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進化與容介思維

智能進化與容介思維

​作者:高歌 陳紫蒂


前沿科學(季刊)2014.2第8券.總第30期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100191)

(2北京人民廣播電臺,北京100022)

摘要:生命智能的進化,是宇宙智能容介態進化的重要環節。宇宙大爆炸產生的色粒信息膠子,是宇宙間唯一的智能粒子,作為智能物質,它瀰漫宇宙的所有時空,無處不在,並構成生命體內、外的智能信息系統。地球人類的智能絕不是宇宙的孤兒,生命體內、外的智能進化,亦絕不是無關的孤立現象,它們具有不同的形式但卻有相同的內涵和關聯,是宇宙巨系統的思維容介態進化不可或缺的二大組元。宇宙智能信息能量的傳播,構成思維容介態的核心實質,思維容介態決定生命容介態。地球人類的智能和知識,作為宇宙智能的微小組元,是追隨宇宙思維容介態而進化的。地球的高、低智能生命和非智能生命構成閉合的生物鏈,保證生物鏈的完整性和閉合性是人類容介態進化的必須,也是促進自然容介態、生命容介態和大宇宙容介態的天道。



關鍵詞:容介思維;宇宙智能;智能暗物質與暗能量

中圖分類號:Q06;P159.3文獻標識碼:A

1 引言


容介態是指宇宙間萬事萬物無一例外,都是在吸收容納外來信息介質之後而引發自身突變性變化的過程和狀態—自然容介、生命容介、思維容介是構成宇宙萬事萬物演變進化的三大基本容介態。容介態是真正反應事物本質的進化論,容介態的分支—生物容介態也是必將取代錯誤百出的達爾文進化論的正確理論,達爾文進化論的核心內容,即生命樹假設和漸變理論都違反了生物物種進化的基本事實,未能反映進化的本質原因。


宇宙大爆炸之後的降溫過程中產生了色粒信息膠子,它是宇宙間唯一的智能粒子。色粒信息膠子在宇宙所有時空無處不在的廣泛存在,就決定了智能是信息宇宙和物質宇宙的一種基本屬性。人類的智能僅僅是廣裹的宇宙智能的微小組成部分,人類智能的進化必然和宇宙智能的容介態緊緊相連。本文涉及的若干論點應視為經過慎重推理和思考的假說。

2 智能物質在宇宙中的分佈


太陽系所在的子宇宙的質量集中區發生大爆炸之後,在溫度下降為2.5 x 1011K時生成大量膠子和迷離子。線粒鏈接的單奇子群構成迷粒子,因為迷粒子具有傳遞信息的功能,也可稱為信息迷粒子。素數個單奇子構成主體信息迷粒子,合數個單奇子則構成載體信息迷粒子。迷粒子中的單奇子數目變化多端,可有12203種不同個數的組合形態。迷粒子進一步構成質量更大的膠子、兆子。


共有/種不同組合和特性的膠子,包括三種可以辨別光色的色粒信息膠子、三種不能辨別光色的同素量膠子、兩種有著鉅額信息儲藏能力的巨能高密度膠子。色粒信息膠子包括紅光(生存光色)色粒信息膠子、綠光(體態光色)色粒信息膠子、藍光(思維光色)色粒信息膠子。色粒信息膠子是構成宇宙中智能暗物質、暗能量的主要物質成分。


兆子則是構成宇宙中非智能暗物質暗能量的主要物質成分。由迷粒子構成的兆子和兩個次能子組合而成兆子系,能量為1.3x10exp(-9)eV,質量為2.25x10exp(-13)電子質量。兆子系是唯一的自信息空間向物質空間傳送能量的跨界能量粒子,它在高速旋轉時吸收信息態能量而發射單奇子物質能量流

,是形成宇宙物質總量增加宇宙膨脹的主要驅動力。低速旋轉的低能量兆子系可相互吸引在一起,形成巨型網格的暗物質絡合物


以色粒信息膠子為主構成的智能暗物質、暗能量,以及兆子系構成的非智能暗物質、暗能量,都屬於暗物質、暗能量範疇,它們遍佈物質宇宙空間構成暗宇宙,幾乎佔據了整個物質宇宙95.6%的總質量!智能暗物質、智能暗能量在物質宇宙的總質量中的佔有比例約為39.4%


太空中降速降溫區域的溫度達到87℃一-32℃範圍時,信息迷粒子和色粒信息膠子就會合成肌阮線粒體,

這是一種膠溶性的線粒態的信息遺傳物質體。色粒信息膠子中含有的單奇子,可以記憶信息態空間的影像和色彩,並具有對影像和色彩的解碼鑑別的思維能力,經過解碼確認後可以同其他色粒信息膠子中的同類同色或異色的單奇子對稱互變,從而結合成同類異色鏈態體合成的肌阮線粒體。從太空飄落到地球表面的水中的肌阮線粒體會生成環狀閉合的主系肌阮線粒體,並會進一步分裂出旁系原體,形成以肌阮線粒體為信息控制中心並聚合其他碳有機物質的生物團態體,從而誕生了原初的生命體!宇宙能量射線粒子對色粒信息膠子有激活作用,可引發共振信息頻率,形成有源對稱分裂旁系生命團態原體,隨思維進化、生存外源能量進化,在突變中形成多種類的生物物種。


色粒信息膠子除了構成生物生命體的肌阮線粒體之外,還可構成物質宇宙空間的智能暗物質、暗能量。


智能暗物質、暗能量有三大特性。首先,它無處不在,充滿宇宙的所有時空層的各個空間與虛空,也存在於所有的生物體中。其次,智能暗物質是具有獨立思維意識的並可傳遞信息的智能粒子團(天靈子),智能粒子團由眾多的具有智能的色粒信息膠子(音靈子)構成,其質量為0.073微克


