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咖啡的资本游戏

庚子年。天干为庚,排行为七。古云:逢七必变。地支为子,排行为一。《说文》:阳气动,万物滋。今天说说瑞幸。


从日产总裁戈恩胜利大逃亡开始,庚子年才过了四分之一,就不知上演了多少大戏。这不,四月才开始又曝出了瑞幸造假事件,劲爆的是还是自己人捅出来的。不争君颇有兴致地翻了翻,网上真是把瑞幸的前世今生扒了个体无完肤(可能还有一点没扒干净)。不过,从模式看,作为商业小白的不争君真心感觉


瑞幸确实是个好故事


瑞幸咖啡故事的最底层逻辑就是中国市场的体量,这也是中国投资界最常讲的故事。

一杯咖啡的资本游戏

(图片源自网络)

关于中国咖啡市场的体量,网上一搜有很多介绍的。比如“咖啡作为世界三大饮品之首,每年在日本、韩国年人均销量约300杯,而世界平均值也在240杯左右。中国咖啡行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也只有人均5杯的水平,未来的发展空间依然广阔。”

我们简单算一下,假设中国的人均年消费能达到世界平均值的一半,也就是120杯,还有24倍的发展空间。中国有14亿人,每年可以消费1680亿杯,如果每杯只赚1块,也就是1680亿。我的天,好多个0!所以市场真的很广阔。

这么大的市场,看谁来分了。据分析,目前国内的咖啡细分市场有四个主要类型:以星巴克、Costa以及太平洋咖啡为首的商务式咖啡厅;以漫咖啡、咖啡陪你为代表的休闲风格咖啡厅;以上岛咖啡,咖啡之翼为代表的简餐式咖啡厅,以及近来逐渐兴起的深入各种单领域的“特色咖啡”。那么瑞幸咖啡走的哪条路线呢?

从百度词条看,瑞幸咖啡是从2017年底开始进入咖啡市场的,从2018年开始,在北、上、天等13个城市试营业。


发布会上,瑞幸咖啡创始人钱治亚就阐述了她的理念:“做每个人都喝的起、喝的到的好咖啡”,希望应用新零售模式,实现产品、价格、便利性的均衡融合,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一个高性价比、购买方便的咖啡选择。在产品上,优选上等阿拉比卡豆,采用全球顶级咖啡机及配套设备制作,并全程直播每杯咖啡的制作过程以监控品质。在便利性方面,通过密布的线下门店布局、高效的线上支付和快捷的物流配送,实现自提、外送相结合。同时,还将开设不同类型的门店来满足用户多元化的需求,比如有满足用户线下社交需求的旗舰店和悠享店,满足快速自提、服务商务人群的快取店,满足客户外送需求的外卖厨房店。


说实话,乍一听感觉想得还是满周全的。不过,


好想法还要有好的运作


瑞幸是怎么运作的呢?

从曝光情况看。瑞幸咖啡及其所属的神州系的手法主要有三招。第一招就是广告轰炸,简称“洗脑”。据说神州系的大老板陆正耀当年搞神州租车的时候,手里拿着8000万的广告预算不知道往哪里投,最初可能还想投电视媒体。当他找到江南春时,江南春大笔一挥,把8000万一分为四,3000万投楼宇,3000万投框架,1000万投机场,1000万投其他。通过打通楼宇、公寓、机场三个场景,定向精准向潜在客户反复灌输观念。经过7个月广告营销,神州租车坐上了行业老大的座椅。经此一役,陆正耀茅塞顿开,其后的所有项目,基本上都是营销先行。


第二招就是拼规模。营销之后,就是快速地推铺规模,这不论是在神州租车,还是在瑞幸咖啡的运作中如出一辙。神州系就不说了,我们瑞幸咖啡。从百度词条看,瑞幸咖啡2017年10月在北京银河soho开了第一家店。然后又请了一众大明星代言。2018年1月1日在北、上、天等13个城市试营业。之后,瑞幸咖啡迅速杀入一座又一座城市。2018年底,就在全国开了2000家门店,平均每天6家店。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末,门店数量为2370家。

