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鋼琴師》影評:朋友,原諒我,我不下船了

人們總是喜歡問為什麼,夏天剛來就開始問冬天,冬天還沒到就開始關心夏天,人們總是喜歡追尋不屬於自己的一年四季。

他孤獨的可怕而偉大,2019年2月9日凌晨一點整,看完了這部2小時49分的電影,在34分鐘的時候,我開始想要拼命地記住這個名字“丹尼·佈德曼·TD萊蒙·1900”。

《海上鋼琴師》影評:朋友,原諒我,我不下船了

愛情的力量終於讓這個孤獨的男人有了見識這個世界的勇氣

電影的開頭是一群人歡呼,從第一個人的眼睛裡閃爍出耀眼的光芒,印在眸子裡的是朦朧卻又無比清晰的美國自由女神像,人們都在大喊“紐約”,我不理解那時的美國,只是感覺那裡閃閃發光,這座城市有林立的高樓有無數的街道,壯觀的背後卻是無限,正是這種無限讓1900感到害怕,想想這真是可怕,在偌大的城市裡,你只能選擇一個人成為你的伴侶、只能做著一種工作,只能住在一條街道的某座房子裡,而這種選擇卻是無限的。

《海上鋼琴師》影評:朋友,原諒我,我不下船了

1900第一次準備下船時認真地看了一遍這個城市,然後決心返回船上,做永遠的海上鋼琴師,那時人們都在好奇,他究竟看到了什麼,他離開時所有人都以為他是為了那個姑娘,愛情的力量終於讓這個孤獨的男人有了見識這個世界的勇氣。

1900為數不多的幾次哭泣

第一次是小時候他的養父丹尼爾去世,第二次就是他和那個著名鋼琴家和他對決的時候,那是他第一次聽到外來的音樂,他流著淚告訴馬克斯他賭那位黑人鋼琴家贏,因為他彈的太好了。這種來自外在世界的神秘力量第一次清晰地觸動他的心靈,那位姑娘的到來第二次觸動了他對外在世界的渴望。

《海上鋼琴師》影評:朋友,原諒我,我不下船了

後來他出去時告訴馬克斯:“我想去聽聽大海的聲音,聽聽它的咆哮,不是在海上,而是在陸地,在別的地方”,他走下船的那一刻抱著一種聽到新的聲音,找尋新的音樂的願望。可當他站在樓梯看這個城市時,沒有其他人閃爍的眼神,有的只是憂鬱,他明白這種無限的神秘並不會帶他創造新的音樂,反而會不斷腐蝕他所固有的領地。

《海上鋼琴師》影評:朋友,原諒我,我不下船了

而那個自以為是的黑人音樂家便是最好的印證,他發跡於紅燈區,創造出了獨特的音樂風格,可是在那場對決中,他過分地想要表現自己,並沒有用自己擅長的音樂,他迷失了,被他的狂妄自大裝扮成了一個所謂的爵士樂發明人。

《海上鋼琴師》影評:朋友,原諒我,我不下船了

最近讀到最感動的話是“我也想成為某個人的堅持之一”,堅持這個詞負擔太重,不是隻有做到一半放棄的才叫半途而廢,所有隻差一秒的堅持也是半途而廢,堅持的結果應該是以死亡為終點。就像1900那樣,在裝滿6噸多炸藥的船上,用手指演奏自己的堅持,然後隨著炸藥和音樂飄零四散。終於他可以被叫做唯一的“海上鋼琴師”。

善良的人最愛開玩笑

電影裡我最感動的玩笑來自兩個人,丹尼爾和樂器店老闆。電影中有一段是丹尼爾教1900識字,1900問丹尼爾:“什麼是孤兒院”,丹尼爾說:“孤兒院就是給那些沒有孩子的大人住的,如果你沒有孩子,你就會被送到孤兒院。”這是一種開玩笑但卻很真誠的說法,在1900心裡,正是因為有了他,丹尼爾才沒被送到孤兒院去。

《海上鋼琴師》影評:朋友,原諒我,我不下船了

1900在第一次見到馬克斯時就問他有孩子嗎,馬克斯說沒有,1900以一種孩子氣卻鄭重地語氣告訴他:“那你很快就會被送到孤兒院去的”。孤兒院這個詞在丹尼爾這有了新的解釋,一個人生命的長度是由孩子來延續的,拋棄孩子的父母才是這個世界的孤兒。

《海上鋼琴師》影評:朋友,原諒我,我不下船了

第二個玩笑是電影中的第三視角樂器店老闆,這是一個精打細算卻愛惜音樂的老頭,有時會覺得他怒氣衝衝、不懷好意,有時又覺得他很是可愛。他收購樂器時會和馬克斯討價還價,完全不尊重他的音樂夢想,會用長槍指著馬克斯,憤怒的咆哮。他也會認真得傾聽馬克斯的故事,將唱片借給馬克斯去找1900,他還會說:“你也不是一個一無是處的人,你有一個很好的故事”。第一次說這句話的人是1900,他告訴馬克斯:“只要你還有一個好故事和一個傾聽者,你就不算真的完蛋”,馬克斯在最落魄的時候再一次聽到了這句話,他憑著這個好故事和傾聽者重新獲得了他的小號,那一刻他不再是一個一無是處的人。

《海上鋼琴師》影評:朋友,原諒我,我不下船了

1900獨白

我已經與這個世界擦肩而過了。

這些年來,彷彿你一直在身旁,愛的越深,就好像沒有愛一樣。

雖然我們互相笑著說著“回頭見”,但我們都已心知肚明“不會再見了”。

反正世間沒人記得我。

朋友,原諒我,我不下船了。

我擔心上帝的名單那裡沒有我的名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