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程辦公從996變成007:3招讓你在家的時間更值錢

在家辦公一個多星期後,越來越多朋友叫苦連天。

本以為節省下來通勤時間,卻發現工作時間延長了,甚至本就不堪重負的996一族們,直接一腳跨入007。

為什麼在家辦公後,我們工作效率越來越低?

我們該如何拯救,越來越廉價的工作時間?


遠程辦公從996變成007:3招讓你在家的時間更值錢

斷舍離,是提高工作效率的第一捷徑

  • 任務斷舍離:沒什麼比“不做”更快。

手裡工作太多,所有人都在催促,感覺無從下手?

你要做的,不是立刻去做,而是給任務排序。

在《吃掉那隻青蛙》中,作者指出,優秀者往往能準確預測一件事做了的結果和不做的後果,從而以此作為直接判斷一項任務是否應該現在完成。

給任務排序的最優順序:是按照任務的重要性,也就是對我們目標所產生的長期影響。

對於可以提高我們工作能力、維繫客戶並打造我們個人品牌的事項,應該放在第一優先順位;

對於履行、兌現我們工作能力的工作,放在次之;

對於我們職能範圍內的日常工作,放在更次。

這裡千萬要注意一些披著“緊急““必要”外衣,但實際意義不大的工作、


遠程辦公從996變成007:3招讓你在家的時間更值錢


這一類工作一般可以通過放權,或設置一個完成日期但先擱置的方式處理。

決定該做什麼任務後,我們就要專心做手裡的這一項任務。

在這個注意力缺失的時代,我們輕易就會被郵件的提示音、微信的推送、手機來電的鈴聲吸引過去,以至於很多人長此以往,自以為自己可以同時一心二用。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神經學家厄爾·米勒研究證實,相比於循序漸進地做事,同時做兩件或多件事需要付出更多腦力。

他在志願者同時處理不同工作時對他們腦部進行掃描,發現即使面前有很多看得見的物體,但也僅有一兩件會引起大腦的反應,這表明我們實際上只能集中精力做一兩件事。

也就是說,我們的大腦在處理不同工作時只能來回忙碌,做無用功。

當我們不停在不同工作間切換時,我們其實並沒真的一心二用,而是在強迫自己迅速退出一項工作,再迅速進入一項工作、

這個過程不但不會讓我們提高效率,相反會給我們帶來身心的雙重壓力,從而影響工作表現。

每一次只做一件事,每做一件事時只有一個重點,才是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的最大捷徑。


遠程辦公從996變成007:3招讓你在家的時間更值錢


  • 工具斷舍離,轉回我們注意力

比起工作執行本身,決策更耗費我們精力和時間。

現代的我們,比過去作出決策要更容易,也比過去作出決策要更困難。

這背後都是因為同樣的原因:工具。

手機裡各種形形色色的時間管理app,電腦裡自己裝的公司裝的一堆任務管理軟件,初衷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卻反因為繁瑣的步驟和沒必要的流程,喧賓奪主。

施瓦茨在《選擇悖論》中提出“認知負擔“的概念:過多的選項,對我們認知造成過大的需求,反而降低了做選擇的動力。

用太多app,反而浪費更多時間。殊不知我們浪費時間的根本原因,本不在於用哪款時間管理app,而在於工作方法和國內工作效率。

永遠不要讓選擇,掩蓋了我們問題的本質。


遠程辦公從996變成007:3招讓你在家的時間更值錢


建立工作系統,一勞永逸

這個時代,拼體力的,永遠贏不了拼系統的。

當我們形成一套工作系統後,不僅是在家辦公,在日後工作成長過程中都能做到一勞永逸。

這套工作系統,就是預覽——規劃——執行——反饋的循環機制。

  • 預覽:歸根溯源,慢就是快

我們總聽到有句話說“年輕人你就是想太多”,可其實做任何事之前,追根溯源,弄清事情關鍵,遠比快人一步做事重要得多。

很多人在接到一份工作任務時,都是憑藉自己的理解和經驗,甚至直接憑感覺,也不多問,也不多想,不管三七二十一就開工了。

剛剛進入職場沒有太多工作經驗的職場新人,以及雖然有過一定工作經驗但總也會碰到一些過往沒接觸過的工作的職場“老人“,勢必會因此走許多冤枉路,做許多無用功,即使做完的工作成果也很可能會被打回去重做。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甚至還會拖累團隊,需要花更多時間和精力來幫你擦屁股。

