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一壶诗入味,春秋几卷墨留香(木剑诗歌赏析)

山水一壶诗入味,春秋几卷墨留香(木剑诗歌赏析)

山水一壶诗入味,春秋几卷墨留香(木剑诗歌赏析)

文 / 刘丽华(彧儿)

作为一位爱诗懂诗的人,能将身心融入大自然的山水之中,让思绪萦绕于文字之上,纳山川河流于纸墨间,守着一份恬淡与安祥,泼情入诗,静享幽然。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豁达心境的彰显,更是为文为诗之人的人格魅力所在。

山水一壶诗入味,春秋几卷墨留香(木剑诗歌赏析)

英国诗人威廉·华兹华斯认为“所有的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他主张“所有的诗人选用人们真正用的语言来写普通生活里的事件和情境”,而反对以十八世纪格雷为代表的“诗歌词藻"。缘于文字的惺惺相惜与相融相通之处,中国现代诗歌的创作也与之有着相辅相承之法。就从近期的诗歌创作来说,木剑的一组田园诗无论在创作手法上,还是风格上都可以说是独具匠心,深邃豁达,于创作上更斌予了诗歌多层深意。在给人耳目一新之感的同时,更让我们领略到了意象与意象相结合的曼妙之美,充分体现了作者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而且这组诗歌当属田园写景诗的范畴与典范,大气磅礴,无需雕饰却又超凡脱俗,美伦美奂。

山水一壶诗入味,春秋几卷墨留香(木剑诗歌赏析)

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即诗歌在融入作者主观因素的同时,更是由景入情,情景交融的创作手法。木剑的这组诗歌看似由景入手,实则以景寄情,将自己对于所见所闻的景象斌予了灵动性,将内心的情愫融入其中,选用了人们真正懂得的语言,写出了普通人身上的故事与闪光点。由浅入深,以小见大地反映了民生与现实等问题,极具借鉴与品评的现实意义。

山水一壶诗入味,春秋几卷墨留香(木剑诗歌赏析)

屈指算来,接触木剑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他的为人以及在创作风格上的大胆创新是我们有目共睹的。而他的诗歌在一定程度上的造诣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据我所知,木剑接触诗歌的时间并不长,接近两年的时间吧。而就在这近两年的时间里他对于古诗词、现代诗歌等等的熟稔程度令人不禁心生敬意。我曾问过他,是什么样的动力促使你做到如此程度?而他却浅浅一笑,喜欢与坚持是最好的动力。其实想想,也的确如此,一个人将身心交付与自然,让自己与自然界中的山山水水融为一体,一块石,一棵草,一株树,哪怕是一片浮云,一朵野花,一支河流,一段小径等等,世间一切静止或是流动的事物都在其心底灵动起来,赋予了生命的气息,这便是别別致的诗情,更是不朽的诗魂。同时木剑的诗歌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产物,在深度与广度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尤其在描写田园诗歌、平常百姓等方面颇具深意,寄托着自己对于人性的思考以及对于人生探索的哲理思维。

山水一壶诗入味,春秋几卷墨留香(木剑诗歌赏析)

下面就以他最近的一组《只有旧路,横在最初的田头》田园诗做以粗浅分析,让我们在感受其曼妙诗情的同时,更感受其诗在诗之外的豁达心境吧。

一、诗歌不是一种承担而是一种感受。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怎能知道/一个农民的疼痛与酸楚/竟然隐匿在一枚山杏的核中”。这是《只有旧路,横在最初的田头》这首诗歌的第一小节,作者采用平稳且简单的描述娓娓道来,在给人呈现出一种生动的画面感的同时,更令我们心生一种疼痛之感。隐匿于山杏核中的生活,又是一种怎样的疼痛或是酸楚?如果不读这诗,不去用心体会生活,我想我们是万万想象不到这诗外之意以及这文字背后的故事的。当然,这样的场景也激起了作者的创作热情和作为诗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字里行间,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了那种酸酸楚楚、又苦又涩的味道不仅仅是山杏之苦,更是一位饱经生活艰辛的农民既要坚持写作,又要为生活而忙碌的生命之苦。

山水一壶诗入味,春秋几卷墨留香(木剑诗歌赏析)

诗歌不是一种承担而是一种感受,甚至可以是一种感觉。研究现代诗歌的诗人们用自己的感觉替代着语言所能触及的深度。而这深度或许有许多种,有文本深度、意义深度、思想深度等等。但是任何所谓的深度都是建立在作者与读者之间通过言说而产生的心理共鸣的基础之上的。

山水一壶诗入味,春秋几卷墨留香(木剑诗歌赏析)