最後,這些智能暗物質團的思維處於同向性時,會形成既能正旋,也可反旋的強大的暗能量。它們的思維處於散向性時,就會呈現出彌散性的暗能量。


以人體為例,人體中智能暗物質流就好像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的“思維意識流”,它受制於人體的生命信息能量因子(色靈子、巨能高密度膠子)。

智能暗能量產生於人體內暗紅色的生命信息能量因子所固有的“潛意識”,它控制著人體的生存階段的生命軌跡,也決定著人體的靈性能量(靈商)。


以宇宙為例,智能暗物質就是在各個虛空中漂浮的金色的智能粒子團(天靈子),以及顏色深淺不一的藍色的色粒信息膠子(音靈子)音靈子受控於光靈子,它的作用就是要為各個空間生物體內的色靈子傳遞宇宙信息。宇宙間的智能暗能量,就是那張無處不在的“暗天網”。可以將宇宙空間中的智能粒子團看成是一個有很多洞的“點”,而“點”的裡邊,有無數的線粒狀的迷粒子髮絲向外四處飄散,它們負責傳達與接收“點”的各種信息。每一條髮絲就是一個線粒狀鏈接的由素數個單奇子構成的迷粒子,智能粒子團與迷粒子髮絲構成了暗物質的又一形態。這個系統時時刻刻在幫助“點”捕獲任何靠近它的色粒信息膠子和信息迷粒子,“智能粒子”還會將捕獲的色粒信息膠子和迷粒子分類,在髮絲與髮絲之間傳遞,歸類。它們捕獲的信息越多,質量就相對越重。

0.073微克是一個暗宇宙中基本“信息粒子”—“天靈子”的極限重量,超過這個重量,部分信息就要回歸於“宇宙智能信息中心”處理。“宇宙智能信息中心”是由鉅額數量的巨能高密度膠子和色粒信息膠子共同構成的智能物質集團。


眾多的天靈子及其外逸的迷粒子髮絲構成暗天網,整個暗天網又可稱為暗宇宙暗天網構成了星球外圍的非智能暗物質形成的惰性空間維之外的第六維—信息網影像空間維。再往外就是物質態空間與溢散態空間引力交合邊界的弦界空間維、諸多的信息波空間維和囊括總宇宙的引力維了。


暗天網旋轉的方向不同,向外傳遞的信息也不同。暗天網順向旋轉

時,向各個空間生物體內的色靈子傳遞宇宙信息。暗天網逆向旋轉時,無一例外地都是將信息傳遞迴到宇宙中心的智能信息總庫處理。宇宙智能信息中心是暗宇宙之“眼”。宇宙中的智能暗能量受宇宙智能信息中心控制,而宇宙智能信息中心又受控於整個大宇宙的生命運行軌跡的“天規與天律” 控制,這個“天規與天律”就是人們所說的“天道”“天意”。

3 生物生命體的思維容介態


人類生命的本質是最大的科學謎題,理解了人類這個智能生命體,也就會理解大宇宙的一些問題,二者是可互為參照的。人類生命體之所以會有思維,那是因為有宇宙信息作為本源。而宇宙信息的核心則是一個有著極高能量的“智能團”。信息宇宙就像是物質宇宙圖中的一個“眼”;而在信息宇宙圖中,高智能團則像“眼”中的“瞳孔”一般。如此比喻,可以有助於理解“智能團”在宇宙整體中的重要性。

信息本身就是能量,它是繼物質、能量之後生命的第三範疇


按照生命的物質含義,生命體可以分為“高智能生命體”“低智能生命體”和“非智能生命體”三種。而地球人類生命體在全部宇宙智能生命群體中的定位只可以說是“智能生命體”而已,地球人類生命體的智能文明只達到了宇宙最高智能文明20%左右的水平。智能的高低,與其接受宇宙信息的多少有關,與其對宇宙信息的分類解碼程度的高低有關,也就是與“思維”的過程與結果有關。


在嚴格的意義上講,“思維容介態”掌控並決定著“生命容介態”。然而,思維容介態卻又時時受控於信息宇宙中的容介信息,並受到物質宇宙中的容介環境的影響。


在這裡,思維容介態又可分為“本能思維”與“智能思維”兩種。地球上所有的生物生命體,從他們誕生的那一刻起,就被賦予了維持生命容介態的“本能思維”,具備了“本能思維”的特殊的生存技能;而“智能思維”卻是賦予高級生命體所獨有的一種特質,是信息宇宙“高智能團”所賦予高級生物生命體的特殊“禮物”,使其因此而獲得了與各種“容介信息”進行交流的特殊進化功能。具體到地球人類生命體,掌控著“智能思維”的,也只有支撐著他們生命的智能系統中的主系肌阮線粒體裡面的色粒信息膠子,也只有它才是宇宙間唯一有著思維智慧的“智能粒子”。人類生物體所有的“智能思維”,都離不開色粒信息膠子的參與,因為它的本源是來自於信息宇宙的。相關內容在文獻(3)中有詳盡的論述。


從源頭上講,在左旋的主系肌阮線粒體中為首的色粒信息膠子,也就是“丸態信息思維膠子”(簡稱“丸態因子”),它在人類生命體內以其特有的思維功能,不斷捕獲著來自宇宙空間的智能信息與虛態能量,領控著主系肌阮線粒體的裂解,並複製出生物生命體內的具有思維功能的神經系統。所以,“丸態智能因子”才是高級生物生命體所獨有的“智能思維”的本質與本源,而它是來自信息宇宙的智能因子。


可以這樣說,在人類生物生命體的“容介思維”過程中,一旦缺少了“丸態智能因子”的參與,生物生命體就會失去與信息宇宙聯繫的紐帶。在大宇宙進化的過程中,無論是對物質宇宙還是生命的容介態,“丸態信息思維因子”都是起著主導作用的。