真正的高手,恰恰是會在做事前“想很多”的人。他們深思熟慮,弄明白客戶和上司的需求後,把可能出現的錯誤減少到最低。


遠程辦公從996變成007:3招讓你在家的時間更值錢


  • 規劃:找到重點,也要把瑣碎納入

著名管理學大師史蒂芬·柯維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在你開始攀登成功的階梯之前,首先要確定你的梯子沒有搭錯地方。”

比起“馬上做”,更重要的是有路徑思維。

所謂路徑思維,就是在真正著手開工之前,先把工作的方法、步驟、流程等,通過規劃和分析,構建出一張達到目標的路徑圖。

在《吃到這隻青蛙》中作者指出,每拿出一分鐘制定計劃,在行動時將會節省出相當於制訂計劃10倍的時間。

首先,我們把手裡工作做一次分類,一類是眼下不能做的事,主要包括:

1. 沒有價值甚至會損害工作和健康的事,以及有工作在手可以放棄的休閒娛樂——直接放棄;

2. 未來某時要做的事,現在無法著手準備——在對應時間點記錄;

3. 需要做,但還沒確定時間——記入待辦事項。

另一類則是眼下可以做的事,包括:

1. 行動:可以立刻去行動的事,分為兩類,一類是自己的工作,直接去做就行;另一類工作需要指派給其他人,只要直接找到他,和他交代清楚,然後自己做個記錄,記得去提醒一下即可。

2. 任務:由多個行動組成,我們需要把它拆分成各個行動後,依次完成。

3. 項目:與任務相同的是,同樣由多個行動組成,區別在於,項目中會涉及到協調他人合作,這就意味著安排時,要考慮其他人的時間安排,再做下一步給自己的計劃。


遠程辦公從996變成007:3招讓你在家的時間更值錢


  • 執行:比起馬上做,“能做好”和“做到為”更重要

為什麼制定計劃很完美,可開始計劃卻很難?

我們習慣於一次次把一切丟給意志力。

“自律”好像成了一劑概念藥,能治百病但從沒真正用上過。

其實是因為,我們無法把自己的工作模式從“意念導向”轉變為“行動導向”,始終處在自嗨模式。

提高執行力的方法主要有兩步:

1. 利用80/20法則和“3個“定律

找到自己工作中最重要、最具影響力的3個任務或3種職能,並把自己80%的精力,用在這三個方面,而剩下其他那些對我們職業發展和人生軌跡影響甚微的事情,則只能分配20%的精力

2. 強調能動性

英語動詞中分為“瞬間動詞”和“延續性動詞”。前者多是強調動作本身,而後者則更多是一種持續性狀態。如果我們把我們工作的“延續性動詞”替換成“瞬間動詞”,設立一個能導向明確結果的任務,而不只是陳述一個過程,則更容易引導我們去完成這個動作,比如把“寫報告”替換成“五點前提交報告”。


遠程辦公從996變成007:3招讓你在家的時間更值錢


  • 反饋:主動溝通,做好“向上管理”

在家辦公的最大難點,在於溝通成本變高。本來敲一下辦公室門說幾句話就能解決的事,現在變成了郵件和在線溝通,把同樣的一件事說清楚,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和時間。

這裡就需要我們反饋,不再只是“以我為主”,更應該先考慮到反饋對象的痛點和需求。

首先,我們要明確告訴對方,這項工作的性質和目的,同時也是對自己工作價值的自證

是因為客戶對接下來的工作內容有顧慮,我們解答他的疑問,同時維繫客戶的信任?

表面看來是客戶對我們的報價不滿,其實是因為我們需要進一步解釋我們的工作內容和服務價值?

