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一則新聞吸引了我的注意:
是誰發明了“熱可擦”,黃小快同學的寒假作業基本收宮,姥姥家炕頭寫作業,兩個小時字都沒了寒假快要結束,相必大部分同學都在熱火朝天的趕作業,面對寫幾遍的作業,有的同學會手同時握兩支筆,技藝高超的可同時握三支;面對堆積的作業,寒假沒有做規劃的同學,正奮筆疾書,這個時候,時間就是生命,時間決定了開學後的幸福指數。
然而,在現在的書寫中,越來越多的同學都喜歡用“熱可擦”,什麼是“熱可擦”呢?
就是我們通常使用的可擦筆,這種筆在書寫時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最為特殊的是在寫錯的時候,用買筆時送的一個類似於橡皮的塑料一擦,紙面如新,可以在原來的位置重新寫。
如果在著急找不到附送擦的小物品時,用筆後面摩擦也可以擦掉。
用可擦筆的學生越來越多,為什麼學生都喜歡用可擦筆呢?通過長時間的觀察,我發現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1.用可擦筆書寫可以保持紙面的整潔
2.用可擦筆書寫方便改錯
3.用可擦筆可以增加喜悅感,好多時候我們在做題的時候,老師判完之後會要求學生改錯,用可擦筆的學生直接擦掉在原先的地方改,最後整個紙面留下的都是正確答案
然而,在教學過程中,支持還是反對學生使用可擦筆,到目前為止沒有定論:
支持學生使用可擦筆的一方認為:使用可擦筆方便改錯,有些學生知識吸收能力較弱,同樣一道題需要改3、5遍,如果不使用可擦筆,改完之後,紙面面目全非,校方檢查的時候,會影響到班級分數的反對學生使用可擦筆的一方認為:雖然使用可擦筆很方便,紙面整潔,但是時間久了學生會形成“淺層次思考的”不良習慣作為一名教師,我站“反對使用可擦筆”這一方隊,因為看起來可擦筆小小的利恰恰會導致大大的害:
1.使用可擦筆因為改起來容易,在學生由淺讀過渡到深讀的時候,就會出現一遍一遍改還改不對的現象
2.會讓學生養成自動忽略錯誤的習慣,每個人都希望別人看到自己優秀的一面,當然他自己也不會主動提及
3.在排隊檢查的時候,學生難免會和別人對答案,或者聽到老師在講臺上給學生講的題自己恰好不對,立馬改正
4.最重要的一點是:考試不允許使用可擦筆
大型考試亦或者期末考試,都是不允許使用可擦筆的,試卷的分值包含5分的卷面分,卷面要求整潔,尤其是作文,不能有太多塗抹,平時學生養成了想到就寫,不對就改的習慣,考試的時候反而不知道如何下筆了
監考過程中,我遇到過一個三年級的學生,考前要求使用藍色或黑色中性筆,考試的時候進行文具檢查,發現他帶的全部都是可擦筆,只不過是藍色的可擦筆,問及怎麼不帶中性筆呢?小朋友非常可愛地說,這就是中性筆呀,殼也一樣,比中性筆還高級,寫錯了還能擦呢!
如何正確區分中性筆與可擦筆呢?
下面放兩張圖,對比一下中性筆和可擦筆:
可擦筆最典型的是框住的那個用來擦的部分
其實,除了可擦筆,還有一些和可擦筆一樣弊大於利的用品:
比如修正帶、塗改液、膠帶、修正貼。
我上小學的時候,正流行使用修正貼,那會看著有錢的同學早早買來修正貼,檢查作業的時候,她的作業本和我們就不一樣,簡直太羨慕了!而且一眼望去,在白白的修正貼的方格格紙上寫的字,真是好看極了!
好景不長,我們班主任就嚴禁使用修正貼,學校裡用不成了,我們在週末寫作業的時候,偷著用,偶爾用一兩個,心裡也是美滋滋的,沒想到班主任更厲害,直接令家長檢查學生作業,只檢查是否使用修正貼。
我的媽媽,真的是一位極度配合的家長,在班主任肅整修正貼的風波里,她嚴格檢查,並令偷用的我重新寫作業,即便後來又興起了使用膠帶,我還是被打壓了。
儘管在當時的那個過程裡覺得很痛苦,別人上去檢查都是對的、卷面都是乾淨的,就我塗來塗去,可是在若干年後,回顧這個過程,我發現我寫作文幾乎可以做到一字不改、一字不錯!
現在又有同學犯難了,不知道脫離這些輔助用品後遇到錯誤應該怎麼辦,我來提供幾種方法:
1.寫錯一個字或一個詞,用“"劃去,在旁邊重新寫
2.寫錯一句話,用“——”劃去,在旁邊或下一行重新寫
3.開始答題或寫作文之前,先把關鍵詞在草稿紙上寫下來,回答的時候,邊看、邊想、邊寫
4.日常答題中,改正的時候,可以選擇使用紅筆在旁邊修改,原先答案保留,通過對比,可以發現自己原先的答案有哪些不足
當然,在這裡,我並不是完全反對使用這些物品,只是在學生階段,學生容易形成依賴性,反而在工作中,這些物品能提供大大的便利,一個小錯誤用膠帶、修正帶等粘一下,能拯救一頁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