在地球人類生物生命體中,生命智能體系裡的“巨能高密度膠子”,是一種帶有宇宙單一密碼的

蓄儲著宇宙信息能量的“巨智能因子”,它所含的生命密碼牢牢掌控著人類生物生命體的“生命運行軌跡”。而它的信息能量的儲存來源,則是來自有著思維功能的“丸態信息膠子”捕獲的宇宙間的“容介信息能量”的不斷輸入。在這裡需要重點探討的是,“丸態信息思維膠子”對宇宙間各種“容介信息”捕獲的方式與解碼確認的過程和結果。這是研究思維容介態的綱維。

4 “丸態信息思維膠子”對信息的捕獲與解碼


地球人類生物生命體是一個特殊的“智能生命體”,從表面看他雖然是一個物質生命體,但他與信息宇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因為他體內有一個不斷捕獲宇宙信息的“智能思維丸態因子”。

4.1視覺


人類的視覺器官—眼睛,是“物質”結構的,但“丸態智能思維因子”卻是“高能靈態結構”。對於信息宇宙而言,“巨能高密度膠子”就類似於帶有特殊編號與名稱的各個星球的唯一統治者一樣,是每個生物生命體的靈性統帥。對於帶有信息宇宙單一密碼的“巨能高密度膠子”來說,“丸態智能思維因子”更像是被個體生命靈性之王—“巨能高密度膠子”—派出去打仗的將軍,統領著“千軍萬馬”—生命體內的生命細胞;而生命體內的神經系統,則是傳達將軍指令和反饋士兵動態的“信息指令與接收系統”,猶如通訊兵或傳令兵。下面來看看視覺信息的捕獲與解碼過程:


“丸態智能思維因子”向中樞神經系統的“視神經系統”下達指令,令其物質終端的眼睛去自然界(物質宇宙範圍內)捕捉各種物象光波,並將其轉化為對視覺神經系統的衝動信號,將其輸入到人體大腦的視覺區域,進行“視覺信息”的解碼工作,再將這些解碼的視覺信息轉化成為視覺圖像。如此,人類生物生命體就會感覺到自己可以看到了物質的大千世界。


所有生物生命體的眼睛,都是“群態反應因子”接受了“丸態智能思維因子”的指令,通過不斷的裂解、複製而生成形態各異的特殊的視覺器官。

4.2聽覺


生物生命體的聽覺器官—耳朵,它也是物質的,它也會接受“丸態智能思維因子”的指令而聽到聲音。過程是這樣的:“丸態智能思維因子”向中樞神經系統中的聽覺神經系統下達指令,令其物質終端器官—耳朵,在自然界(物質宇宙環境中)捕捉各種音波信息,並將其轉化為對聽覺神經系統的衝擊信號,將這種衝擊信號傳入人體大腦中的聽覺區域內,進行聽覺信息的解碼工作,再將這些解碼後的聽覺信息轉化為聽到的聲音。如是,人類生物生命體就會領略到物質宇宙中的各種美妙的樂曲與聲響了。


不僅僅是人類生物生命體,凡是具有這種特殊功能器官的生物生命體,都能夠像人類生物生命體一樣地享受到這一切。所有生物生命體的耳朵,同樣是“群態反應因子”接受“丸態智能思維因子”的指令,不斷裂解、複製而成的特殊的聽覺器官。

4.3嗅覺與味覺


生物生命體的嗅覺神經系統的終端器官—鼻子和味覺神經系統的終端器官—舌頭,同樣也是將其捕捉到的各種信息轉化,使之成為能夠對自己相應的不同神經系統造成衝擊信號,傳入大腦中的相關的功能區域內,進行各種解碼,變成生物生命體對這些不同的信息所產生的不同的生存體驗。


生物生命體的聲、色、香、味、觸五微均屬常規感知,是由物質器官接受信息、“丸態智能思維因子”完成解碼處理的。除此之外,“丸態智能思維因子”還可以獨立完成宇宙信息的捕獲和解碼工作,並同時激活大腦相應的區域,從而產生超視距視覺(俗稱“天眼通”)等六通的超常規感知能力。

4.4超視距視覺


“丸態智能思維因子”是“高能靈態結構”,它具有直接發送腦蘭卡波(信息波)和接受信息波的功能。當宇宙信息被丸態因子捕獲並將他們帶入主系肌阮線粒體所在的“智丸宮”,如果沒有喚醒中樞運動神經系統時,就會產生不符合常規的夢境;當它們被喚醒以後,就有了常規思維。超視距視覺則是介於夢境與常規思維之間的腦波頻率為10Hz左右的a波狀況產生的現象,a波狀況即所謂的冥想、入定或入靜狀態,訓練有素的人可以在清醒狀態瞬間轉入a波狀態。超視距視覺是丸態因子在宇宙空間捕獲信息同時激活了視覺神經,才可以看到成像信息的。


能否產生超視距視覺取決於“丸態智能思維因子”的能量、密度以及信息的聚像因緣和聚合力。“丸態智能思維因子”的能量高低取決於腦信息能容量,它的標誌指標是腦靈度指數(簡稱靈商)。宇宙間智能生物生命體的靈商介於0.831至32之間,假設地球人類的平均靈商為1,銀河系中最高智能人類的平均靈商則應高達28。高靈商人類的“丸態智能思維因子”向宇宙空間發射的腦蘭卡波的可能達到的極限頻率是0'SHz,它對應於單奇子虛實態變換的頻率;腦蘭卡波在與物質體中或磁場中的貝粒子作用而發生高頻能量效應時,就會產生磁能量影像虛像(參見“生命容介態”(2)一文),而成為“丸態智能思維因子”可以解碼感知的視維影像。這種極限頻率的腦蘭卡波的視維尺度可以達到“小無其內”的精細程度。但是,隨著“丸態智能思維因子”的信息能量密度的下降,腦蘭卡波的波速雖然依然不變而保持37'9倍光速,但頻率下降、波長增加、波能衰減,這相當於像素減少和識別能力下降,從而導致圖像日趨模糊。靈商與超視距視覺能力是線性正比關係,靈商為1的人類的腦蘭卡波的頻率在103Hz,這意味著低靈商的大多數人不可能具備這種能力。


