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無錫“面祖宗”多?

用筷子抄起,輕輕吹口氣,“吸溜”一聲嗍進嘴裡。在中國,麵條至少有千年歷史,人們對面條的喜愛也可以說是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無論南北,幾乎每個地域都有自己的特色麵條。愛吃的無錫人當然也不例外。

為什麼無錫“面祖宗”多?

  一碗麵,喚醒一天的活力

  無錫人的早晨,是從一碗麵開始的。轉眼已經是呵氣成霧的冬天了,一口熱騰騰的湯麵能瞬間解開氣溫設下的“封印”,喚醒一天的活力。

  小晚從小就愛吃麵,記得小時候,偶爾家人上班忙碌沒時間做晚飯,爸爸下班後就會去家附近的小麵館打包一碗麵回來,先讓我吃飽肚子。早上起床也會帶小晚去吃早面,然後再送我去學校。

為什麼無錫“面祖宗”多?

  小孩子都喜歡賴床,小晚也一樣,到了冬天更甚,但每到家人告訴小晚今天會帶我去外面吃一碗麵時,小晚的起床速度就會發生質的飛躍。無錫的三九寒冬還是很冷的。這時候大家一起擠在麵館裡,圍著一張不大的桌子吃麵。雖然只是一碗最簡單的三鮮澆頭湯麵,但小晚覺得特別溫暖、滿足。

為什麼無錫“面祖宗”多?

  小時候每到寒假,小晚都會去爺爺奶奶家小住。爺爺很喜歡帶著我和姐姐一大早騎自行車趕到一家老店吃“頭湯麵”。到店門口時天剛矇矇亮,雖然時間很早,但來吃麵的人可不少。爺爺有很多吃麵時認識的好友,大家偶爾吃麵時相遇,天南海北地聊,我和姐姐就坐在一旁,聽得雲裡霧裡,每每回想起來,小晚都覺得很幸福。大約是從小到大家人和生活的薰陶,無錫人愛面真的不用問原由。

為什麼無錫“面祖宗”多?

  無錫的面

  無錫的面,不是拉麵,不是寬面,而是細面。無錫的麵條口感細軟且滑,煮出來絲毫不爛,即使面吃得慢,依舊湯是湯,面是面。無錫面的極致,是銀絲面,一根根細如髮絲,煮麵時用雞湯,麵條吸滿湯汁,軟而不爛。

為什麼無錫“面祖宗”多?

  在卜巖麵館的《錫城面文化考》裡就重點細分了陽春麵的七種做法。即立直、斷生、健面、透面、軟熟、鍋裡爛、板上爛七種。針對不同食客,有不同的做法。通常,人們點面時,會順便說一下面的做法要求,立直、斷生、健面、爛面、軟熟等。斷生是生面進鍋便撈起,一口將面咬斷面芯子還是生的感覺。透面則是將面煮熟透,非但熟透還要軟。

  無錫人吃麵,面澆頭必不可少,可以按喜好選擇各種澆頭,這也是吃麵的樂趣之一。小晚最喜歡的就是三鮮面和鱔絲面。與其他地方面館不同的是,同樣的現炒澆頭,無錫的面澆頭調味基調是濃油赤醬,入口覺甜,咀嚼幾下後,又會有鮮味冒出來。

為什麼無錫“面祖宗”多?

  麵館大賞

  如果說家庭的薰陶、城市的培育讓無錫人的生活從小就與面不可分割,長大後的無錫人依舊對面初心不改,大約是因為無錫的面實在好吃。如今走在無錫的街頭,雖然各色餐飲店花樣繁多,但麵館們的地位依舊屹立不倒。從拱北樓、樓上樓等老字號,到十面春風、面不改色這類的網紅麵館,無錫人可以說是將麵條做到家了。今天,小晚就來說一說自己愛去的那些麵館。

  新萬鑫銀絲麵館,很多朋友都推薦的一家麵館,因麵條爽滑,味道鮮美,在無錫眾多面館中脫穎而出。新萬鑫的湯底有個特點就是不加鱔骨,因為新萬鑫的麵湯以“清”為特色,而鱔骨會使湯底發黑。豬骨、老母雞、肉皮入湯前必須焯水,熬湯時一定要文火慢煮,生薑不能多放,以免遮了湯底的天然鮮香。雞湯銀絲面是這裡的招牌,湯鮮面爽滑,而且量很大,小晚和朋友去只要點一碗麵就夠了。

為什麼無錫“面祖宗”多?

