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著歷史課本探尋歷史的痕跡,我在大澤鄉再“見”陳勝、吳廣

聲明:本文為【家有初中生】原創,今日頭條首發。

循著歷史課本探尋歷史的痕跡,我在大澤鄉再“見”陳勝、吳廣

圖片來源:翻拍歷史課本

公元前209年夏,有900多個農民被徵發去漁陽(在今北京市密雲區)戍守長城。他們走到大澤鄉(在今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時,遇上大雨,道路泥濘,被迫停止前行,不能按期到達。按照秦法,戍守誤期要被處死。他們當中的領隊人陳勝和吳廣認為,與其送死不如起來反抗,於是殺死了押隊的軍官,對眾人說:“我們因遇雨誤期,是要被斬首的;即使去戍邊也要死十之六七。壯士不死則已,死要立下大名,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在他們的號召下,大家熱烈響應,決心反抗秦朝的殘暴統治。他們斬木為武器,舉起反抗的旗幟。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爆發了。

循著歷史課本探尋歷史的痕跡,我在大澤鄉再“見”陳勝、吳廣

圖片來源:翻拍歷史課本

這個片段,我們在初中都學習過。這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中,有關秦朝末年大澤鄉農民起義的介紹。大學畢業後,我一直從事初中歷史的教學工作,以上內容在十幾年的教學生涯中已不知道教授過多少遍。但作為安徽人,作為一名歷史老師,總有一個遺憾——沒能去歷史的發生地去尋一尋歷史的味道。

這個願望終於在去年的清明節實現了。趁著假期高速公路通行免費,經歷3個多小時,我來到了中國第一次農民大起義遺址——涉故臺。

循著歷史課本探尋歷史的痕跡,我在大澤鄉再“見”陳勝、吳廣

圖片原創、實地拍攝

該臺略呈覆鬥形,下大上小,上部東西長約70米,南北長約60米;其高,北約5米,南約4米。《史記陳涉世家》載:“為壇而盟,祭以尉首”,即此名涉故臺,“涉”因陳勝字“涉”而得名,距今已有2200年。

循著歷史課本探尋歷史的痕跡,我在大澤鄉再“見”陳勝、吳廣

圖片原創、實地拍攝

循著歷史課本探尋歷史的痕跡,我在大澤鄉再“見”陳勝、吳廣

圖片原創、實地拍攝

循著歷史課本探尋歷史的痕跡,我在大澤鄉再“見”陳勝、吳廣

圖片原創、實地拍攝

涉故臺上有一口老井,當地人叫龍眼井。相傳,陳勝吳廣在這兒揭竿起義後,在臺子上操練兵,七月天,天氣炎熱,口喝難耐,到附近村莊挑水的兵士沒有來到,陳勝把劍往地上一插,大聲喊到:“渴死我也!”劍拔出之後,一股泉水湧了出來,陳勝靈機一動,用劍掘了一個小坑,不多時積滿一坑清水。陳勝捧起一喝,清甜甘冽,不禁大叫一聲:“天助我也!”於是派兵士加深挖大,掘成了一口土井,解決了兵士飲水的困難。從涉故臺到蘄縣,共有七十二個大小不等的谷堆,號稱七十二座連營,連起來看好像是一條長龍,涉故臺是龍頭,這口老井是龍眼,所以稱為“龍眼井”。

循著歷史課本探尋歷史的痕跡,我在大澤鄉再“見”陳勝、吳廣

圖片原創、實地拍攝


循著歷史課本探尋歷史的痕跡,我在大澤鄉再“見”陳勝、吳廣

涉故臺南坡中央有一棵老柘樹,樹幹虯勁,枝條蒼老,婉若一條鱗爪飛揚,軀體彎曲的蒼龍,當地人叫柘龍樹。這棵柘樹歷經滄桑,春天很晚枝條上才冒出嫩葉,直到深秋才結出紅色的果實,狀如小球,甜裡帶酸。

有人說這棵柘樹是陳勝吳廣親手栽植,為的是作個紀念。果真如此,這棵柘樹至少有二千二百多年的歷史。這棵柘龍樹見證了涉故臺的滄桑變遷,成了涉故臺的標誌。

這棵柘龍樹,以其獨特的形象吸引了不少文學藝術家,或用文字讚美,或以丹青描繪。上世紀八十年代,著名作家賈平凹專門從陝西來到大澤鄉涉故臺,寫了一篇散文,讚美了柘龍樹的神韻。

循著歷史課本探尋歷史的痕跡,我在大澤鄉再“見”陳勝、吳廣

圖片原創、實地拍攝

循著歷史課本探尋歷史的痕跡,我在大澤鄉再“見”陳勝、吳廣

圖片原創、實地拍攝


循著歷史課本探尋歷史的痕跡,我在大澤鄉再“見”陳勝、吳廣

我在涉故臺轉了一圈又一圈,用眼睛裡看到的與記憶裡課本中介紹的一一比對,恍惚中彷彿有兩位“革命家”站在柘樹下正臂高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我不禁感嘆:這一土丘包含著驕傲、啟示、反思的黃土,是地球上獨一無二、失之難再的黃土;是中華民族精神、氣質和熱血構築的黃土。因此,考古學家說它是一座墳墓,掩埋了一代暴政;詩人說它如同太陽的殘骸,灼亮了綿綿之夜;歷史學家說它如同一個句號,斷開了一個時代。它以重要的歷史地位光耀世界,乃至今天仍不失獨特的風姿,為國內外各界人士所矚目,觀瞻、考察、慕名憑弔者絡繹不絕,成為著名的遊覽勝地。

聲明:本文為【家有初中生】原創,今日頭條首發。


循著歷史課本探尋歷史的痕跡,我在大澤鄉再“見”陳勝、吳廣

【家有初中生】:專注初中教育,服務學生、家長、老師!歡迎關注、私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