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的那邊》:勇敢地翻越重重高山,終會抵達理想之海

《在山的那邊》:勇敢地翻越重重高山,終會抵達理想之海

十多年後,再次細讀王家新的詩歌《在山的那邊》,除了滿滿的回憶,更多的是對自己人生歷程的一次沉思!也有著對未來,更加期待的美好向往!

小時候,我常伏窗口痴想

——山那邊是什麼呢?

媽媽給我說過海

哦,山那邊是海嗎?

.

於是,懷著一種隱秘的想望

有一天我終於爬上了那個山頂

可是,我卻幾乎是哭著回來了

——在山的那邊,依然是山

山那邊的山啊,鐵青著臉

給我的幻想打了一個零分!

.

媽媽,那個海呢?

《在山的那邊》:勇敢地翻越重重高山,終會抵達理想之海

詩歌《在山的那邊》共有兩部分,第一部分是詩人對山那邊的事物,進行的初次探尋,這是一次充滿了童真的懷疑,以及幻想遭遇破滅的失落。

對於年幼的我來說,第一部分詩是最有價值的。有兩點原因:

一是它與我有著現實的契合。自己在山上放牛的時候,翻越過家門前的好幾座高山,也像詩人一樣,看到山那邊依然是山。

對此,我曾拿著課本向長輩提問,希望從見多識廣的長者那裡得到正確答案。然而,他卻告訴我山那邊是大城市“西安”,大海離這裡還有很遠很遠!

二是詩歌的道理,根本無法在我的思維中暢通地行走。即使老師告訴我,詩中的山象徵的是困難,海象徵的是理想。我也不會去在意,對於從未見過海的我來說,最在意的是探尋現實之海,那片可以撿到貝殼和珍珠的海。

包括我的長輩也沒有見過,如果能夠找到山那邊的海,我將會實現幾代人的渴望。這是小小的我,最值得拿出來炫耀的功績!

因此,我並沒有相信他的答案,依舊很鄭重地把這個問題放在心中,希望有一天可以找到正確答案。

《在山的那邊》:勇敢地翻越重重高山,終會抵達理想之海

如今,想起小時候的自己,會不經意間發出笑聲!並不是覺得那時很幼稚,就像我從不認為詩人“哭著回來”的樣子是可笑的。

因為我很喜歡小時候的我們,小小的心,簡單而純粹,只裝下我們最在意的東西。

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我們的內心總是不斷地被塞進去五花八門的事物。

在山的那邊,是海!

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

今天啊,我竟沒有想到,

一顆從小飄來的種子,

卻在我的心中紮下了深根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過

當我爬上那一座座誘惑著我的山頂

但我又一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因為我聽到海依然在遠方為我喧騰

——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來

一次次漫溼了我乾枯的心靈……

.

在山的那邊,是海嗎?

是的!人們啊,請相信——

在不停地翻過無數座山後

在一次次地戰勝失望之後

你終會攀上這樣一座山頂

而在這座山的那邊,就是海呀

是一個全新的世界

在一瞬間照亮你的眼睛……

《在山的那邊》:勇敢地翻越重重高山,終會抵達理想之海

“一顆從小飄來的種子/卻在我的心中紮下了深根”。是的,詩人的種子,也跑到了我的心中,同時紮下了深根。

十八歲的我,揹著滿滿的行囊,看著火車穿過秦嶺的重重高山,會特別興奮。因為終於可以去山那邊看看,去長輩所說的“西安”探究一番。

跨越了現實之山,剛剛來到西安的自己,對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對這個城市的繁華極度地痴迷,也對大學時光抱有無限幻想。

那時的我,並不知道自己為了“爬上那一座座誘惑著我的山頂”,即將承受著“一次又一次地失望”,也並不知道自己會擁有很多小小的幸福和滿足。

回想起來,這些年,恰如白駒過隙,倏忽而逝。此刻的我,已不再是曾經那個天真爛漫的少年。

已經度過了最初融入這個城市的艱難,也走完了安安穩穩的四年大學,也經歷了最激烈的求職競演。現在,在沒日沒夜的工作中摸爬滾打,只是為了能夠多掙一點錢,能夠減少家庭的重擔,能夠使得生活更加舒適。

《在山的那邊》:勇敢地翻越重重高山,終會抵達理想之海

這些年,最高興的是,我抵達了現實之海。當我看著動車外的一座座高山從視線中疾馳而過,然後是一望無際的平原,最終看到了翡翠般的藍色大海,完成了幾代人的渴望。雖然沒有在海邊撿到貝殼和珍珠,有著一絲小小的失落,但是已經很滿足了。

只不過在為生計拼搏的現實中,我仍舊還沒有抵達詩人所說的理想之海!

走出大山,來到城市,已經很多年了。不斷地在翻越了重重困難之山,它們高低起伏不一。有時難以翻越,甚至跌倒,撞一個頭破血流,會想著放棄。但是想到抵達山頂後,會有小小的幸福和滿足,就會繼續前行。

因為被苦痛纏繞的人生,終究是很難度過的。只有充滿希望,自己才會過得更加快樂。就像詩人每次失望後,聽到“那雪白的海潮,夜夜奔來”,自己乾枯的心靈就會得到漫溼,就會繼續前行。

永遠相信,在百折不撓的堅持奮鬥之後,勇敢地翻越一座座困難之山,終會抵達理想之海,發現全新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