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瞭解“黑人抬棺”背後彰顯出獨特的喪葬文化嗎?

讀書與不讀書,人生大不一樣!用Kindle,拒絕打擾,感受沉浸式的閱讀體驗。

“黑哥一笑,生死難料,棺材一抬,人間白來”。

近期風靡社交網絡的“黑人抬棺”視頻,你知道火爆到什麼程度嗎?“黑人抬棺”話題一度登上B站熱搜第一,這七位抬棺小夥兒也被稱為“2020年第一男團”、“新一代死神”!

你瞭解“黑人抬棺”背後彰顯出獨特的喪葬文化嗎?

(圖片來源網絡)

七個身著統一黑西服、頭戴尖禮帽、穿著黑白相間小皮鞋、搭配黑色墨鏡、迷之微笑的黑人小夥抬著一具棺材齊步向前舞動,舞步靈動魔性,棺材一上一下。有網友說尼采的那句,“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是對他們“最好的詮釋”!

還有一部分“哈佛”畢業的文豪網友創作出不少佳句,比如“棺一抬,人一埋,一人一聲古德白”、“初聽不識曲,識曲已是棺中人”

你瞭解“黑人抬棺”背後彰顯出獨特的喪葬文化嗎?

(圖片來源網絡)

但每次意外走紅的段子,都有一個不為人知的出處。

這段視頻所展示的是加納喪葬文化中的一部分,七個黑人抬棺材小夥兒就是來自非洲加納當地有名的送葬隊伍。這隻送葬隊伍的創始人兼隊長是本傑明,他年輕時曾在葬禮上打下手賺錢,後來因為一位酋長去世,他的子女覺得父親生前極其喜歡舞蹈,希望殯葬隊抬著棺材,讓父親入土前再跳最後一次舞。

所以本傑明便組織了幾個小夥子編排了舞蹈,通過舞蹈的形式把酋長歡快的送走,完美地完成了這個任務。同時他的團隊和抬棺舞被越來越多人所熟知,從此這種“黑人抬棺材跳舞”就正式發展起來。後來其他公司看到抬棺舞的流行,也開始模仿,但本傑明的團隊依然是最專業,最高標準的。

你瞭解“黑人抬棺”背後彰顯出獨特的喪葬文化嗎?

(圖片來源網絡)

“黑人抬棺”的火爆也引起了很多爭議,有網友反對這種做法,認為在葬禮跳舞是死者的不尊敬,甚至上升到種族歧視的言論。要知道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區都有著不同的風俗習慣,葬禮形式也都有所不同。

比如說中國古代的傳統葬禮習俗有土葬、火葬、懸空葬、天葬、樹葬;古埃及會將去世人的遺體制做成木乃伊;非洲馬達加斯加的麥利那人有翻屍節,就是每隔一至三年都要給屍體翻翻身,出來透透氣, 曬曬太陽;《尋夢環遊記》中墨西哥有亡靈節,他們的文化中死亡只是一整個生命的完結,不代表消亡,輪迴之後,它一定會以更美好的方式,出現在下一個新生,所以他們笑對死亡,在亡靈節期間會擺神龕以紀念他們熱愛的已故親友,歡迎死者的靈魂歸家。

而加納共和國位於非洲西北、幾內亞灣北岸。在西非國家中加納經濟較為發達,主要以農業為主,經濟上以出口可可和木材為主。又因盛產黃金,被稱為“黃金海岸”。加納最出名的地方就是他的喪葬文化,當地的葬禮盛大且獨特被稱為“世界葬禮之都”。

在加納有著濃厚的“視死如生”的喪葬傳統,當地人認為認為死不是人的終結,而是前往祖先世界的一個過程,還代表著亡者得到新生。所以當地人都對葬禮非常重視,他們會耗費大量的資金來舉行葬禮,據不完全統計,加納人的一場葬禮要花費人民幣12萬到15萬不等。

他們有一句諺語:人活一世,最後的獎勵就是死亡,這句關於死亡的讖語在半個多世紀裡,被加納人演繹得淋漓盡致。死亡不單純是一種悲傷的永別,他們除了在葬禮上跳舞之外,還會製作形狀各異的棺材送家人最後一程。棺材匠人會根據死者生前的經歷、愛好、地位、職業等,訂製出風格各異的棺材,因此這也成為一種文化的象徵和精美的藝術品。

比如一位名叫卡內·奎的木匠,在他祖母去世時,老人一輩子的願望就是能夠坐飛機旅行。為了完成這一遺願,卡內·奎親手為祖母量身定做了飛機棺材。

你瞭解“黑人抬棺”背後彰顯出獨特的喪葬文化嗎?

(圖片來源網絡)

還有手機、動物等樣式的棺材

你瞭解“黑人抬棺”背後彰顯出獨特的喪葬文化嗎?

(圖片來源網絡)

你瞭解“黑人抬棺”背後彰顯出獨特的喪葬文化嗎?

(圖片來源網絡)

你瞭解“黑人抬棺”背後彰顯出獨特的喪葬文化嗎?

(圖片來源網絡)

生命的結束並不是真正的死亡,被人遺忘才是。不同的人對待現象有不同的理解的,這也是文化為什麼會傳播的理由,就像喪葬文化一樣會不斷的發展變化,從而展現出新的形勢。

世界各國、各民族的民俗風情各異,涉及到:衣食住行,婚喪嫁娶,節日慶典、禮儀規範、娛樂愛好、風土人情、宗教信仰等各個方面,世界文化具有豐富性和多樣性的特點。

所以今天小K 給大家推薦一本陶黎銘所寫的《中西文化聚焦》,讓大家感受中西文化的不同,感受到各自的魅力所在!

你瞭解“黑人抬棺”背後彰顯出獨特的喪葬文化嗎?