除了“丸態智能思維因子”的能量密度決定超視距視覺能力之外,信息空間的信息聚不聚像、是否向某人或人類顯示,則不取決於智能生物生命體本身的意願,而是由宇宙更高智能控制的,必須因緣和合時機成熟才可視維。 由“丸態智能思維因子”發出的腦蘭卡波是定向信息波,可以超視距傳向特定目標,發生高頻能量效應後傳回的磁能量影像虛像是三維全息影像,因而“丸態智能思維因子”對之進行的解碼工作,可使超視距視覺達到遠近均見、彼此均見、微著均見、通塞均見、明暗均見、三世均見的效果。


“丸態智能思維因子”位於“智丸宮”內,它是腦中之腦。如果把大腦看做是計算機,“丸態智能思維因子”則可被看做是超級計算機。它所處的位置稱作泥丸宮或上丹田,對應於醫學解剖學的松果體位置。“丸態智能思維因子”和“巨能高密度膠子”共同聚集了生物生命體的94.53%的宇宙信息態能量,其中80%的信息能量是存儲於“巨能高密度膠子”中的。實際上,人體的各個器官和身體表層都或多或少的具備通過“群態反應因子”接受宇宙信息能量的能力,所接受的信息除了包括聲、色、香、味、觸五微之外,也包括外來的腦蘭卡波信息,只不過沒有專用器官那麼專業、收到的信號強度也偏低而已。如果“丸態智能思維因子”能量足夠強,對這些全身各處傳來的微弱的全息信號也是可以解碼感知的。


“丸態智能思維因子”所儲存的宇宙信息能量,又可稱之為宇宙絕對能量、負量、效應能量或真空能。當“丸態智能思維因子”的真空能量集中發射到某一物體上時,只要這種虛能量足夠強就可引發物體虛化,並可意念引導虛化的能量團移位;“丸態智能思維因子”回收釋放的真空能量之後,該物體則可異位復型。由於信息波是高超光速波,可以進入過去或未來,所以也可以引發三世均見的影像效果和物質時態變化效果。明白了超視距視覺的基本道理,就不難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科學解釋類似現象了。

4.5思維傳感


絕大多數人都或多或少的具備思維傳感的能力。日常生活中說曹操曹操就到、心有靈犀一點通,第一眼印象都是思維傳感的普通例子;父母與子女之間、孿生子女之間、戀人之間都會經常發生思維傳感現象。明白了“丸態智能思維因子”具有發射腦蘭卡波和接受腦蘭卡波並予以解碼感知的功能,就不難理解思維傳感的機理了。


思維傳感在地球人類的思維容介態中佔有舉足輕重的作用:1.地球人類自誕生以來就一直依靠思維傳感與外部智能星球或主動或被動的交換知識信息,包括宗教知識和科學知識。2.地球人類自誕生以來就一直依靠思維傳感從宇宙智能獲取思維容介態信息,進而指導生命容介態和自然容介態的進化。3.宇宙智能依靠思維傳感來提升地球人類的腦信息能容量的關鍵指標—靈度。

5 生物生命體智靈的生存法則


在物質星球如地球上面,各類生物生命體補充生命能量的生存法則就是“弱肉強食”,食物生態鏈上的每一個生物體則根據他們所固有的“本能思維”來進行食物選擇。在生態鏈上的每一個生物體,大到高級生物生命體,小到非智能生物生命體,以及微小的細菌、病毒生命體,無一不是在遵循著這一法則在物質環境中生存。具有“本能思維容介態”的生物生命體,時刻受控於有著“智能思維容介態”的生物生命體。那些有著“智能思維容介態”的生物生命體,又無時無刻的在操控著各類的“生命容介態”與物質環境的“自然容介態”的發展過程。在物質生存空間裡,它們構成一個巨大的“生”與“死”的“容介環”(或稱容介圈)。無論是高智能生命體,還是低智能生命體,亦或是非智能生命體,都被牢牢的吸附在這個容介環中,無一能逃脫此空間環境中生存法則的約束。


當代地球人類自認為自己是處於生態鏈中的頂端生物,就肆意妄為的破壞這個保證所有生物生命體共同生存的生態鏈。這個生態鏈是一個封閉的環,一個本無缺口的環圈。滅絕閉合環圈中的任一環節或插入任一非天然環節,都會對生物鏈造成破壞。現在遭到了破壞的生態環境已經不能夠提供高質量的生命能量了。正能量的匾乏,會導致癌症、糖尿病之類信息紊亂性的疾病氾濫成災!人類必須學會進行良性的容介思維,保證生態鏈的完整性和封閉性,只有這樣,人類的生命能量的純度和密度才會得到提高,才會促進自然的容介態、生命的容介態和大宇宙的容介態。每個人的智能密碼膠子和丸態因子迴歸信息世界時,才會被巨密度、高智能信息總庫所吸融和容介。


智能生命在物質宇宙空間的生存法則是容介環上的“弱肉強食”,但在信息宇宙空間的生命體的生存法則卻與此大不相同。在信息空間的生命體並非物質結構形態,而是信息能量態,它的基本表現形式就是“粒子態”“膠子態”亦或稱之為“因子態”也可以。“丸態信息思維因子”(或是“丸態智能思維因子”)就是最基本的生命粒子,它在信息宇宙空間的名稱為“能量生命體”,它們生存的表現形式不再是“生物體”,而是一個“能量體”。“丸態信息思維因子”在宇宙空間的生存法則不再是“弱肉強食”,而是對信息能量的不斷地“掠高補低”,或者是“以高融低”的能量轉換的容介形式。