為什麼無錫“面祖宗”多?

為什麼無錫“面祖宗”多?

井梅故里酥麵館,一家因排骨酥面而出名的酥麵館,收穫了無數食客的喜愛。除此以外,他們家的招牌系列裡也出現了不少網紅爆款。蟹粉面是很多人來的必點款,筋道的手打雞蛋麵,新鮮的原料食材,選用肥美的太湖母蟹,據說三隻母蟹僅能得到三兩蟹粉。吃之前一定要拌好,不然容易味道不均勻。吃完麵可以再來一份小圓子,解膩又幸福。

為什麼無錫“面祖宗”多?

為什麼無錫“面祖宗”多?

  樓上樓面館,無錫麵館的老字號了,味道當然沒得說。很多老無錫人早上都會來這吃碗薑絲面,之前在小婁巷的店一開,小晚就去吃了好幾次。現在的樓上樓面館地理位置好,裝修得也很典雅,讓人感覺身處其中吃碗麵是件很舒適的事。魚湯麵,湯底是奶白色的,喝起來很鮮,魚片很嫩,面也挺有嚼勁,寒冷的冬天來碗這樣的魚湯麵可以說剛剛好。

為什麼無錫“面祖宗”多?

  十面春風,春風十里,不如十面春風。十面春風的面款式多,澆頭也多,第一次看菜單的時候小晚險些挑花眼。他們家的麵條勁道,不黏牙,不夾生,爽彈可口,即使是牙口不好的老人、小孩也可以輕鬆咬動。用大骨熬製4小時而成的麵湯,分為紅湯和白湯,適合不同口味人群。小晚最喜歡他們家的響油鱔糊面,以新鮮鱔魚為原料,放入佐料,爆炒而成澆頭,鱔絲皮彈、肉嫩滑十足,濃油赤醬,鮮甜可口。

為什麼無錫“面祖宗”多?

為什麼無錫“面祖宗”多?

  拱北樓,拱北樓面館創辦於1863年,距今有150多年的歷史了,很多人來這吃麵,是為了重溫兒時的記憶。拱北老式麵湯白味鮮,表面油很厚,小晚的面上來之後放了好一會兒才開始吃,面吃起來很軟爛,但一點都不黏糊。

為什麼無錫“面祖宗”多?

  過福來,同樣也是一家老字號,是不少老無錫人的心頭好,但是你知道嗎?作為一家本幫菜館的同時,過福來也是一家優秀的麵館呢。蝦仁乾貝面,澆頭是現炒的,是小晚愛吃的甜口,但又不會膩,麵湯上撒著碧綠的蔥花,單獨喝上一口麵湯,也是很鮮美,清爽而不清淡,麵條有韌勁又滑爽。

為什麼無錫“面祖宗”多?

  功德林,功德林的一天,是從清晨那碗熱騰騰的素澆面開始的。做了幾十年的師傅每天都要下幾百碗。功德林後廚的高湯每天5點就開始煮,淡醬色的湯頭光潔油亮,還飄著芝麻,面浸在湯裡格外精細。澆頭是提前燒好的,放在一旁的櫥櫃裡,荷包蛋、筍乾、木耳、素雞等等都有。一碗麵端上來,湯裡撒著綠油油的香菜,配上可口的澆頭,讓人食指大動。當然啦,還可以加上薑絲和醬碟,一起吃最靈。

為什麼無錫“面祖宗”多?

  夏聯福記麵館,也是無錫面祖宗們經常光顧的老店了。這裡從麵條到湯底都是自家制作,保證了面的品質。麵條每天製作兩次,一斤面加2兩多的雞蛋,除了少許的鹼和鹽,其餘一概不放,新鮮健康。每天早上吃麵的人都好多,滿座時得等上好一會兒。清澈的白湯細面,撒上蔥花,看著就清爽。百葉豆芽,軟糯脆爽,再來碟細薄薑絲,放點糖醋拌一拌,合著麵條一起吃點,還可以驅寒。

為什麼無錫“面祖宗”多?


文章來源:江南晚報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
聲明: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探尋無錫本土歷史、文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通過私信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