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鋼盔!

我珍藏著一頂帶著破洞和血跡的布軍帽。

1979年2月17日,我所在的邊防部隊某部投入了河口方向的對越自衛還擊作戰,當時我看見七連三排長,我同年入伍的好友霍其軍倒在血泊中,敵人的手榴彈片打進了他的頭顱,營部軍醫流著淚仍在霍排長已冰冷的頭上一圈圈包著繃帶,軍醫哽咽著說,他若有一頂鋼盔,就不會犧牲,不會犧牲。

啊,鋼盔!

1979年前線部隊戰士佩戴軍帽戰鬥(戰地攝影:王達眾)。

我默默忍住淚,撿起霍排長的軍帽,放進我的挎包。我們的國家已建設了30年,可戰士們一旦去與敵人拼殺時,每個人卻得不到一頂起碼的鋼盔。

1984年4月,我部又擔負了收復老山的作戰任務,這次全體將士每人都領到了一頂包著塑料圈的嶄新鋼盔,我撫摸著我的鋼盔,必勝的信念在心中倍增。

啊,鋼盔!

1984年前線部隊戰士佩戴鋼盔戰鬥。(戰地攝影:楊健)

啊,鋼盔!

1984年前線部隊戰士佩戴鋼盔戰鬥。(戰地攝影:楊健)

靠指戰員的英勇犧牲精神,靠優良的武器裝備,我部僅用1小時54分鐘便攻克越軍重兵把守的老山主峰。在長期的防禦作戰中,我部打退了敵人從加強師到小分隊的大小數十次反撲。同年7月14日,在打退敵加強師大規模反撲後,我來到前沿搶救所,在簡易手術檯前看到一頂打破了一洞的鋼盔。團衛生隊長趙大友告訴我,這是三連一個戰士的,越軍炮彈片打破鋼盔後卡在他的頭骨上。搶救所動手術給他從頭部取出彈片後,已把他安全送往後方。趙隊長用手彈著破鋼盔,笑著說,若不是這玩意兒,這個兵早就進麻栗坡烈士陵園了。

我趁沒有人,抱起這個破鋼盔,親吻了一下。啊,鋼盔,你是戰士的守護神。

1988年6月,我執行任務又回到了老山,我驚奇地看到整個戰區已發生了巨大變化:混凝土的坑道、交通壕溝通著各個陣地,能打、能藏、能長期獨立堅守的永備工事遍佈各重要高地。

記得1984年收復老山時,我們的火炮工事都是露天構築,在工事四周堆上沙袋防敵炮襲。射擊時炮位很容易暴露目標,遇敵炮擊時人員不易躲避,防護性很差。如今,老山戰區的重型火炮全進入了大型波紋鋼架支撐的能戰鬥能抗敵炮擊的掩蔽部。我站在大炮掩蔽部前拍照留念,一個胖墩墩的炮兵說:“照吧,照吧,這是我們大炮的鋼盔。”

啊,鋼盔,隨著祖國的騰飛,你將更加堅固。

作者簡介:王達眾,1972年入伍,在昆明軍區14軍陸軍第40師步兵第119團服役。歷任戰士,班長,排長,團宣傳幹事,營副教導員,師政治部宣傳科副科長,科長,政治部副主任等職。參加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作戰和1984年收復老山作戰。多次榮立三等功。本文發表於1989年1月18日《春城晚報》)

啊,鋼盔!

啊,鋼盔!

作者簡介:王達眾,1972年入伍,在昆明軍區14軍陸軍第40師步兵第119團服役。歷任戰士,班長,排長,團宣傳幹事,營副教導員,師政治部宣傳科副科長,科長,政治部副主任等職。參加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作戰和1984年收復老山作戰。多次榮立三等功。

來源:英雄旗幟微信公眾號(原創不易,未經允許不得轉載,照片版權歸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