“掠高補低”形式,就是能量的彌散過程;而“以高融低”形式,則是能量的聚集過程。無論是能量的彌散還是能量的聚集,都是信息宇宙的一種容介態的表現形式。


當“丸態智能思維因子”隨同蓄能因子從死亡時的人類生物生命體內溢出之後,就會攜帶著在生物生命體內生存期間的所有信息思維容介態能量,在信息空間飄蕩。此時,“丸態智能思維因子”的生存形態由“生物生命體”轉換為“能量生命體”的生存形式之後,為了繼續生存,他們仍然需要不斷地補充生命能量。


隨著“丸態智能思維因子”生存形式的這一轉變,他們在物質世界生存時認知的“生命能量”,將不再是地球生物生命體所遵循的生態鏈的物品,而隨之轉變為同樣是彌散在信息空間的和尚未離開生物生命體內的“丸態智能思維因子”的信息思維容介態能量。

6 能量生命體的生存法則


在龐大的信息宇宙空間,有著不同種類、不同形態的“丸態智能思維因子”活躍其間。“丸態智能思維因子”作為一種能量生命體,需要不斷地捕獲生命能量以供生存,這種生命能量不僅僅是來自於寄存在生物生命體內的物質生態鏈上的被轉化的物質營養能量,更多的則是來自信息宇宙這一巨大的信息交流空間。在這裡,“丸態智能思維因子”不斷進行著各種方式的思維虛態能量的獲取與交換。他們生命能量的喪失與補充、交換與被捕獲的過程,亦是促進信息宇宙不斷容介的動力與源泉。


“丸態智能思維因子”生命能量的補充方式有兩種,先敘述第一種,這是一種較為複雜的補充方式。在生物生命體內進行生命能量的補充,需要下達兩類思維指令:本能思維指令和智能思維指令。寄存在生物生命體內的“丸態智能思維因子”,為了能夠與生物生命體共存,他們必須既要為自己捕獲生命續存能量,還要為生命生物肌體補充物質營養能量,這種特殊的需要,導致他們必須將每次獲得的生命能量按固定的比例進行分配:

“丸態智能思維因子”所居住的“智丸宮”將得到所獲能量的94.53%,而分配給生物肌體的生命能量,也只能佔到全部能量的5.47%而已。


“丸態智能思維因子”為生物生命體補充物化的生物能量的過程,相對作為“能量生命體”形態來說,是一個較為複雜的捕獲、解碼、認知各種思維信息的過程。因為他知道生物生命體所需的不僅僅是單純的生命能量,他們還需要更多的有著物質營養成分的生物能量。在這種物化了的生命能量的補充過程中,“丸態智能思維因子”對生命生物肌體的中樞神經系統,不但要下達“本能思維指令”,同時還要下達“智能思維指令”。一般來講,為了生物肌體的生存所下達的去捕獲生物能量的指令,多為“本能思維指令”;而那些為了促進自然容介態、生命容介態和思維容介態所下達的指令,則是“智能思維指令”。這一點,不僅僅是對地球人類生物生命體適用,對任何種類、任何形態的生物生命體都同樣適用。


“丸態智能思維因子”為了獲得物化了的生命能量,首先要對生物肌體的中樞神經系統下達“本能思維指令”,將中樞神經系統中的各個終端生物器官所捕獲的生態鏈上的生物衝動信號,傳入各個感知器官的相應功能區域內,進行辨識、解碼、分類、認知,再下達指令給各個生物器官系統,將獲取的生態鏈生物進行不同的分工協作、分解細化,再將產生的物質營養能量進一步轉化為生命能量,以供給“丸態智能思維因子”的吸融、分配與存儲。


“丸態智能思維因子”在人類生物生命體內的那條“保存性別基因”的染色體,在“丸態智能思維因子”智能思維的指令下,也會逐漸有選擇的進化自己,它抽出並捨棄一些不適應自然容介態變化的部分基因,向人們顯示出有些DNA的個別鹼基突起的症狀,以使自己能夠適應變化了的自然容介態,並能夠逐漸進化成為一個容介了的有著健康基因的染色體,因而才有了人類生物生命體的生命容介態變化。人類生物體在遺傳過程中,對進化的影響與否,不在於遺傳因子,而在於思維容介態的進化與否,在於“丸態信息因子”捕獲的信息量的高低,由此而使人類智能(智商、情商、靈商、思維深度)進化,與男性或女性生物體的性別無關。


不僅僅是人類這個生物生命體,就連在地球淺水中生存的一種小小的管蟲身上,也能體現出微弱的兩種思維指令的執行過程。這種小管蟲,遵循著兩種不同的思維指令可以識別來自於與自己肌體表面結合的各種細菌的衝擊信號,以使自己可以從中得到微小而漸進的容介態變化。由此可知,各種類、各形態的生物生命體之所以顯示出了各自的生命容介態過程,無一不是因為有了“丸態智能思維因子”不斷的進行容介思維的結果。


再敘述第二種“丸態智能思維因子”生命能量的補充方式:在信息空間直接獲取生命能量。相對於人類生物生命體而言,“丸態智能思維因子”是一個“躍出”人類生物肌體的“能量生命體”,沒有了生物體的束縛,它可以直接遨遊在信息宇宙空間(astral travel),隨時去與空間中的其他丸態智能因子交流信息,捕獲信息態虛能量。在這個空間裡,他進行生命能量的補充過程就相對簡單多了。首先,他無需對人類生物肌體的中樞神經系統下達思維指令,也不用去調動神經系統相應的物質終端器官,更是省略了對所有生物鏈上的物品的捕獲、分類、分解與協作、吸收過程,而是直接從各種容介思維信息中去汲取所需的虛態生命能量。作為“能量生命體”的“丸態智能思維因子”,只需要將從信息空間捕獲的各種容介信息進行解碼、認知與分類即可去掉那些低能量、負能量,留下高而純的正生命能量,帶回智丸宮進行能量補充與分配。“正能量”對於人類的生命容介過程起著很大的作用,它是克服主系肌阮線粒體形成“異態”和“多元”的關鍵。