第三招就是价格战。从入局开始,瑞幸咖啡就以一个搅局人的身份出现。“首杯免费,买二赠一、买五赠五”、“轻食五折”……凭借高补贴的销售模式,瑞幸咖啡影响力迅速在目标人群中裂变扩散,跟疫情似的。

一杯咖啡的资本游戏

(图片源自网络)


正所谓一招鲜吃遍天。别看这三板斧似乎没什么含金量,可是在商业领域,最简单粗暴的操作往往效果最好。你看脑白金、哇哈哈、农夫山泉、美团、大众点评、携程、嘀嘀……无数商业成功范例莫不是采用了其中一招或几招。而这三招的核心就是钱。没办法,有钱人的生活只能这么简单粗暴!


一杯咖啡的资本游戏

(图片源自网络)有钱人的生活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而瑞幸咖啡正是把这三招用了个遍,用了个透,所以在成立不到1年半的时间,就杀入了纳斯达克。这绝绝对对是刷爆眼球的操作,把看衰瑞幸咖啡的一众人等的脸啪啪啪地打了个遍。

2019年5月17日,当陆正耀带着他的团队在纳斯达克上市现场时,不知道有没有一血前耻、长出一口恶气的感觉。据说2012年他的神州租车也曾想赴美上市。但是在美国路演期间,因为当时先后有三家公司爆出违规操作股票、财务造假等负面信息,以致于美国很多大型基金内部规定,在尚未看清中概股未来发展情况的情况下,暂不投中概股,因此在最后时刻陆正耀不得不选择放弃。

一杯咖啡的资本游戏

(图片源自网络)2019年5月17日瑞幸咖啡在纳斯达克上市现场


然而,奇怪的是,陆正耀当年因为其他公司财务造假吃过了上不了市的亏,这次旗下的瑞幸咖啡既然都已经在美国上市了,


为什么还要财务造假


根据公开的数据显示,瑞幸成立近两年,累计亏损达22.27亿元。其中2017年、2018年、2019年第一季度,瑞幸咖啡的净亏损分别为5637万元、16.19亿元、5.52亿元。简单做个假设,2019年后三季度亏损也与第一季度一样。那么2017年至2019年一共亏损38.83亿。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天地洋”,更多客观解析。

而融资数据显示,瑞幸咖啡2018年7月A轮融资2亿美元,12月B轮融资2亿美元,2019年4月又获得1.5亿美元的投资,2019年05月17日在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时又募集了5.61亿美元。以上加起来总计11.11亿美元,按汇率7算,一共是77亿RMB。

也就是说,扣掉前面所有亏损,瑞幸咖啡账上应该还有40亿左右。如果瑞幸以后每年都以2019年速度亏损,还要差不多2年时间才能亏完。

既然手里还有那么多钱,为什么刚上市就财务造假?而且一下就22亿。如果是套现,上市的时候应该已经套了不少了啊!不合逻辑啊!如果仅看瑞幸数据,可能会越看越糊涂。如果把视野扩大点,可能就会清楚些。因为网上有些已经扒得很深的,这里就不分析了,权且拿来主义用一下。有两点不争君觉得还蛮有道理的:

第一个是关于陆正耀和老朋友们套现的。相关文章频繁举的一个例子是关于神州租车的。神州租车在香港上市仅仅9个月,其早期投资人与创始团队就抛售42%股份,合计套现16亿美元离场。其中,黎辉(陆正耀的老朋友之一)所在的华平资本套现3.96亿美元,去掉2亿美金的投资本金,净赚1.96亿美元。

一杯咖啡的资本游戏

神州系铁三角(图片源自网络)


