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时代,如何选择高校和专业?网友:专业才是“王道”

2017年我国公布发展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的名单,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大学共有137所,其中有42所高校进入世界一流高校建设名单,有95所高校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双一流学科建设共有465个。

“双一流”的一个特点是打破“985”“211”的学科特色不明显的困局,打造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学科和专业。自从“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提出,高校内部逐渐淡化“985”“211”,重视“双一流”的建设。

2016年暑假,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上阅读量和转载率都很高的一篇文章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在这篇《读一所名牌大学,到底有什么好的?——从我的耶鲁经历说起》的文章里,作者李柘远以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亲身经历,细数了读“好大学”的种种好处:好大学不只教知识和技能,更教怎么学知识、长技能;好大学好在有好教授、好学生、好校友;好大学等于更好的平台、更多的资源.那么“双一流”时代,如何选择高校和专业?

“双一流”时代,如何选择高校和专业?网友:专业才是“王道”

一、选城市有讲究

暂不提天气、水土等影响因素,城市发展定位决定了它所培养大学生的视野和眼界。北京,中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以及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广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重要的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定位的字里行间,会深深影响在此求学的同学。城市发展定位是一把双刃剑,明确发展方向的同时,也会有欠缺、照顾不到的地方,这也会影响到同学们。但城市发展没有好坏、对错之分,只有适合不适合自己。

二、选学校看特色

对于高分考生,在学校和专业两个因素中应该优先考虑学校,以进入好大学为首要目标。因为不同档次的学校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党政机关、大型企业招聘时,都更青睐更好大学的毕业生。学校和专业相比,学校给个人带来的“品牌效应”会更加显著。更重要的是,大学教育中专业教育只占一部分,相较而言,大学的通识教育水平和整体培养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更加长远。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特色,打个比方,即便是高考分数能上清华和北大的同学,也面临着选择。清华和北大都非常棒,没有谁比谁好。清华培养学生的口号是“又红又专”,适合严谨、务实的同学,毕业后都有不错的去向和发展前景,基本没有选“出格”人生路的。北大则不一样,提倡“自由并包”,同学在校期间参差不齐,既有特别优秀的,也有不尽如意的。这一点也反映在毕业后的道路选择上,有些北大人选择“出格”人生路,新闻媒体曾报道过不少。

三、选专业请慎重

一般来说,由于一本压线考生(一本线上40分左右)没有很大的选择余地,因此就学校和专业两个因素来说,专业选择就显得更为重要。遗憾的是,现实中很多考生都没有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对自身的兴趣、性格认识不够,也无法合理地评估自身的能力优势,在专业选择时往往随大流,盲目追求热门专业,以至于入学后丧失学习兴趣和毕业后就业难的情况出现。那么,应该如何对不同大学的相同专业进行比较,找到其中最好的呢?

“双一流”时代,如何选择高校和专业?网友:专业才是“王道”

1.一流学科高度集中于一流大学,理工类专业居多

从“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的一流专业还是聚集在一流大学里。B类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相对较少,一般只有两三个或者是自定。这些一流专业的学术研究和教学水平,在国内都处于顶尖位置,毕业生的素质和就业状况在行业内也是有口皆碑。选择大学专业的话,首先要参考这个名单。

2.更要关注“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通过了解一些高校的一流学科的院长、学科带头人和本硕博同学,发现:中国高校正孕育着不少特色学科和专业。比如北京语言大学的计算语言学,在这所纯文科的高校,竟然有这样一个招研究生靠调剂、公司招毕业生靠抢与预定的理科专业。还有在北京科技大学这所纯工科的高校,竟然有一个学科排名第一的文科——科学技术史……这些特色学科和专业有一个共同特点:同学们真的不愁找工作!只愁招不到对学科和专业感兴趣的同学!

3.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都具有较强的行业特色

这一点在新增的24所非211大学上体现的最明显(第二、第四军医大学是“211”工程大学,但为了凸显此次医学医药类大学的增加幅度,同时列出)。不仅这26所高校大部分是行业特色明显的大学,就是进入“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的原“211工程”大学,也都是行业特色明显。认清这些大学真正优势的专业,非常重要!可以成为考生专业选择的重要参考。但前提是考生对相应的专业有理性的认知和明确的兴趣。特别是对那些成绩虽不能达到一流大学的录取标准,但又对某个专业有坚定兴趣甚至有志于在该专业继续深造的考生。

教育部直属大学目前共有75所高校,而且此次基本都进入了“双一流”名单。按照教育部要求,每年高校都会公布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继续深造情况。

“双一流”时代,如何选择高校和专业?网友:专业才是“王道”


一流学科中的TOP5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介绍:材料科学与工程(英文名: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缩写MSE)。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制定和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材料科学与工程属于工学学科门类之中的其中一个一级学科,下设3个二级学科,分别是: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研究材料成分、结构、加工工艺与其性能和应用的学科。在现代科学技术中,材料科学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主要专业方向有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耐磨材料、表面强化、材料加工工程等等。

入选30所高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安徽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昌大学、郑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

化学

专业介绍:化学专业培养具备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化学及与化学相关的科学技术和其它领域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受到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训练,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应用研究及科技管理的能力。

入选25所高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山东大学、郑州大学、武汉大学、 湖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新疆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专业介绍:生物学(Biology),简称生物,是自然科学六大基础学科之一。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的科学。生物学源自博物学,经历实验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而进入了系统生物学时期。

入选16所高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内蒙古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河南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山大学、西南大学

“双一流”时代,如何选择高校和专业?网友:专业才是“王道”

数学

专业介绍:数学(mathematics或maths,来自希腊语,“máthēma”;经常被缩写为“math”),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数学家和哲学家对数学的确切范围和定义有一系列的看法。

入选14所高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中南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介绍:计算机专业涵盖软件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入选高校14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新疆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我觉得有自己喜欢的专业,就按照双一流来选。比如你喜欢的专业,在重点高校分数很高,但你很喜欢这个专业,就可以选择一所一流学科的学校,分数一般会比较低一些。

不管是重点还是双一流最终看就业从现实来看,重点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更好一些。一流学科的非重点高校还需要时间去检验。如果能够带动整个学校就业,说明社会对一流学科学校有了认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