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歷史上的朝代壽命大多不超過三百年?

翻開歷史書,我們中國的歷史上有多達數十個的大朝代、小朝廷,但他們無一例外,壽命都很難超過三百年。這不禁讓人們疑惑:為什麼無論是強大又或者是弱小的朝代都不能擺脫這一規律?從從方面考察,想要解答這個問題,需要看三個部分。

為什麼中國歷史上的朝代壽命大多不超過三百年?

土地兼併

土地兼併是導致朝代壽命不超過三百年的三大原因之一,但在回答這一問題之前,我們需要先搞清楚一個問題: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土地兼併?

古代中國大多是封建社會,從上到下等級森嚴。這樣做的好處就是,政府能夠在朝代強盛期牢牢地掌控這個國家的一切事情。但也正是因為這個制度太過於嚴苛,反而缺少了適應社會變化的彈性。制度缺乏彈性,但經濟規律卻一直在波動變化當中,所以中國歷史上的每個朝代都不可避免的遇到“制度不適應經濟”的尷尬。

因為制度不適應經濟規律,加上原本就是土地私有化,所以土地就漸漸轉入到了少數人的手裡。在封建社會這個問題幾乎是無解的。

為什麼中國歷史上的朝代壽命大多不超過三百年?

因為土地集中,原本需要為朝廷繳納稅收的人變成了地主家的“奴隸”,而地主在掌握了一定的“奴隸”過後就必然開始想方設法的減少應繳納的稅收,而中央政府也開始逐漸失去對地方的控制。即便有哪個朝代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那些地主也必然會想方設法的去阻撓改革的進程。

重農抑商

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所採取的一直都是重農抑商的政策,所以這就導致了我國古代無論是商業規模還是商業路線規劃都做的極差。在古代的很多時候,糧食總量並非是不夠吃,但因為商業發展緩慢,糧食的流通也相對較為緩慢。富裕地區的糧食無法流通到匱乏地區,人民的心理落差極大,這就難免產生了對朝廷的不滿情緒。

為什麼中國歷史上的朝代壽命大多不超過三百年?

再者,因為重農抑商,官府與商人階級的對立也越來越嚴重,官府同時與農民階級與商人階級對立,這就難免加劇了朝廷的風險。如果說在在朝廷強盛期尚且能夠掌控這種風險,那麼在朝廷衰落期這種風險就必然會失控。

生產力停滯

生產力停滯的表現是多方面的,例如在古代,因為極端排斥工科,所以封建社會的生產工具發展都是比較緩慢的,再比如在古代版圖有限,但相對而言通過擴張所獲得的新版圖卻比較少。人口越來越多,但社會上的蛋糕卻只有那麼多,這就必然導致一些人只能分到很少的蛋糕甚至是分不到蛋糕,社會動盪也就隨之而來。

除此之外,有分析認為,氣候影響也與王朝的壽命有著莫大的干係,例如一般的動盪歲月都是在氣候轉冷的時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