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女孩毕业典礼发言上热搜:能让你与普通人拉开差距的是学习力

01 拥有学习力,就拥有了对生活的掌控力

前几日,清华大学举行了毕业典礼,本科毕业生张薇的发言被推上微博热搜。

清华女孩毕业典礼发言上热搜:能让你与普通人拉开差距的是学习力

这是一个来自于国家级贫困县的寒门女孩,她第一次去省城参加物理竞赛时,实验环节用的是没见过的仪器,当她终于找到仪器开关时,比赛时间已经结束了。

尽管出身贫穷,张薇还是凭借着出众的学习能力,考上了万千学子梦想的清华。

进入清华后,基础薄弱的她常常陷入自我怀疑:微积分作业要比别人多花三四倍的时间,竞选班长不成功,报名实践支队长也失败了,100分的仰卧起坐只能拿到20分。

但张薇没有就此放弃,反而是咬牙坚持,大量阅读专业书籍,抓紧一切时间查漏补缺,弥补短板。

后来,张薇参加了辩论赛,和小伙伴一起获得了“辩论好声音”的冠军。

她的仰卧起坐及格了,当上了班长也开始指导实践支队,还顺利拿到了学业优秀奖学金。

都说寒门难出贵子,张薇却屡屡用行动证明,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努力可以赢得尊重。

而让张薇成功绝地反击的,正是她的学习力。所谓

学习力,就是快速学习的能力,即使让你去到一个陌生领域,也能迅速掌握其中奥妙,成为个中高手。

拥有了学习力,就拥有了对人生的掌控力。

哈佛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话,

“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需要不断地、随时随地地、深入广泛地、快速高效地学习。”

马云也说过

“我并不在乎你是哪儿毕业的,但你得不断地学习,你不能生活在昨天。”

深以为然,在今天,知识老化的速度越来越快,没有人可以依靠年轻时积累的知识一直发展下去,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掌握的技能也不同,我们只有一路摸索调整,才能优化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成为脱颖而出的优秀人才,而不学习,连逆袭的机会都没有。

清华女孩毕业典礼发言上热搜:能让你与普通人拉开差距的是学习力

02 为什么很多人丧失了学习力

知乎上有人问,

“为什么很多人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意吃学习的苦?”

有个高赞回答是,

“大概是因为懒。学习的苦需要主动去吃,生活的苦,你躺着不动它就来了。”

确是如此。

我们的大脑都喜欢沉迷于垃圾快乐,也就是短期快感,做反馈时间越短的事情,越容易获得快感。

这就是为什么更多人愿意在下班后选择玩游戏、看搞笑视频或者玩手机,让大脑能够毫无负担地获得快乐。

相反,学习是具有长期效应的行为,反馈时间长。假设你今天学习了半个小时英文,是不会感觉自己有长进的,只有当你持续学习一段时间后,才会感觉到稍有进步。

清华女孩毕业典礼发言上热搜:能让你与普通人拉开差距的是学习力

当我们的大脑可以快速获得快感时,往往会倾向于放弃思考,安于现状。

而从轻松玩手机到主动学习,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调整过程,不少人是屡屡尝试,屡屡失败,最后干脆放弃。

在心理学上,这叫「习得性无助」,意思是,人如果接连受到挫折,便会感觉自己对生活无能为力,丧失信心,陷入惶恐无助的困境。

不习惯学习的人,即使觉得自己与他人差距过大,但因为不知如何改变,越是焦急越是慌张。

我记得小说《大哥》里有句话很经典:

“人不能过得太舒服,等你满脑肥肠、每天都吃饱混天黑的时候,就离嗝屁着凉不远啦。”

世上没有两全之法,我们不能一边玩得昏天暗地,一边躺着把钱赚了,为了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必须得付出点代价。

03 如何提高学习力

在这个知识爆炸、节奏紧凑的时代,我们又该如何提高学习能力?

