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瘋朋友圈的「黑人抬棺」,把我看哭了。

笑瘋朋友圈的「黑人抬棺」,把我看哭了。


最近,相信已經有不少人被一段「黑人抬棺」的視頻刷屏。


視頻裡,這7位黑人老哥頭戴禮帽和墨鏡,穿著得體的黑色西裝,蹬著鋥亮的小皮鞋。


笑瘋朋友圈的「黑人抬棺」,把我看哭了。


他們肩上扛著棺材,可是卻坐在地上歡樂地拍著手;甚至是面帶微笑地,抬著棺材在眾人面前歡樂起舞。


笑瘋朋友圈的「黑人抬棺」,把我看哭了。


你敢相信,這是一場我們印象中嚴肅的葬禮嗎?


很多人以為又是哪裡出的什麼惡搞段子,但當他們發現這真的是葬禮上的環節時,瞬間引發巨大爭議,有許多人紛紛留言說:


“死都不得安生?”

“黑人就是一群奇葩!”

“這不是在開死亡最大的玩笑嗎?”

……


其實在加納,這樣的葬禮早已稀鬆平常。


See That My Grave Is Kept CleanB.B. King - Ladies And Gentlemen… Mr. B.B. King

笑瘋朋友圈的「黑人抬棺」,把我看哭了。


當兩種截然不同的喪葬文化和價值觀開始發生極大的碰撞,有人吃瓜玩梗,有人劈頭蓋臉大罵,而有的人,開始討論生與死。


人終有一死,我們應該以什麼樣的態度面對死亡?比起死亡,更可怕的是什麼?


笑對死亡,也許正是為了更好地活著。


笑瘋朋友圈的「黑人抬棺」,把我看哭了。

來源 | 桌子的生活觀(zzdshg)


01

「黑人抬棺」是對死者的褻瀆嗎?


其實在加納,「黑人抬棺」這樣的葬禮已經很平常了。

在加納人的人生中,只有兩件事不能迴避,一是去教堂,二就是舉行葬禮。由此可見葬禮在加納人心目中的分量。


所以不只是「黑人抬棺」這種歡樂的喪葬舞蹈,甚至連棺材都可以花錢“特別定製”。

尼日利亞的媒體曾經報道過一則有趣的新聞,當地的一位富翁過世後,他的遺體被裝進了卡通形象的獅子王造型的棺材裡。


結果他的好友看到後,氣憤不過,就跑去投訴了殯儀館的工作人員,認為他們這是對死者的不尊重。

但得到的回答卻是:“這是他生前要求的,他是有錢人,有權利要求這樣”。


這種花式棺材,是需要花費不菲的代價才能享受的。在加納,如果不是有點家底的家庭,一般都還負擔不起這種花哨的棺材。


有人喜歡吃魚,於是找棺材店定製了大魚的棺材:


笑瘋朋友圈的「黑人抬棺」,把我看哭了。


有人對可樂情有獨鍾,連去世時候的棺材也要定製成可樂的樣子:


笑瘋朋友圈的「黑人抬棺」,把我看哭了。


還有人喜歡在天空飛翔的感覺,就給死後的自己定製了一架“飛機”:


笑瘋朋友圈的「黑人抬棺」,把我看哭了。


加納人的棺材各種造型應有盡有,人們會盡可能地滿足死者生前的願望。

加納的棺材鋪甚至還會在當地組織“棺材製作評比大賽”,看看誰家制作的棺材最有創意,最符合顧客的要求。

於是,你會看到他們在葬禮上抬棺舞蹈,會看到他們為死者定製各式各樣的棺材,甚至會看到他們在葬禮上互相玩笑,但就是看不到悲傷和眼淚。


笑瘋朋友圈的「黑人抬棺」,把我看哭了。


因為在加納人的眼中,死亡並是非生命的終結,而是新的開始。

所以對他們而言,葬禮並不是多麼悲傷的事情,反而是件比婚禮和生日更隆重的事。


笑瘋朋友圈的「黑人抬棺」,把我看哭了。


02

死亡並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


因為生死的不同觀念,不少中國人很難接受加納這種抬棺舞的葬禮。

因為在我們的價值觀中,死亡必須是悲傷的、不幸的,葬禮必須是嚴肅的,而加納這種輕佻的葬禮,是對死者的褻瀆。

在我的記憶中,對葬禮嚴肅的氛圍記憶尤深。

小時候參加葬禮,爸媽帶著我走過很遠的山路,一大堆人圍著一個老人,前排的大人神情悲痛,後排的孩子放聲大哭。

有專門殯葬樂隊在演奏哀歌,送葬的隊伍拉得老長,孝子幾步一跪,一跪就要喊一聲墓碑上的名字,喊他回來,喊他不要走。


笑瘋朋友圈的「黑人抬棺」,把我看哭了。


葬禮上的每個人,都穿著顏色灰暗的衣服,很少能見到一抹彩色。而大家選中的墓地,更森冷安靜。


於是,死亡就成了我們的禁忌的一部分,不吉利,不能談也不敢談,必須嚴肅、必須悲傷。


可是我們認真想想,如果我們對死亡的認知方式只是這樣單一的方式,我們究竟會失去什麼?


