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這個,你跟孩子的關係可以親密無間

“現在有三個選擇:1說出自己的想法;2寫作業,把這些詞語默寫對;3捱打”

我剛走進房間,就聽到劉大大這樣對牛哥說,而牛哥則一副事不關己的懶樣子,坐在椅子上不說話,這就是捱揍的態度。

這麼溫和的劉大大竟然也對孩子有嚴厲的時候啊。原來是白天劉大大跟牛哥就約定要預習語文的要求,能夠熟悉掌握生字詞,要聽寫的,錯誤率不能超過10%。結果錯誤率竟然接近50%,明顯就是沒用心。最主要是牛哥這個倔脾氣的態度。

過了10分鐘,牛哥依舊不吭聲,劉大大說:“你不選擇,那我就幫你選擇第3個”。劉大大要動手,牛哥肯定是不讓的,就委屈的坐在凳子上哭。

一直以來,我家都是“慈父嚴母”,但這個時候我得做點什麼,不然依據我對牛哥的瞭解,只能捱打的份。

我突然想起了一個詞“共情”,這個詞是我在頭條上無意中看到樊登老師的視頻裡出現的,當時聽得很有道理,就留意下。

“共情”也稱為神入、同理心,共情又譯作同感、同理心、投情等。感覺挺難的,實際操作起來也不難。

我走到牛哥旁邊,我蹲下來,抱了抱他,說:“我知道你委屈了。”牛哥“嗚嗚”哭起來,哭的挺傷心的。我當時沒忍住笑起來了,他看到我笑的很開心的樣子,也笑了,接著又哭了,把我逗得更樂了,說:“10歲了,是個大人了,還這麼彆扭,真的很好笑的。”

我看氣氛緩和了,我就跟牛哥說:“我知道你委屈了,但你爸也很委屈哦。你爸的委屈是你給的,你的委屈呢是自己給的。”牛哥一臉不可置信的表情。

“你是一位將軍,要帶兵去打仗,字詞就是你的敵人,你自己打了敗仗,還耍脾氣。你爸是國王,在你出征前曾問你需不需要幫助,你說不用。結果是你既不練兵,也不研究攻敵策略,就喊口號。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那你覺得你爸委屈不?”

牛哥輕輕點頭。

“那老爸的委屈是誰給的?”

牛哥嘴裡冒出很輕的“我”字。

“那你的委屈是爸爸給的嗎?”

牛哥慢慢的搖頭。

“那你的委屈知道是誰給的嗎?”

牛哥嘴裡再次冒出個輕輕的“我”。

“那現在要怎麼做啊?”

“跟老爸道歉。”牛哥終於說話了,我太難了。

在我的陪同下,來到在客廳坐著的劉大大身邊,牛哥靦腆的跟劉大大道了歉,並且做了自己的選擇。我就又默默的回房間去了,把這空間留給了他們父子兩。

等牛哥去睡覺後,劉大大跟我說,他這樣做的目的一是給牛哥樹立一些規矩,他現在長大了,答應好的事情就是必須要完成的,也希望以後他出差的日子裡,牛哥能夠成為我的小幫手。二是要給我個扮演“慈母”,他扮演“嚴父”的機會,還不忘誇我這“慈母”做的很好,跟他配合的也很好。

家庭就是這樣,一剛一柔,一慈一嚴。孩子能不能跟我們成為無話不說的朋友,在於能不能理解他們的感受。當然這離我們“無條件的愛孩子”還有很大努力的空間。

這讓我想到昨天看的《少年說》裡 的一個孩子,她從小被醫生診斷有臆症,是一種精神障礙性疾病。在人群中就是一個異類,所以她剛上初中時,就以各種理由在家裡呆了兩年,醫生說要多運動,她每天6點起床狂奔幾公里,她媽媽都支持著她,她媽媽還問她有沒談男朋友之類的,她是來感謝她媽媽的,順便也問媽媽“為什麼對她沒有要求?”。

站在臺下的媽媽是這樣回答的:“有些人的青春是拼搏的,有些人的青春是叛逆的,有些人的青春是狂傲的,而有些人的是與眾不同。為什麼一定要跟別人千篇一律呢?”

“我問你有沒男朋友,不是說我支持你早戀,而是在遇到某些事情的時候不要有心結的壓抑自己的方式去處理。”

“我很感謝你孩子,我感覺我現在是最幸福的女人。從小到大,我跟你一起受到身邊親朋好友很多的非議,他們都覺得我對我對你沒有高要求。孩子,我不在意你的成績,不在於你在家待著,還是在學校學習,我願意陪著你做任何你想做的事,並不是我對你沒要求,而是讓你自己去感知生命成長的過程!”

這媽媽真的太偉大了,這才是真正“無條件的愛”。暫時還達不到這樣的格局,至少我們可以先嚐試跟孩子“共情”。

感知生命成長的過程,跟孩子相處之道,是不是自我修煉的過程呢?

長不大的大妞

寫作愛好者

育兒路上的探索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