已无须将生活的甜美或丰盈/摆放在蓝天之下/那些裸露于山间的毛石/伤佛是一腔热血凝成的骸骨"。我们可以想象得到那些杂乱的草,凌乱的石头,参差不齐的树木,以及那些横竖不同的田埂,还有农民额头上那一道道深浅不一的纹路。这些静止的物象,在作者与读者之间便产生了一种深度的共鸣,它们隐于诗歌之外,却又存在于生活之中,继而将生活中一些零散的记忆进行有效的组合,化繁为简,羽化成一种完整的思想,也便成了真正的诗歌。

山水一壶诗入味,春秋几卷墨留香(木剑诗歌赏析)

这一小节的创作手法独具匠心、选词考究。作者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将农民的现实生活与理想生活进行了鲜明的对比,从而将自己的感悟融入文字当中,形成一种诗歌意境上的深度升华。

二、用简洁的语言描写生活中的平常事件

已无须说出幸福或未来/那一排排望不到尽头的田埂/多像千磨万击的雕塑/冷峻、嶙峋、阴冷”。那一排排望不到尽头的垄沟,溢满了生活的沧桑与农民的无奈,也彰显着那些无尽头的劳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却又无尽无休。而冷埈、嶙峋、阴冷这三个词汇的运用,更凭添了诗歌的广度与深度。让读者在感受着诗歌的深邃意境的同时,更深深地体会到了农民生活的隐忍与无奈。

山水一壶诗入味,春秋几卷墨留香(木剑诗歌赏析)

其实,一首真正的优秀诗歌作品并非简单的诗歌词藻或是陈词滥用,而是生活中真实的语言所营造的语境挥写而成的。诗人创作诗歌的目的是意在以诗歌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对于生活、生命以及人性的思考与探究。是诗人将自己对于生活的感悟加以精心的创作技巧揉合而成,从而阐述一种观点,一种思想性与艺术性相融合的本真,更是作为诗人的社会感与责任感的深刻体现。

山水一壶诗入味,春秋几卷墨留香(木剑诗歌赏析)

而那些/站立于陌野的朽木/仿佛是一位不倒的逝者/他好象要说出/活着的痛和死去的伤”。这一小节中作者将朽木寓以人性化,用它去感应心灵,去体会一种别样的思绪。从而将作者的思想引伸到一定的高度,进入到一种超乎寻常的境界中去感悟生活,感受人性的真谛。到这里,我们便不难看出木剑对于生活的真正理解,以及这理解背后的深刻体会与忧思冥想。当然我们由此更能想象得到作为一位真正的诗人对于诗意的真正诠释。正如华兹华斯所说"一切知识的开始和终结,同人心一样不朽”而诗人则是“人性的最坚强的保卫者,是支持者和维护者,他所到之处都播下人的情谊和爱。"所以说,写诗容易,但能写出使读者辨别出孰高孰低、孰好孰坏的诗歌这还真的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能力呢。

山水一壶诗入味,春秋几卷墨留香(木剑诗歌赏析)

三、功夫在功夫之外的创作理念

这首诗歌中在山杏、毛石、田埂等段落描写的铺垫之下,作者将诗歌的目的与主旨最终呈现出来。我们说一首好的诗歌不是用固有的文字来说话,而是用心、用灵魂、用真实的情感书写出来的。而对于文字来说,它只不过是技巧创作上种形式的堆砌,或是一种零散意义上的组合而已。

山水一壶诗入味,春秋几卷墨留香(木剑诗歌赏析)

风吹着曼陀罗/矢车草和狗尾草/清冷的白霜从她的两鬂走出。她已/无力捧出辽远或深邃/只有旧路/横在最初的田头”。在岁月的路口,我们总有疲惫的时侯,更何况是常年劳作于田间地头,经受着风吹日晒的农家人呢?这一小节当中作者将白发隐喻成白霜二字,农民的辛苦与艰难也便鲜活地跃然于纸上了。当沧桑的过往与生活的困苦并存之际,她已无力捧出辽远或深邃,只有年复一年的旧路,来来往往的行程于生命中回响着。此情此景的描述,我想对于作者来说也是疼痛的吧,那些隐忍于文字背后的伤痛一时间无法倾诉出来,唯有借助于思绪才能一一化解。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农家人生活困苦的一腔忧思与惆怅之情。

山水一壶诗入味,春秋几卷墨留香(木剑诗歌赏析)

此时/她用最原始的微笑/捂住了黯淡的光芒/凝重的过往,捂住了经久不息的火焰/和不愿睡去的渴望”。诗歌的最后一小节作者笔锋一转,将目光所及之物象与物象相互融合,以她原始的微笑,覆盖了所有的伤痛和过往,用胸中经久不息的火焰支撑着生命的热度,让那些体内固有的渴望与期盼重新燃起,从此绵延不绝,久久回响。

山水一壶诗入味,春秋几卷墨留香(木剑诗歌赏析)

结尾两个小节,作者将诗歌由最初的平稳叙述,推向了颠峰的高潮。让我们真正地体会到了如果没有生活的酸楚,又如何能有生命中的渴望,以及那渴望背后生命的传承与延续呢?

