


根據年齡選書,可能是家長們第一個要考慮的,也是比較好操作的。


對於什麼年齡適合什麼樣的書,大家可以參考“路徑”一文,這裡再做一下簡單的總結:


  • 4歲之前:不需要太多讀物,鼓勵孩子反覆閱讀。
  • 4-6歲:根據孩子喜好,儘量選擇多樣化的優質讀物,量可適當增加。
  • 6-8歲:過渡階段,可以將之前親子閱讀階段的書作為橋樑書讓孩子自主重讀。再適當增加符合孩子閱讀能力的新書。
  • 8-12歲:開始讀童話、兒童文學等文字書。


需要提醒家長們注意的是,大部分童書會標註官方推薦年齡,這個只能做參考。


因為很多童書為了銷售,會盡量把年齡跨度寫大一點,比如標註0-4歲的書,很可能更適合2歲左右閱讀,4歲讀會覺得太簡單了。

深度 | 如何給孩子選書才能最大限度避坑 避雷

《小牛的春天》標註3-6歲,其實更適合2-4歲


而有些非常好的書反而標註了比較短的年齡段,比如某些比較好的兒童科普,標註為適合3-6歲,但其實內容豐富有趣,6歲以上閱讀也完全沒有問題。


深度 | 如何給孩子選書才能最大限度避坑 避雷

《100層的房子》標註3-6歲,6歲以上也可讀


還有些標註為更大年齡閱讀的書,學前親子閱讀也很好。

深度 | 如何給孩子選書才能最大限度避坑 避雷

《人類簡史》(繪本版)標註7-10歲,學齡前閱讀也適合


其實越是好繪本越不必在意年齡,有很多大孩子甚至大人依然是兒童繪本的讀者。不同的年齡閱讀,會有不同的收穫。那些凝結了作家生命精華的作品,適合所有年齡的人閱讀。

深度 | 如何給孩子選書才能最大限度避坑 避雷

《蘇菲的傑作》標註3-6歲,適合所有年齡


那該怎麼辦呢?我們總不能瞎買吧。


羽佳給大家出幾個主意:

  • 買書之前閱讀書評或已購讀者的評論。看到實物的人往往判斷更準確,參考他們的經驗可避免選錯。
  • 買參考年齡比孩子年齡稍大的書。比如孩子2歲,買2-4歲的書,孩子4歲,買3-6歲的書。因為書買大了可以先屯著,但要是買小了就沒什麼用了。
  • 優秀的經典繪本(3歲以下低幼除外),不看年齡,直接買。就像羽佳前面提到的,任何年齡都可以讀的繪本,就不要糾結標註的年齡了,買就完了。


二、類型和主題


我們在給孩子選書的時候,應該儘量讓孩子涉獵更豐富的書,最好什麼類型什麼主題都有,豐富孩子的認知,開拓孩子的眼界。


童書的類型無非就那幾種:


1.圖畫書:

包括無字類,故事類,科普類等等,這裡就不展開了。


最近兩年出現的AR類繪本,用電子設備掃描可以看到逼真的特效,讓我們看到了書的更多可能。


深度 | 如何給孩子選書才能最大限度避坑 避雷

《艾布克的立體筆記:探索人類的偉大奇蹟》


2.橋樑書:這類讀物是孩子由親子閱讀到自主閱讀的過渡書籍。相對於圖畫書,文字稍多;相對於文字書,圖畫稍多。

但其實也不用那麼嚴格,只要文字簡單,適合這個階段的孩子,圖畫書也可以成為“橋樑書”。


3.文字書:可以從童話、兒童文學開始,循序漸進地選書。


4.漫畫書:大家不要看不起“漫畫”,漫畫也不乏優秀的作品,比如《三毛從軍記》《父與子》《丁丁歷險記》等等。而且漫畫文字簡單,內容有趣,更受孩子歡迎,對培養閱讀興趣來說是很好的。


童書的主題就豐富得多了


  1. 成長類:包括情緒管理、生命教育等。
  2. 啟蒙類:包括認知、藝術啟蒙、數學啟蒙、英語啟蒙等。
  3. 百科類:也可以稱為“知識類”,涉及很多主題。

a.文史:傳統文化(古詩詞、民俗等);歷史;地理。

b.科普:動物;植物;人(身體、健康等);自然(地球、宇宙、天文、海洋、環境、天氣、城市、旅遊等等)。

c.通識繪本:近年比較新興的一個概念,簡單來說就是一本書涵蓋多種知識。

比如,《地下水下》就是一本通識繪本。

深度 | 如何給孩子選書才能最大限度避坑 避雷

《地下水下》內容涉及動物、植物、科技、自然、礦物、水循環系統等等多方面的知識。


上面的分類可能並不完全,但哪怕每種類型只讀一本,加起來也是很可觀的閱讀量。


下面我們歪個樓:說到主題,羽佳想來談談“主題閱讀”。


“主題式閱讀”是一種更高級的閱讀,就是為了搞清楚一個問題,找來相關的書籍,開展一系列的閱讀,直到把問題“研究”明白。


主題可是一個很小的主題。比如,如果孩子對“蜜蜂”很感興趣,就可以選擇很多跟蜜蜂有關的繪本、讀物。


比如:

深度 | 如何給孩子選書才能最大限度避坑 避雷

《蜜蜂》


深度 | 如何給孩子選書才能最大限度避坑 避雷

《DK蜜蜂之書》


深度 | 如何給孩子選書才能最大限度避坑 避雷

《我的蜜蜂朋友》


深度 | 如何給孩子選書才能最大限度避坑 避雷

《關於蜜蜂的一切》


當孩子完成一個主題的閱讀,或許可以成為這個領域的“小專家”了!


主題式閱讀更多的是知識類的,比如“車”的主題,“建築”或“動物”的主題等等。


也可以是哲學、藝術類的。


比如關於“生命”的主題,孩子可以通過看不同的書,發現更多角度,瞭解不同的作者對這個問題是怎麼看的和怎麼想的。


主題式閱讀也可以由一個主題開始,延伸到更多的主題。比如由瞭解恐龍開始,到了解史前時代的動物,再去了解生命的進化,人類的起源,然後再去學習地球的歷史,宇宙等。


能夠帶孩子主題式閱讀的家長都是了不起的,這也是比較理想化的閱讀。


但在實際中,羽佳發現很多父母都存在為了解決(孩子的)問題而閱讀的現象。


這就是“需求閱讀”。


因為要解決一個問題,去找相關的書籍。似乎讀了一本或幾本書,此類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為需求而生產的“功能性繪本”往往是市場上最暢銷的一類繪本。只要打到了“痛點”,內容又不是特別差,父母就願意買單。

深度 | 如何給孩子選書才能最大限度避坑 避雷

《皮特貓》好性格養成系列,噹噹童書暢銷榜排名第3


因此很多好的繪本為了迎合父母也會在套封、腰封,或者乾脆在封面上寫上“我有哪些功能”……


黃春明老師的作品《愛吃糖的皇帝》是個很棒的故事,還涉及到端午節的由來,撕畫的風格也很獨樹一幟。

深度 | 如何給孩子選書才能最大限度避坑 避雷

但是為了迎合家長,一定要在腰封上寫上:教孩子拒絕“甜蜜誘惑”,學會判斷是非……


哪怕這可能不是作家最想告訴我們的東西。


羽佳想說的是,寄希望於閱讀繪本解決問題,可能本末倒置了,而且也是不現實的。


比如“睡眠”這個問題,的確有很多哄睡繪本,但孩子晚睡或睡眠不好是個綜合問題,跟習慣、健康、個體差異都有關係,不解決“生理原因”,讀再多哄睡繪本恐怕也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還有學習類的繪本。宣傳上都大都寫著“能讓孩子學習變輕鬆”之類的話,但其實,學習並沒有捷徑。


一首古詩,該怎麼背還得怎麼背。一些暢銷的古詩繪本可能會講到古詩背後的故事,詩人的趣事,古代的文化和古人的生活等背景知識,圖畫和內容設計也比較有意思,但這些只能提高孩子的興趣,而學習古詩的核心——“背誦”,其實並不能偷懶。


羽佳不是說學習只能“苦學”,而是提醒家長,該下的功夫不會因為你有了某一本書就可以省去了。


至於“孩子任性該讀什麼繪本”,“孩子膽小該讀什麼繪本”,“孩子不願分享、不守規矩、注意力不集中、打人……該讀什麼繪本”?


每次有讀者帶著這些問題讓我推薦繪本,我都很為難。


確實有很多繪本會提到這些問題,拋開說教類的不算(就是那種大人喜歡孩子看都不想看的書),也有些書中真的有好主意和閃光點。


但,寄希望於讀繪本讓“孩子變好”……


就把繪本想得太神奇,也把教育想得太簡單了。


所謂“孩子的問題”,很可能是個“綜合題”,而且也不僅僅只是孩子的問題,更需要看書的,往往是家長。


正如“任何有關一夜暴富的宣傳都是騙局”,任何告訴你能輕鬆解決育兒難題的宣傳,都是廣告。


三、獎項


不知道買什麼繪本的時候,有些父母會直接買大獎繪本。


羽佳覺得,這麼做也未嘗不可,因為獎項確實能保證一定的品質。


但也有一些問題:


首先這些獎項是否是真正的“大獎”。比如“國際安徒生獎”是兒童文學的最高榮譽,被譽為“兒童文學的諾貝爾獎”。但德國也有個“安徒生獎”,兩者的含金量完全不同。


這需要家長們至少熟悉幾個大獎:

美國凱迪克大獎


英國凱特·格林納威獎


國際安徒生獎


博洛尼亞國際兒童書展最佳童書獎


豐子愷圖畫書獎


德國繪本獎


日本繪本獎


美國紐伯瑞兒童文學獎


其次,獎項和獎項之間也會有評選差別,有的注重兒童性,有的偏重藝術感。


再次,國外獲獎的繪本,在中國不一定受歡迎。


比如獲得凱迪克獎的《七隻瞎老鼠》,裡面的東方哲學思想對外國評委來說很新鮮,但對我們來說,這就是個“盲人摸象”的故事,我們看至少不是特別驚豔。

深度 | 如何給孩子選書才能最大限度避坑 避雷


最後,獎項作品是否適合自己的孩子?