這種被“丸態智能思維因子”直接從信息空間帶回的生命能量,其純度大大高於由生物營養能量轉化而來的生命能量。每一個“丸態智能思維因子”以這種方式補充能量的週期間隔,一般是地球時間18個小時一次,最長不超過36小時,每次需要5-7小時。也有特例,生命能量純度(正能量)比較高的“丸態智能思維因子”,在補充能量時,有時僅僅需要3個小時就可以完成了。在這裡,生命能量的“純度”可以理解為是“正能量”。“丸態智能思維因子”躍出體外時,原本閉合的主系肌阮線粒體環鏈斷開,“丸態智能思維因子”如因故不能返回智丸宮,意識就不能恢復清醒而進入植物人狀態。訓練有素的人則可以有意識地將“丸態智能思維因子”發射出去,神遊外界,產生一種近乎於身臨其境的感知。

7 “異態”和“多元”的主系肌骯線粒體的形成溯源


地球人類這一智能生物生命體,因為有了“丸態智能思維因子”,才具有了思維功能,它在人類大腦中所處的位置結構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它處於智能生命體的中樞神經系統的頂端,人們稱之為“泥丸宮”的地方。但在宇宙智能庫中將其稱為“智能思維丸子宮”,簡稱“智丸宮”。這個智丸宮的結構很特殊,它集中了生物生命體中的94.53%的信息態能量,其中也包括輸入蓄能因子(巨能高密度膠子)存儲的80%的能量,以供“丸態智能因子”生存、捕捉空間信息、並解碼、認知、傳輸給原始蓄能因子儲存生命信息能量之用。


“智丸宮”的另一個功能就是為“丸態智能思維因子”提供“容介態思維環境”,進而指導、操控著生物生命體進行不斷的生命容介態的進程,從而對其周圍生存的自然環境進行改造,進而使大自然得到容介態變化。


當“丸態智能思維因子”和“原始蓄能因子”離開死亡時的生物生命體返回信息宇宙時,將其在生物生命體生存期間(一世)所獲得的各種容介態思維信息能量帶回,不斷地充實著信息宇宙的信息能量,同時又致使物質宇宙也不斷的形成了漸微的容介態。


“智丸宮”的能量極為特殊,在其能量不變的情況下它對於“丸態智能思維因子”是唯一性的,它的能量環境只允許相應的那一個宿主—“丸態智能思維因子”單獨存在。這是因為人類生物生命體在形成過程中,當“丸態智能思維因子”進入這個生物體時,“智丸宮”就會依據能量大小而“量體裁衣”式地定製而成。但在人類這個智能生命體在生存過程中,對外界不斷變化的容介信息的衝擊之下,對各種感知信息進行不斷的容介思維,同時也致使“智丸宮”的周圍環境也出現了各種順向或逆向的變化。當其順向變化時,“智丸宮”的能量不斷向內聚集,達到飽和的94.53%的信息能量;反之,當“智丸宮”周圍的能量環境出現逆向變化時,其內原飽和集中的信息能量,便會從“智丸宮”的邊沿向外溢出,“智丸宮”的外面形成一個“虛態信息能量圈”,我們稱之為“虛丸宮”。如此一來,“智丸宮”原本集中密緻的能量梯級就會不斷的擴大,而能量的密度就會逐漸衰減,這就使那些在空間飄散的同類或異類的主系肌阮線粒體中的“丸態智能思維因子”有了侵入的可乘之機。


每一個“異態”或“多元”的主系肌阮線粒體的形成都必須具備以下三種特殊條件才可以促其形成:


(1)“智丸宮”內生命能量的純度與密度的變化

當智丸宮內的生命能量的純度達到飽和的94.53%時,它對自己宮內的“丸態智能思維因子”的認知度也最高,這是一個整體的高純度狀態。此時,智丸宮內的能量密度也是最高的,除了它所認知的“宮原宿主”—丸態智能思維因子之外,對其他任何同類或異類的“丸態智能思維因子”都是排斥的。此時人類生物生命體的中樞神經系統思維指令的發佈者沒有變化,其一切的外在的生命體徵也會表現正常。


但是當人類生物生命體的智丸宮內的生命能量的純度發生變化並降低至少於94.53%時,它對自己“宮原宿主”—丸態智能思維因子的認知度也會降低,其能量密度也會隨之衰減,產生能量外溢現象,在智丸宮的周圍形成一個虛能量暈圈,這就是一個具有不純的生命能量圈一虛丸宮,它的能量密度很小,給了其他的同類或異類的“丸態智能思維因子”以侵入與藉此生存的機會。


(2)自然容介態和生命容介態對容介思維的影響程度

在浩大廣闊的信息宇宙空間,飄蕩著無數從生物生命體溢出離體的智能丸態因子,因為作為能量生命體生存的需要,它們必須尋找補充自己的生命能量,而同類或異類之間攜帶的信息能量的高低造成他們相互的掠奪、捕獲與吸融行為。這種容介思維的結果,必將會造成信息空間能量的擾動,生成物質宇宙空間的容介態變化。


除了對信息宇宙內生命能量的捕獲,人類生物生命體內智丸宮裡的高純生命能量也是他們凱覷的一種能量,但信息能量不打開,他們是無法侵入其內的。當人類獲取物化能量時,受到物質信號不斷刺激而產生的容介思維過程中所暴露出來的各種信息,便是一種能量通道。容介思維是一種由腦蘭卡波發射出來的信息波,在宇宙中構成一個龐大的信息網絡,那些具有思維功能的丸態因子,便會從千絲萬縷的能量通道中,尋找到與自己頻率、光譜相同或類似的信息波,與其共融共振,或將其捕獲為自己補充能量。更有甚者,它們也會循著同頻共振的腦蘭卡波,尋找到相應的生物生命體,觀其智丸宮、虛丸宮生命能量純度的高低與密度大小,而伺機侵入虛丸宮積存下來,以待機會將原來的“宮原宿主”取而代之。