笑瘋朋友圈的「黑人抬棺」,把我看哭了。


記得爺爺去世時我才 6歲,在葬禮上,我被大人們訓斥,不能哭鬧,不能做任何不吉利的事情,甚至在以後很多喜慶的節日,爺爺的名字不能提,也不能說。

於是爺爺在很多年之後變成了我記憶中的一個符號,甚至與死亡、葬禮、不吉利的東西劃成了一個等號。

從不能提他的名字開始,從他的墳墓在人跡罕至的地方開始,從一次次減少的祭拜開始,我慢慢開始忘記他了。

後來有一次在餐館,偶然聽到了一盤菜,叫百合炒肉片。猛然之間我就想起了爺爺在生前每年都會種一大片的百合,然後把這些百合拿出去賣,而他最喜歡做的一道菜就是百合炒肉片。

就在那一瞬間,我對他的那種思念和傷感,如同排山倒海般傾瀉出來,我還恍惚想起細節,爺爺曾經教會我識字、背古詩,還有十以內的加減法........

但是,我發現自己竟然忘記爺爺長什麼樣子了。

笑瘋朋友圈的「黑人抬棺」,把我看哭了。


我感覺特別愧疚,特別難受。

原來,真正可悲的不是死亡,而是我們把逝去的人遺忘了。

就像《尋夢環遊記》的一句臺詞:死亡並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


是的,真正讓我們悲傷、痛徹心扉的不是死亡,而是遺忘。所以,對於逝去的人,我們的情緒是悲傷或嚴肅或鼓盆而歌,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有沒有記住他。


笑瘋朋友圈的「黑人抬棺」,把我看哭了。


有人說:人這輩子一共有三次死亡:

第一次是你的心臟停止跳動,從生物的角度來說,你死了。

第二次是在葬禮上,認識你的人都來祭奠,你在社會上的地位就死了。

第三次是在最後一個記得你的人死後,那你就真的死了。這被稱為終極死亡。


從此,不會有人知道你來過這個世界。

《道德經》說:死而不亡者壽。就是說這個人雖然死去了,但是他的精神一直在影響著我們,我們還能夠記住他,那麼他就是長壽的,永存的。

如果死亡成為了禁忌,成為了不吉利,那麼遺忘就會隨之而來。


笑瘋朋友圈的「黑人抬棺」,把我看哭了。


03

比起害怕死亡,更可怕的是什麼?


作家張麗鈞講過她的一段旅行經歷,那時她在德國旅行,早上起來散步時突然發現離旅館不到100米的地方竟然是一個墓園。

和她同行的旅客紛紛痛罵導遊黑心,給他們安排這樣“不吉利”的地方。但是那家旅館裡,還住了許多同樣在那裡旅行的德國人。


據當地人說,德國的墓園大多都建在城鎮的黃金地段,人們住在哪裡,墓園就可能建在哪裡。當地人根本不害怕死去的人,他們甚至願意和墓地裡的人朝夕相處。


他們的墓園裡,每隔幾步就安放了一張供路人歇腳的長椅,不曾遺忘那些逝去的人,感覺他們只是換了一個方式活在我們身邊。


我覺得這樣的觀念真的很好,對於死亡,我們不妨重新換個方式去認識它們。


笑瘋朋友圈的「黑人抬棺」,把我看哭了。


生命就是一條單行道,從出生那天起,我們就是在一步一步走向死亡,無人例外。人這一生中,只有死亡是確定無疑的事。


於是,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名人,早就想通了這一點,他們活得比誰都灑脫,這一點在墓地的墓誌銘上也體現得淋漓盡致。

海明威的墓誌銘是:恕我不起來了。


笑瘋朋友圈的「黑人抬棺」,把我看哭了。


蕭伯納的墓誌銘是:我早就知道無論我活多久,這種事情還是一定會發生。


笑瘋朋友圈的「黑人抬棺」,把我看哭了。


羅伯特·弗羅斯特的墓誌銘是:

我和這個世界有過情人般的爭吵。


笑瘋朋友圈的「黑人抬棺」,把我看哭了。


除此之外,還有這樣的:


笑瘋朋友圈的「黑人抬棺」,把我看哭了。

走開!老子在睡覺!


笑瘋朋友圈的「黑人抬棺」,把我看哭了。

臥槽!這下面好黑!


笑瘋朋友圈的「黑人抬棺」,把我看哭了。

還有的就是一根豎起的中指。


這真的是一種很酷的生活態度,直到死亡的時候也不會改變。


其實比起害怕死亡,我們更應該害怕的,是自己未曾真正活過。


在我身邊經常能看到很多二三十歲的年輕人,明明正當大有作為,卻常常很喪地感嘆自己“老了”;甚至有人說:有的人25歲就死了,75歲才埋葬……


是的,我們每個人都怕老怕死,變老和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但在變老的路上,有的人活得疲憊,老氣橫秋;有的人卻活得有趣和漂亮。


巴金晚年說:“沒有人因多活幾年而變老:

人老只是由於拋棄了理想。歲月使皮膚起皺,而失去熱情卻讓靈魂出現皺紋。在你心中有一個無線電臺,只要它收到美、希望、歡欣、勇敢、莊嚴和力量的信息,就永遠年輕。”


我們來到這世界,都是握著拳頭,彷彿是說:“整個世界都是我的。”在離開人世時,都是攤開手掌,彷彿是說:“請把我們的手掌填滿。”


用我們的記憶填滿他們的手掌,就是對死者最好的尊敬。


而讓一個人能永遠活在了人們的心裡最好的方式,就是給人們創造美好和希望,愛與勇敢,活出有趣而有價值的一生。


“死亡只是一扇門,它並不意味著生命的結束,而是穿過它,進入另一階段。”


笑瘋朋友圈的「黑人抬棺」,把我看哭了。

- talk -


開放性討論:

你的葬禮會用抬棺舞等歡樂的方式舉行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