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孟子都推行仁政,他们的区别在哪?

时代背景概述

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周天子的权威已经渐趋衰落。尤其到了东周时期,各个诸侯国已经在接二连三的内忧外患中失去了秩序,周朝时期建立的文化与制度日趋崩溃,已经呈现出崩塌的迹象。


这个时期,诸侯国之间战事不断,臣弑君王,子戮父亲这种现象层出不穷,造成了一个无法收拾的混沌时代。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孔孟才坚持推行仁政。


在儒家学者的研究中,他们深信孔子之所以编撰《春秋》,就是因为孔子对道德沦丧的社会和摒弃道义的臣子的行为感到极度失望,甚至是痛心疾首的,他力图他理想中的西周制度,重建大义名分。


孔子、孟子都推行仁政,他们的区别在哪?


孔子仁政理想的原由

西周的文化奠基于周文王,这位在中国数一数二的伟人之手,在他的儿子周公旦(文王之子,武王之弟)的手中得以完善。


周公是孔子最为崇拜的人物,他一生的功绩被《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


周公摄政七年,提出了各方面的带根本性典章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长子继承法和井田制。


周公七年归政成王,正式确立了周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这些制度的最大特色是以宗法血缘为纽带,把家族和国家融合在一起,把政治和伦理融合在一起,这一制度的形成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同时,周公参与编撰《诗经》《尚书》等章目,并著有《周礼》。

儒家学者公认的,周公,是商末周初儒学奠基人。


孔子的祖国鲁就是周公的子孙所建,同时孔子将周公作为偶像来崇拜,因此孔子将周公所创设的西周文化视为理想的文化,对其抱有异乎寻常的憧憬。


但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战国时期,西周礼制文化虽然拥有完备的文物制度,但这些都开始崩溃了。


孔子试图复兴周公始创的周朝礼制,拯救混乱的社会。


因此,孔子被看作站在复古立场上的革新主义者。


虽然他的这项革新失败了,但是他幡然醒悟,他后半生就决定将改革社会的梦想寄托在了培育弟子这件事上,广收门徒。


孔子、孟子都推行仁政,他们的区别在哪?


孟子的仁政

孟子出生的邹国邻近孔子的家乡鲁国,大约有10-15公里左右的距离。


对于孟子的前半生,我们了解的很少,我们了解孟子大多是来源于《孟子》这本书,而《孟子》中的孟子本人,那时已经是一名成熟的思想家了。


孟子经常在齐国都城临淄的稷下,参与辩论。


那时的齐国是当时的霸主,而齐威王是开明君主,非常支持这种思想的碰撞,在这个地方专门建了一批住宅,让四方的学者和思想家居住。


那些有名的思想家由政府来提供生活保障,他们可以在广场上开展自由的辩论,可以说这种“百家争鸣”的自由辩论对孟子的思想影响很大。


其中,以孔子的弟子子贡为师的齐国儒家一派,在齐国成为主流思想,即齐学,对孟子的影响很大,特别是齐学中,有关《春秋》的解释。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一个新兴的阶层“士”,这个阶层的人多为贵族的家臣,他们之中有出书立著的学士,也有士为知己者死的勇士,也有为国君贵族献计献策的谋士。


在这些“士”中,孟子、韩非子、墨子、荀子、张仪....等许多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都希望通过建立的思想认知来形成新的社会秩序。


公元前314年,齐宣王趁着燕国内乱,一举进攻燕国,杀死燕王哙,攻陷了燕国的首都。当时孟子是齐宣王聘请的高级顾问(同时有老师的身份),齐宣王就攻打燕国以及占领燕国后如何继续占领一事向孟子请教。


孟子的对于攻打燕国一事是支持的,尽管孟子加上了一个前提:“如果燕国的人民支持的话”,但对于反对用武力取得政权治理天下,坚持用“仁义”治理天下的孟子来说,这种行为无疑是自相矛盾、难以理解的,以至于成为孟子一生的污点。


可以说,孟子的思想中很大程度是吸收了儒学的思想,同时他也像那个时代的“士”这个阶层的人一样,为了自己的抱负而四处投奔明君,力图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


从这一角度来看,孟子的推行仁政,只是在推广他自己而已,不是说孟子“强行安利”儒家思想,而是说,只有明君接受他的儒家思想、他的治国理念,他才能使自己的思想和抱负得以实现。


孔子、孟子都推行仁政,他们的区别在哪?



以上就是我对孔孟二人在强推“仁政”的一些见解,感谢您的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