(3)一種特殊的對智丸宮的原始入侵

除了極特殊的情況,一般不會發生同類或異類多元的丸態智能思維因子對智丸宮最原始的同時入侵現象。因為從“丸態智能思維因子”進入人類生物生命體的那一刻起,智丸宮就以高純度生命能量和最大密度的“宮態環境”對其予以準確的認知,並會對不認知的其他“丸態智能思維因子”予以排斥。但隨著人類生物生命體在不斷容介的自然環境中和龐雜的容介信息信號刺激的影響下,不斷地造成生命能量的外溢,就會導致多條信息能量的通道被暗暗打開,並不斷髮出可引導異類或同類“丸態智能思維因子”發現並侵入的信息波。


宇宙空間飄蕩著的“丸態智能思維因子”,攜帶著無數生物生命體累世累代的原存活信息能量,不僅會從中吸融同類信息能量,也會捕獲異類攜帶的信息能量,以提高自己的生命能量的純度與密度。他們在信息態空間捕獲生命能量的過程與在人類生物生命體內獲取能量過程相比較,雖然認知解碼的過程簡單了許多,但能量純度與密度都比不上具有中樞神經系統的生命活體,通過下達正確的思維指令所獲得的生命能量純度高、密度大、信息能量大。所以,作為能量生命體,為了能夠更大限度的獲取高純度生命能量,也會去爭奪生物生命體內的“智丸宮”,成為原始佔有者。當兩個或多個有很深淵源關係的同光同色同頻的“丸態智能思維因子”,

在能量純度、密度相同的情況下,才會發生對同一生物生命體的智丸宮的同時原始入侵現象,但這種現象是極其罕見的。


在人類生活的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不斷的容介過程中,其肌體內的“丸態智能思維因子”也會隨之產生相應的容介思維,這種容介思維反過來又會促進周圍環境的容介態和物質宇宙和信息宇宙的容介態變化,這一過程循環往復,綿綿不斷。每一個智能思維因子在不斷攜帶信息能量返回信息宇宙的同時,也在豐富著其中浩繁的信息思維的容介態,不斷以此充盈著信息宇宙與物質宇宙的思維容介態能量。


8 智丸宮能量外溢VS腦能容量提升


智丸宮發生能量外溢現象,是由於中樞神經系統發出了錯誤的認知指令所致。“丸態智能思維因子”在為生物生命體補充生命能量過程中,雖然經過認知並對生態鏈上的物化能量做出選擇,但由於各個神經系統的物質終端器官,會對那些具有不良信息的食品的衝動信號進行主動的誤判,並將其傳入相應功能區域加以被動的錯誤認知,使相應的內神經系統對這種錯誤的認知信息加以錯誤的解碼,並輸入智丸宮進行進一步確認,以求把這種低信息態生命能量混入智丸宮加以固定。但

智丸宮的能量場是比較特殊的,對那些傳入的生命能量仍然會有辨認過程,對不良的低信息態生命能量常會發出拒絕排斥的信號,其表現形式就是能量外溢。將不良低信息態生命能量排出智丸宮,在宮外形成兩種能量場半混沌態的暈圈—虛丸宮。


這些低信息態能量中混入了大量的異類丸態低智能信息思維因子構成的主系肌阮線粒體,它們還具有一種躲避生存危險的本能思維功能,以其極低的信息思維虛能量是根本無法侵入智丸宮的,但它們會聚集在“虛丸宮”的虛能量圈內保持自己的生命能量與生存實力。但仍然會有一些未被認知、也不相融的異類低智能思維因子,在虛能量圈內依靠不斷補充進來的自己同類信息態的低生命能量而僥倖存活下來。這些僥倖存活下來的低智能丸態思維因子在低密度的生命能量圈(虛丸宮)內,同那些高智能的丸態思維因子一樣,也會在與智丸宮高能量的對抗中,逐漸產生低智能的容介思維,以一種時刻進行反吸融的對抗狀態而頑強的生存下來。智丸宮中的高純生命能量,就是在這種與不斷湧入的不良的信息態能量場的對抗中,導致了大量的外溢。


隨著異類丸態低智能思維因子的對抗思維容介態能量的不斷聚集,智丸宮內高純生命能量的不斷溢出,直至虛丸宮的生命能量密度超過智丸宮時,一個或多個異類或同類的“丸態智能思維因子”才會有侵入智丸宮的機會。它們或者還會利用另一種機會進入智丸宮,那就是當“丸態高智能思維因子”離開智丸宮進入信息態空間時,這種虛位以待的好時機才會被它們抓住而順利地躍入智丸宮。當它有明顯能感覺到智丸宮內的稀薄的能量密度不足以對它們的生存造成危害時,它們就會在此長期蟄伏下來,成為與原智丸宮宿主輪流掌控生物生命體中樞神經系統的新一代“丸態智能思維因子”,進而形成了異類或多元的主系肌阮線粒體的人類生物生命體。


當智丸宮的高純生命能量多次大量地溢出宮外,造成其內的純度與密度下降至不足45%時,便會導致多個異類丸態低能量思維因子的侵入,更加容易形成以異類多元的肌阮線粒體為特徵的人類生物生命體了。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附體”或者是“精神分裂症”

,是人的不良思維容介態造成的非正常現象。


把生命容介態中的“陰陽雙修”,也就是男女肌阮線粒體的結合繁衍後代的行為,當成思維容介態的“陰陽雙修”的一種形式,是絕對錯誤的一種容介思維!這種方法與行為會導致生命能量的劇減,是不可取的一種容介修為方法。


地球人類作為一種具有高智能思維的生物生命體,用於提高生命能量的“陰陽雙修”法,應該是在高智能信息思維與低智能不良信息思維之間的對抗中完成,而不是採取生物生命體外在物化形式給與神經系統的不良衝動信號的感觸中完成。只有這樣不斷地戰勝低智能不良思維信息的干擾,才能使自己的高智能思維容積態的高純能量得到不斷的提高。