畅销书作者艾瑞卡·安德森在《哈佛商业评论》曾介绍过,学习能力高的人往往具有4个特质:志向、自省能力、好奇心和容错能力。

  • 第一,是志向。

作家刘墉说过,“你可以一辈子不登山,但你心中一定要有座山。它使你总往高处爬,它使你总有个奋斗的方向,它使你任何一刻抬起头,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

清华女孩毕业典礼发言上热搜:能让你与普通人拉开差距的是学习力

哈佛大学曾经做过一个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其中,有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且长远的目标。

而25年后,他们的生活状况大不一样。

那3%的人,25年来一直坚持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们几乎都成为了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和社会精英。

那10%的人,大多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不断达成短期目标,生活质量稳步提升,多是从事医生、律师、工程师等。

那60%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中下层,过着安稳但没什么成绩生活。

那27%的人,几乎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失业、落魄是生活常态。

可见,目标对一个人的未来走向影响巨大,没有目标的人生,往往会让人碌碌无为。

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一关比一关险阻,然而,不管遇到什么妖魔鬼怪,凭借着心中的神圣信念,师徒四人依旧成功取得圣经。

我们的一生并不会一帆风顺,在前进路途中总会遇到各种挫折,如果说,我们在启程时候没有设定终点,很容易中途迷失自己,丧失前行的决心。相反,如果心中有远方,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只会把关注点放在解决问题上,而不是郁郁寡欢。

所以,从今天开始,花点时间想想,你理想中的未来是怎样的?是要当一名自由职业者,还是一个高级码农,亦或是创业呢?

  • 第二,是自省能力。

《论语》上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古往今来,能成大事者,都具有高人一筹的自省能力,他们能够客观看待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克服纠正。

清华女孩毕业典礼发言上热搜:能让你与普通人拉开差距的是学习力

晚清名臣曾国藩出身平凡,资质平庸,早年参加科举考试,屡屡失败,甚至还被考官当成反面教材批评,文理欠通。

面对如此羞辱,曾国藩没有垂头丧气,回到家中埋头书房,反思自己多年读书考试失败的原因,寻找文章的不足之处。后来,曾国藩终于摸透了写文的章法,成功考中举人。

此外,曾国藩一直有写日记的习惯,他每天在日记中不断反省自己的缺点,想办法改掉坏习惯,立志学做圣人。

恰是曾国藩多年如一日的自我完善,客观评价自己的水平,才能从极低的起点走到无人企及的高度。

而自省,其实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复盘思维,曾国藩的日记法也是最流行的每日复盘。

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开始复盘,不妨每天花五分钟记录下今天的生活,做了什么事,离目标还有多大差距。

  • 第三,是好奇心。

世界正在奖励有好奇心的人,优秀的学习者永远都有探索世界的欲望。

清华女孩毕业典礼发言上热搜:能让你与普通人拉开差距的是学习力

微生物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某天在在培养皿里培养了一些葡萄球菌,后来,因为外出休假没空看管,他就把这些培养皿放到一旁,等他回来时,发现其中一个培养皿已经被污染,发霉了。

奇怪的是,靠近长霉地方的葡萄球菌都被杀灭了,而没有与霉菌直接接触的葡萄球菌还是好好的。

当弗莱明看到这个异常现象,觉得十分独特,马上开始对这种霉菌进行培养。

后来,弗莱明发现,这种霉菌含有某种抗菌物质,它能够杀灭葡萄球菌和其他细菌,也就是全球第一款抗生素——青霉素。而依赖着青霉素的发现,弗莱明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而如果当初弗莱明没有好奇异常现象背后的原因,青霉素的发现很可能是遥遥无期的。

如果说你觉得自己对生活实在没什么好奇心,觉得是件特别无聊的事情,可以问自己几个好奇问题:为什么其他人觉得有趣?这个技能会对我的工作有什么帮助?

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找到让自己兴奋的点,就能够成功激起我们的学习欲望。

  • 第四,是容错能力。

有人说,自己是完美主义者,无法容忍错误。而真相是,世界是不完美的,无论你怎么努力,错误总会发生,你做的事情越多,越有可能犯错。

重要的是,如果你永不犯错,将永远无法见识人生新的可能性。

清华女孩毕业典礼发言上热搜:能让你与普通人拉开差距的是学习力

研究发现,在获得新技术的早期阶段,如果人们被鼓励犯错,在错误中学习,会有效增进他们的兴趣、耐性和表现。

那些让我们羡慕的精彩人生,都是不断折腾,不断试错来的。

马东,曾经在澳洲学习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在当地找到一份高薪工作,又毅然决然地回国考电影学院。后来,他成为央视主持人,2011年时候,还是央视春晚语言类节目导演,前途一片光明。

2012年,马东选择辞职,加入爱奇艺,担任首席内容官,成为了《奇葩说》的主持人。

2015年,马东成立米未传媒。

恰恰是马东的乐于折腾,给人生试错的机会,才交出一份如此精彩的答卷。

有道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如果不想停止成长,就不能懒惰,不能让自己觉得太舒服,提高学习力是我们每个人都要修行的一门功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