這個很難說。否則我們就只要把大獎作品搬回家就好了,就不用再費力選書了。


獎項是頒給作品品質的,但並不是所有品質優秀的繪本都適合親子閱讀。


而未獲獎的繪本也大有好書存在。


每個孩子的性格不同,喜好也不一樣,閱讀能力和階段也不同,最瞭解自己孩子的肯定是父母。


所以呢,獎項可以參考,但不要過於執著。選適合自己孩子的書,就是最好的。


還有一些媒體書評,以及民間的評選也值得參考,比如:紐約時報的書評榜紐約公共圖書館“每個人都應該知道的100種圖畫書”等等。


日本還有一個“圖書館裡被翻得最爛的圖畫書”評選,一聽就很有意思,這樣的書一定是孩子喜歡的,比大獎更適合買回家吧。


四、作者


根據作者買書也是一個選書方向,羽佳覺得我們可以有兩種思路。


一種是,如果孩子喜歡某一位作家,我們就讀他的所有作品。


《共讀繪本的一年》裡,幼兒園的佩利老師跟一群5歲的孩子讀了一年的李歐·李奧尼,收穫頗豐。

深度 | 如何給孩子選書才能最大限度避坑 避雷

孩子們對故事的理解,深刻到令大人震驚的程度。


但這種閱讀,只適合最優秀的大師作品,還要他的作品不重複自己,每一本都蘊含更深遠的意義。


還有一種,是每一位優秀大師的代表作,我們都找來讀一讀。


羽佳更偏向第二種。因為這意味著接觸更多的作家,更多的風格,而且“代表作”一定是最能代表這個作家的最優秀的那些作品,所以我們讀到的,必定是精品中的精品。


下面羽佳就寫下一些名字給大家參考,篇幅有限就不多做展開了。


比阿特麗克斯·波特

李·伯頓

李歐·李奧尼

艾瑞·卡爾

約翰·伯寧罕

安東尼·布朗

大衛·威斯納

大衛·香農

大衛·盧卡斯

莫里斯·桑達克

羅伯特·麥克洛斯基

芭芭拉·庫尼

蘇斯博士

帕梅拉

莫·威廉斯

託芙·揚松

喬恩·克拉森

瓊·穆特

西德尼·史密斯

威廉·格利爾

佐佐木洋子

林明子

五味太郎

宮西達也

佐野洋子

安野光雅

巖村和朗

松岡達英

……


兩種模式完全可以結合,每一位大師的代表作都讀,遇到特別喜歡的作家就全讀,這樣是不是就完美啦?


關於獎項和作者,有機會羽佳會另外寫一篇文章詳細講述,今天就說這麼多。


前面我們說到“主題閱讀”“需求閱讀”,還有一種閱讀方式,可能更簡單,家長更省力,這就是“訂閱閱讀”。


很多童書品牌推出了類似“會員年卡”的活動,訂閱兒童期刊也屬於此類。家長們花一年的錢,就有適合孩子的讀物定期寄到家裡,省了不少選書的時間。


羽佳過去不太贊同這種模式,雖然家長解放了,但只選擇一個或幾個品牌,孩子可能失去了很多閱讀其它好書的機會。


後來在上海書展,羽佳跟一位老師聊過之後,觀點有所改變了。


我們的市場上,每年僅新出版的童書就有3萬種,加上已出版的童書,這已經是一片汪洋大海,想把所有好書都看完,是不現實的。


貪心並不可取。


在孩子的學前階段,讀過200-400種書,就已經夠了。哪怕他讀到的只是一個品牌的童書,只要這個品牌靠譜,就能夠滿足閱讀的多樣需求,因此也沒什麼可遺憾的。


只要我們沒有荒廢時間,一直在堅持親子閱讀,我們就做到了該做的。


當然,童書品牌的選擇應該是那些優質的品牌,比如讀小庫,奇想國等等。


關於童書品牌,羽佳再另寫文章詳細說吧。


(不知不覺挖了好多坑……)


今天文章超長,感謝讀到這裡的你。


最後羽佳想提醒大家的是:孩子才是閱讀的主體,無論我們怎麼選書,孩子感興趣才是首要的條件。


今天的內容就這麼多,歡迎大家留言交流!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