世人常說“人在做,天在看”,其實,話中所言的“天”,並非宇宙空間所知的物質層面的大氣層之天空,也非意念想象中的神靈,而是人類肌體內的“巨能高密度膠子”!由於它特殊的功能所致,可以儲存歷代以來它所經歷的所有的容介思維信息能量歷次運行軌跡的密碼。換言之,“巨能高密度膠子”儲存了它在人類生物生命體內生存期間所經歷的各種愛恨情仇信息,它的物化表現為人類生物生命體在中樞神經系統的掌控下做過什麼事情?進行了哪些思維?中樞神經系統下過什麼樣的錯誤指令?通過什麼方式對生命能量進行捕獲與掠奪?對生命跡象存續期間的所有信息,“巨能高密度膠子”都會像隱藏在人體內的高智能攝像機一樣準確無誤地詳細記錄在案。


怎樣消除“巨能高密度膠子”中儲存的低密度不良信息而提高靈商呢?唯一的方法就是在人類生物生命體生存期間,通過高智能思維因子對中樞神經系統下達正確的執行指令來進行糾正。在這種高、低智能思維容介態的對抗過程中,反映到人類生命肌體上的表現形式就是人類會產生各種容介思維,如思想、想法、對與錯、正與邪、樂與悲、恩與仇、寧靜與不安等思想上的各種思維信息的相互較量。這種較量不僅僅存在於人類智能生物生命體中,也存在於整個信息宇宙空間裡,這種不斷的較量結果,將會引導大宇宙容介態的進行。人類生物生命體在整個生存體驗過程中,不乏道德高尚與具有犯罪經歷之人。道德高尚者一般被稱為“仁者”,人類有“仁者壽”之說;而犯罪者則有“惶惶不可終日”之感。其原因在於,在智能信息宇宙中,“仁愛”所傳達出的信息能量,是一種強大高純的智能思維容介態生命能量,當這種容介思維充滿智丸宮及其周圍時,整個智丸宮會發生向左內聚的順向旋轉,此時隨之左旋的“丸態智能思維因子”便會對人類生物生命體的中樞神經系統下達正確的指令,肌體內的各個反應細胞便會吸收到物化的高純生命能量,表現出旺盛的生命力。


而各種不良信息所載的生命能量,則是一種低級渾濁的容介思維所轉化而來的,當這些不良思維信息態能量將智丸宮包圍時,智丸宮受到感應則會發生向右逆向旋轉,使生命能量溢出,以對周圍的不良信息態能量進行排斥。這種不良信息態能量會影響到丸態智能思維因子發出錯誤指令,使生物體肌體內的生命細胞受到不良信息衝動信號的刺激,做出違反常態的舉動。雖然這是生物肌體的反應細胞因子遵循中樞神經系統錯誤指令所做出的“人在做”的必然反應,但在人類生命肌體中還有一個主人—巨能高密度膠子“天在看”地感應著“丸態智能思維因子”的各種指令。通常,人類肌體沒有巨大反應時,巨能高密度膠子不會受到驚動。反之,它則會釋放出其強大高純的生命能量衝擊波,對“智丸宮”進行衝擊,造成人類中樞神經系統的瞬間“短路”、肌體相應功能器官會感到腦中一片空白。“智丸宮”受衝擊後會重新發出糾正指令,但經常表現出的是悔之晚矣,巨能密度膠子雖然記錄下此次教訓,但即成事實已無法挽回了。其結果便是,肌體內的各個反應細胞吸收到物化的低級渾濁的生命能量,表現出衰退的生命力。


記錄並充盈大量低智能不良信息的“巨能高密度膠子”的光色灰黑、能量低而濁,而記錄並充盈大量高智能正能量信息的“巨能高密度膠子”的光色白淨、能量高而純。在肉體死亡時溢出體外的“巨能高密度膠子”及其所攜帶的“丸態智能思維因子”,以光色純淨與否、能量高低為依據而決定升降去向。地球人類生物生命體中有大約1.5%的比例,去世後溢出的光色白淨、能量高純的“巨能高密度膠子”及其所攜帶的“丸態智能思維因子”可以升至信息空間,以獲取更多的容介智能信息後再回歸,造就一批更高智能(智商、情商、靈商、思維深度)的人群。其餘的多數會人間輪迴,而極低能量、光色黑重者的命運則是溢出時即行沉降、散裂,進入低等生物生命體。


人類這個生物生命體,只有依靠信息宇宙與物質宇宙循環交流的“陰陽雙修”,不斷提高道德修為,才能得到生命能量的不斷淨化與提高,才能實現自身更高智能和道德的容介態,從而更好地促進生命與自然的容介態、物質宇宙與信息宇宙的容介態。

9 後記


宇宙萬事萬物,無論恢弘微細,皆處於成住壞空、循環往復的容介態之中。智能也是這樣,地球人類的智能作為宇宙智能的微小組成部分,也在遵從宇宙之道容介態地演化。自古以來東方與西方科學的研究就存在著認識論和方法論的巨大差別,東方學者注重自上而下的整體思辨,而西方學者則注重自下而上的實證研究。在自然容介態、生命容介態、思維容介態的研究方面,中國學者秉承東方思維的傳統,率先寫出有關容介態的系列文章,希望拋磚引玉、予人啟迪,而自身則需要去偽存真、力求至真。

參考文獻

[1]林左鳴自然容介態—以自然信息為基礎的進化機理 的假說前沿科學,2010, (2)

[2]林左鳴生命容介態—基於容納自然信息的生命進化 論假說前沿科學,2012, (4)

[3]高歌、陳紫蒂生命容介態再識—“天、地、人”容 介信息循環初析前沿科學,2013, (3)

[4]林左鳴思維容介態—關於思維對生命直接或間接進 化作用的探析前沿科學,2013, (4)

[5]高歌宇宙天演論—二十一世紀廣義宇宙學新探索北 京:航空工業出版社,20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