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汗多,身體有信號!

寶寶出汗多,身體有信號!

很多小朋友都有容易出汗或者活動後汗出明顯的症狀,這時如果稍微不注意受了涼,就很容易感冒,所以家長經常為此很苦惱。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討論一下汗證。

出汗分為自汗和盜汗。盜汗是指小朋友睡著的時候出汗,而醒的時候不出汗;自汗正好相反,主要是白天出汗,並且活動之後或者吃飯的時候汗出明顯增多,所以有的家長會發現自家小朋友吃飯吃的滿頭大汗。中醫上認為盜汗多是陰虛引起,自汗多是陽虛、氣虛引起的。但小朋友出汗往往自汗盜汗同時出現。也就是說,白天活動後或者吃飯的時候出汗明顯,夜裡睡覺時也出汗。此外,體內有溼熱的小朋友也容易出汗。所以,中醫上認為,出汗的幾個常見證型是:肺衛不固證、營衛失調證、氣陰虧虛證和溼熱迫蒸證。但是考慮到大家不是中醫專業,醫學基礎較薄弱,難以將以上四個證型準確掌握,所以我將汗證的臨床表現、伴隨症狀、治療方法做了總結,把汗證分為三個容易理解和掌握的證型,分別是肺脾兩虛證、陰虛有熱證和溼熱證。

肺脾兩虛證是小朋友虛證,我們常說“這個小朋友底子弱、身體虛”就是這個意思,以氣虛和陽虛為主,主要是由小朋友年齡小,臟腑功能發育不完全或者先天身體虛弱引起的,表現為白天汗出,頭頸部、胸背部為主,活動後或者吃飯時出汗明顯,容易感冒,容易累,活動後氣喘明顯等。小朋友身體虛弱,臟腑功能不全,體內陽氣無法收澀汗液,所以容易出汗。

陰虛有熱證是虛實夾雜,主要以肝腎陰虛為主,陰虛容易生熱,所以出現陰虛有熱症狀,陰虛有熱證可以由於久病傷陰或者先天陰虛引起。主要表現為夜間汗出,有時也有白天出汗,伴有身體瘦小、精神不振,容易煩躁,口乾口苦,手腳心發熱等。小朋友陰虛體內生熱,內熱將汗液向外逼迫,所以出現汗出。

溼熱證是實證,多是由於飲食不注意,油煎油炸、辛辣食物攝入過多引起的,這些食物攝入過多容易堆積在胃腸道內,從而產生溼熱,表現為額頭、心胸汗出,汗液發黃,出汗後身體仍熱,口臭、口渴想喝水,小便色黃等。這是因為小朋友體內溼熱太重,將汗液逼迫到體外,出現汗出。

肺脾兩虛證主要是虛證引起,以肺、脾等臟腑的功能虛弱有關,要用“補”的方法治療。所以針對這種證型的小朋友

我們取的治療穴位是補肺經200次、揉肺腧200次以補肺氣,補脾經200次、揉脾腧200次以健脾,推三關200次、捏脊10次增強臟腑功能,揉一窩風100次、拿風池100次祛風止汗。
 

陰虛有熱證是虛實夾雜證,以肝腎陰虛為基礎,虛熱內生為發病原因,所以治療上要補肝腎、清虛熱。

治療方法是:補腎經200次、平補肝經200次、揉腎腧200次、揉三陰交200次以養肝腎,揉二人上馬200次、清天河水200次、退六腑200次清虛熱,揉湧泉200次引熱向下。

溼熱證是實證,應當以清溼熱治療為主,採用清熱和健脾祛溼的方法。

治療方法是:補脾經200次、推三關100次以健脾祛溼,清胃經200次、清大腸100次、清天河水200次、退六腑100次以清熱祛溼,順時針摩腹100次促進胃腸蠕動,幫助溼熱從腸道排出。

除了推拿治療,還有一些外用的藥物可以使用,

下面我們來推薦三個外治方法。

1.將中藥五倍子、煅牡蠣、丁香等量打粉,溫水調成糊狀,貼敷在肚臍或者湧泉穴上,晚上敷早晨取,可治療盜汗;

2.中藥煅龍骨、煅牡蠣打粉,每晚睡覺前外撲皮膚,用於治療自汗盜汗;

3.將中藥五倍子、烏梅和艾葉各20g煮水,睡前給小朋友泡腳或者洗浴,可用於治療自汗、盜汗。

出汗緩解後,小朋友可適當增加鍛鍊,增強身體素質,但切記不可出汗過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