纵观全诗,我们不难想象,木剑于整首诗歌的创作过程当中,是本着自己目光所及范围之内的感觉来书写的。同时将自己因着这感觉而生的深思与感悟融入文字当中,寄情于景,又借景抒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深邃的意境,继而用文字烘托出一首独特而新颖的诗作。而且运用了物象与物象相互结合的创作手法,采取中西合壁的方式,把传统诗歌之精华融入到意象派诗歌当中,将意象派诗歌的创作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恰到好处。使作者与读者之间产生了一种默契的共鸣,呈现出一种由心而生的真实感受,以及深邃的思想高度。

山水一壶诗入味,春秋几卷墨留香(木剑诗歌赏析)

木剑常说,真正的诗歌要体现出诗歌的文字美、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和艺术美,更要体现出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并存性,而且二者缺一不可。当然这也就是所谓的功夫在功夫之外的创作理念。正如莎士比亚所说"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这是莎士比亚的名言名句,更是他在艺术天地里自由飞翔,成为ー代艺术大师的秘密。可想而知没有翅膀的鸟儿能在广阔天地里自由飞翔,其功夫自然是在功夫之外的。况且这功夫是不可以走捷径的,而是要长久地坚持与努力才能得来。

山水一壶诗入味,春秋几卷墨留香(木剑诗歌赏析)

在诗歌的创作过程当中,物象与物象之间意象与意象之间要做到相互转换、相辅相承。而且转承关系要自然流畅,不可太随意,更不可太牵强,否则就失去了诗歌的灵性及艺术性。同时在文字的选取与意境的营造上都需要下一番功夫的,否则再好的取材因创作手法不当也可能导致败笔。而木剑的诗歌创作从来都做到了得心应手、相得益彰,并且思维慎密、意境深邃、感情醇厚、大气磅礴,而且极具哲思意味,更富有学习与借鉴意义。同时他更做到了以诗人敏锐的视角,以社会最底层民众的生活问题为切入点,能够以小见大地反映社会现实,也更突出地体现了作为一位诗人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山水一壶诗入味,春秋几卷墨留香(木剑诗歌赏析)

而且作为一位意象派诗人,木剑在诗歌创作道路上的积极探索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在诗歌创作上所取得的成绩也是值得我们的骄傲与自豪!在此,祝福木剑在诗歌创作的道路上佳音不断,成就菲然!并祝愿“山水一壶诗入味,春秋几卷墨留香!”延续无涯,回响无际。

山水一壶诗入味,春秋几卷墨留香(木剑诗歌赏析)

编者按】《山水一壶诗入味,春秋几卷墨留香(散文)》一看彧儿这篇散文作品的题目,山水与春秋,一壶与几卷,味与香,前后照应,犹如“味香俱全"的特色风情佳肴饭店,这"幌"太打眼儿了,也太招人儿了…大气磅礴之感,新颖別致之妙。足可见彧儿具有良好的文学造诣和高超的写作技巧与历练老道的积累。引经据典对诗歌的阐述铺垫,为的是赏析诗歌而树立标准。由赏析概括木剑的最近一组田园诗着墨,对诗人木剑诗歌的创作风格与写作技巧进行了探究。继而,对诗人木剑创作之路的回顾与肯定。对诗人木剑《只有旧路,横在最初的田头》的赏析,道出了:诗歌不是一种承担而是一种感受;用简洁的语言描写生活中的平常事件;功夫在功夫之外的创作理念。诗人木剑的诗作,我也在社团多次拜读,具有独领风骚之特色。彧儿的诗歌创作也是屡传佳音,从这篇对诗人木剑的这组田园诗的赏析,又不难看出其创作诗歌的灵性、悟性,细细品读,字字闪烁,句句深邃,皆是诗歌创作的经验之谈。给读者耳目一新,倍受教益。这是诗人与诗人,文人与文人交流与沟通的好作品!江山文学、东北社团需要这种凝心聚力,谦卑上进、虚心好学,不断求索,勇于攀登的精神!感谢彧儿在百忙中情系江山,情系东北,情系文学的倾情奉献!真情拜读,倾情推荐,共赏美文佳作!【东北风情编辑:黑虎一文】【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61812)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