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恩情:從現代口腔種植學之父Branemark到中國馬泉生

師恩情:從現代口腔種植學之父Branemark到中國馬泉生

文|《口腔觀察》丹貝

9月10日教師節,話師恩。這讓我想起一個特殊的群體——那些醫學界的師生情誼。

1926年魯迅寫下一篇散文《藤野先生》,回憶了自己在日本仙台求學時的導師藤野嚴九郎的故事,溢滿深切的懷念之情。

導讀

師恩情:從現代口腔種植學之父Branemark到中國馬泉生

世界種植牙之父,現代口腔種植學奠基人Branemark

魯迅筆下汩汩流淌真情:“他的對於我的熱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誨,小而言之,是為中國,就是希望中國有新的醫學;大而言之,是為學術,就是希望新的醫學傳到中國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裡和心裡是偉大的,雖然他的姓名並不為許多人所知道。”

在時光遠去九十四年後的今天重溫,也是萬般震撼心靈,戳中你的淚點。大師們醫學無疆界、醫學對生命、對人類的共性,閃爍著耀眼的精神光芒,成為醫者懸壺濟世、達濟蒼生的“良心”。

而在中國口腔學界也有這樣一個跨越國界的師恩情誼故事,傳為佳話,其衣缽傳承也成就了一個行業的“春天盛世”。

2014年12月20日世界種植牙發明人,現代口腔種植學之父Branemark教授在他的家鄉瑞典哥德堡逝世,當此消息傳遍世界口腔醫學界時,馬泉生教授內心波濤洶湧,滿懷悲傷與懷念之情寫下《紀念現代口腔種植學之父Branemark教授》一文。

他落筆中肯而飽含深情:“如果沒有Branemark教授的付出,世界仍可能還在等待著鈦種植體的來臨,而不是如今盛世。他以前瞻自20世紀中葉後,人們不僅可以植入鈦種植體,而且可以達到良好的骨癒合條件。基於他的理論下,頜面外科及正畸領域同樣適用。他創新的骨癒合理論被驗證成立,因此提高了全世界數以百萬計的人的生活品質,為人們所銘記。”

(背景介紹:世界種植牙之父,現代口腔種植學奠基人:1952年瑞典Branemark教授、科學家發現了純鈦材料的骨整合現象,並將其用於製作種植牙根,這是口腔醫學史上最偉大的發現之一:即人體活的骨組織與鈦種植體之間發生牢固、持久而直接的結合。該理論的確立奠定了現代口腔種植學的基礎。其理論與技術成為全球口腔種植修復的金標準。他因對人類健康做出的傑出貢獻,曾兩次被提名為“諾貝爾獎”候選人,2011年獲歐洲發明人終生成就獎。他創新的骨整合理論,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促進了無數人的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

而此刻,作為1994年起開始學習Branemark教授的骨癒合理論與技術,山東省立醫院口腔醫生馬泉生已經成長為聞名遐邇的中國“萬牙種”口腔種植專家。

衣缽傳承

1994年,座標中國山東濟南。

齊魯大地起風雲。

一位滿懷赤子之心、報效家國,來自大洋彼岸的美籍華人、哥倫比亞大學牙學院院長王大源教授手提100萬美金行李箱,形色匆匆叩開了山東省立醫院的大門。

沒有人想到,這家1897年由德國天主教會創辦的醫院,在經歷過新四軍衛生部直屬醫院、解放後的山東省立醫院等等歷史悠遠的100餘年名院正迎來一場開啟中國口腔界的絢麗新頁。

王大源,作為美國第一批奔赴瑞典跟隨Branemark教授學習種植牙技術的三位專家,回美后組織成立了哥倫比亞大學口腔種植中心,此後幾十年間先後培養超過500餘名知名專家及醫生,遍佈全美及世界各地。作為熱衷於中美醫療技術交流的專家,王大源曾擔任美國國務院訪華醫療團團長。

