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孟子都推行仁政,他們的區別在哪?

時代背景概述

從“春秋五霸”到“戰國七雄”,周天子的權威已經漸趨衰落。尤其到了東周時期,各個諸侯國已經在接二連三的內憂外患中失去了秩序,周朝時期建立的文化與制度日趨崩潰,已經呈現出崩塌的跡象。


這個時期,諸侯國之間戰事不斷,臣弒君王,子戮父親這種現象層出不窮,造成了一個無法收拾的混沌時代。


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孔孟才堅持推行仁政。


在儒家學者的研究中,他們深信孔子之所以編撰《春秋》,就是因為孔子對道德淪喪的社會和摒棄道義的臣子的行為感到極度失望,甚至是痛心疾首的,他力圖他理想中的西周制度,重建大義名分。


孔子、孟子都推行仁政,他們的區別在哪?


孔子仁政理想的原由

西周的文化奠基於周文王,這位在中國數一數二的偉人之手,在他的兒子周公旦(文王之子,武王之弟)的手中得以完善。


周公是孔子最為崇拜的人物,他一生的功績被《尚書·大傳》概括為:“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樂,七年致政成王。”


周公攝政七年,提出了各方面的帶根本性典章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長子繼承法和井田制。


周公七年歸政成王,正式確立了周王朝的嫡長子繼承製,這些制度的最大特色是以宗法血緣為紐帶,把家族和國家融合在一起,把政治和倫理融合在一起,這一制度的形成對中國封建社會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同時,周公參與編撰《詩經》《尚書》等章目,並著有《周禮》。

儒家學者公認的,周公,是商末周初儒學奠基人。


孔子的祖國魯就是周公的子孫所建,同時孔子將周公作為偶像來崇拜,因此孔子將周公所創設的西周文化視為理想的文化,對其抱有異乎尋常的憧憬。


但是,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尤其是戰國時期,西周禮制文化雖然擁有完備的文物制度,但這些都開始崩潰了。


孔子試圖復興周公始創的周朝禮制,拯救混亂的社會。


因此,孔子被看作站在復古立場上的革新主義者。


雖然他的這項革新失敗了,但是他幡然醒悟,他後半生就決定將改革社會的夢想寄託在了培育弟子這件事上,廣收門徒。


孔子、孟子都推行仁政,他們的區別在哪?


孟子的仁政

孟子出生的鄒國鄰近孔子的家鄉魯國,大約有10-15公里左右的距離。


對於孟子的前半生,我們瞭解的很少,我們瞭解孟子大多是來源於《孟子》這本書,而《孟子》中的孟子本人,那時已經是一名成熟的思想家了。


孟子經常在齊國都城臨淄的稷下,參與辯論。


那時的齊國是當時的霸主,而齊威王是開明君主,非常支持這種思想的碰撞,在這個地方專門建了一批住宅,讓四方的學者和思想家居住。


那些有名的思想家由政府來提供生活保障,他們可以在廣場上開展自由的辯論,可以說這種“百家爭鳴”的自由辯論對孟子的思想影響很大。


其中,以孔子的弟子子貢為師的齊國儒家一派,在齊國成為主流思想,即齊學,對孟子的影響很大,特別是齊學中,有關《春秋》的解釋。


在這個時期,出現了一個新興的階層“士”,這個階層的人多為貴族的家臣,他們之中有出書立著的學士,也有士為知己者死的勇士,也有為國君貴族獻計獻策的謀士。


在這些“士”中,孟子、韓非子、墨子、荀子、張儀....等許多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都希望通過建立的思想認知來形成新的社會秩序。


公元前314年,齊宣王趁著燕國內亂,一舉進攻燕國,殺死燕王噲,攻陷了燕國的首都。當時孟子是齊宣王聘請的高級顧問(同時有老師的身份),齊宣王就攻打燕國以及佔領燕國後如何繼續佔領一事向孟子請教。


孟子的對於攻打燕國一事是支持的,儘管孟子加上了一個前提:“如果燕國的人民支持的話”,但對於反對用武力取得政權治理天下,堅持用“仁義”治理天下的孟子來說,這種行為無疑是自相矛盾、難以理解的,以至於成為孟子一生的汙點。


可以說,孟子的思想中很大程度是吸收了儒學的思想,同時他也像那個時代的“士”這個階層的人一樣,為了自己的抱負而四處投奔明君,力圖實現自己的理想與抱負。


從這一角度來看,孟子的推行仁政,只是在推廣他自己而已,不是說孟子“強行安利”儒家思想,而是說,只有明君接受他的儒家思想、他的治國理念,他才能使自己的思想和抱負得以實現。


孔子、孟子都推行仁政,他們的區別在哪?



以上就是我對孔孟二人在強推“仁政”的一些見解,感謝您的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