(圖片來源網絡)

“中外文化聚焦系列”目前先行推出的有《中西文化聚焦》、《中日韓文化聚焦》,以後還將推出《中國東南亞文化聚焦》、《中印文化聚焦》、《中俄文化聚焦》等。

本叢書的撰寫注重案例(物態)與評析兩部分的合成。案例選自外國人生活中常常遇到甚至相當熟悉的物品與事件,用這些物品與事件與中國相類似的進行比較,並用通俗的語言加以描述;評析是對感性知識的昇華,以簡明扼要、恰到好處的點評使學習者的知識上升到理論高度,這種點評,不一定給出一個完美的或者是全部的答案,而是給人一個視角,以引起更深的思考。點評的具體內容涉及思維方式、語言文字、禮儀習俗、建築文化、戲劇文化、飲食文化,休閒文化、管理文化、服飾文化、宗教文化、科學文化、婚姻家庭、消費觀念等等

本叢書所講的物態,主要涉及人們在社會生活、生產實踐中遇到的食品、服飾、餐具、樂器、建築、文具、玩具、體育用品等物質現象

作者儘可能地將物態與點評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對物的一系列追問,完成從具體到抽象、從某一個別文化現象進入到深層文化精神的轉變,從而體現不同文化在物質、精神、風俗、制度的具體內涵,使文化比較具有世界的品格。

比如作者對筷子與刀叉的解答:

吃飯離不開餐具,但餐具各不相同,中國人用的是筷子,西方人用的是刀叉。筷子,英語俗稱Chopsticks,前一半Chop有劈斷之義,後一半是stick,意指棍、棒,意思是說兩根劈柴棍。後來中國菜稱Chopsuey(雜碎),人們就將吃中國菜的工具叫Chopsticks。

先秦時代,人們吃飯一般不用筷子。根據《禮記》中的記載推測,當時人是用手把飯送入口內的。後來由於人們在燒烤食物時,不可能直接用手操作,常常從鼎下燃火的那一抱乾柴上扯下兩根乾枝來放置和翻動食物,夾那鼎裡煮的肉,筷子也就這樣發明了。

大約到了漢代以後,才普遍使用筷子。筷子古時候叫箸,(箸的起源至少可追溯到周代。《韓非子•說林上》:“聖人見微以知萌,見端以知末,故見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中國有個成語叫“見微知著”,說的是周朝的箕子從紂王使用“象箸”進餐得出了這將導致追求奢侈、荒淫無度、最終將走向亡國的結論。)後來“箸”演變為“筷”。

筷子的取材十分廣泛,但筷子的長短、粗細,以及一頭方、一頭圓的造型卻基本不變。由於一天三餐離不開筷子,所以不少人對筷子就比較講究。首先是材料珍貴,除了2000多年前的象牙筷和銅筷外,隋唐以後出現了金、銀以及玉石、珊瑚、犀牛角材料製作或者鑲嵌的高級筷子,當然最多的還是竹木筷子。其次是圖案精美。筷子上的花紋圖案種類很多,帝王之家的筷子常配龍鳳圖案,書香子弟和富貴之家的常配文人騷客的詩詞或繪畫。現在中國筷子的種類很多,廣州的烏木筷、北京的雕琢玉筷,福州的漆筷,成都的刻花竹筷,都是很有名的。

在中國人的觀念中,筷子的使用有利於鍛鍊人的體質。日本學者的一項研究表明,當人用筷子進食時,要牽動人體三十多個關節和五十多條肌肉,從而刺激大腦神經系統的活動,讓人動作靈活、思維敏捷,心靈手巧。用一雙筷子夾住飛馳而來的飛鏢、飛彈,是中國功夫中的一個絕活。中國人還常常從筷子中產生聯想,筆直的筷子可喻指人的無私奉獻和寧折不屈的品格。

你瞭解“黑人抬棺”背後彰顯出獨特的喪葬文化嗎?

(圖片來源《中西文化聚焦》)

刀叉是西方人的主要餐具。西方人最初只用刀,早期的刀就是石刀或骨刀,直到鍊銅以後,有了銅刀。鐵刀也是在鐵器出現以後才有的。單獨的刀不像筷,不是嚴格意義上的餐具,因為它是多功能的,用來宰殺、解剖、切割狩獵物或牛羊的肉,到了燒熟可食時,才兼作餐具。因為用刀把食物送進口裡不雅觀,改用叉,用叉叉住肉塊,送進口裡顯得優雅些,叉才是嚴格意義上的餐具。

用叉子吃飯也有侷限,常常要用刀先切割,這樣就開始刀叉並用。當食物呈現在面前,最基本的動作是用叉子壓住食物的左端,使之固定,順著叉子的側邊用刀切下約一口大小的食物後,叉子即可直接紮起食物送人口中。叉子的普及應該是在18世紀。

在此以前,雙尖的叉子,廚房裡早就有了。不過,當叉子在中世紀出現在意大利餐桌上的時候,受到了不少的抵制,牧師的批評是,“如果上帝希望我們使用叉子,他創造人類的時候就不會給他做上雙手的。”有的甚至咆哮說:“那是魔鬼的草叉。”在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歐洲的大多數人吃飯還是用手抓的,有一則記載說蒙田曾做過自我批評,說吃飯時一忙就把手指給咬了。那時的禮儀規定,吃飯的人只能用右手的三個手指抓取事物,否則就是沒有教養的。

我們這個時代可以說是一個大時代,這是一個地球的兩個半邊,兩大民族兩大文化交會的時代,這個大時代讓我們真正清楚地看到人類理性完整的成就,西方有西方的特質,東方有東方的特質。

搜索關注微信公眾號【亞馬遜Kindle】在字裡行間,一起漲姿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