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山西腹地的孝義古城,城如其名,孝行義舉無處不在。
就拿孝義人的日常吃食來說吧,當地最有名的羊雜湯,一般都燉得爛爛的,就是為了照顧老年人的牙口。
孩子們給長輩買衣服,打聽價格在其次,只問舒服與否、合身與否、好看與否,老人滿意立馬就買走。
孝與義,是這座城千年不變的文化根基。
子承父志 大禹治水
孝河,被稱作孝義的母親河,相傳是大禹治水時開鑿的河流,其名字的由來也有一段故事。
當年,大禹的父親鯀被舜安排治水,但卻因治水不力而被判死刑。
在臨刑之前,鯀叮囑大禹說,是自己治水不力給百姓造成災難,死不足惜,希望大禹能夠繼續治水,還百姓太平生活。
大禹深知治水是一件生死難測的差事,一旦完成不了,很可能步父親的後塵,但為了父親的囑託,大禹毅然走上了治水之路。
在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後,他改變治水策略,順勢而為,用疏導的方法治理水患,最終完成父親
遺願,讓洪水流向了大海。為了紀念大禹治水的功德,當地人建起一座規模宏大的禹王廟。感念大禹的孝心,當地先人便把治水留下的河稱作孝河。
承父母之志,完成先人的心願。自此,大禹治水的故事在孝義人心中播下了孝老尊親的種子,“孝”文化逐漸在這片土壤中生根發芽。
割股奉親 敬德歸唐 天子賜名
孝義原名永安,孝義這個名字的得來,還要追溯到唐代。
唐朝初年,李世民帶兵來到孝義城西的白壁關,與當時鎮守此地的尉遲敬德對峙。
為避戰火,很多百姓四處逃離,其中一個名叫鄭興的人,揹著寡母逃到了山上。
時值隆冬,山上沒有一點食物,久病的母親氣息奄奄,情急之下,鄭興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塊肉,給母親煮湯喝,母親才得以活了下來。
常年的征戰讓生靈塗炭,尉遲敬德聽到鄭興割股奉親的事,“數夜不得寐”,他決定停止殺伐,歸順“以孝治軍、寬仁待臣”的李世民。
貞觀元年,唐太宗李世民有感於鄭興“割股奉親”的孝行和尉遲敬德歸唐的義舉,便下詔改永安為“孝義”,並賜名鄭興故里為“大孝裡”。
耗盡家財 義救鄉鄰
古城十字街中央,高聳著一座始建於漢代的中陽樓,古樓不僅見證著孝義城的繁華,更是古城中的一座精神豐碑。
樓上有一副十對聯十分有名,乃是孝義晚清舉人李元晉所題。上聯:孝為人之本,下聯:義乃君子宗,橫批:行孝仗義。
當地人說,能在地標建築題匾留字的,都是賢達人士,李元晉自然也是。
民國初期,孝義遭受了一場大旱,莊稼顆粒無收,百姓生活陷入極大困境。
在外經商的李元晉聽聞家鄉遭難,便匆匆趕回孝義,想辦法幫助鄉親們渡過難關。
回到家鄉後,李元晉開放自家的糧倉,賑濟災民。很快,自家的存糧就見底了。
見狀,李元晉便又花重金去外地買糧,大筆的投入很快讓李家捉襟見肘,家裡的錢花完了,李元晉便變賣田 產繼續購糧。
在救濟的過程中,災民們領到的都是大窩頭,而李元晉的家人們領到的卻是小窩頭。
對李元晉的做法,族中很多人不理解,哪有自家賑災,自己人卻吃不飽的道理,即使不偏向自己人,至少也要做到不偏不倚啊!
面對家人的訴苦,李元晉講明瞭自己的想法:災民都是受苦人,苦力重,得多吃;自家人苦輕,少吃點也能扛得過去。
就這樣,災荒一連持續三年。這三年裡,李元晉耗盡家財,卻讓大批的鄉鄰得到了拯救,他的善行義舉被孝義百姓記在心裡,至今在古城中廣為流傳。
子欲養而親不待
如今的孝義古城中,“孝行義舉”依舊處處可見。
每逢重陽和小年,張三平都會在自家的飯店裡準備飯菜,免費請城中的老人吃吃飯、聽聽戲。
這樣的活動張三平已經組織了十年,每年兩次,從未改變。
張三平的父母去世得很早,成年後事業有成的他,沒有等到孝敬父母的機會。
每逢年節,看到自己飯店做出的美味佳餚沒辦法端到母親跟前,他的心裡都空落落的。
一年臘月,張三平夢到母親讓他把鄰家老人接過來聚聚,熱鬧一下。
從那以後,每年固定時間請客吃飯,便成了張三平和城中老人的默契和約定。
張三平請老人免費吃飯的事傳開後,孝義城中的人們也紛紛行動了起來,定期為老人免費理髮啊、免費按摩呀、贈送糕點啊等,尊老敬老之風就這樣在古城中延續著。
今晚20:00,走進千年古城孝義,看一座行孝仗義之城。
《記住鄉愁》第七季
播出內容
《孝義——千古繁華地 天下孝義人》
播出時間
2021年3月1日(週一)20:00
播出頻道
CCTV-4 中文國際頻道
【本期編輯:李茜】
來源:CCTV4《記住鄉愁》
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華語環球節目中心新媒體
END
敬請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