第二个是关于神州系的大盘子。相关文章有这么说的:神州系正面临增长瓶颈。神州优车已连续三年扣非后亏损,2016年时净亏损达到36亿元,旗下的买买车和车闪贷亏损严重,专车业务刚扭亏为盈。如果不做咖啡,神州系的故事不会好看。 还有这么说的:瑞幸咖啡成功之后,神州系又开始扶持宝沃汽车。一位投资人向燃财经分析,“神州优车要上港股,但是卡很久了,现在推宝沃可能是为了讲新的资本故事。”陆正耀曾计划让神州优车在美股上市,最终因认购不足而未能成功,改而挂牌新三板。

这么来看,瑞幸咖啡财务造假的逻辑可能就说得通了。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神州系的操作模式是就“大撒币”模式,广告轰炸砸钱,疯狂开店砸钱,不计成本补贴培养客户群也砸钱,这种方式在市面上钱多时没问题。该套现套现,该扩张扩张。但有一天市面上的钱突然变少了就麻烦了。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天地洋”。

一杯咖啡的资本游戏

钱是什么时候开始少的呢?网上搜了一下,原来如此。2017年开始金融去杠杆,市面上热钱自然少了。


就像一个家庭有时候看着手里钱似乎挺多的,但这里要用钱,那里要用钱,算一下账突然间感觉就不够了。


钱不够了,就得想办法编故事筹钱了。原来新故事筹的钱自用是妥妥够的,但为了老故事可能就不够了。本来新故事还能继续编,但没想到遇上了这次疫情,怎么也编不下去了。怎么办,要么新老故事一起死,要么死一个。那么该牺牲哪一个?一众车故事中,咖啡的故事似乎是最无关紧要的了,而且已经被盯上了。所以只能是咖啡了。至于为什么是自己人曝出的,这可能更能证明是壮士断腕吧!

所以,瑞幸咖啡的故事虽然好,但可能不过是为了老故事而编的一个新故事。想着想着,怎么突然感觉有点像“为梦想而窒息“。不过,资本的操作模式不是大多如此吗?所不同的是,有的人赶上了时势飞起来了,有的人撑不下去只能”下周回国”了。

一杯咖啡的资本游戏

(图片源自网络)


此外,还有几个问题要想想。不争君瞎猜一下。第一个,接下来瑞幸咖啡和神州系的走势会怎样?瑞幸咖啡虽然被神州系壮士断腕了,不过就像前面分析的,应该是个好故事,而且这两年多砸进去几十亿的钱应该还有点价值,所以退市破产都不是最好的。只要价格合适,有钱的金主关键时刻还是会出手的。而神州系这次被扒得就差底裤了,所以走势有点不妙,还得再看看。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天地洋”。

第二个,瑞幸财务造假问题恶劣吗?肯定恶劣啊。不过不是你想的那样,因为影响了中国公司信誉而恶劣,而是因为班门弄斧而恶劣。要知道,现代公司治理和投、融资制度,都是从西方尤其是从老美那里学来的。人家造假方式经过上百年的不断翻新(有兴趣去翻一下美国公司的财务造假史),早已经升级到很高端了,只是不说罢了。瑞幸竟然用这种下三滥的低级手段造假,还造到祖师爷头上了,换你是老美你不觉得超级恶劣吗?简直恶劣至极。所以一下子就给匿名公司逮住了。

一杯咖啡的资本游戏

(图片源自网络)

第三个,瑞幸财务造假对中国公司信誉有影响吗,会影响中国公司到美国上市吗?对中国公司赴美上市肯定会有影响的。不过对于信誉的影响,不争君认为其实是根本就是伪命题。因为美国公司也好不到哪里去,如果美国公司真的针插不进、水泼不进,那浑水这样的做空机构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因此,大家是半斤八两,彼此彼此。所谓的信誉只不过是资本交易的筹码。没出瑞幸问题,可能其他公司会好上市些,价格高些。出了这个问题,就可以用来卡一卡想上市的其他公司,顺便杀杀价。毕竟上市价格便宜些,到时候人家就多赚些嘛!


庚子年。七一之数,大变之局。相信随着疫情发展,接下来会有更多精彩大戏上演,我等吃瓜群众就搬好小板凳静静地坐着看就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