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祥學堂|關於醋的故事(三)

伊麗莎白與醋

美國電影巨星伊麗莎白曾主演《埃及豔后》而聞名於世。影片中的克麗佩得拉七世是古埃及著名的皇后。相傳,這位皇后美麗的容顏與喝醋有關。有一次,皇后與他的情人,即羅馬將軍安東尼打賭,看誰能夠在一次用餐中能花掉更多的錢財。克麗佩得拉就用醋溶解天然的珍珠,一飲而下。結果,她不僅贏得了勝利,還由此而獲得了絕世的美貌。

據當時一位化學家的記載,飲用溶解了珍珠的醋液是克麗佩得拉七世的美容妙法。她不是隻喝了這一次,而是經常不停地飲用。現代研究證明,醋有阻止人體產生過氧化脂質作用,對防衰老有益,經醋溶解出珍珠中貝類硬蛋白成分也有美容功效。這種醋飲料使克麗佩得拉成為名垂千古的豔后。

醋治鼠疫

14世紀時,法國馬賽度鼠疫流行,造成許多人死亡。當時該地有4名盜賊橫行各處,每次作案都大有斬獲。但令人奇怪的是他們從未患上鼠疫。落網後交代,他們偷盜的倉庫、商店總有大量老鼠出沒,他們能平安無事的秘密是:每天以醋作為飲料,以醋漱口、飲用,出外時還用鼻吸醋液的氣味,尤其是在鼠疫發病高的地區,他們會持續嗅聞這種醋味。

據說這種神奇的醋液中還加入了一些草藥和香草。有人推測,這除了混合草藥的藥效外,醋也有殺毒滅菌作用,草藥和醋共同建立了一道殺菌防護牆,防止了鼠疫菌侵入。

醋治燒傷

古時有一員外為做壽,盛宴招待眾賓客。因是冬天,廚師在客廳裡升起四盆大火。為做“糖醋魚”,員外令買來了數十條活魚,特地還購回來一大盆醋。員外有一兒子才5歲,十分淘氣,在院內東跑西跳,嘴裡嚷著要這要那。家中保姆想抱他,哪知這孩子一掙,竟跌進了火盆裡,頓時孩子身上的棉褲燒著了。保姆嚇壞了,又沒有水,她只見旁邊有一盆醋,就什麼都不顧了,於是提著孩子就往盆裡放,火滅了,孩子哭聲也小了。員外夫人急忙上前,脫下孩子的褲子一看,屁股雖燒了幾個泡,但沒破,就蘸著醋把水泡擦了擦,真沒想到,一會兒泡消了,也不痛了,幾天後屁股上竟連一點傷疤都沒有。

後來有人笑道:“稀奇稀奇真稀奇,火燒敷醋泥”。這樣醋就成了一味治療燒傷的良方。宋代孫光憲的《北夢瑣言》中曾有類似記載:一婢抱兒落炭火上燒灼,以醋泥敷之,旋愈無痕”。李時珍也說:“湯火傷灼,即以酸醋淋洗,並以醋泥塗之甚妙,亦無瘢痕。

繳槍不繳醋葫蘆

相傳,有一位山西鏢師保鏢途中路遇強盜,只三五個回合就把強盜制伏。鏢師仁厚,一番良言便放了強人。不想強盜終究是強盜,乘其不備搶了鏢師的槍和醋葫蘆。此時的鏢師怒髮衝冠,一把奪回醋葫蘆,大聲喝道,“強盜,留下醋葫蘆。”這就是在山西很著名的一句俗語“繳槍不繳醋葫蘆”的由來。槍對於一個習武之人來說,無異於第二生命,可這位鏢師在生命和醋之間卻選擇了後者。能把醋看的比生命還重要的,恐怕只有山西人了。

造醋罈壇香

明時有一釀造作坊的財主,為人刻薄,斂財多多,卻喜附庸風雅。時近春節,財主幾次求當地一名士作對聯以光門庭。名士應之,寫了對聯:釀酒缸缸好;造醋罈壇香。橫批為:“酒 醋”兩字,寫得特別開闊。財主喜滋滋樂巔巔地把它張貼於大門之上。正月初一財主還在夢中,大門口己是人聲喧鬧,起來一看,對聯卻變成了:釀酒缸缸好作醋,造醋罈壇香如酒。橫批則加了兩個“不”字,為:不酒不醋。財主一看,氣得直跺腳。

原來該名士得知財主為人,有意作弄,除夕夜在財主的對聯上加了幾個字,使一副原本好好的對聯意思全部反了過來。

汝祥學堂|關於醋的故事(三)

汝祥學堂|關於醋的故事(三)

汝祥學堂|關於醋的故事(三)

汝祥學堂|關於醋的故事(三)

汝祥學堂|關於醋的故事(三)

汝祥學堂|關於醋的故事(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