師恩情:從現代口腔種植學之父Branemark到中國馬泉生

馬泉生教授與導師哥倫比亞大學王大源教授

同年,山東省立醫院與美國慶瑞基金會、美國哥倫比亞牙學院、王大源教授聯袂合作成立中美慶瑞口腔種植中心,並傳授培訓世界種植牙發明人,現代口腔種植之父瑞典Branemark教授的骨癒合種植理論與技術。

王大源教授也成為第一位將現代口腔種植技術引入中國大陸的專家。這便有了Branemark教授、王大源教授、馬泉生教授的三人師徒的人生交集。

彼時,馬泉生作為中國口腔高等學府——華西醫科大學口腔系(現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的高材生,分配至山東省立醫院口腔科正好九年光景。自然,近水樓臺先得月,三十而立的馬泉生醫師對新的口腔醫學知識的迷戀和對口腔種植學的難掩興奮,似乎是一道光,撬開了它的另一扇大門。等待他的是像拓荒牛一樣的傳承堅守寂寞歲月,和中國口腔種植熱潮雨後春筍般的爆發。

用歷史縱深的眼光看。

師恩情:從現代口腔種植學之父Branemark到中國馬泉生

((Branemark的著作)

1994年,世界有什麼大事發生?中國又有什麼大事發生?彗星與木星相撞,中國正式進入互聯網時代、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開工、中國第一條準高速鐵路廣深高鐵通車。

1994年,“世界種植牙之父Branemark的種植牙技術引入中國”這一件大事,在日後世界口腔醫學史,中國口腔醫學歷史上看,雖然沒有當年那些大事件的“聚光燈下的喧囂”,卻輝映了“無影燈下的風流”,為中國14億人口大國的超過40億顆“牙缺失患者”提供了另一條義齒修復的曙光道路。

師恩情:從現代口腔種植學之父Branemark到中國馬泉生

(馬泉生教授與導師Branemark教授)

花開中國

追隨與夢想、傳承與創新,成為中國口腔種植技術得以發揚光大的一條技術道路模式。

當王大源教授和馬泉生教授團隊

當王大源教授與馬泉生教授團隊在山東成功種植了第一例牙缺失病患時,也種下了口腔種植醫學技術的師恩情誼之花,也種下了世界種植牙之父Branemark骨癒合理論與技術在中國“綻放”之花。

從1994年到2019年,馬泉生教授成功完成1.5萬餘臺手術,3萬5千多顆種植牙,足跡遍及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為眾多海外華人、全國政商名流、及廣大百姓成功種牙,造福眾多牙缺失患者。 業界毫不吝惜地讚揚他為中國“萬牙種”。

師恩情:從現代口腔種植學之父Branemark到中國馬泉生

對於世界種植牙之父Branemark的骨癒合理論與技術的創新,又是這近三十年馬泉生教授大量臨床實踐的一個重要“價值課題”。把Branemark的學問傳承下來,並總結五十多年來全世界在種植方面的成就,把種植和修復結合起來,把Branemark的概念和成果形成肯定的定律表述出來,完成種植理論的系統化和完整性,建立起原理清楚,量化的現代修復學。多年來,馬泉生秉承著學習——繼承——創新——發展的理念,努力進行臨床實踐,積累了非常豐富的臨床經驗,創立了一系列的新概念,新理論,新手法,新技術,創新提出了“以修復為中心的種植理論體系” ,使種植修復學從經驗科學變成量化科學。馬泉生的種植牙手術,手法以簡便,可靠,快捷著稱,既大大縮短了病人的治療時間,又明顯減少醫生的勞動強度。特別是遇有需要進行上頜竇提升或牙缺失併骨吸收嚴重的病人,在設計修復方案時,馬泉生有其獨到之處。觀看馬泉生的現場手術過程,就像是在欣賞一個藝術家在創作一件藝術作品一樣,是一種美的享受。美國種植研究會主席Dr.mandor高度評價馬泉生教授的量化修復比他們先進。

