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法國大革命

1789年7月14日,巴黎群眾衝進了巴士底獄。巴士底獄裡只有7個犯人:5個刑事犯,2個精神病人。為了這場戰鬥,圍攻者死了98人,守衛者死了8人左右。

談談法國大革命

☝攻克巴士底獄油畫。其實,巴士底獄並沒有這麼高大,圍攻者也沒死那麼多。吊橋是守衛自己放下來的,革命者

圍攻巴士底獄的這一天,被定為法國國慶日。但其實,這場戰鬥並不是法國大革命的開端,也不是結束,甚至很難說是革命過程中一次重要的事件。

歐洲“雙元革命”

18世紀歐洲革命的源頭有兩個:一是促進生產力發展的工業革命,二是促進人們思想解放並要求制度變革的政治革命。有歷史學家稱之為“雙元革命”。

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的前提,是17世紀以來的科學大革命。在古代,人們只能偶然地獲得一些技術上的突破,發明一些零散的新工具,而這些工具還常常失傳。

談談法國大革命

☝中國古代最著名的科學技術成果之一:地動儀(的現代想象複製品)。真正的地動儀外形、結構、原理,早已失

但在弗朗西斯·培根和伽利略之後,科學的意義得到認可,科學成果被紀錄下來,科學研究團隊建立起來。到了艾薩克·牛頓那裡,形成了經典科學理論,所有的科學門類被這位偉大的學者統一起來,形成了“科學解釋一切”、“科學萬能”的觀點,有力地促進了技術進步。

18世紀,這種進步成果開花結果,促成了以蒸汽機為代表的一系列生產力工具的誕生。

從此,人類經濟發展速度首次突破了年均1%的大關,並且再也沒有長期地處於停滯或倒退,反而呈現出加速發展的態勢。這是工業文明和農業文明的本質不同。

談談法國大革命

☝人類人均GDP的增長情況。在18世紀以前,歐洲和亞洲差不多,但歐洲工業革命後,迅速與亞洲的印度、中

政治革命

與一般說法不同,法國大革命的起因和工業革命沒有多大關係,因為革命前的法國並未經歷過工業革命,仍停留在農業時代。

法國革命的爆發前,相對富足的城市地區已經產生了較發達的手工業,並通過海外殖民攫取了鉅額財富,但農村仍停留在中世紀狀態,並因人口過度增長而陷入貧困。這樣,城鄉差距導致了城鄉矛盾的產生。

談談法國大革命

☝盧梭:人民有權推翻暴政!市民:說得好!農民:這敵基督是要造反吶!

在農村,人們虔誠信教,忠於國王和領主。而在巴黎,反教權、反王權的啟蒙思想已經廣泛傳播,貴族和商人階層對國王的忠誠度下降。加上經濟衰退、糧食不足,導致中下層平民對政府極為不滿。

一般來說,君王的奢侈生活是其權威的象徵,可以強化他的地位。但是,在社會矛盾迅速激化的背景下,從路易十四以來百餘年的森嚴禮儀和腐化奢侈生活迅速引發了社會各界的敵視。

談談法國大革命

☝以生活奢侈腐化著稱的路易十六的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的日漫形象)

法國國王雖然被稱為專制君主,但受制於政治傳統和統治技術,實際權力與日後的極權統治者如希特勒等不可同日而語。舉例來說,路易十六不能從很多省份收稅;幾千家貴族(他們控制了法國大部分的土地)免稅;工商業稅收過低;金銀稅收在價格革命、貨幣貶值的背景下不斷貶值,而糧價高漲又限制了國王採購糧食的能力;他無法控制自治的大學,無法有效干預各省高等法院的司法等等。

當然,相對於此前的法國國王或同期的英國、德國君王,法國王權又大得多。法國國王可以任命各省的省督,通過官僚系統管理地方,不通過三級會議而直接徵收賦稅。

談談法國大革命

☝路易十六:我專制?我連法院和大學都控制不了,我還專制個屁啊。

在1789年前的一段時間,各種國王以外的勢力已經發展起來。啟蒙思想家擁有了人的頭腦,讓市民們普遍接受了王權和教權並不神聖的觀點。法院和貴族擁有自己的權力,農民和商人拒絕納稅。路易十六試圖強化自己的權力,卻遭到各方的抵制。