……

其次,我們要考慮到對方的顧慮,先一步解決他可能的質疑。

比如你講一份計劃一旦運用會有多好的效果和回報,更要提及需要多少的成本資源,以及時間要求。

最後,做完一份工作後,我們要主動向尋求對接對方反饋

我們絕不能只發一份郵件彙報過就算完事。可以過一段時間詢問確認一下,避免對方被海量郵件淹沒沒看見你的工作,或是系統問題沒收到郵件,而對你的工作產生沒必要的質疑。


遠程辦公從996變成007:3招讓你在家的時間更值錢


​拒絕拖延,不要給自己留退路

三毛說過:“等待和猶豫是這個世界上最無情的殺手

在家工作後,沒了老闆和上司的當面施壓,卻充斥著葛優躺、吃零食、刷綜藝等各種誘惑,最終拖垮了我們的工作效率,感到身心疲憊。

在《深度工作》這本書中,提到兩種策略可以應對這樣的拖延。

  • 衝鋒策略,讓DDL發揮最大功效

帕金森定律提出,只要還有時間,人們總會傾向於把工作向外擴展,包括做一些和工作無關的事,以及放慢工作的節奏,直到最後一刻,才把工作完成。

這種“表面忙碌”,就是我們提高工作效率的最大殺手。

年輕的羅斯福在大學時,活躍在學校各種社團和組織中,還擁有拳擊、摔跤、健身、舞蹈,但同時學習成績依舊優秀,讓人很是訝異。

原來羅斯福採取的,是一種衝鋒策略:設定一個硬核截止時間逼迫自己全力衝刺。

把工作按優先性排序後,我們把最重要且需要最大塊時間的工作優先去做。與此同時,我們預估出大概可以完成的時間,設置一個截止時間。

這個截止時間有4個特點:

1. 遠少於預估時間:逼迫我們在這段工作時間內全力以赴;

2. 是一個硬性時間:必須設置不完成的代價,比如做不完不能去吃飯;

3. 整體時間不能太長,避免後期專注力下降,影響工作完成質量,但也不能太短,過度割裂工作,失去了衝鋒的意義

4. 一旦完成後,要立刻去休息,調節放鬆大腦

每一次衝鋒,都可以通過抵抗分心最大化工作效率。隨著這樣實踐次數的增加,我們的專注力也能得到大大提升。


遠程辦公從996變成007:3招讓你在家的時間更值錢


  • 雙峰哲學,拒絕讓工作侵蝕生活

在學生時代,我們都有這樣的體驗,明明明天就要考試了,雖然今晚特別焦慮,但就是一點都不想複習,只想打遊戲看電視,但等考試一結束,真有大把自由時間時,又覺得無聊,沒那麼想放縱自己了。

這是因為我們的本能討厭束縛,明天的考試就像一把高懸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給我們壓力之時,讓我們迫不及待想擺脫去爭取自由。

這也是為什麼,看起來時間越緊,我們越想去偷閒的原因。

抵禦這種“逆反”心理的一大良策,就是運用雙峰哲學,把我們每天的時間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需要專注的工作學習時間,一部分是可以放鬆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休閒時間。

在工作學習時間中,我們要切換到專注模式,並做到以下幾點:

1. 實現工作的儀式感:如不穿睡衣,工作前整理出整潔乾淨的桌面並坐在桌前工作

2.

事先規避可能的干擾:如提前告知父母和同居室友,接下來要開始工作,希望沒有急事不要打擾,也不要邊工作邊吃東西。如果使用個人電腦,開始工作前登出平日會自動登錄的私人聊天軟件,關閉私人郵箱的推送信息

3. 吃午飯前和下班前,對工作做覆盤,確定下午和明天要做的工作

這其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第四步的覆盤。

心理學上有一種蔡格尼克記憶效應,指人們傾向於去做完整一件事,而如果有事未完成,心裡就會對此耿耿於懷,甚至無心做其他事情。

這種效應會讓人們走入兩種極端,一種是過分強迫,不做完誓不罷休,就像開頭提到明知明天要考試,但手裡這盤遊戲還沒有通關眼下這部劇還沒看完,把其他事置之度外;另一種則是絕對拖延,怎麼都做不完一件事,生活一盤散沙。

在工作告一段落前,做好覆盤,並規劃好下一階段的工作安排,就是為了抵禦蔡格尼克記憶效應。

告訴自己,我現在這一階段的工作已經完成了,下一階段的工作也已經妥善安排好,接下來就可以好好休息了。

讓工作和休息各歸其位,彼此之間儘可能減少互相侵犯,才是工作和生活最好的平衡。


遠程辦公從996變成007:3招讓你在家的時間更值錢


結語:

所有的自由,都伴隨著自律的挑戰:

1. 從任務和工具上做到斷舍離,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最重要的工作之中

2. 建立自己的工作系統,把工作模式習慣化,提高工作效率

3. 拒絕拖延,讓生活和工作各歸其位

趁著這段在家辦公的時間,讓我們一起進行一次自我管理的升級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