縱觀醫學發展史,每一次的醫學創新都助推了人類健康的大發展,構建新的理論形成,新的治療方式的改善和提高。這令筆者想起諾貝爾獲得者巴里·馬歇爾在31歲時發現幽門螺旋桿菌,中國科學家屠呦呦通過對提取方法的改進,發現中藥青蒿素治療瘧疾的等等醫學經典創新案例的卓越影響。

馬泉生教授的貢獻在於形成骨癒合三定律理論體系,創新技術(第一定律告訴我們在什麼情況下種植體與骨能癒合,什麼情況下不能癒合,第二定律告訴我們種植體骨癒合後周圍組織逐步改進和感覺重建的反應過程,第三定律告訴我們種植體骨癒合以後的永久性)。

桃李芬芳

偌大一箇中國,有多少人因為各種原因導致的牙缺失而影響了他們的生活質量和生命質量?

一個公開報道的數據讓我們看到中國口腔醫學與世界的差距。

偌大一箇中國,到目前為止,僅有16.7萬名口腔醫師,獲得認證的口腔種植醫師僅僅3000餘名,而種植牙作為口腔醫學界公認的牙缺失最佳方式,這一供需矛盾,將會在中國一段時間長期存在。

傳道,授業、解惑。

師恩情:從現代口腔種植學之父Branemark到中國馬泉生

馬泉生教授顯然看到了中國口腔種植市場的這一巨大人才短缺差距。

從1996年開始,馬泉生教授開始主辦口腔種植培訓班,傳播與推廣世界種植牙之父Branemark的理論,培訓口腔種植醫生。累計在全國20餘個省市進行口腔種植技術的講座、交流、手術指導;幫助全國200多家公立醫院(含口腔醫院)和民營口腔醫療機構開展種植牙手術。

他的一位女弟子,多年前就職於一家公立醫院口腔科,慕名而來在馬泉生教授身邊進修骨癒合種植牙技術。

“我辭職了,我要單幹!”一天,馬泉生教授剛從種植手術檯下來,收到了女弟子的微信。他會心一笑,學成歸去,像這樣有想法的弟子太多了。擁有一個自己的診所幾乎是每一個口腔醫師的夢想。在公立與民營之間,不都是為蒼生服務嗎?

師恩情:從現代口腔種植學之父Branemark到中國馬泉生

(Branemark著作)

後來呢,這位女弟子開的口腔診所,因為骨癒合三定律的口腔種植特色和無懈可擊的技術與口碑,一位口腔女醫生成功地完成了事業上的逆襲與跳躍。當她開著象徵財富自由的大奔馳和住著寬敞的別墅時,她毋容置疑實現了作為一名口腔醫生的價值,但她總是記起傳承導師馬泉生教授的諄諄誥誡:“若能識天地萬物之本性,以善為本,以天下蒼生為念,去病人之疾苦,還真人以美好,非靈佛之轉世,亦大師之胸懷。”

師恩情:從現代口腔種植學之父Branemark到中國馬泉生

(Branemark的著作)

馬泉生教授還倡議發起:“世界種植牙之父Branemark骨癒合三定律中國口腔種植醫師千人培養計劃,牙缺失拯救千人幫扶計劃”,獲得了全國青年口腔醫生的追捧,以及各地口腔醫療機構的青睞,各地牙缺失患者的熱切期待。

“我們每個人都會在世界上消失,但是對歷史的記錄和傳承,事業可以永存!”Branemark的話言猶在耳。

師恩情:從現代口腔種植學之父Branemark到中國馬泉生

從世界種植牙之父Branemark到中國“萬牙種”馬泉生的傳承之旅,近三十年來,馬泉生教授傾全部心血,他早以把“Branemark”的高尚思想和教誨融入自己的生命,並以此為畢生的醫學信仰。這不僅演繹了一段醫學界跨越國界的師恩佳話,也是醫學的科學精神和醫學的人文精神的傳承與發揚,必將注入世界口腔醫學史冊。(本文同時發表於《健康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