談談法國大革命

☝雅克·內克爾(Jacques Necker, 1732-1804)。

他於路易十六時期兩次出任財政大臣,替路易十六管理漏洞百出的國庫。第一次,他向公眾公佈了國王對貴族的鉅額賞賜,激化了社會矛盾;第二次,他促成三級會議按人數而非等級投票,保障了資產階級的利益。不愧為國王身邊二五仔

1789年5月4日,路易十六召開三級會議。這次會議從一年前就開始籌備,但因為選舉方法、席位劃分、投票方式等問題,爭執不下。會議開始後,第一、二等級和第三等級爭吵不休,6月17日,第三等級宣佈自己成立“國民議會”,和三級會議分庭抗禮。

巴黎市民還建立了自己的武裝。巴黎市民在國民議會也有代表,在當時的通訊和交通條件下,巴黎市民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整個國民議會,以對抗王權。

談談法國大革命

☝拉法耶特侯爵(Marquis de Lafayette,Gilbert du Motier 17

革命期間,各種謠言和傳聞盛行,在一定程度上支配著各方的行動,特別是平民的暴動行為。比如,國民自衛軍的成立就和國王發動政變的傳聞相關。

7月14日,國民自衛軍聽到傳聞,說巴士底獄藏有軍火。他們就武力攻打該監獄,結果只找到5個刑事犯和2個精神病,並沒有什麼軍火。但是,這個戲劇性事件仍然被作為法國革命的標誌,甚至定為法國國慶,每年閱兵慶祝。

談談法國大革命

☝每年7月14日的巴黎閱兵式是西方國家規模最大的閱兵。

此後,國王路易十六從凡爾賽宮回到巴黎。他承認了國民議會和國民自衛軍的合法性,試圖同革命者和解。8月27日,法國國民議會通過了《人權宣言》,這個光輝的文件和後來發生的革命期間大混亂、大沒收、大屠殺、大戰爭之間形成了諷刺性的鮮明反差。

談談法國大革命

☝《人權宣言》寫得漂亮,但後來革命政府的所作所為實際和《宣言》規定相去甚遠。許多人未經審判或經過形式

巴黎市民對國王的妥協並不滿意,因為國王似乎想把革命限制在改革的程度。他不想把土地分給農民,也不想廢除尸位素餐的貴族制度,並且要繼續掌握全國的行政、財政大權。謠言繼續傳播,據說國王在與外國人一起策劃什麼顛覆革命的陰謀。

更重要的是,巴黎沒有糧食了。農村糧食歉收,農民和商人不願將糧食賣給巴黎人,政府又沒有力量去徵收。10月5日,飢餓的女人們發動了大流行,攻入了王宮,遭到軍隊射擊。矛盾驟然激化。後來,國王再次回到巴黎,與國民議會合作,暫時平息了局勢。

談談法國大革命

☝在那個男主外女主內的年代,女人比男人更快地感受到糧價的暴漲和麵包的不足。她們只好代替丈夫們向國王和

國王之死

既然國王已經和國民議會達成了和解,建立君主立憲制,為什麼路易十六還是在1792年被送上了斷頭臺?這個問題得從國王和國民議會兩方面來看,但佔據主動權的無疑是國民議會。

國王並不想革命。他自己有特權,他背後的人有更多的特權。他要保護王室、貴族和教會,不得不反對革命者沒收他們土地和財產、限制他們權利的措施。更要命的是,他陰謀請求國外的援助,並企圖逃走。

談談法國大革命

☝1791年6月20日,已經當了國民議會一年多人質的路易十六一家趁夜逃離巴黎,想到奧地利去(當時比利

☝1791年6月20日,已經當了國民議會一年多人質的路易十六一家趁夜逃離巴黎,想到奧地利去(當時比利時屬於奧地利),但次日就在巴黎附近的瓦雷納被抓,然後被押回巴黎城。這樣,他並非真正支持革命的事實已經昭然若揭,激進革命派對他喪失了信心,而溫和派仍希望利用他作為一個符號來團結保守人士。

國民議會是個沒多大執政能力的權力機關。一方面,它內部矛盾尖銳;另一方面,他權威低下,無力挽救財政危機。

國民議會想讓民眾自願捐出四分之一財產,但沒幾個願意;他發行紙幣,但紙幣迅速貶值;他徵收土地稅,但稅額太少;最後他只好沒收教會和貴族土地。於是,本來已經緩和下來的社會矛盾再次激化。

談談法國大革命

☝國民議會發行的紙幣“指券”(assignat)。這種貨幣貶值速度極快,無法達成為國民議會籌款的使命

奧地利、普魯士、俄羅斯等國,為了支持君主制度和宗教,反對“暴民”的革命活動,結成了反法聯盟。他們與路易十六秘密勾結,向法國施加軍事壓力,希望迫使法國國民議會交權,同時割讓法國境內的德意志封建領土。法國國民議會於1789年4月20日向反法聯盟(第一次反法聯盟)宣戰。

戰爭的爆發點燃了法國的民族主義怒火,全法國上下的人們意識到自己不分地域、不分職業、不分階層、不分性別、不分血統、不分信仰,大家都是法蘭西民族的人。法蘭西民族主義是世界上第一個現代民族主義,它體現了民族、國家政權與意識形態三位一體的特徵。

談談法國大革命

☝體現法國民族主義特徵的法國國徽(法國政府標誌):自由、平等、博愛的意識形態,法蘭西共和國的政權與全

在戰爭之初,法國連連失敗。原因很複雜:敵人很強大,法軍內保王派不願打仗,革命派外行插手戰事等。直到1792年9月20日-30日,主要由巴黎市民組成的軍隊才終於在巴黎北邊的瓦爾密擊敗了敵人。

談談法國大革命

☝所謂的“瓦爾密大捷”、“瓦爾密奇蹟”,其實就是10天的大炮對轟。最後反法聯盟後勤供應不上而撤軍了。

激進革命派——雅各賓派和較保守的革命派——吉倫特派,在國民議會中佔據中心地位。他們積極主張廢除君主制。1792年9月11日,由重新選舉產生的國民公會(保皇派被排斥在外)宣佈法國為共和國,不再實行君主制。之後,經過激烈爭吵,國民公會以387票贊成、334票反對宣佈判處國王死刑。其中,有26個贊成者主張延遲宣判,因此實際的票數是361:360。一票之差,路易十六人頭落地。

談談法國大革命

☝1793年1月21日,路易十六因國民公會361:360的投票結果而被處決。

革命的後續

掌握了政權的極端分子——雅各賓派,從1792年下半年開始就採取了極端措施來強化政權,外禦敵人,內懲“國賊”。1793年4月,國民公會成立了公安委員會,由丹東掌管。之後,又建立了救國委員會,由羅伯斯庇爾領導。

談談法國大革命

☝丹東與羅伯斯庇爾:誰更恐怖?

1793年秋季,由於革命政權仍無法解決外敵入侵和經濟困境,不得不採取極端措施:限制糧價、限制工資、限制交易、限制囤積。9月,國民公會宣佈一切“自由之敵”要以叛國罪論處。不僅主動反對革命和憲法的人要被抓,甚至連對自由“漠不關心”的人也要被判刑。結果,法國各地的革命法庭處死了超過一萬人,死於獄中的也超過一萬人,至少有三萬人死於所謂的“叛國罪”。

羅伯斯庇爾通過極端政策來維護自己,沒想到更極端的埃貝爾向他發難,於是羅伯斯庇爾鼓動革命法庭將他處決。之後,他又處決了丹東。1793年7月27日,他自己遭到“熱月政變”而被殺死。諷刺的是,殺死這個殺人狂的主謀是另一個殺人狂——富歇,而富歇正是因在里昂擔任專員期間大肆屠殺而被免職的。

談談法國大革命

☝約瑟夫·富歇(Joseph Fouche,1759-1820),曾在革命期間大肆屠殺里昂“反革命”

熱月革命標誌著法國大革命的狂熱階段結束。之後,熱月政權仍無力控制局勢,1795年相對溫和的督政府掌權。1799年,拿破崙通過霧月政變奪取政權,建立了專制的法國執政府,後來又稱帝,建立了稱雄一時的法蘭西第一帝國。

談談法國大革命

☝只有外國矮子才能挽救法蘭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